第三百一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在康熙下定決心再一次清理戶部欠款的時候,河南大戰在僵持兩個月後正式爆發。

祝建才萬萬沒有想到,隆科多的主攻方向並不是在南陽的王致清,而是直接衝着他來了。

清軍從汝州出,南下半路,隆科多先在南召、葉縣、方城這一條線設兵,以防王致清救援祝建才,至於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祝建才所在的汝南。

隆科多這一手打的祝建才措手不及,原本以爲有王致清在南陽,清軍必然先攻王致清,但誰能想到隆科多反其道而行之,先遠後近,正當祝建才自覺得高枕無憂的時候,隆科多的大軍就已逼近汝南,頓時大驚失色。

兵臨城下,祝建才慌忙調集大軍迎敵,雙方在西平展開大戰。祝建才部一戰而潰,其部狼狽退至遂平,緊接着遂平也未能守住,一口氣又退到了汝南。

兩戰皆敗,祝建才頓時慌了神,汝南再退也只有信陽可退了,一旦汝南失守,那麼信陽就成了孤城,到時候祝建才就等於全部丟失了河南的地盤,而他能走的路也僅只有一條,那就是南下湖北。

可如今湖北的清軍已虎視眈眈,雖有高進部向江夏進軍,但隆科多已調集湖北的兵力在漢南方向已擋住了高進的腳步,同時由江西而至湖北的清軍已到達雲夢、大悟一帶,一旦祝建才竄入湖北,清軍南北夾擊,他跑都沒地方跑。

“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祝建才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再也沒有平日的從容。

派往南陽的信使已有好幾批,但王致清那邊卻無能爲力,南陽地勢不錯,要想從北向南攻擊南陽比較困難,畢竟南陽的先天屏障擺在那邊。可同樣,在扼守住要道的情況下,王致清想打出南陽救援祝建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眼下,祝建才只有唯一的一條路,那就是死守汝南,以期望王致清救援自己,只要兩軍合兵,那邊就能擋住清軍的攻勢,以確保安全。

但王致清能做到麼?說起來祝建才心裡也沒把握,要知道王致清之前就是因爲祝建才把對方當成了擋箭牌從而損失慘重,而現在卻到了要靠對方救命的時候,王致清真的能否救自己?

可思來想去,也只有這條路了,祝建才咬牙做了決定,決議死守汝南。作爲自己的老巢,汝南在這一年多中被祝建才經營的如鐵桶一般,而且他手中還掌握了精銳的二萬部隊,這是他保命的本錢。

與其丟了城池,在野戰中面對清軍的蒙古鐵騎,倒不如靠着堅固的汝南城拼的一線生機。這一回,一向滑不留手的祝建才也算是豁出去了,在汝南擺開一副堅守的架勢,等待清軍到來。

而此時此刻,在南陽,王致清接祝建才求援後雖說派出了一支援軍,可同隆科多設下的清軍初一交戰後就縮了回去。雙方戰鬥並不激烈,實際上這樣的戰鬥僅僅只是接觸性的戰鬥。

對於是否救援祝建才部,王致清那邊本就有爭論,尤其是當援軍出南陽直接碰上了早就駐守的清軍時,內部對於反對救援祝建才的聲音是越來越大。

一來,祝建才之前給王致清挖了個坑,使得白蓮教大軍一入河南就和清軍狠狠幹了一仗,這一仗使得白蓮教損兵折將損失慘重,白蓮教上下本就對祝建才極爲不滿。

二來,四川那邊的情況不太好,陝甘清軍如今已完全切斷了川西和川東的交通要道,並開始圍攻擊成都。

其三,清軍的主攻是汝南而非南陽,白蓮教也不是沒派出援軍,但由於清軍已在要地設防,打通救援道路並非易事。

總而言之,大多數人認爲,救援祝建纔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何況如今的局勢已不利於白蓮教了,一旦花大力氣和清軍交戰,再受損失的話,白蓮教弄不好連南陽都要保不住。

卻沒想到,一向優柔寡斷的王致清這一回卻決意要救祝建才,實際上當得知清軍開始圍攻成都的時候,王致清已經後悔了。

林娘子之前和他說過,當時最好的辦法是兩條路,一條路是直接回川,借川中力量重整大軍,擊退陝甘清軍後以待機會。另一條路是想辦法南下湖北,同高進部合兵,跳出河南這個泥潭。

但因爲王致清的遲疑,並未作出任何決定,從而導致這兩月時間白白浪費。而現在,再掉頭回四川已來不及了,以四川如今的形勢,陝甘清軍拿下成都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一旦成都丟失,那麼四川的大本營就等於全丟了,到時候清軍調頭向東,王致清就進無可進,退無可退了。

在這種情況下,王致清必須早做打算。而且,比起祝建才,王致清還是有些底線的,他非常清楚脣亡齒寒的道理。一旦祝建才部被滅,接下來就是他王致清的末日。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王致清下了決心,祝建才必須要救!就此,王致清力排衆議親自率部開始猛攻方城,以打開救援道路,而駐守的清軍也清楚絕不能放王致清部從方城而出,兩軍在方城一帶打得激烈異常……。

*****************************************

“老大!老大!”

望江以東的三叉河,黃殿衝進營帳大呼小叫。

“瞧瞧你像什麼樣子?別忘了你現在可是官軍了!還有,瞎喊什麼老大!軍營中哪來的老大?”聽到喊聲,朱一貴神色不悅地轉過身,衝着黃殿就劈頭喝罵。

被罵了一頓,黃殿也不惱,訕笑着急忙改口稱朱一貴爲將軍。

“坐下說話。”朱一貴一擺手,黃殿在一旁坐下。黃殿是朱一貴的老兄弟,當年福建起義就跟隨朱一貴,後來起義成功後投靠明軍,因功被授予守備之職。

大明守備一職實授正五品,也就是說黃殿從當初跟隨朱一貴起事的一個混混搖身一變成了正五品的武官,如果放到現代基本相當於正團級幹部,這個職位也不算低了。

同朱一貴在福建起事的老兄弟有好幾人,自朱一貴入京後,這些人被授於官職後都被拆散後調入各方部隊,也算是出人投地了。黃殿這小子算是運氣好,黃朝雲在接替董大山駐守安慶後,直接又從浙江那邊調了支部隊來進行換防,恰好黃殿就在這支部隊任職,從而直接就被派到了朱一貴手下。

老兄弟見面,當然是高興的,更何況黃殿本就是朱一貴最信任的人之一,有這麼一個可靠的小弟在手下朱一貴當然會照顧一二,至於黃殿也比較爭氣,每次朱一貴交給他的任務都辦的不折不扣,就是這小子有時候大大咧咧會說錯話,比如說經常忘了軍中規矩,稱呼朱一貴爲老大。

“有何事?”朱一貴等黃殿坐下後,這纔不緊不慢地問道。

“老大就是老大,怪不得人家能當將軍,老子也就是一個守備的命……。”看着沉穩的朱一貴,黃殿心裡如是道。

既然談正事,就要有正事的樣,黃殿先是喊了聲將軍,隨後道:“兄弟們剛剛發現九江那邊的清狗子有異動。”

“異動?如何個異動法?”朱一貴一楊眉反問。

“似乎江西的清軍前些時候調走了不少綠營兵,至於去了哪裡沒打聽出來,好像是往西北方向去了。”

“有這事?”聽到這回答,朱一貴頓時起了興趣,追問究竟。

黃殿連忙把打聽得來的情況細細講述一遍,如今九江的九江鎮綠營暫時未動,但原本駐紮在九江以北的兩營綠營前些時候不知去了哪裡,就如黃殿所講的似乎去了西北方向。至於是正常調動還是清軍另有謀劃,這暫時不得而知。

“望江方面的清軍呢?”

“這個還是老樣子。”黃殿回道。

朱一貴皺起眉想了想,凝神對黃殿交代了一番,黃殿連連點頭,隨後屁顛顛地離開。

幾日後,經黃殿再次確認,並從錦衣衛那邊也獲得了消息,的確江西那邊的清軍有大批調動的跡象,不過九江這邊除有兩營綠營調走外其餘倒沒什麼變化,應該是防備安慶的明軍原因所至。

得知這個情況後,朱一貴判斷清軍如此異動恐怕是中原那邊戰局發生了變化,要不然清軍絕不會如此調兵。

既然如此,這就給了明軍機會,朱一貴決定打一下望江看看九江的反應,如果九江反應激烈的話,那麼明軍可繼續執行之前策略,但如果九江那邊按兵不動,那就能證明朱一貴的猜測。

說幹就幹,朱一貴可不是坐失良機的人,何況他率部駐紮望江以東就是等待機會的。不過朱一貴卻沒有任何圍攻望江展開攻城戰的想法,這位大名鼎鼎的鴨王更擅長的是運動戰可不是攻堅戰,他立即調集手中兵力,大張旗鼓擺出一副要強攻望江的架勢,可實際上雷聲大雨點小,朱一貴的主力卻直接從望江西北走泊湖以南,神不知鬼不覺地繞到了望江西邊,然後靜靜等待九江那邊的反應。

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一千六十八章 祝帥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人無百年之運第一千八十九章 人生豪邁第五百九十四章 破陣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七百八十七章 心焦的總督閣下第一千四十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三十六章 自謝於國事第三百六十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三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太子在呂宋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判斷第二百零五章 斷定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蒙古之戰(4)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第五百九十八章 授職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九百二十六章 舉薦第三百四十五章 儲君之位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一千八十五章 老狐狸出馬第三百章 流血的臂膀第六百一十五章 收拾心情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告別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舉薦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遙控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落黃泥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火花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七百六十一章 後院失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三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小朝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三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七百一十九章 微服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舉薦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僵局第四百零四章 摩拳擦掌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信息滯後第二十一章 鉅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一百四十五章 爲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八百章 南下馬尼拉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實習申請第一千七十二章 威信打擊第七百四十七章 增援的困難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五百一十七章 密謀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六百五十章 漠北第六十七章 潘老大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六百六十八章 井市傳聞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落黃泥第七百五十七章 西班牙步兵團第六百九十八章 飛馳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五百八十九章 騎兵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五百六十六章 鶴唳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勤勉的太子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京(求票)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鮎魚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作戰參謀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和十二爺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反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六百六十八章 井市傳聞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朋遠方來第九百八十二章 朱皇帝的決心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
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一千六十八章 祝帥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人無百年之運第一千八十九章 人生豪邁第五百九十四章 破陣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七百八十七章 心焦的總督閣下第一千四十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三十六章 自謝於國事第三百六十章 逃出生天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三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太子在呂宋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判斷第二百零五章 斷定第三百三十四章 祖制(求票)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蒙古之戰(4)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第五百九十八章 授職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九百二十六章 舉薦第三百四十五章 儲君之位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一千八十五章 老狐狸出馬第三百章 流血的臂膀第六百一十五章 收拾心情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告別第四百六十一章 陪都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舉薦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遙控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落黃泥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火花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七百六十一章 後院失火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三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小朝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三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七百一十九章 微服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舉薦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僵局第四百零四章 摩拳擦掌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信息滯後第二十一章 鉅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一百四十五章 爲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八百章 南下馬尼拉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實習申請第一千七十二章 威信打擊第七百四十七章 增援的困難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五百一十七章 密謀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六百五十章 漠北第六十七章 潘老大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六百六十八章 井市傳聞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落黃泥第七百五十七章 西班牙步兵團第六百九十八章 飛馳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五百八十九章 騎兵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五百六十六章 鶴唳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勤勉的太子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京(求票)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鮎魚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作戰參謀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和十二爺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反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六百六十八章 井市傳聞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朋遠方來第九百八十二章 朱皇帝的決心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三百二十三章 朝會(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