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

頓弱,歷史上大秦統一期間曾有留名,事蹟見於《戰國策》。從《戰國策》中的事蹟來推測,他也是一個縱橫家,和姚賈一樣,在大秦統一之前奔走於關東諸國,以重金賄賂他國重臣,暗中幹着“反間”等一系列破壞他國穩定的事情。韓魏兩國的敗亡,趙國李牧的死亡,都和他的“縱橫”之策有直接關係。

真實歷史上,頓弱是個何等人物?頓弱是魏國人,鬼谷學派的名士,在中原士人中頗有聲名,人稱頓子。這個時代以“子”稱之的大賢,肯定是某個學派的泰斗人物,頓弱就是當今鬼谷學派的一個顯赫標誌。頓弱有賢名,但在仕途上屢遭挫折,於是心灰意冷,隱於山野,和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縱情于山水。

他的朋友大都出自鬼谷一派,其中就有尉繚。尉繚也是魏人,同是鬼谷學派的大賢,偏重於兵家,志在謀取天下,建立一個理想中的和平世界。帶着這種“救世”的理想,尉繚到了咸陽,做了秦王政的客卿,幫助秦王政統一天下。

嫪毐(lao/ai)之亂後,楚系外戚獨霸朝堂,秦王政急切想擴大自己的實力,想招攬更多的大賢,於是尉繚向他推薦了頓弱。頓弱的才能毋庸置疑,他和尉繚一文一武,盡力輔佐秦王政,而首要之務就是打擊楚系外戚,集中王權,其中一個重要策略就是把公子寶鼎從北疆放出來,利用公子寶鼎的特殊背景,挑起老秦人與楚系外戚之間的鬥爭。

任何一個策略的實施,都帶有很大的風險。公子寶鼎假如不堪大用,此策必定半途而廢;如果尚可造就,此策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達到一定目的。然而,事情的發展超出了他們的預料,公子寶鼎竟然是個罕見的天才,這個天才反過來利用他們的策略迅速崛起,從而徹底打亂了他們的部署,導致大秦政局逐漸脫離了他們的控制。

現在回頭再看,把公子寶鼎趕出咸陽是個無法挽回的錯誤,是個重大失策。從公子寶鼎離京就國開始,大秦的政局便開始失控,中原局勢的風雲變幻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公子寶鼎不僅僅是個罕見的天才,他似乎和天上的神有某種聯繫,總是能準確預測局勢的發展,總是能提前佈局,結果創造了一個個奇蹟。如果公子寶鼎僅僅是給大秦創造奇蹟,給大秦帶來一個個勝利,咸陽當然欣喜若狂,可惜的是,公子寶鼎創造奇蹟的目的是想影響和干涉朝政,是想在擁有更大實力的基礎上改變國策,這觸犯了咸陽的底線,兩者之間由矛盾發展爲鬥爭,變成你死我活的決鬥了。

頓弱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臨危受命,趕赴中原,代表秦王政與武烈侯公子寶鼎進行一次正面對決。

目前的局面對咸陽其實非常不利,武烈侯完全控制着主動,咸陽在這場對決中沒有多大的勝算。

武烈侯選擇的對決時機太好了。現在中原陷入嚴重危機,大災、大饑荒、難民潮、虎視眈眈的敵國、蠢蠢欲動的叛逆,還有惶惶不安的巨賈豪富,甚至就連中原的軍隊和官吏們在危機的重壓下也變得恐懼而絕望。此刻的中原就好比滾滾洪流,而武烈侯就是攔截洪流的堤壩,這道堤壩如果倒了,中原勢必毀於旦夕之間。

武烈侯拿整個中原做賭注,與咸陽做一次對決,可想而知這次對決的結果。

秦王政敢不敢拿中原做賭博?拿下武烈侯並不難,但拿下武烈侯就要丟掉中原,秦王政有沒有這樣的大氣魄?

秦王政或許有這樣的大氣魄,但他需要文武大臣們的支持,否則君臣離心,必敗無疑。偏偏此刻華陽太后薨亡了,楚系外戚急需確立王統,以便找到新的支撐代替華陽太后。秦王政若想在擊敗武烈侯的同時保住中原,他就必須贏得楚系外戚的支持,也就是說,他必須立王后,立太子。

華陽太后辭世了,秦王政獨霸王權,正要一展鴻圖,此刻他若向楚系外戚低頭,他失去的不僅僅是控制朝政的機會,其個人威信更是遭到了重創。

這纔是此次對決的關鍵所在。秦王政輸了,其個人威信遭到重創,不論對他本人還是對於那些忠誠於他的大臣,都是一次沉重打擊。華陽太后在世,秦王政處處受制,華陽太后死了,秦王政還是處處受制,這對秦王政心理上的打擊太嚴重了,

武烈侯的天才之處就體現在這裡,他對人性的理解,對局勢的判斷,對時機的把握,已經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地步。

秦王政如果不應戰,他就只能放棄中原的控制權,任由武烈侯坐大,將來必定尾大不掉,朝政國策必定會受制於武烈侯。如果應戰,他輸了,他不但丟掉了中原的控制權,眼睜睜地看着武烈侯坐大,他還損失了個人威信。大王沒有威信就沒有足夠威力,沒有威力就無法震懾朝中各方勢力,其結果就是一場災難。

秦王政必須應戰,必須贏,那麼他必須向楚系外戚低頭,而這一做法的結果更是一場大災難,因爲武烈侯會在臨死之前發動致命一擊,中原肯定丟失,最終秦王政輸掉了一切。

也就說,秦王政應戰之後,不論是贏還是敗,他都是最大的輸家,所以上上之策就是不應戰,維持目前的局面,答應武烈侯的所有條件,等待時機。

秦王政豈肯服輸?武烈侯的“長劍”尚未出鞘,條件尚未提出,秦王政就果斷應戰,長劍騰空而起。

頓弱就是秦王政手裡的劍。

頓弱日夜兼程,飛車趕到函谷關。蒙武在關隘相迎。見面之後,頓弱迫不及待地問道,“災民情況如何?”

“武烈侯調動了中原所有可用的馬車,日夜運送災民南下。”蒙武臉色灰敗,兩眼紅腫,神色極度疲憊,“災民太多了,就像洪水一般傾瀉而下。中原的軍隊和官吏們已經全部出動,依舊難以控制局面,很多地方出現了燒殺擄掠的事情。好在武烈侯準備充分,及時平息事端,沒有釀成大禍。”

說到這裡,蒙武仰天長嘆,“大王應該親自來看看。如果沒有武烈侯幾個月的精心準備,沒有武烈侯的西南策略,中原現在已經完了,即便我們有十萬軍隊,也無法守住中原。”

頓弱沉默不語。蒙武這句話說得很委婉,其實就是對咸陽不滿。此刻大王應該全力支持武烈侯,怎能爲了爭權奪利而置百萬生靈於不顧?

“可怕,太可怕了。”蒙武手指東方,“很快你就能看到滾滾的難民大潮了。在那些飢餓的難民面前,不要說軍隊,就是一座城池也會被他們活活吞噬。”

“中原各地的庶民怎麼樣?”頓弱問道。

“河北饑民蜂擁而來,你可以想像得到中原庶民的驚慌和害怕。”蒙武嘆道,“所以我們必須以最快速度轉移災民,轉移速度越快,中原就能越早擺脫危機。”蒙武望着頓弱,搖搖頭,欲言又止。你不該來啊,這時候你來中原,只會讓中原形勢變得更加惡劣。

頓弱似乎從蒙武的眼睛裡讀懂了他的心思,眉頭微微皺起,又問道,“齊國可有動靜?韓魏兩國的叛逆是否還在進攻?”

“齊國的軍隊都在長城一線蓄勢待發。”蒙武說道,“韓魏兩國的叛逆依舊在邊境一帶攻擊,但因爲河北饑民涌入,他們暫時停了下來,等待局勢的進一步惡化。”

頓弱手撫長鬚,想了片刻,臉上露出一絲莫測高深的笑容,“局勢會進一步惡化嗎?”

蒙武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現在就要看河北到底有多少饑民南下,饑民南下的速度快不快。按照我們的預測,假如我們能在一個月內把所有的饑民全部運離中原,那麼局勢將在一個月後開始扭轉,逐漸向好的方向轉變。”

“如果超過一個月呢?”

“東方諸國都在密切關注中原,很快,我們轉徙災民的意圖就會暴露,齊國極有可能向中原發動攻擊。”蒙武說道,“所以武烈侯現在是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價轉移災民。”

“所有,他把全部軍隊投入救災和轉徙,根本不管邊境的混亂和齊國對我們的威脅?”

蒙武苦笑無語。

“你們爲什麼都要聽他的?如果中原丟了,你們的罪責同樣重大。”

“事實擺在這裡。”蒙武對頓弱的質問十分反感,不滿地回道,“當前首要之務是轉移災民,災民纔是對中原最大的威脅。相比起來,邊境城池的丟失根本就是無足輕重,只要把災民全部轉移南下了,中原大軍馬上就可以展開反擊。”

“反擊?你拿什麼反擊?你有糧食嗎?你的軍隊吃什麼?”

“只要堅守一段時間,只待秋糧入庫,中原便固若金湯,所有的危機都將煙消雲散。”

頓弱微笑點頭,“這麼說,你心裡還是很清楚嘛。武烈侯最大的弱點就在這裡,因爲他自始至終就沒有想過放棄中原,所以,大王纔有絕對的勝算。”

蒙武再度苦笑,“大王有決心放棄中原?”

“現在的問題不在大王,而在武烈侯。”頓弱笑道,“武烈侯不能捨棄中原,也不願捨棄無辜生靈,同時,他又不願捨棄現有的權力。他太貪婪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麼簡單的道理他竟然不懂,所以此次他是自掘墳墓。”

蒙武的眼裡掠過一絲擔憂,嘴角處更是露出一絲苦澀。頓弱是大賢,大賢都喜歡俯視衆生,都把自己放在“神”的位置上,即便他們沒有機會展露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抱負,他們也不會放下自己的高傲和自尊,更不會低下高昂的頭顱。頓弱就是這麼一位大賢,他第一次見到秦王政的時侯,就對秦王政說,你要尊重我,我纔會輔佐你。頓弱敢說這種話,足見他的傲氣。

頓弱輕視武烈侯,這可以理解。就學問來說,武烈侯拍馬都趕不上,但學問和智慧是兩回事,武烈侯的智慧實在是驚世駭俗。秦王政和頓弱一眼就看到了武烈侯的弱點,認爲武烈侯在作繭自縛,所以秦王政覺得自己勝券在握,頓弱也信心十足地跑到中原,然而,在蒙武看來,這根本就是武烈侯故意露出來的破綻。武烈侯挖陷阱,向來是深不可測,這次秦王政和頓弱恐怕在劫難逃。

“武烈侯不是一般人,他既然能拿出西南策略以解中原危機,那麼中原形勢必定和西南戰局有密切關係。”蒙武不得不提醒頓弱。大家都屬於同一派系,都追隨在大王身邊,利益休慼相關,該攜手的時侯還得攜手。

頓弱鄭重點頭,“大王和我們也想到了,但有個事實不容置疑,武烈侯不可能在一年時間內完成西南策略。西南蠻荒和西南百越對我們來說太陌生了。如果請你去攻略西南,你估計自己需要多少年?”

“如果我去西南,至少需要三年。”蒙武說道,“但我必須提醒你,武烈侯不是一般人,他一直在創造奇蹟。如果你們把他當作普通人看待,那在策略上極有可能出現重大失誤。”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我們相信武烈侯有可能在西南創造奇蹟,所以我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拿下趙國。”

蒙武的心跳突然加快,他知道了秦王政的意圖,他知道秦王政爲什麼不能暫時退一步,等到武烈侯身陷西南再動手奪取中原的控制權了,因爲秦王政要在今年秋收之後打趙國。拿下了趙國,秦王政的威望達到一個新的巔峰,他隨即可以操控全局。

武烈侯或許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迫不及待地拔劍出鞘。他要攻略西南,在這個過程中,咸陽不會給他鼎力支持,他只能指望巴蜀、荊宛和中原給他以支援,也就是說,秦國不能開闢河北戰場,一旦秦國同時攻打趙國,西南策略在缺乏支持的情況下,必定失敗。

秦王政迫不及待要攻打河北,而武烈侯帶着百萬災民要開拓西南,兩者都要在秋收之後展開,所以秋收之前這段短短時間,兩者不得不在中原展開對決,誰控制中原,誰將贏得勝利。

“我們還有齊國這個威脅。”蒙武忐忑說道,“秋後攻打趙國,恐怕難度很大。”

“我會去齊國說服齊王建。”頓弱說道,“另外,中原全力征發青壯,至少可以集結二十萬大軍,這足以抵禦齊軍的攻擊。一年來,武烈侯在中原實施與民休養之策,這次又不遺餘力進行救災,中原人心歸附,此刻正好利用。”

蒙武暗自驚駭。難道秦王政一直容忍武烈侯在中原實施利民之策,就是爲了這一天?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武烈侯在中原辛勤耕耘,結果成熟的果子都給秦王政摘去了。好計啊。

“目前形勢下,你估猜一下,我們有幾分勝算?”頓弱看到蒙武一副吃驚地樣子,得意洋洋地問道。

蒙武遲疑良久,小心翼翼地試探道,“時間太短了,只能與武烈侯正面對。此刻正面對抗,變數太大,一旦……”

“做事要果斷。”頓弱大手一揮,氣勢十足地說道,“現在我們不能暴露意圖,但我們可以以齊國威脅太大爲藉口,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軍隊的集結,再徵發中原青壯進行整軍訓練,先給齊國以震懾。待到秋後糧草入庫,我和齊國的談判取得進展,太原方面的北部軍又做好了準備,大軍隨即便展開雷霆攻勢,力爭一鼓而下,奪取邯鄲,滅亡趙國。”

蒙武暗自嘆息。他想到了正涌入中原的災民,想到了正輾轉南下的可憐蒼生。武烈侯爲了拯救他們,不惜與咸陽決裂,但咸陽呢?百萬生靈啊,就這樣把他們送上絕路?不錯,現在的確是攻打趙國的最佳機會,災民轉徙南下了,中原保住了,如果秋後進攻,秦軍輕而易舉就能拿下邯鄲,然後秦王政就拿到了蓋世功勳,而代價卻是這百萬無辜生靈。

一股憤懣從蒙武的心底慢慢涌出,越來越濃烈,漸漸瀰漫了他的全身。武烈侯是不是想謀反,是不是對大秦構成了威脅,他不知道,他現在也看不出來,他看到的就是武烈侯在塞外,在中原奮戰的身影,看到的是武烈侯爲拯救無辜生靈而不惜一切代價的義舉。這一刻,他對大王,對咸陽,對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突然產生了懷疑,甚至對自己崇拜的偶像武安君白起也產生了懷疑,殺人,肆無忌憚的屠殺,到底是對還是錯?

武烈侯也以血腥殘忍而出名,但實際上他不是這樣的人,他把楚國的幾十萬俘虜放了回去,現在又要帶着敵國的百萬災民去西南殺出一條活路,這樣的人,這樣的舉動,難道是錯誤的?

“武烈侯絕不會同意。”蒙武一字一句地警告道,“你會激怒他。”

“我就是要激怒他。”頓弱笑道,“否則我拿什麼把他拖在中原?”

蒙武驀然想到什麼,霎時驚出一身冷汗,“南下災民怎麼辦?”

“這些災民既能混亂楚國政局,同時也能破壞荊宛的穩定。”頓弱不動聲色的說道,“大江南北一旦陷入混亂,西南策略就失去了實施的可能,武烈侯就要承擔失敗的責任,而熊氏也必將失去對荊宛的控制。”

蒙武終於忍不住了,“這會置百萬生靈於死地。”

“這是武烈侯的罪責。”頓弱冷笑道,“老天一定會懲罰他。”

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第35章 痛扁第26章 老夫恨他們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459章 始皇帝崩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413章 頑固第20章 徐夫人劍第360章 傳承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225章 蓋聶第270章 誰被拋棄?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106章 又見黑鷹第191章 超級謀劃第95章 殺敵去第371章 絕殺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48章 大秦噩夢第383章 底線第2章 地下工作者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269章 改變歷史的代價第180章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第224章 張良計第270章 誰被拋棄?第256章 回家第166章 韓非子曰第51章 打造一個新權貴第237章 攻魏第418章 孤獨的身影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337章 太大了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272章 選擇第97章 最後一刻第384章 不歸路第222章 百鍊成鋼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19章 尉繚,黑冰臺的老大第44章 回到秦國第459章 始皇帝崩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449章 養虎爲患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24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438章 善!善!善!第279章 黑暗中的張良第169章 撈一票就跑第394章 江南事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6章 白衣張良第43章 魏人張耳第415章 我白癡啊?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235章 坑殺?第105章 計然之策第381章 世襲第324章 斡旋第81章 賺錢最快的路子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395章 詭異戰局第157章 第一次指揮戰鬥第51章 打造一個新權貴第229章 西河、鬼谷第287章 過江龍第142章 韜晦藏拙第29章 我是大秦王族第176章 相信我第294章 武烈侯的困局第191章 超級謀劃第4章 最大內奸第105章 計然之策第2章 地下工作者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415章 我白癡啊?第43章 魏人張耳第362章 來得快,走得更快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126章 百里母親
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第35章 痛扁第26章 老夫恨他們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459章 始皇帝崩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413章 頑固第20章 徐夫人劍第360章 傳承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225章 蓋聶第270章 誰被拋棄?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106章 又見黑鷹第191章 超級謀劃第95章 殺敵去第371章 絕殺第241章 圍攻大梁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48章 大秦噩夢第383章 底線第2章 地下工作者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269章 改變歷史的代價第180章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第224章 張良計第270章 誰被拋棄?第256章 回家第166章 韓非子曰第51章 打造一個新權貴第237章 攻魏第418章 孤獨的身影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337章 太大了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272章 選擇第97章 最後一刻第384章 不歸路第222章 百鍊成鋼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19章 尉繚,黑冰臺的老大第44章 回到秦國第459章 始皇帝崩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449章 養虎爲患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24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165章 到了家門口第438章 善!善!善!第279章 黑暗中的張良第169章 撈一票就跑第394章 江南事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6章 白衣張良第43章 魏人張耳第415章 我白癡啊?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235章 坑殺?第105章 計然之策第381章 世襲第324章 斡旋第81章 賺錢最快的路子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395章 詭異戰局第157章 第一次指揮戰鬥第51章 打造一個新權貴第229章 西河、鬼谷第287章 過江龍第142章 韜晦藏拙第29章 我是大秦王族第176章 相信我第294章 武烈侯的困局第191章 超級謀劃第4章 最大內奸第105章 計然之策第2章 地下工作者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415章 我白癡啊?第43章 魏人張耳第362章 來得快,走得更快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126章 百里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