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牛刀

郵夜。

豐川塞沐浴在黑暗戶中,幾盞燈籠高懸千旗杆!兒黃燈光好似明珠一般點綴着深邃黑幕,給清冷的木寨增添了幾分暖意。

夜風吹拂,山林呼嘯,戰旗獵獵狂舞。

偶集還能聽到幾聲孤狼的長喀巡值士卒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小有的抱着長戈靠在柵欄上假寐,有的則閒話家常,說說春耕聊聊家人。

在這個全民皆兵的時代,農夫就是士伍,大家定期輪流戍守邊防。

因爲時值春耕,戍卒相對較少。

韓國有幾年沒有爆發戰事了,在這些戍車的記憶裡,他們最後一次參加的戰鬥是合縱攻秦,不過那一次打敗了,聽說合縱長春申君因此丟了官。

最近傳言秦國在河北連打敗仗,韓人因此非常高興。

秦國打了敗仗就意味着韓國的安全有了保障,雖然韓國現在是秦國的附庸國,但對韓國的普羅大衆來說,秦國始終是他們的敵人,仇深似海的敵人。

韓國之所以日暮西山,正是因爲秦人搶走了他們的土地,掠奪了他們的財富。

然而,就在這一刻,秦人如同鬼魅一般悄然殺到了豐”寨,熊庸帶着五百悍卒在黑暗的掩護下迅速衝向寨門。

寨門與山林之間是一片空曠地帶,黑暗中的能見度很低,韓國戍卒又全無防備,當秦軍在一百步外擺下陣形,向塞內發動密集射擊的時侯,韓人才驀然發現他們遭到了襲擊,一時間恐怖的驚叫聲撕裂了黑夜,戍率們猝不及防之下不是中箭倒地發出撕心裂肺般的慘叫,就是連滾帶爬躲到柵欄下縮成一團。

寨內鼓聲爆起,睡夢中的戍車紛紛驚醒,有的茫然四顧不知所然,有的則飛一般衝出軍帳。

看到帳外長箭厲嘯,嚇得調頭又跑了回來,扯着嗓子大叫,“敵襲,敵襲!”有敵人襲擊,當然要拿起武器作戰了,於是一羣衣不蔽體披頭散髮的戍車們在恐慌之中亂哄哄地衝了出來。

當秦軍的長箭厲嘯昇天的時侯,先期潛行到寨牆下面的一百突擊士率分成左右兩隊,在塞牆兩端開始強行攀越。

寨牆不過兩人多高,搭建人梯即可翻越。

秦軍以箭陣覆蓋寨門方向吸引韓軍,掩護突擊士卒殺進塞內。

韓人衝出帳篷的時侯,秦軍已經突進塞內,這些精銳悍卒無一不是身經百戰之士,一個個如出籠猛虎,手中長劍戰斧、鐵盾重戟呼嘯而上。

韓人肝膽俱裂,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眼睜睜地看着這幫如狼似虎的偷襲者打開了寨門。

“嗚嗚”號角吹響。

寨外的秦軍將士蜂擁而入,殺聲震耳欲聾。

卒豐川寨的戍卒不足百人,在五百秦軍悍率的瘋狂攻擊下很快落敗。

秦軍不留活口,全部斬殺。

馬黑暗裡傳來戰馬奔騰的轟鳴聲,跟着一隊騎軍風馳電摯而來。

熊庸將手中血淋淋的長劍插到地上,摘下兜鑑,目光望向從寨外飛奔而來的騎軍。

王離一馬當先。

遠遠看到熊庸的身影,王離哈哈一笑,大聲叫道。

“天亮之後,郟城再見。”

熊庸冷笑,衝着王離的背影吐了口唾沫。

前面還有一座堡塞,我倒要看看你小子能不能在天亮之前順利拿下。

第二座堡寨在十里之外。

位於汝水西岸,主要作用是保護浮橋。

這座浮橋把汝水兩岸連在一起,是郟城很重要的一個交通要隘。

因爲前方有大塞,後方就是郟城,所以這裡的戍車更少。

王離率軍飛速殺到,突擊悍卒直接撞開寨門,然後以最快的速度衝上了浮橋,殺到了對岸。

此刻,天尚未亮。

郟城戍軍雖然知道汝水對岸出了問題,但因爲沒有看到烽蛙點燃,以爲是零星盜賊禍亂邊境。

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天亮後,守城戍率發現城外騎軍往來飛馳,一面面秦軍戰旗迎風飛舞,這才意識到秦軍殺了進來,慌忙稟報官長。

郟城文武官員大驚失色,紛紛趕到城樓。

報警烽煩不能隨便點燃,一旦誤報可是要掉腦袋的。

城外騎軍越來越多,一隊隊人馬飛速過河,密集列陣,氣勢驚人。

城樓上的韓國官員嚇得面無人色。

眼前的騎軍就有如此規模。

可以想像隨後而來的主力大軍有多少人了。

郟城守軍十分有限,根本沒有抵禦之力。

烽煩當即點燃,濃煙沖天而起。

武烈侯公子寶鼎飛馬過河。

曝布、熊庸等人急忙上前稟報軍情。

“韓人的烽煩已經點燃,不出半日,消息便會傳到新鄭。”

曝布手拿馬鞭,指着空中的濃煙說道”件王會命令四方戍軍緊急回援。

以我看,我們的速度要更快一點,這樣才能搶在援軍的前面抵達新鄭,打韓人一個措手不及。”

寶鼎稍稍想了片刻,揮手把蒙毅喊了過來,“你前頭開道,火速殺奔陽騾。”

接着又對熊庸、王離說道,“命令你們的手下,即可焚燬堡塞,包括這座浮橋,統統燒掉。”

三人躬身領命,撥馬而去。

“各部即刻殺奔陽翟。”

寶鼎大聲說道,“要快,放馬疾馳。”

烽火傳訊新鄭,都城大亂。

韓國已經做了秦國的藩刪口。

韓王凡經向秦圭俯首稱臣了,很多韓人據此以爲。

秦凹爾哦再打韓國了,誰知僅僅過了兩年,秦國的軍隊又殺了進來。

韓王安、相國張平和朝堂上的公卿大臣們卻是有苦自知。

秦國爲什麼背信棄義攻打韓國?因爲韓國首先背信棄義了,韓國絕不屈從於秦國,納地稱臣不過是權宜之計。

這次韓王安本想借助趙國在河北兩戰兩捷的大好形勢,積極合縱攻秦,一舉逆轉當前困局,但秦國這頭虎狼豈會給他機會?合縱盟約剛剛達成,秦軍就殺了進來,其速度之快讓韓人惶恐無策。

韓王安毫不猶豫,當即派出使臣急赴邯鄲、大梁和陳,向趙魏楚三國求援,懇求他們儘快出兵支援。

合縱軍何時能趕到韓國,誰也不知道。

當務之急是想方設法延緩秦軍的攻擊速度,一旦讓秦軍攻克了都城,那一切都完了。

韓王安急令四方鎮戍軍火速回援,同時再派使臣,一個日夜兼程趕赴咸陽,一個則直接迎上了秦軍攻擊軍隊。

陽翟及其周邊城池緊閉城門,據城堅守。

秦軍沿着大道風馳電掣,當天下午就抵達陽翟。

入暮之後,軍隊再度開拔,直殺新鄭。

半夜時分,距離新鄭只剩六十里了,這時候蒙毅急報武烈侯,韓國使者到了。

寶鼎下令,就地休息,天亮之後,攻擊新鄭。

韓國使者是中大夫呂崔,他萬萬沒想到秦軍速度如此之快,一天之內就逼近了新鄭。

假如這是秦軍的先頭部隊,那麼可以想像,其主力大軍正在後面攻城拔寨,汝水、潁水一帶的城池估計凶多吉少。

呂崔越想越害怕,預感到這次真的要亡國了。

等他見到武烈侯公子寶鼎,也就基本上估猜出了秦軍的攻擊部署。

秦國在河北戰敗了,於是又把攻擊方向放到了中原。

咸陽先是讓武烈侯就國,以此來迷惑關東。

接着暗中把主力大軍調到南陽,從葉城、舞陽一線發動攻擊。

韓國措手不及。

其實就算有準備,也無法抵禦秦軍的夾擊,要知道蒙武的大軍已經部署到記水一線,距離新鄭不足兩百里,事實上秦軍就是兩路夾擊,以韓國的兵力根本抵擋不住。

武烈侯公子寶鼎的大名已經傳遍中土。

他的傳奇故事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野蠻、血腥。

無論是代北的驚天一刺還是在咸陽打擊異己,包括其後的出塞作戰,他都是用極其野蠻而血腥的手段贏得了勝利,和這種野蠻人沒有道理可講,如果你沒有擊敗他的實力,那只有死。

昌崔本來準備了一大堆“興師問罪”的措辭,但看到寶鼎,他一個。

字都不敢說了,最後只問了一句小“武烈侯因何攻韓?”寶鼎冷笑,用力一揮手,“拖下去,打!”幾個虎烈衛衝上來拿下呂崔,拖出去就打。

暴打二十軍棍,昌崔皮開肉綻,痛得呼天搶地。

虎烈衛把他拖進軍帳,寶鼎問他,“我因何攻韓?”昌崔氣得破口大罵,從武烈侯罵到秦王政,最後連宣太后都罵上了。

不待寶鼎說話,虎烈衛就把他拖下去了,再打。

打完了再問。

呂崔文士一個”平日養尊處優。

哪裡受得了如此痛苦?怒氣發泄完了,恐懼也就降臨了。

他死了無足輕重,但寶鼎不會放過他的家族,一兩百號人肯定要爲他陪葬,呂崔的心還沒有堅硬到此等地步。

昌崔主動招供了,把韓國參加合縱的事說了出來,把韓王安今日所做的一切安排也都說了。

寶鼎急召各部將率。

“明天葉城、舞陽一線的軍隊就會急速回援新鄭。

不出意外的話,明天晚上他們可以到達襄城。

後天中午前後會橫渡潁水抵達潁陽。

我們就在潁陽伏擊韓軍,半渡而擊之”小曝布、熊庸等人沒有異議。

天亮之後,秦軍急行六十里殺到新鄭城下。

秦軍攻擊速度之快讓新鄭陷入極度恐慌。

昌崔回城,鮮血淋漓奄奄一息,韓國君臣駭然心驚。

呂崔帶回武烈侯公子寶鼎的口訊,韓國背信棄義,意圖合縱抗秦,秦王雷霆震怒,決心滅韓。

這一次,韓國完了。

正當韓人惶惶不安之際,秦軍突然撤離了,風馳電摯一般消失在新鄭城下。

寶鼎帶着五千騎徹夜狂奔,於黎明時分抵達潁陽附近,悄然藏匿。

中午,斥候急報,韓軍出現在潁水河西岸,兵力大約在一萬人左右,其先頭部隊已經開始渡河。

秦軍即刻發動攻擊,五千騎沿着潁水河東岸呼嘯而下。

韓軍全無防備,措手不及,其東岸軍隊根本來不及列陣便被秦軍迎頭衝散,短短時間內便全軍覆沒,大半溺死於河中。

西岸韓軍肝膽俱裂,急速後撤。

秦軍越過浮橋,隨後追殺。

肆意砍殺,一戰全殲。

第二天,秦軍再度殺到新鄭城下。

寶鼎一聲令下,虎烈具把數十位韓軍被俘將率押到城下,一刀梟首。

韓王安驚怖至極。

韓國北線的兵力被秦軍牽制,西線的援軍被秦軍擊殺,國都被圍,亡國在即。

相國張平親自出寶鼎的目的已經達到,現在就要一刀一辦地凌遲韓國,逼迫合縱軍出擊。

寶鼎獅子大開口,張嘴就要韓國割讓潁水以西的全部城池,其中包括陽翟這座韓國的舊都。

韓國當然不會答應,張平一邊討價還價,一邊打探秦國的消息,同時不停地催促趙魏楚三國出兵救援。

趙魏楚三國緊急磋商,在魏國的強烈要求下,楚國終於答應,即刻調撥軍隊集結於陳,準備與魏國齊頭並進救援韓國。

這時蒙武、王賁兩位將軍及時發動了攻擊,一方面牽制韓魏軍隊,一方面進一步緊張中原局勢,以配合寶鼎對韓國的逼迫。

秦軍在中原戰場上的全面進攻導致中原局勢迅速惡化。

合縱軍的集結、協調需要時間,但韓國已經難以支撐了。

韓王安和國相張平爲了贏得時間,只好忍痛答應秦國的要求,割讓潁水河以西所有城池,但不包括陽翟舊都。

寶鼎堅決不答應,找了個藉口扣留了國相張平,並警告韓王安,如果不答應秦國的條件。

他就把張平押解去咸陽。

與此同時,蒙武在北線的進攻取得了進展,而西線章邯、魏起也發動了攻擊,穎水以西很多城池在秦軍的威脅下不得不獻城投降。

合縱軍遲遲不能救援,秦國又步步進逼,韓王安最終妥協,把潁水河以西包括陽翟在內的大小十四座城池全部割讓給秦國。

寶鼎心花怒放,急書甘羅、章邯火速接收十四座城池。

這十四座城池全部納入南陽郡,其中財富被搜括一空。

中原局勢的變化讓咸陽高度關注,但不待咸陽做出反應,武烈侯便展開了一系行動,其速度非常快。

當韓國使者抵達咸陽時,中原局勢已翻天覆地了。

秦軍兩路夾擊韓國,韓國被迫割城,而魏楚兩國合縱軍已經開始集結,中原大戰一觸即發。

這時候咸陽方纔來書,質詢武烈侯。

咸陽有心打開中原局面。

當然要縱容武烈侯攻韓之舉,但又擔心合縱軍勢不可擋,對是否果斷拿下韓國猶豫不決。

寶鼎和章邯、魏起商量後,即刻回書咸陽,一邊報奏攻韓戰果,一邊分析中原局勢,懇求咸陽下定決心在中原決戰。

寶鼎反覆強調齊國這個變數。

當前時機的掌握非常重要,不能等待局勢發展被動應對,而應該牢牢掌控局勢發展,主動尋找戰機,只要擊敗魏楚聯軍,則齊國再不可能參加合縱,秦國將以無可匹敵之勢雄踞中原,從而爲統一中土夯實牢固基礎。

寶鼎懇求秦王,此刻春耕已結束,關中藍田大營可集結十萬大軍,請秦王下令急調桓腑、司馬鋅南下宛城,隨時進入中原作戰。

就在武烈侯竭力說服咸陽進行中原決戰之際,大梁和陳兩地也是信使飛奔。

魏相龐寵與楚尹李園在合縱軍的攻擊線路上產生了嚴重分歧。

魏國長城一線也即大河一線正遭到王賁的攻擊,蒙武的大軍就在記水一線,距離魏長城不足百里。

魏國爲此不得不把主力放在長城。

魏相龐寵考慮到大梁安危,理所當然希望合縱軍直接進入韓國,陳兵於新鄭一線。

楚國不願意,認爲合縱軍進入韓國會與秦軍主力相遇,正面決戰沒有勝算,有兩敗俱傷的可能。

楚尹李園因此建議,合縱軍由上蔡方向直殺南陽,把秦軍主力全部拖到南陽,則弗國之危自解。

魏國當然不同意。

魏軍進入韓國作戰不過一兩天的路程,進入南陽作戰卻路途較遠,一旦魏國有難來不及後撤。

再說打南陽名義上是救韓,實際是爲楚謀利,爲楚復仇。

魏國現在自顧不暇,哪裡還有閒心幫楚國復仇?兩國合縱救韓,卻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導致合縱軍一時難以成行。

時間飛速流逝,但機會僅在一瞬之間。

魏楚聯軍錯失了最佳攻擊機會,而秦國則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在武烈侯上奏的同時,王剪、蒙武、王賁、桓腑、司馬鋅等將軍也紛紛進言,認爲中原決戰已不可避免,王剪、桓腑、司馬鋅等人直接舉薦內史公子騰出任中原諸軍統率。

這個人選豐中了咸陽要害,秦王不好不答應,其他各派也不好直接反對。

咸陽採納了武烈侯和軍中將率們的建議。

秦王政果斷下令進行中原決戰。

藍田大營各軍火速集結並儘快進入南陽,而中原諸軍的統率正是宗室大臣內史公子騰。

消息傳到中原,蒙武固然是十分失望。

而武烈侯也是憂心如焚,因爲直到目前爲止,合縱軍還是沒有出現在戰場上。

攻韓的戰績可以忽略不計,他若想在中原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獨立擊敗合縱軍,以建下顯赫功勳,他急切盼望着楚軍的出現。

寶鼎着急,有一個人同樣着急,那就是趙國大將軍李牧。

中幕不開戰,太原的秦軍就不會南下,河北的危機也就無法緩解,而代北的局面則困難重重。

李牧爲了促成合縱,不得不親自趕赴大梁。

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391章 到江南第337章 太大了第229章 西河、鬼谷第339章 亡國之痛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333章 縱虎第214章 我要和項燕交手第24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62章 再見趙高第140章 引火燒身第110章 烹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343章 反擊中原第108章 心狠手辣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431章 博士就是加速器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300章 重大變故第15章 田光來了第281章 價值幾何?第87章 立威第454章 一本書引發的風暴第6章 白衣張良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235章 坑殺?第295章 逼迫第1章 李牧?荊軻?第144章 初見趙高第427章 輸了一局第238章 叔侄第134章 我的師傅是韓非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24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341章 代北的未來第435章 餘波未息第314章 胡亥的母系血統第109章 把天撞塌第230章 合縱出擊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79章 斬首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459章 始皇帝崩第340章 代北之地第266章 秦王政的改變第387章 回家第43章 魏人張耳第270章 誰被拋棄?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228章 牛刀第278章 借刀殺人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225章 蓋聶第270章 誰被拋棄?第64章 紈袴小少主第445章 決裂第204章 去而復返第430章 翻雲覆雨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225章 蓋聶第373章 反擊第333章 縱虎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152章 大薩滿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231章 定計第156章 機遇來了第191章 超級謀劃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117章 滾出去第17章 蓋聶,大師也第61章 恍若一夢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67章 川主李冰第84章 初見麃公第108章 心狠手辣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179章 殘月四絕第158章 襲擊第354章 何時打燕國第82章 我將爲君侯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48章 大秦噩夢
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391章 到江南第337章 太大了第229章 西河、鬼谷第339章 亡國之痛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333章 縱虎第214章 我要和項燕交手第24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62章 再見趙高第140章 引火燒身第110章 烹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343章 反擊中原第108章 心狠手辣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431章 博士就是加速器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358章 “直道”背後的博弈第300章 重大變故第15章 田光來了第281章 價值幾何?第87章 立威第454章 一本書引發的風暴第6章 白衣張良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235章 坑殺?第295章 逼迫第1章 李牧?荊軻?第144章 初見趙高第427章 輸了一局第238章 叔侄第134章 我的師傅是韓非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24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341章 代北的未來第435章 餘波未息第314章 胡亥的母系血統第109章 把天撞塌第230章 合縱出擊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79章 斬首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459章 始皇帝崩第340章 代北之地第266章 秦王政的改變第387章 回家第43章 魏人張耳第270章 誰被拋棄?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228章 牛刀第278章 借刀殺人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225章 蓋聶第270章 誰被拋棄?第64章 紈袴小少主第445章 決裂第204章 去而復返第430章 翻雲覆雨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225章 蓋聶第373章 反擊第333章 縱虎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152章 大薩滿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231章 定計第156章 機遇來了第191章 超級謀劃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117章 滾出去第17章 蓋聶,大師也第61章 恍若一夢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67章 川主李冰第84章 初見麃公第108章 心狠手辣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179章 殘月四絕第158章 襲擊第354章 何時打燕國第82章 我將爲君侯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48章 大秦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