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掘堤之人

秦王政召集中樞大臣商議之後,決定拜公子寶鼎爲“太傅”,主持國策變革大計,並督請其即刻趕赴咸陽就職。

“太傅”起始於春秋時期的晉國,是君主的輔佐大臣,君主年幼或者缺位時,由其代理國事。戰國時期,諸侯國都設有太傅,比如春申君黃歇就曾集太傅、令尹於一身,比如燕國的太傅鞠武。但因爲太傅的職責與國相有重疊之處,所以諸侯國皆不常設,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授予深孚衆望、德高望重的輔弼大臣,事畢即罷。

大秦舊日的官制中也有太傅一職,位列三公,但商鞅變法中將這一官職廢除了。

秦王政今日重建“太傅”一職,就像當日新建“護軍中尉”一職一樣,都是爲公子寶鼎量身定做。大臣們考慮到現今咸陽風起雲涌的局勢,即便有想法也不敢提出異議。

同一天,秦王政下令恢復公子寶鼎的一等封君爵,但南陽郡的封地沒有還給他了,僅僅食邑宛城而已。不過今日宛城發展迅速,中原鉅商富賈雲集於此,工商業更是日新月異,以這樣的勢頭髮展下去,再過幾年宛城的財富甚至可能超過咸陽。

寶鼎終於如願以償拿到了國策變革的主導權,實際上成了未來帝國這駕豪華馬車的御戎(駕者),但拖載這駕馬車的駿馬一個個暴烈無比,若想如臂指使地操控這駕豪華馬車,其難度難以想像。

寶鼎接到秦王政令書的同時,也接到秦王政寫給他的一封私人書信。在這封書信裡,秦王政主動取消了他和寶鼎之間的十年之約,請寶鼎在新年之後攜家人返回咸陽。既然寶鼎出任中樞核心之一的太傅,主持國策變革,當然要回咸陽,以便和君王、中樞大臣們隨時商討國策變革的方案。

寶鼎看完這份信,苦笑搖頭。這位王兄的性格太過倔犟,成心要阻礙國策變革。現在自己回咸陽等同於公開支持咸陽宮,這勢必會激化自己和豪門貴族之間的矛盾,會導致國策變革的推進步伐更爲艱難。

這種伎倆對寶鼎起不到作用,但秦王政僅僅是想以此之策破壞寶鼎和豪門貴族之間的關係嗎?

接到令書的當日,南陽軍政官長們也接到了消息,紛紛趕到蓼園,恭賀武烈侯出任大秦太傅。

晚上昌文君熊熾也到了蓼園,他說了一句恭賀的話之後,馬上話鋒一轉,“一百多年來,你是大秦第一個太傅。”

寶鼎笑笑,沒有說話。

“太傅,你的目的達到了。”熊熾直言不諱地問道,“請問一下太傅,何時返回咸陽?”

寶鼎還是沒有說話。

熊熾意識到自己的口氣不太好,於是嘆了口氣,說道,“還是緩一緩,最起碼要等到中山大戰結束之後。”

寶鼎遲疑了片刻,笑道,“你想知道答案嗎?”

熊熾目光炯炯地望着寶鼎,搖搖頭,“我想知道的答案是,掌控國策變革的主導權當真是你的目的嗎?所有人都知道,咸陽宮絕不會放棄國策變革的主導權,更不會讓你控制國策變革的方向,所以這根本不是你的目的所在,太傅更不是你想要的官職,你到底想要什麼?你爲什麼讓大王逼你回京?爲什麼要逼迫咸陽宮動手殺你?”

寶鼎笑而不語。

熊熾看到寶鼎不說話,不禁冷哼了一聲,“老秦人絕不會重蹈覆轍,他們更不會讓你回咸陽受死,你這是逼着老秦人鋌而走險。”

“舍此以外,我拿什麼推進國策的變革?”寶鼎反問道。

“你知道此事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你難道就不想想後果?”熊熾忍不住質問道。

“你擔心軍隊會亂?”寶鼎笑着搖搖手,“馮氏本來就是世家大族,而蒙氏三代顯赫,早已是大秦的豪門了。雖然蒙氏和馮氏控制了一部分軍隊,但中原在我們手上,河北也在我們手上,如果加上北疆大軍,你以爲他們還敢與我們直接抗衡?馮氏和蒙氏在關鍵時刻會做出何種選擇,其實一目瞭然,根本不用擔心。”

“咸陽宮也知道,但咸陽宮爲什麼還要你返回咸陽?”熊熾冷聲說道,“這說明咸陽宮寧願重蹈當年覆轍,也要置你於死地。”

“我如果不置自己於死地,國策變革何以推進?”

熊熾瞪着寶鼎無言以對,良久,他嘆了口氣,“我不知道你想幹什麼,我也想不出來,但你這種做法我不贊成,我更要阻止你返回咸陽。”

寶鼎猶豫了一下,說道,“我要去代北。”

熊熾愣了片刻,旋即想到什麼,接着臉顯驚色,望着寶鼎良久無語。

“這是不可能的事。”熊熾連連搖頭,一臉的匪夷所思。

寶鼎冷笑,目露殺機,“那就以武力相逼。”

第二天早上,寶鼎去內府向母親請安,卻看到母親神色憔悴,憂心忡忡。

趙儀和黃依也是神情憂鬱,就連一向活蹦亂跳的溥溥都溫馴地偎在白氏的身邊,眨巴着一雙疑惑的大眼睛,似乎也感覺到今天的氣氛十分壓抑。

“母親一夜未睡。”趙儀小聲說道。

寶鼎非常吃驚,轉目望向黃依,“母親生病了?”

黃依略懂醫術,內府的人一般有什麼小病都由她處理。黃依搖搖頭,“母親擔心你。”

寶鼎大爲惶恐,急忙跪下請安。

“我不干涉你的事,但既然你已經辭去了一切職務,甚至連爵位都降了,那就一心一意待在家裡,爲什麼還要干涉國事?”白氏語氣嚴厲,指着寶鼎責斥道,“一夜之間,你不但爵位恢復了,竟然還官拜太傅,與國相併列,這是爲什麼?是不是和前段時間權貴雲集蓼園有關?”

白氏對寶鼎冠禮和婚禮前後權貴雲集,日夜爭論國策之事早就不滿了,她一直擔心此事會引起咸陽宮的憤怒,結果真的如她所料,秦王政要寶鼎回京,顯然是要對他下手。

“你外祖父,還有你父親的事情,都是血淋淋的教訓,你爲什麼都忘了?”

寶鼎愧疚不安,低頭無語。

趙儀和黃依跪在寶鼎的左右,心裡也是非常害怕,尤其是黃依,想到自家滅族之禍,更是淚流滿面。

“你告訴我,你打算怎麼辦?”白氏畢竟是經歷過政治風暴的人,雖然知道事情已經不可挽救,但她並不絕望,無論是當年的公子弘還是今日的公子寶鼎,這對父子都是才智高絕之人,尤其是寶鼎,肯定有保命之策。

“我無意回京。”寶鼎說道。

白氏臉顯驚色,目瞪口呆地望着寶鼎。“無意回京”那就是“拒絕回京”,拒絕回京就是公開違抗大王命令,公開與咸陽宮抗衡,也就是說,公子寶鼎不會重蹈他父親的覆轍,不會束手就縛,既然如此,那他打算如何與咸陽宮相抗衡?難道他要謀反篡位?

自從楚國公子負芻篡位一事在中土傳開之後,“謀反篡位”已經成了懸在君王和權貴們頭上的一把劍,人人避之不及,但偏偏又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君王和權貴們的思維。公子寶鼎在這個時候與咸陽宮對抗,其結果可想而知。

“再說,即使我想回京,但阻止我回京的人太多了,我根本回不去。”寶鼎不慌不忙地又補了一句。

白氏聽到這句話蒼白的臉色才稍有緩和,高懸的心也稍稍放下了一些,“你能躲一時,但能避一世嗎?”

“這是一次對決。”寶鼎平靜地說道,“咸陽宮有心試探,但很多人已經忍無可忍了,假如我不顧一切地返回咸陽,局勢恐怕要失控。從咸陽宮的立場來說,如果付出的代價太大,他們也無力承受。”

“但你知道後果嗎?”白氏追問道。老秦人和楚系如果全力阻止寶鼎回京,那麼事態一旦失控,寶鼎身不由己,極有可能被他們推上謀反之路。公子負芻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活生生擺在眼前啊。

“咸陽宮會讓步。”寶鼎以十分肯定地口氣說道,“當年外祖父和父親如果殺伐決斷,形勢會迅速扭轉。”

白氏只覺心口一陣絞痛,眼前一黑,差點暈倒。自己這個兒子集合了他外祖父和父親的全部優點,所有優勢,結果他殺伐決斷,不惜以“謀反篡位”來逼迫咸陽宮低頭。這太可怕了,不敢想像的事情。

然而,寶鼎還有第二條路可走嗎?沒有,他沒有第二個選擇。咸陽宮要殺他,而老秦人和楚系絕不會讓他去死,所以最終必然要決鬥。

“你有多大的把握?”白氏無力問道。

“九成以上。”寶鼎信心十足地說道。

寶鼎簡單安慰了一下母親,然後帶着趙儀和黃依退了出去。

“我要請師傅來。”黃依神情堅決地說道,“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就帶着家人去江南。”

“胡鬧。”寶鼎笑道,“這都在我的謀劃之中,事情遠沒有你們想像的那樣可怕。”

“還是防備一點好,免得母親擔心。”趙儀也不安地說道,“江南是我們唯一的退路,如果有必要,你還是請南山子大師和蓋聶大師來一趟。”

寶鼎笑了起來,伸手在兩人的腦門上各自*了一下,“這才做了夫人,就妄想稱王了,野心不小嘛。一切盡在掌控之中,你們拭目以待。”

趙儀和黃依看到寶鼎胸有成竹,心裡的惶恐不禁消減了幾分。

“你們一個在家侍奉母親,一個去把琴家姐姐請來。”寶鼎一邊急步而去,一邊囑咐道,“還有,晚上把大兄和嫂嫂請來,一家人吃頓飯。我估計兄嫂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驚懼不安。晚上我和大兄好好談談,請他不要擔心。”

趙儀和黃依趕忙答應下來。

隗清很快趕到蓼園。她並沒有隨王夫人返回咸陽,而是留在宛城和兒女團聚。

看到寶鼎,隗清笑靨如花,連聲恭賀,“武烈侯做了太傅,打算何時返京?”

寶鼎一邊請她在火盆邊上坐下,一邊親自給她上茶,然後坐到她對面,笑着問道,“姐姐何時返京?”

隗清臉色當即一變,嚴肅地說道,“年前不要指使我東奔西跑。”停了一下,又一本正經地補充道,“正月我要待在宛城。還有,玥兒和甘守相的婚事要馬上辦,如果不是你蓄意阻擾,他們早就成婚了。”

寶鼎連連道歉,“此事母親已經不止一次埋怨於我。今天請你來,就是商談一下甘守相和玥兒成禮的良辰吉日。”

隗清撇撇嘴,嗤之以鼻,“口不對心。這事我自會和夫人商量,何須勞太傅的大駕,耽誤太傅的寶貴時間。”

寶鼎笑了起來,再度問道,“姐姐如果二月返京,恐怕會耽誤事情。以我看,姐姐就辛苦一點,在玥兒出嫁之後返京如何?”

隗清望着寶鼎,略加思索後,問道,“你當真拒絕返京?”

“你以爲我有返京的可能嗎?”

隗清猶豫了一下,搖搖頭,“不要說熊氏會竭力阻止,老秦人更會想方設法阻止你返京。你如果死在咸陽,他們必受連累,然後咸陽宮可以風捲殘雲,把他們一掃而盡,但我想不明白的是,你打算逼迫他們幹什麼?國策變革的堅冰不是已經被你打破了嗎?”

“當真打破了?”寶鼎笑容漸斂,反問道。

“雖然分封王子和郡國制還在商討階段,但最起碼各方都妥協了,咸陽宮的妥協更是至關重要。”隗清說到這裡黛眉微皺,眼波流轉,若有所思,“你擔心咸陽宮違背諾言,出爾反爾?”

“在王子沒有分封,封國沒有成立之前,咸陽宮的妥協根本不足信。”寶鼎冷聲說道,“再說,大王他做出承諾了嗎?至今爲止,他對此沒有做出任何迴應,這就是咸陽宮在國策變革上的態度。”

隗清明白了,對寶鼎的全盤謀劃總算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

以“徐福刺秦”事件引發咸陽風暴,以自己的隱退迫使雙方妥協,而國策變革方案中,唯一可以讓雙方妥協的就是郡國制。郡國制是個過渡政策,既然是過渡政策,那其中的變數就太多了,而且統一大業還沒有完成,封國的條件也不具備,所以此策才被各方所接受。然而,這正是寶鼎整個謀劃的核心所在,也是這個佈局的陷阱所在。

郡國制是基礎國策,這個立國之本一旦確立,其他國策必然隨之而變,牽一髮而動全身,更不要說牽動的是大秦立國的根本,“根本”變了,其他的“枝節”不變也得變,這已經不是人力所能阻止,而是大勢所趨,即便是人力也無法阻止。歷史的洪流一旦沖垮了堤壩,奔騰咆哮,誰能阻止?

現在的妥協還是停留在商討階段,沒有形成律法,更沒有實施,也就是說,歷史的洪流還被困在堤壩內。寶鼎要做的事就是掘開堤壩,讓洪流衝潰堤壩,讓歷史的洪流推動大秦的國策飛速變革,不管是“疏”還是“堵”,總之它都是變革,否則大秦就要被這股咆哮的洪流所摧毀。

寶鼎如何掘開堅固的堤壩?

當然是封諸侯,建藩衛。

隗清感覺窒息。寶鼎的才智早已折服了她,而寶鼎的膽略更是屢屢讓她恐懼。

上一次趙太后的死亡是個迷。隗清有理由懷疑趙太后死於寶鼎的陰謀,試想如果沒有趙太后的死,哪來今日的咸陽政局?現在寶鼎要封諸侯,建藩衛,在大秦“法治”的堅實堤壩上掘開一道口子,這需要多大的勇氣?這又需要何其複雜的謀劃?

隗清不敢詢問,也不想知道。雖然她的身家性命早己和蓼園捆在了一起,但寶鼎所做的事越來越可怕,根本不是琴氏所能承受。她害怕,但她沒有退路,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如果你堅持的話,我在玥兒出嫁之後,馬上趕赴咸陽。”隗清心驚膽戰地做出了承諾。

“我寫幾封信,你親手交給他們,等他們看完之後,你當着他們的面焚燬。”寶鼎看到隗清目露懼色,笑着安慰道,“姐姐放心,這一次的事情我有絕對把握,更不會連累到你,你只要做我的信使就可以了。”

隗清稍稍鬆了口氣,問道,“你一直留在宛城?”

寶鼎擡頭看看窗外灰濛濛的天空,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不出意外的話,年後我就要去河北,然後由河北入代。”

“你要去北疆?”隗清吃驚地問道。

寶鼎收回目光,望着火盆裡的火苗,慢悠悠地說了一句,“我很喜歡將閭,那小子很聰明,但性格懦弱了一點,應該出京錘鍊錘鍊。”

公子將閭也是懷德夫人的孩子,是公子扶蘇的親弟弟。顯然,寶鼎是暗示隗清,大秦的第一個封國在代北,大秦的第一個諸侯也在代北,而這個諸侯就是王子公子將閭。公子將閭一旦在代北分封,那麼公子扶蘇必然就要被推到儲君的位置上,否則儲君之爭必將再掀波瀾,這是秦王政和咸陽宮絕不願看到的事。至於遠在江南的公子高,當然也要分封諸侯。

寶鼎逼着秦王政立儲,又逼着秦王政封諸侯,建藩衛,就此把郡國制這個過渡政策落到了實處。大秦立國根本一改,接下來的國策變革就由不得秦王政了,他阻止不了歷史的洪流,他只能順應歷史的洪流前進。

[..]

第75章 彪悍的豹率第22章 出事了第201章 我非常需要你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142章 韜晦藏拙第68章 《呂氏春秋》第300章 重大變故第255章 入代作戰第84章 初見麃公第10章 你只要殺死一個人第325章 退一步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228章 牛刀第23章 刺殺第284章 生死與共第347章 被動防禦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445章 決裂第84章 初見麃公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207章 兩位老將軍第325章 退一步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336章 恫嚇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242章 雷霆之威第232章 鳥獸散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388章 甘羅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325章 退一步第25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92章 你會修路嗎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340章 代北之地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22章 出事了第127章 夜郎國公主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429章 痛苦抉擇第287章 過江龍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75章 彪悍的豹率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49章 初見蒙恬第248章 公開反間第132章 我要造紙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148章 劍道大師第176章 相信我第438章 善!善!善!第441章 北疆的冬天第138章 黑衣之困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17章 蓋聶,大師也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25章 蓋聶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151章 渡河之困第41章 大秦相國昌平君第326章 教訓我家小子第350章 威懾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232章 鳥獸散第87章 立威第267章 大災?第374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118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454章 一本書引發的風暴第75章 彪悍的豹率第237章 攻魏第92章 桓齮笑了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326章 教訓我家小子第92章 桓齮笑了第19章 尉繚,黑冰臺的老大第294章 武烈侯的困局第176章 相信我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443章 養寇方能自重第246章 天災
第75章 彪悍的豹率第22章 出事了第201章 我非常需要你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285章 殺出一條活路第142章 韜晦藏拙第68章 《呂氏春秋》第300章 重大變故第255章 入代作戰第84章 初見麃公第10章 你只要殺死一個人第325章 退一步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228章 牛刀第23章 刺殺第284章 生死與共第347章 被動防禦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445章 決裂第84章 初見麃公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207章 兩位老將軍第325章 退一步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336章 恫嚇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242章 雷霆之威第232章 鳥獸散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388章 甘羅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325章 退一步第25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92章 你會修路嗎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340章 代北之地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22章 出事了第127章 夜郎國公主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429章 痛苦抉擇第287章 過江龍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75章 彪悍的豹率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49章 初見蒙恬第248章 公開反間第132章 我要造紙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148章 劍道大師第176章 相信我第438章 善!善!善!第441章 北疆的冬天第138章 黑衣之困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17章 蓋聶,大師也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25章 蓋聶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151章 渡河之困第41章 大秦相國昌平君第326章 教訓我家小子第350章 威懾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232章 鳥獸散第87章 立威第267章 大災?第374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118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454章 一本書引發的風暴第75章 彪悍的豹率第237章 攻魏第92章 桓齮笑了第103章 絕地反擊第326章 教訓我家小子第92章 桓齮笑了第19章 尉繚,黑冰臺的老大第294章 武烈侯的困局第176章 相信我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443章 養寇方能自重第246章 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