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小朝會

胤禩回過神來就見滿臉震驚之色的胤禟和一副茫然神情的胤誐,不由問道:“十四走了?他後面還說了什麼?”

胤誐沒好氣的說道:“這老十四越來越沒樣子了,他後面好象還有一句,小心二哥和四哥。”

“果然如此。”胤禩微笑道:“十四對四哥早就起了疑心。”

胤禟不解的說道:“可眼下根本就看不出四哥有任何的異常。”

“你還懷疑十四的眼光?”胤禩微帶不悅的嗔道。

“那倒不是。”胤禟長嘆了口氣,“以前八哥說他心機深沉,眼光長遠,獨到,我還不服,可看他做的一件件事,不服都不行,觸及皇權更是一針見血,有道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他確實比我們看的透。”

胤禩也長嘆一聲,“幸好十四是我們兄弟,否則,八哥還真是不敢想,不論是撈錢還是眼光,十四都是賊狠。老十也不要埋怨他,他現在確實忙。”說完,他又喃喃道:“這四哥,老十四要我們小心點,那是我們平日裡對四哥沒引起足夠的重視,可太子,我們向來就很重視,爲什麼十四要特意提醒我們小心?”

胤禟猶疑的說道:“八哥不覺的太子最近太平靜了嗎?反常必爲妖,太子一定在醞釀什麼,十四的意思是不是要我們注意保護自己?”

玄武門兵變?胤禩腦中猛的閃過這個念頭,轉而又搖了搖頭,歷史沒有可比性,自家兄弟那麼多,不對,不是兵變,是兵諫!他自己也被這個突然冒出的念頭嚇呆了,太子真的走到了這一步?

胤禎回到府裡,一一召見鄭世昌、閔明我、海鋒,包福全,達春,揚敏,白子云,丁善幾人,戴梓要派人去接,上海不僅要讓‘四大恆’建分號,還要押運鉅額的銀兩前去,胤禎要在上海大展拳腳,沒銀子可不行,當然,他更不會忘了派人前去上海圈佔地皮,搶購地產,這些都的搶先下手。

另外,自然要給親信親戚們好處,他們家中的子弟,當然要藉着這個機會跟隨胤禎,差事也好,當海軍也好,都是不錯的出路,隨胤禎去上海的親衛,侍衛也要定下來,希望義學也要定人管理,還要讓閔明我帶爲招聘西洋的各式人才去上海,不論是傳教士還是商人,水手軍官工匠都大量需要。

這一通事情議完,已經是半夜,迷迷糊糊睡了不到兩個時辰,胤禎就被叫了起來,上朝的時間到了。

胤禎一邊起身,一邊咕噥着道:“有沒有天理,凌晨五點就要點卯?”

好在不是逢五的常朝(初五,十五,二十五是大早朝),人數不多,而且也沒什麼事,例行的奏對之後,康熙開口提到了倡農書,不僅是胤禎,一衆大臣登時都提起了精神。

“倡農書自在邸報刊發以來,反響甚衆,朕之意,或有不足,然建農學院一議卻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嚴州李錦熟知農事,素來愛民,着晉正六品任江寧農學院院使,恂貝子胤禎,曠達聰慧,長於實事,着代朕巡視兩廣兩江閩浙,並督農學院事。”

胤禎心裡一陣迷糊,李錦是誰?沒聽說過,而且太醫院的院使都是五品,這農學院的院使咋就只給個六品?自己除了督建農學院,怎麼還做了觀風使?而且是七省觀風使。不過迷糊歸迷糊,他還是趕緊的出列謝恩。

聽到康熙只是建農學院,卻未提及農學院的學員今後的品級,一衆大臣揣摩不透康熙的心意,況且康熙已經說了,建農學院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這主子是出了名的好名聲,誰吃飽了撐的,敢去觸這個黴頭。

倒是有幾個官員站出列,不痛不癢的逢迎吹捧了一番。

康熙卻是意猶未竟,緊接着又說道:“自二十三年開海以來,海貿昌盛,裕民利國,卻也滋生海賊無數,開海日久,海賊日漸猖獗,始則上百人,現動輒上千,且內外勾結橫行海上,禍害數省,今恂貝子胤禎忠心爲國,上議在上海建遠洋艦隊橫掃東南巨寇,列位臣工對此有何看法?”

能夠列入朝堂的這些大臣哪個不是人精?一聽康熙這話就嗅出了其中的味道,這父子倆怕是早就合謀好了的,你既然都說胤禎這建議是忠心爲國了,還要我們怎麼說?

眼見有點冷場,佟國維閃身而出,他是八爺黨的一面旗幟,一早就得了胤禩的暗示,而且胤禎對他兒子隆科多也有提點之恩,這個時候他自然要站出來力挺十四了,“稟皇上,奴才認爲恂貝子此議甚好,東南海賊荼毒沿海,橫行海上,搶掠過往船隻,危害之烈,影響之大已不容忽視,不着手清除恐現尾大不掉之勢,此議即消除後患,亦能揚我大清國威於海外。”

佟國維身爲上書房大臣之首,又是八爺黨的代言人,他的說話無疑就是朝堂上的風向標,話一落音,一衆官員紛紛站出來要麼附議,要麼就吹出新意。

皇太子胤礽站在一旁只能乾瞪眼,康熙話裡話外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一干官員誰也不傻,要麼看地下金磚,要麼看橫樑藻飾,站在後面的乾脆閉目養神,任由胤礽的眼神象刀子一樣在身上刮來刮去。

眼見是一面倒的局勢,胤礽心裡鬱悶的直想吐血,這個老十四才撈了一千多萬銀子,轉身過來又想抓兵權,遠洋艦隊,別人不知道,我胤礽還不清楚?用遠洋艦隊來剿海寇,豈不是用大炮打蚊子?騙鬼呢?

反對那是最不明智的,胤礽眼珠一轉,站出來說道:“稟皇阿瑪,十四弟忠心國事,其心可嘉,兒臣身爲兄長,着實羞愧。十三弟胤祥,自幼熟讀兵法,長於兵事,兒臣願薦胤祥爲我大清打造遠洋艦隊,橫掃海寇,揚我國威。”

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聽了胤礽這話,趕緊的把頭低下,生怕自己興災樂禍的表情被康熙看到,十四的生意您也敢伸手亂搶,看你等下怎麼個死法?

康熙面無表情的微點了下頭,“此事稍後再議。”說完,掃了一眼羣臣,見張玉書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便點名道:“張玉書,你是何看法?”

張玉書出來跪奏道:“回皇上,朝廷已有福建水師,崇明水師,京口總兵官,南臺水師營等水師力量,微臣不懂兵事,但新建一支艦隊,花費巨靡,建成後每年的維護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微臣認爲,此議還是再商榷一下的好。”

戶部尚書張鵬翮早就急的跳腳了,沒人比他更清楚國庫的底細了,建遠洋艦隊?那豈不得把國庫全掏乾淨了,見張玉書開了頭炮,他馬上站了出來,“臣附議。”

見有人跳出來反對,胤礽心裡暗喜,正待拉幾個人出來把聲勢造大,康熙卻發話了,“遠洋艦隊初步預計花費在三千萬兩。”

這話一出,滿殿大臣登時都呆如木雞,沒聽錯吧?三千萬兩?國庫存銀好象才一千萬不到吧?什麼戰船那麼貴?有那心思靈動的,更是暗自警惕,康熙莫不是以建艦隊爲名,又要開始清理虧欠?而張廷玉,張鵬翮兩人卻是暗暗鬆了一口氣。

康熙惡作劇般看向胤礽,“你現在還推薦十三造遠洋艦隊嗎?”

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580章 官缺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596章 平衡第683章 晉和盛第562章 開局第716章 管理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704章 錢法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97章 站籠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363章 打秋風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544 康熙病危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580章 官缺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54章 帝王心術第631章 戰爭結束了?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630章 無意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669章 啓程第62章 狠師爺第526章 理關係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27章 小朝會第632章 攪局第6章 都是精英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552章 佈局第420章 請君入甕後記八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11章 火器人才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230章 又見屠殺第437章 補給問題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581章 返京第500章 徵日(九)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3章 探病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461章 放不下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124章 未雨綢繆後記七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499章 徵日(八)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95章 軍民械鬥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717 章 女工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125章 十三行第178章 摘桃子第659章 新黨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11章 火器人才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590章 徹查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427章 胤禛私訪
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580章 官缺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596章 平衡第683章 晉和盛第562章 開局第716章 管理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704章 錢法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97章 站籠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363章 打秋風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544 康熙病危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580章 官缺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54章 帝王心術第631章 戰爭結束了?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630章 無意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669章 啓程第62章 狠師爺第526章 理關係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27章 小朝會第632章 攪局第6章 都是精英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552章 佈局第420章 請君入甕後記八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11章 火器人才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230章 又見屠殺第437章 補給問題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581章 返京第500章 徵日(九)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3章 探病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461章 放不下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124章 未雨綢繆後記七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499章 徵日(八)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95章 軍民械鬥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717 章 女工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125章 十三行第178章 摘桃子第659章 新黨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11章 火器人才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590章 徹查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427章 胤禛私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