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長篇大論-

稍稍停頓,李德全又揚聲道:“皇上又諭:朕今雖六旬,賴祖父之福,自幼嘗以英傑自許,朕於允礽,非不能制,但今之人善者少而惡者多,允礽秉性兇殘,與惡劣小人結黨自釋放皇太子以來,數年之間,隱忍實難,惟朕乃能之,即今皇太子飲食服御陳設等物,較之於朕,殆有倍之。朕無不責,欲處之人,朕無不處,欲逐之人,朕無不逐。惟所奏欲誅之人,朕不曾誅,皆因朕性不嗜殺之故耳,凡事如所欲行,以感悅其心,冀其遷善也。

但朕如此俯從,伊仍怙惡不悛,是以灰心,毫無可望。至於臣庶不安之處,朕亦無不知之。今衆人有兩處總是一死之言。何則?或有身受朕恩,傾心向主,不肯從彼,寧甘日後誅戮者。亦有微賤小人,但以目前爲計,逢迎結黨,被朕知覺,朕即誅之者。此豈非兩處俱死之勢乎?”

聽到這裡,胤禎心中不由一凜,康熙這是指責太子在各方面逾制,結黨擅權,危及朝政,他這是不想再立太子,還是借廢太子之機提出對新太子的各種限制?

一衆王公宗親、勳貴大臣亦是神情肅然的凝神聆聽,太子二立二廢,康熙如此長篇大論,定然是對日後的立儲有些看法、想法,這可是揣摩聖意的絕好機會,立儲可謂是最大投機買賣,由不得他們不上心。

“朕今處置已畢,奏此勸解之言何用?前次廢置,朕實憤懣,此次毫不介意,談笑處之而已。前廢皇太子之時,朕所誅不過數人,皆系皇太子惡劣所致。今鎖拏之人雖多,朕惟將一二慫恿皇太子爲惡者誅之,其餘概不深究,不忍令臣庶無辜受戮,日後衆等各當絕念,傾心向主,共享太平。

日後若有奏請皇太子已經改過從善,應當釋放者,朕即誅之。果爾、初拏皇太子之時,何無一人保奏?今已頒諭完結,奏亦無益。日後朕若再行復立,其何以示天下耶?”

李德全唸完之後,滿殿良久仍是寂靜無聲,康熙將話說到這份上,太子已再無復立機會,至此爲止,太子在位三十七年,幾經沉浮,仍以圈禁告終,無數黨附太子的大臣或死或黜或流放,這道諭旨一下,太子黨羽徹底的煙消雲散。

滿殿王公宗親、勳貴大臣,唯王掞一臉苦澀,而三阿哥胤祉則是惴惴不安,此番太子兵變他雖然及早抽身事外,太子亦將知情人滅口,但兵變的罪魁禍首當數領侍衛內大臣綽爾濟,這可是他的人,正自惶恐,卻聽的康熙開口道:“三日後,乃是吉日,着皇三子胤祉代朕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廢皇太子胤礽儲位。”

胤祉聞言,不由一個激靈,康熙此舉固然是意在敲打警告他,卻也是在力保他,他忙上前跪道:“兒臣領旨。”

胤禩、胤禟、胤祺、胤佑等幾個皇子不由大爲嫉妒,康熙對三哥可真是偏心,太子兵變,三哥豈能沒責任?竟然就此輕輕揭過不提,可真是太便宜他了。

胤禎倒是無所謂,經此一事,老三算是徹底的斷絕了爭儲的機會,而且他從來也沒將老三當做威脅,太子是廢了,可現在康熙是何心思,卻是不得而知,這纔是他眼下最爲關心的事。

*一俟散朝,一衆皇族宗親、勳貴大臣便紛紛上前恭喜胤禎,如今胤禎負責海軍部事宜,名正言順的掌控着大清皇家海軍及沿海各大水師,海外分封又已正式的確立下來,誰不想老十四拉好關係?

胤禎雖然不喜,卻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含笑應付衆人,好不容易抽出身來,康親王崇安卻又黏了上來,滿面堆笑的道:“恭喜十四叔出掌海軍部。”

康親王崇安寫的一手好字,畫的一手好畫,平日多與文人交結,與三阿哥的關係不錯,卻一直遊離於外,並不介入黨爭,胤禎對他印象不錯,在輩分上又高出一輩,因此甚是隨和的笑道:“我這耳朵都快聽起繭了,有事說事,你不會也想去海外吧,那裡可沒人跟你會文。”

“瞧十四叔說的,這不是替子孫種福田嘛。”崇安微笑着道:“找十四叔是爲了那貿易船隊股份的事,也別看上海是什麼行情了,十四叔直接就按一百三十萬一分的價還給侄兒可成?”

一聽崇安提的是這茬,胤禎不由莞爾,海軍攻克呂宋,發現澳洲,海外分封,這連着三個消息傳出去,大清遠洋貿易船隊股份的價格翻一倍的可能都有,難怪崇安會擔心夜長夢多,他不由輕笑道:“這事不是早就說定了嘛,你十四叔豈會言而無信?既是如此,抽空到府上來一趟便是。”

“十四叔仁義,崇安先謝了。”崇安樂呵呵的笑道。

“先別忙着謝。”胤禎含笑道:“你善畫白衣大士,抽空給我畫幾張像。”

“這是小事,包在我身上。”崇安毫不在意的道。

“行,改天我給皇阿瑪請示一下,再行通知你。”胤禎道。

崇安卻是聽的迷糊,畫個像而已,請示康熙做什麼?他不由遲疑着道:“十四叔,到底是給誰畫像?”

“給大哥和二哥給我們兄弟一人畫張,再來張合影。”胤禎笑道:“放心,少不了你的好處。”

一聽要給大阿哥和二阿哥畫像,崇安臉上的笑容立時就僵住了,太子纔剛剛被廢,大阿哥已經被圈禁了四年,給他倆畫像,這不是自個找不痛快嘛?他正琢磨着該如何推辭,卻見李德全帶着幾個小太監顛顛的趕了過來,想到老十四的聖眷之濃,他登時又改了主意,點了點頭,道:“十四叔安排妥了,知會一聲便是,皇上怕是要召見您,侄兒先走一步。”

李德全迎了上來,笑吟吟的道:“老奴給十四爺請安。”說着便扎手窩腳的要打千兒,胤禎上前一把架住,含笑道:“李公公無須多禮。”

李德全仍是堅持一揖,才道:“十四爺體恤老奴,但宮中人多眼雜,這禮不可廢。”說完,他又接着道:“皇上在養心殿東暖閣召見十四爺。”

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29章 抽絲剝繭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277章 僱傭軍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32章 牛B總督第410章 吃早茶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第570章 天道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118章 上尊號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後記四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660章 對比第461章 放不下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375章 大忽悠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694章 規劃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591章 反應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251章 亂了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27章 小朝會第603章 出紅差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526章 理關係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508章 出手第226章 玉佩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615章 撫卹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245章 朝堂激辯第321章 善後第716章 管理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43章 危機第63章 老八解凍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579章 捐納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68章 潑天大案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653章 尋開心?第507章 報喜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495章 徵日(四)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174章 回京第12章 匯通天下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694章 規劃第567章 不解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577章 勸輸第671章 老辣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230章 又見屠殺第423章 通房丫頭
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29章 抽絲剝繭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277章 僱傭軍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32章 牛B總督第410章 吃早茶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第570章 天道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118章 上尊號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後記四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660章 對比第461章 放不下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375章 大忽悠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694章 規劃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591章 反應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251章 亂了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27章 小朝會第603章 出紅差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526章 理關係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508章 出手第226章 玉佩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615章 撫卹第465章 封鎖消息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245章 朝堂激辯第321章 善後第716章 管理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43章 危機第63章 老八解凍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579章 捐納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68章 潑天大案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653章 尋開心?第507章 報喜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495章 徵日(四)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174章 回京第12章 匯通天下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694章 規劃第567章 不解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577章 勸輸第671章 老辣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230章 又見屠殺第423章 通房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