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連環計中計

第39章 連環計中計

話說這李牧也着實是心計過人。

這一招不僅是用了孫子兵法的“調虎離山計”,還用了現代戰爭常用的“信息戰”、“心理戰”、“特種戰”,外加一個連環計中計。

調虎離山就不用多說了,原本就兵力不足的長城愣是被調了七千主力出來。

信息戰便是用一個假探子送去半真半假的情報。

心理戰則是抓住楊婷救父心切的心理,然後見坑就往下跳。

特種戰則是僞裝成秦軍敵後偷襲……特種作戰其實自古就有,只是近現代才定義而已。

至於連環計中計。

沈兵認爲李牧親率千餘騎兵拿下馬頭山是真。

只不過馬頭山並非李牧真正的目的,那不過是誘餌。

甚至李牧自己也是誘餌,引誘楊婷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生牛犢出城。

只道能乘着李牧兵力還沒集結到位一戰而勝……

所以李牧厲害的其實不是兵法,也不是功夫。

而是那心計,將敵人心理摸得一清二楚再以之設下陷阱的心計。

只不過李牧千算萬算最終還是漏算了一點:他沒算到沈兵。

沈兵初時也沒發現這是計。

但無意間發現僞裝的趙軍於是就打開了突破口。

然而,雖是如此卻沒有太大的區別。

因爲李牧已在沿途佈下了探子,剛纔那麼大動靜自然逃不過探子的眼睛。

於是就一枝響箭……

埋伏在密林中的李牧看到響箭心下一陣意外。

這代表着自己的計劃已被敵人識破。

李牧皺了皺眉頭。

不難猜測,定是那僞裝成傷兵的隊伍出了問題。

可李牧想了幾遍也不知是哪出了問題。

此次李牧派去偷襲長城,或者也可以說是內應,兵力只有五百而非一千甚至更多是有原因的。

李牧知道秦軍查驗甚嚴。

所以,李牧每打完勝仗之後就命部下小心收集秦軍兵士帶在身上的“驗”。

然後再憑着“驗”所描述的樣貌、身高等去軍中挑選。

是以這批只有五百人的趙軍經得起查驗,甚至便連那傷口都有一部份是真的……

趙軍在作戰中也會帶着傷,另外自己還可以製造些皮外傷。

這些都已到了可以以假亂真的地步。

然而就算這樣還是出了問題,甚至連長城都沒趕到……

這讓李牧有些難以想像。

他又哪裡會想到問題是出在騎兵身上。

李牧是翻山越嶺繞過楊端和的部隊直擊其側後,所以帶的大多是騎兵。

挑選僞裝兵士自然也要從騎兵中挑選。

然而這一切都不重要。

既然被敵人識破那便只有強攻了。

想着李牧往前一揮手,其身後原本看似空蕩無物的密林突然站起許多兵士。

接着一隊隊騎兵就從密林中涌出,分成左右兩隊井然有序的朝響箭傳來的方向掩去。

秦軍這邊已在鼓聲中升起一面圓陣旗,傳令兵策馬大喊:

“圓陣,圓陣!”

陣形在古時冷兵器作戰是必不可少的。

原因是冷兵器戰場兵力一般十分龐大,動不動就成千上萬甚至十數萬。

與之矛盾的是通訊設備極度落後頭尾無法順暢的聯繫。

在這種情況下要讓這麼多人短時間知道並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顯然十分困難。

於是就有了陣形。

兵士聽鼓聲、聽命令、看旗幟,再按平時演練有條不紊的展開。

這就是一支精銳之師與烏合之衆的區別。

精銳之師在危急時刻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依令擺好陣形做好戰鬥準備。

而烏合之衆,往往毫無陣形隊列,臨戰時還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跑。

秦軍當然不是烏合之衆,他們很快就在鼓聲中擺好了陣形嚴陣以待。

楊婷不愧是出身將門,這時使用圓陣是恰到好處。

因爲不難想像李牧所領的軍隊必定大部是騎兵。

同時周圍地勢平坦利於騎兵穿插。

於是,任何一種陣形都很容易讓騎兵尋到破綻並乘虛而入。

只有圓陣,它將馬車輜重在外圍佈設一圈以防騎兵衝擊。

其後是防禦較強的步兵,再後便是弓弩手。

需要保護的投石機和騎兵則被置於中間。

如此一來,敵騎無論是從任何一個方向進攻此陣都難尋破綻。

其不僅會遭到馬車、輜重及步兵的阻攔,還會遭到弓弩及投石機壓制。

必要時圓陣還會開個口,位於陣中的騎兵便會沿口殺出。

然而沈兵卻沒有這麼樂觀。

如果李牧會傻到用騎兵硬衝步兵陣的話,他早就該被王翦、楊端和等滅了好幾回了。

王翦、楊端和還會不如楊婷?

另一方面,李牧的目標可是長城!

長城!長城……長城!

雖然沈兵已一再交待,但楊婷依舊沒搞清楚重點。

長城只有三千人,李牧大軍完全可以繞過這七千人直接進攻長城。

到時這七千人便會被切斷聯繫成爲無根之萍。

所以還擺個毛的陣形啊?

逃啊!

再不逃在這等死啊?

然而沈兵只是一名操士,指揮軍隊的是始終是楊婷。

所以沈兵只能按命令和砲師一起將投石機在中層擺成一圈。

正中則堆着各式火彈做好發射準備。

這是圓陣的特點。

就像弓弩手一樣,爲了讓投石機能應對敵騎各方向的進攻,必須擺成一圈。

沈兵不甘心就範,他探頭看了看周圍的地形,朝隔着十餘步的循叫道:

“師傅,我等應將投石機分擺兩翼。”

循面帶不滿的應道:

“休要胡言亂語!”

“校尉定下的陣形,又哪裡是說改就改得的?”

“你怕不是嫌命長了?”

循說的也有道理,這陣形就是軍令,擅自更改陣形無異於違抗軍令。

而且還是戰時違抗軍令,那可是死罪。

可是……

沈兵無奈的回答:

“徒兒說的也是生死大事。”

“若不如此,我等以及全軍只怕都要死於李牧之手。”

“便是楊將軍那被困的七萬大軍也無法倖免……”

循將信將疑。

若是在以前循肯定不信,甚至連應都懶得應一聲。

但是現在。

在沈兵長城退敵之後,在沈兵火燒趙營之後,又在他看破趙軍僞裝之後……

循已知道這徒弟並非常人。

倘若沈兵說得對,那便是兩個選擇:

一是服從命令被李牧殺死。

二是私自調整陣形……

很明顯應選擇後者,即便要冒違抗軍令之險。

因爲它至少還有希望。

其實只有循在猶豫,蒼、屯、剺以及砲師上下都在第一時間就信了沈兵,全都用一雙期待的目光望着循。

(本章完)

第391章 炒麪第286章 難題第167章 良商第134章 困難第392章 獨輪車第65章 厚禮第344章 齊國亡第359章 通道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232章 補給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209章 權力第174章 親衛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230章 汝陰第286章 難題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24章 矛盾第261章 勞力第522章 奴隸第544章 真相第409章 火炮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182章 拍竿第314章 織布機第52章 李牧亡第420章 城牆第184章 包圍第331章 補給第388章 月氏王第364章 偷師第544章 真相第358章 潛力第256章 新王第377章 誤會第266章 喜訊第72章 麪粉第34章 勸降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5章 底牌第83章 農家第249章 神武軍第197章 活路第25章 心在滴血第549章第380章 火神第326章 命令第416章 方略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16章 工業化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183章 水戰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237章 圍城第458章 夜襲第380章 火神第32章 變故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274章 失衡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374章 服務業第139章 出戰第56章 北地騎兵第409章 火炮第9章 矛盾第134章 困難第421章 巫術第163章 藤甲第366章 礦第4章 工丞第519章 火器第316章 工業化第109章 修橋第439章 降軍第205章 衝陣第85章 水車第137章 圍城第188章 軍魂第70章 番木鱉第6章 眼見爲實第466章 出兵第397章 丘就卻第315章 定價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89章 上將軍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72章 麪粉第415章 引信第437章 人心第532章 西域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283章 仁君第71章 落幕第531章 推測第472章 交鋒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549章第425章 交河
第391章 炒麪第286章 難題第167章 良商第134章 困難第392章 獨輪車第65章 厚禮第344章 齊國亡第359章 通道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232章 補給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209章 權力第174章 親衛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230章 汝陰第286章 難題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24章 矛盾第261章 勞力第522章 奴隸第544章 真相第409章 火炮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182章 拍竿第314章 織布機第52章 李牧亡第420章 城牆第184章 包圍第331章 補給第388章 月氏王第364章 偷師第544章 真相第358章 潛力第256章 新王第377章 誤會第266章 喜訊第72章 麪粉第34章 勸降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5章 底牌第83章 農家第249章 神武軍第197章 活路第25章 心在滴血第549章第380章 火神第326章 命令第416章 方略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16章 工業化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183章 水戰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237章 圍城第458章 夜襲第380章 火神第32章 變故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274章 失衡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374章 服務業第139章 出戰第56章 北地騎兵第409章 火炮第9章 矛盾第134章 困難第421章 巫術第163章 藤甲第366章 礦第4章 工丞第519章 火器第316章 工業化第109章 修橋第439章 降軍第205章 衝陣第85章 水車第137章 圍城第188章 軍魂第70章 番木鱉第6章 眼見爲實第466章 出兵第397章 丘就卻第315章 定價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89章 上將軍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72章 麪粉第415章 引信第437章 人心第532章 西域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283章 仁君第71章 落幕第531章 推測第472章 交鋒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549章第425章 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