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大將風度

第523章 大將風度

這段時間斷更,是因爲發現這書中間出了問題而且無法彌補,於是就想着新書了。

許多讀者問是不是又是因爲成績不好的原因,本書成績的確不好,兩百多追訂。但很早就這樣了,首訂九百多,不過照想應該有一大部份都是老讀者的友情支持,所以沒過多久就斷崖式的掉到五百多,然後一路掉至兩百多。

這裡士兵很感激一直支持我的老讀者,友情訂能達到九百多士兵也很滿足了。

但轉型就這樣吧,士兵也看開了,抱着不看訂閱的心態往下寫。

寫到這其實已經快完本了,這時回頭一看,發現有許多情節像是在寫大綱,就寫幹啥幹啥,基本沒有人物的塑造和描寫……如果自己對這書都不滿意,讀者的閱讀體驗當然不會好,這是士兵犯下的錯,也是需要反省的地方。

士兵也想慢慢回頭改,但“放飛自我”的情況太多,想改基本不可能。

士兵只能說,把這書完本了,下一本盡力寫好,希望各位理解。

——————————————

沈兵認爲,在敵我兵力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下,與反秦聯盟硬拼顯然不是明智之舉,即便神武軍有火繩槍,還有霍木桑堅城,且城內還有大量的糧食和裝備爲支撐。

但羅馬軍團及馬其頓軍團的結合卻是一守一攻互相取長補短,這種以嚴格的秩序隊列以協同對敵的方陣,如果硬拼的話很容易形成敵我雙方不對稱的傷亡。

秦軍又是兵力少的一方,只要一次不對稱的傷亡,秦軍就會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

因此沈兵認爲最可行的戰術就是打擊的就是敵人的指揮系統,也就是擒賊先擒王。

如果敵人只是一支部隊,擒賊先擒王這策略的效果或許並不理想,這其中尤其是羅馬軍團。

因爲羅馬軍團採取“十一抽殺”律及指揮官替補的方式,也就是副官。每支軍隊都指定了這種替補軍官,一旦指揮人員負傷或陣亡很快就有人頂上代爲指揮。

在這一點上,不是說別的部隊沒有,事實上戰前指定指揮官是很容易的事,比如二五百主死了由五百主頂上,五百主死了由百將頂上,秦軍也不例外。

問題在於這些五百主、百將等,他們平時並沒有參與更高階層的指揮,五百主僅指揮五百人,指揮一千人就在能力之外於是便慌了手腳,還可能出現部下不服的問題,這些在戰場上都是致命的。

羅馬軍隊優秀的地方,在於其副官平時就做爲主官的助手參與、協助指揮,代替主官指揮往往能達到無縫鏈接。

當然,主官若是戰死還是有可能出現士氣下降等情況,這是無法避免的。

重點在於,此時沈兵面臨的是聯軍,一支由塞琉西爲主導,馬其頓、羅馬、托勒密幾國爲輔的聯軍。

這些國家平時就矛盾重重,比如安條克三世爲了實現夢想總是東征西討,不久前還在與托勒密和希臘作戰。

他們只是因爲秦軍這外來的強敵以及沈兵手裡的新裝備而臨時結盟共御外敵而已。

對此沈兵並不覺得意外,因爲史上蒙古西征歐洲時,平時在內部打來打去的歐洲也聯合起來在波蘭、匈牙利一帶共御外敵。

這也是波蘭被稱爲“上帝之矛”,匈牙利被稱作“基督之盾”的原因。

不爲別的,就因爲歐洲各方勢力過於分散,單獨一國兵力太少根本不值一提,只有聯合起來纔有可能面對強大的蒙古。

如果,沈兵能擊潰塞琉西的指揮系統,就會嚴重打擊聯軍的士氣和信心,這時聯軍的內部矛盾就會再次暴發出來並不戰而潰。

然後沈兵就得到了塞琉西軍的位置……霍木桑東北十五里的一個山丘上。

情報是由信鴿送來的,上面甚至還畫着塞琉西軍的兵力佈署:一萬兵力佈置在偏北五里處,另一萬兵力佈置在偏東五里處,山丘處只有五千親衛防禦。

沈兵明白阿凱夫斯爲什麼會這麼佈置。

偏北的部隊隨時準備增援羅馬軍團,偏東的部隊則是準備用於增援馬其頓軍團的,這可以體現出他兩者兼顧對馬其頓和羅馬都是同樣關心。

至於自己所駐紮的山丘只用五千人防禦……阿凱夫斯認爲秦軍已被嚴嚴實實的圍在城內,同時這五千人還是居高臨下的佈下陣勢防禦,兩翼還有兩萬大軍隨時可以增援,哪裡還能出什麼紕漏。

這其實就是之前所說的“攻大於守”的戰術。

攻大於守並不是說守城一方就是“守”,攻城一方就是“攻”。

是“攻”還是“守”,看的其實是戰略方向。

比如此戰雖然塞琉西聯軍是攻城一方,但他們採取的戰略是圍而不攻想困住秦軍,這其實是“守”。

而秦軍卻是要主動出擊突破塞琉西聯軍乃至將其擊敗,所以其實是“攻”。

處於“守”的一方,也就是塞琉西聯軍,必然就會出現這種因兵力問題出現漏洞的情況……原因無它,處處都得防,於是兵力雖多但卻平均分攤,當然無法與處於攻勢的秦軍集中兵力突破相比。

沈兵沒多想,馬上就讓神武軍做好戰鬥準備。

進攻時間選擇在午時,也就是在中午十一點左右。

會選在這時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神武軍是騎軍,他們需要白天良好的視線,尤其他們同時還是火槍兵,如果選擇在夜裡的話,不利於火槍的遠射程反倒利於敵人近身作戰。

其次,此次出戰是類似現代特種作戰的快打快撤,不需要太長時間也不能計劃太長時間……時間一長,敵人兩翼距離不過五里的援軍就趕到了,到時大軍團團圍上來,任神武軍有三頭六臂也無法抵擋。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沈兵知道塞琉西聯軍的生活習慣與秦軍有些不一樣:

塞琉西聯軍是一日三餐也就是早、中、晚各一餐,中餐通常是午時也就是十一點半左右。

秦軍卻只有早、晚兩餐沒有中餐的習慣。

進攻時間選在午時,就正是敵人中餐的時候。

那麼塞琉西軍是吃中餐還是不吃中餐呢?

吃的話,就意味着應敵的準備不充分,不吃則因爲這飲食習慣必然狀態不佳,而秦軍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困擾。

領軍的當然是王賁,此時的他已學會了使用火繩槍並對其有很大的興趣,他使用火繩槍時甚至有些不安。

問其原因,王賁就回答道:

“稟大將軍,王賁雖未至弱冠,但自幼習武練兵至今已近十年。”

“平日上陣雖不能以一當十,但尋常也找不到對手。”

“然此物一出……”

於是沈兵就明白了,王賁這是在感嘆學了那麼多年的本領,結果還是無法面對火繩槍。

這的確會讓人心理上無法平衡,普通人練個幾天甚至靈活的練幾個時辰就會操作火繩槍,然後就能與習了十年武藝的敵手對陣,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沈兵“哈哈”大笑:

“好你個王賁,生死大戰近在眼前,你卻還在想着是否能敵得過火繩槍!”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將風度”吧。

(本章完)

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113章 軍糧第145章 楚軍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224章 叛秦第27章 以逸待勞第209章 權力第450章 控制第322章 招工第163章 藤甲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31章 火攻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73章 農業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07章 索箭第317章 工人第532章 西域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374章 服務業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126章 水網第487章 賜婚第461章 改革第62章 舉薦第104章 好奇心第61章 火彈第418章 援兵第230章 汝陰第239章 奸細第411章 信第70章 番木鱉第75章 樂趣第531章 推測第313章 紡織第131章 淳于越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85章 遷移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38章 調虎離山第517章 文明第142章 大水第379章 党項第142章 大水第182章 拍竿第247章 浮橋第193章 密信第287章 分別第312章 探礦第88章 論農第144章 人質第368章 制高點第76章 簡在帝心第201章 鴛鴦陣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01章 炮戰第201章 鴛鴦陣第437章 人心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344章 齊國亡第412章 試炮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5章 底牌第23章 劓刑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5章 底牌第89章 以農治國第522章 奴隸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374章 服務業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176章 藤甲第243章 壽春第127章 魏獒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177章 黑甲軍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396章 陷馬坑第512章 訓練第201章 鴛鴦陣第300章 牀弩兵第420章 城牆第464章 練兵第33章 王柏第112章 浮橋第395章 羊羣第50章 虛張聲勢第283章 仁君第52章 李牧亡第120章 承功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275章 宣傳戰
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113章 軍糧第145章 楚軍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224章 叛秦第27章 以逸待勞第209章 權力第450章 控制第322章 招工第163章 藤甲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31章 火攻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73章 農業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07章 索箭第317章 工人第532章 西域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374章 服務業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126章 水網第487章 賜婚第461章 改革第62章 舉薦第104章 好奇心第61章 火彈第418章 援兵第230章 汝陰第239章 奸細第411章 信第70章 番木鱉第75章 樂趣第531章 推測第313章 紡織第131章 淳于越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85章 遷移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38章 調虎離山第517章 文明第142章 大水第379章 党項第142章 大水第182章 拍竿第247章 浮橋第193章 密信第287章 分別第312章 探礦第88章 論農第144章 人質第368章 制高點第76章 簡在帝心第201章 鴛鴦陣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01章 炮戰第201章 鴛鴦陣第437章 人心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344章 齊國亡第412章 試炮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5章 底牌第23章 劓刑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5章 底牌第89章 以農治國第522章 奴隸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374章 服務業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176章 藤甲第243章 壽春第127章 魏獒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177章 黑甲軍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396章 陷馬坑第512章 訓練第201章 鴛鴦陣第300章 牀弩兵第420章 城牆第464章 練兵第33章 王柏第112章 浮橋第395章 羊羣第50章 虛張聲勢第283章 仁君第52章 李牧亡第120章 承功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275章 宣傳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