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匈奴中興

第345章 匈奴中興

其實齊王建的封地還是有的,但嬴政卻給了他一片荒山,然後不留任何下人。

確切的說不是荒山,而是有松樹和柏樹的山。

其結果是什麼就不用多說了,沒有一點生活能力的齊王建根本無法生活,最後活活餓死。

於是就留下“王建失國,松柏蒼蒼”的詩句。

其實齊國並非完全沒有機會,嬴政最怕的是齊王建南下進軍到淮河與昌平君形成呼應之勢。

昌平君之所以願臣伏那是因爲孤掌難鳴沒有機會。

若現在有齊國數十萬大軍與其背靠背,那帶着項家乃至百越舉事起來又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到時統一中原只怕又是遙遙無期了。

但齊王建卻錯過了這個機會聽信奸臣的建議,最終讓齊國雖休身養息多年擁有數十萬大軍卻舉國投降。

也難怪齊國百姓在齊王建死後會憤恨的編了首歌謠:“是松樹?還是柏樹?使齊王建遷往共地,還不是賓客招來的禍?”(賓客指奸細)。

沈兵只是冷冷的點了下頭,就示意仞下去。

仞則問了聲:

“將軍,不將消息傳下去嗎?”

沈兵回答:

“傳下去吧!”

於是,府外很快就傳來一陣陣歡呼。

軍民們一聲聲的喊着:

“齊王降了!”

“齊國滅了!”

……

甚至還有許多百姓敲鑼打鼓的慶賀。

之所以其它國被滅沒有這場景,是因爲齊國是七國最後一國。

百姓以爲此戰之後就無仗可打了,於是奔走相慶。

沈兵和雲畋對望一眼,互相都看到了彼此的無奈。

他們還想要更多的時間,但現在似乎越來越緊迫了。

就在沈兵在北地發展的時候,匈奴冒頓也在鞏固自己的勢力。

事實上冒頓已有些被沈兵嚇住了。

九原一仗後,中原秦軍那恐怖的戰鬥力以及如雷霆般的火器讓匈奴騎軍個個心驚膽寒。

以至於冒頓說要將戰略方向北移時幾乎無人反對。

正所謂禍不單行,或許是聽聞匈奴敗於秦軍之手傷亡慘重,而且又是新上位立足未穩,東胡就派使者來求千里馬。

東胡使者神態十分傲慢,他只微微向冒頓躬了下身,便仰着頭說道:

“我王得知頭曼單于已死,他座下那匹千里馬想必也用不着了。”

“就送給我王罷!”

冒頓左右聞言不由火冒三丈。

如果只是來要馬那還算好,竟然來要頭曼單于生前的座騎?

那是不是在暗示匈奴的領地和財物都是東胡的?

於是紛紛怒目圓瞪手握刀柄,只要冒頓單于一聲令下他們就馬上上前將使者亂刀砍死。

冒頓遲疑了下,就微笑着回答道:

“不過是一匹馬而已,若是使者想要,就牽去吧!”

說着還真把那匹千里馬送給了使者。

冒頓還勸着左右:

“難道我們要因爲愛惜一匹馬而與東胡作戰麼?”

“這樣我們又有什麼好處呢?”

左右聽聞不由無言以對。

其實冒頓心裡是清楚的,東胡一直以來都想吞併匈奴的領地。

這時見匈奴新敗且頭曼單于已死,於是想乘此機會尋個藉口把匈奴滅了。

冒頓自知實力與東胡相去甚遠,在這東胡有準備的時候匈奴是絕不可能贏的,於是就選擇忍氣吞聲。

冒頓是嚥下了這口氣,結果東胡那邊卻依舊不肯罷休。

沒過幾天東胡使者又來了。

使者這一回竟然來要冒頓單于的閼氏(匈奴皇后):

“我王聽說單于的閼氏貌美如花,我王想看看,請單于允許我護送閼氏至東胡!”

左右聽了哪裡還按捺得住,氣得嗷嗷叫就要上前揍人,卻又被冒頓攔住了:

“不過是一名女子而已,不要因此傷了鄰國的和氣。”

於是真把閼氏交給了使者。

一回兩回是這樣,東胡就以爲冒頓單于軟弱可欺,於是就失去了警惕心。

原本東胡和匈奴之間有一塊長約一千餘里的地方作爲緩衝地帶,匈奴和東胡都不可進入這片被稱爲“甌脫”的地方放牧。(注:匈奴語甌脫爲“棄地”之意)

有了之前那送千里馬和送閼氏,東胡牧民就完全沒把這約定當一回事,紛紛進入“甌脫”放牧。

冒頓也當作不知道無視,於是東胡以爲這一次還是像之前一樣有求必應了,又派出使者說:

“這片‘甌脫’反正也沒什麼用,乾脆由東胡將其利用起來,也好多養幾頭牛羊!”

卻沒想到冒頓突然勃然大怒,罵道:

“你要千里馬就算了,要女人也算了。”

“但土地是國之根本,連土地也想要,是想把匈奴逼上絕境嗎?”

二話不說把東胡使者斬了,然後用最快的速度組織起匈奴軍隊進攻東胡。

不得不說冒頓這是把敵我的心理狀態把握得剛剛好。

對於匈奴而言,那是東胡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無理要求,最後甚至還要求土地……這就讓匈奴上下忍無可忍退無可退,於是憋足了一口氣要去斬殺東胡。

同時冒頓還玩了一個小把戲:

千里馬我可以無視。

女人我也可以無視。

但是國土,那是寸土必爭!

這馬上就給所有人一種明君的感覺。

於是部下個個生死用命敢於爭先。

反觀東胡,卻想當然的以爲:

要千里馬對冒頓父親的羞辱他可以忍。

要閼氏對冒頓自己的羞辱他也可以忍。

那麼要這中間原本就用不上的土地又能算得上什麼事?

於是根本就沒有準備。

結果匈奴奔襲千里一路殺了進來……

這其實與遊牧民族的報警設施不完備也有關。

中原那是一處有險就點起烽火臺報訊,遊牧民族雖然也能以鳴鏑未警,但這鳴鏑能傳的距離卻十分有限。

且作戰地區還是適合戰馬長途奔襲的草原地區。

冒頓又事先讓人探明瞭東胡的指揮中心所在位置,於是率兵直插其要害一戰而勝。

這一戰十分乾脆的將強大的東胡打散了。

東胡大多數馬匹、財物以及百姓、奴隸都歸匈奴所有,匈奴瞬間又強大起來。

東胡殘兵分成兩支逃走,分別自稱“烏桓”和“鮮卑”。

(本章完)

第507章 出逃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368章 制高點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40章 滲透戰第46章 不世功勳第367章 偷襲第99章 使節第164章 設計第21章 火力封鎖第196章 昌平君第463章 馬鐙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389章 沙州第537章 楊端和第440章 希望第138章 兵行險着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494章 藍氏第432章 道民君第451章 交易第172章 製法第66章 凳子第262章 水排第94章 荊軻刺秦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256章 新王第532章 西域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324章 補貼第318章 售賣第185章 牽城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420章 城牆第2章 笑話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474章 西北第318章 售賣第257章 奇人第365章 原料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392章 獨輪車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274章 失衡第342章 市場化第383章 使者第38章 調虎離山第93章 姬丹第409章 火炮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113章 軍糧第140章 楚軍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47章 變數第7章 除非……第87章 翻車第150章 使節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125章 心理第424章 將在外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70章 收購第191章 點兵第439章 降軍第286章 難題第444章 沙塵暴第508章 霍木桑第62章 舉薦第403章 月氏王第101章 荊軻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9章 爲師老了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38章 調虎離山第108章 求放過第488章 爲難第338章 人才第446章 巧合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162章 鋸子第507章 出逃第110章 任務第381章 交易第54章 休整第392章 獨輪車第416章 方略第85章 水車第312章 探礦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53章 拒親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17章 項絡第358章 潛力第429章 榜樣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77章 脂膏第50章 虛張聲勢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
第507章 出逃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368章 制高點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40章 滲透戰第46章 不世功勳第367章 偷襲第99章 使節第164章 設計第21章 火力封鎖第196章 昌平君第463章 馬鐙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389章 沙州第537章 楊端和第440章 希望第138章 兵行險着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494章 藍氏第432章 道民君第451章 交易第172章 製法第66章 凳子第262章 水排第94章 荊軻刺秦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256章 新王第532章 西域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324章 補貼第318章 售賣第185章 牽城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420章 城牆第2章 笑話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474章 西北第318章 售賣第257章 奇人第365章 原料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392章 獨輪車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274章 失衡第342章 市場化第383章 使者第38章 調虎離山第93章 姬丹第409章 火炮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113章 軍糧第140章 楚軍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47章 變數第7章 除非……第87章 翻車第150章 使節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125章 心理第424章 將在外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70章 收購第191章 點兵第439章 降軍第286章 難題第444章 沙塵暴第508章 霍木桑第62章 舉薦第403章 月氏王第101章 荊軻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9章 爲師老了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38章 調虎離山第108章 求放過第488章 爲難第338章 人才第446章 巧合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162章 鋸子第507章 出逃第110章 任務第381章 交易第54章 休整第392章 獨輪車第416章 方略第85章 水車第312章 探礦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53章 拒親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17章 項絡第358章 潛力第429章 榜樣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77章 脂膏第50章 虛張聲勢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