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收購

第170章 收購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經拿着那兩捲紙卻是找上了雲畋。

這其實不能說巧而是必然。

因爲雲畋正是做米糧生意的……這是白圭留下的傳統,也就是所謂“欲長錢,取下谷”的經營策略。

白圭認爲,“下谷”等生活必需品,雖然利潤較低,但是消費彈性小、成交量大、以多取勝,一樣可以獲取大利。

這也就是現代“薄利多銷”的經營理論。

於是白圭毅然選擇了農產品、農村手工業原料和產品的大宗貿易爲主要經營方向。

之後他幾乎壟斷了這一行業,賺下的家業比那些用珠寶暴利還要多得多。

雲畋是白圭的弟子,當然也是守着白圭的這套理論。

又因爲他經商的確是“薄利多銷”,所以纔會受到百姓信賴被稱作“良商”。

而名聲好反過來又使百姓願意與雲畋做生意,於是便越做越火。

現代人如果會知道這些經商理論似乎不奇怪,但是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有一批商人知道這麼做,那就是相當有遠見了。

因爲雲畋名聲在外,擔心上當被騙的經才一找就找到了雲畋。

接待經的倒不是雲畋,而是雲畋旗下的盛田米鋪。

經鼓起勇氣將兩捲紙遞了上去,戰戰兢的問夥計:

“小哥你看,這物事可能換米?”

老實巴交的經可不敢問能換多少米,他只希望能換到米。

夥計接過紙展了開來,看了半天也沒看出這是什麼,於是就將它交給了掌櫃。

掌櫃初時以爲這是赫蹏。(讀音:hè tí。古時生產蠶繭時的副產品,可用於書寫但價格昂貴)

但認真一看卻又不是。

對於這種新鮮物事商人總是足夠敏感,於是問了經幾句便拿着紙飛奔支找雲畋。

雲畋一看這東西也頗感興趣:像絲織又不像絲織,質地均勻平整光滑,於是好奇的問:

“可有問他此物是如何製得?”

“又有何作用?”

“欲換多少米糧?”

掌櫃回答:

“卻是一問三不知。”

“只問能換多少米糧!”

這不只是經老實巴交,而是他對此物能換糧食毫無信心。

雲畋雖不知這東西的作用,但覺得有些像赫蹏,一時興起就提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

一寫之下便大吃一驚:

“此物書寫着色卻要比絲帛、赫蹏還要清晰。”

“且黑墨還不會透背,卻是便於書寫的好物事!”

下一秒雲畋就看到了這其中的商機,暗道:

“這要是能大量收購此物乃至獲得此物的製法……”

想到這雲畋也就不再遲疑,當下道:

“快,去把那藝人請來。”

掌櫃應了聲就派出馬車去把經接來。

雲畋卻在房裡焦急的來回走着,他剛讓掌櫃出去心下就後悔了,早知道就應該自己去一趟……若是讓別人搶了先豈不錯失良機?

等了一會兒掌櫃就帶着經上來,雲畋趕忙迎了上去:

“老丈,此物你是如何得來?”

經一下就被雲畋這樣子給嚇住了,他原本想實話實說,但轉念一想:

“校尉再三交代制盔一事不可對外宣揚。”

“這物事想來也與制盔有關,又哪裡是我等小民可以隨意討論的?”

“這雲畋雖是得罪不得,但那秦軍校尉又豈是好惹的主?”

“一不小心因此丟了性命豈不冤枉。”

想到這,經只朝雲畋一拜,回道:

“東家原諒則個,經只想知道此物可否換得糧食。”

“若是不能……”

不等經說完,雲畋就回答道:

“能,自然能換糧食。”

“每張換兩斤米可好?”

經呆愣當場:

每張兩斤米,那便是十錢。

十張就是一百錢,再加上緯的那十張就是兩百錢。

這玩意居然能值兩百錢?!

那秦軍校尉誠不欺我,這可是筆大生意。

雲畋見經不說話,還道他是對這價格不滿意,便又說道:

“若是老丈對此價格不滿意,那便……”

經趕忙回答:

“滿意,滿意。”

“一共二十張,便換兩百錢!”

雲畋還想從經口中問到一些信息,但經哪敢多說,拿上錢後敷衍幾句便一溜煙的跑了。

那雲畋只拿着幾張紙唉聲嘆氣,暗道這生意要是讓別人做了,便少了個發財的機會。

正在此時胖子屯進來了,手裡拿着一卷紙……

沈兵這邊先是聽到經的回報,說是一張紙能換十錢,恰好是一名工人一天的工錢。

其實這工錢是少算了。

一日十錢只能買兩斤米,而兩斤米只能讓一家人不餓死而已。

經那是因爲攝於沈兵是秦軍校尉,所以自己將工錢壓到最低……

沈兵這段時間做了點市場調查:

一名服役抵債者,每天工錢爲八錢,一天口糧需兩錢,於是便是十錢工錢。

也就是說,十錢僅僅只能養活五人。

而古時若上有老下有小,一家通常不只五人,七八口是常有的事。

知道這些後,沈兵大手一揮,便主動將工錢提到每日十五錢。

反正現在這錢來得容易,能讓百姓生活得好些又爲什麼不?

經自是對沈兵此舉感恩戴德。

待走出軍營後又長嘆了一口氣……他此前去尋緯想要告訴他這個好消息時,卻發現緯早就不知道逃到什麼地方去了。

經當然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只是可嘆那緯聰明反被聰明誤,眼前這筆好生意卻與他無關了。

經前腳剛走,雲畋後腳就到。

當然,雲畋能不能見還得親衛通報經過沈兵首肯。

沈兵知道雲畋是爲何事而來,不過他自然不會在校尉營內見雲畋……

應該說這雲畋還是有作用的。

因爲商業這事說不準。

比如以紙抵債……現在之所以行得通是因爲它流通量少物以稀爲貴。

如果市面上的紙越來越多,商人再聯合刻意壓價,到時就很快貶值了。

所以沈兵想要實現以紙抵債,不僅要保證藝人願意,還要保證市場上有個穩定的、講信用的收購商。

只有這樣那些手藝人才能真正得到工錢且相對穩定,而不是一些對他們來說無用的紙。

所以雲畋這個商人才重要,這也是沈兵有意讓胖子屯用紙去還債的原因。

(本章完)

第424章 將在外第543章 楊婷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8章 公士第77章 脂膏第291章 二選一第199章 蒙武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232章 補給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54章 突圍第58章 錦囊妙計第502章 騎戰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193章 密信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79章 挖坑第131章 淳于越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512章 訓練第220章 撤軍第114章 首級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417章 補水點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142章 大水第330章 重點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47章 變數第372章 西套第309章 炫耀第468章 目標第318章 售賣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535章 先機第122章 浮力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198章 求降第331章 補給第243章 壽春第394章 智慧第374章 服務業第457章 信任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95章 嫁衣第546章 水源第371章 控制第358章 潛力第281章 稅率第35章 馬頭山第359章 通道第346章 騎軍第211章 百越第189章 上將軍第393章 肅州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67章 術數第266章 喜訊第68章 督陣第2章 笑話第283章 仁君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196章 昌平君第145章 楚軍第16章 變局第281章 稅率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24章 補貼第420章 城牆第297章 牀弩第281章 稅率第113章 軍糧第241章 援軍第493章 補給第272章 動搖第216章 截殺第460章 聯軍第15章 釜底抽薪第546章 水源第60章 賄賂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537章 楊端和第135章 沙袋第172章 製法第312章 探礦第159章 希望第452章 英明第431章 利益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398章 肅州第296章 弩第165章 騎射第93章 姬丹第191章 點兵第54章 休整
第424章 將在外第543章 楊婷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8章 公士第77章 脂膏第291章 二選一第199章 蒙武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232章 補給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54章 突圍第58章 錦囊妙計第502章 騎戰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193章 密信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79章 挖坑第131章 淳于越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512章 訓練第220章 撤軍第114章 首級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417章 補水點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142章 大水第330章 重點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47章 變數第372章 西套第309章 炫耀第468章 目標第318章 售賣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535章 先機第122章 浮力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198章 求降第331章 補給第243章 壽春第394章 智慧第374章 服務業第457章 信任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95章 嫁衣第546章 水源第371章 控制第358章 潛力第281章 稅率第35章 馬頭山第359章 通道第346章 騎軍第211章 百越第189章 上將軍第393章 肅州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67章 術數第266章 喜訊第68章 督陣第2章 笑話第283章 仁君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196章 昌平君第145章 楚軍第16章 變局第281章 稅率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24章 補貼第420章 城牆第297章 牀弩第281章 稅率第113章 軍糧第241章 援軍第493章 補給第272章 動搖第216章 截殺第460章 聯軍第15章 釜底抽薪第546章 水源第60章 賄賂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537章 楊端和第135章 沙袋第172章 製法第312章 探礦第159章 希望第452章 英明第431章 利益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398章 肅州第296章 弩第165章 騎射第93章 姬丹第191章 點兵第54章 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