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良臣

石堅答道:“臣非君子。”

衆人愕然,他們還頭一次聽到有人不承認自己是君子的。這兩個少年一個問得艱銳,一個答得古怪。當然真宗和劉娥知道石堅肯定不是小人,但也在看這個神奇少年如何回答。

趙禎也撓撓頭,奇怪地問:“那你是小人?”

石堅說道:“小臣也非小人,小臣乃大宋之良臣。”

趙禎更是奇怪,又問:“你非是君子又何來良臣而言?”

“君子猶如青松,重雪壓枝頭,寧折不彎。比如朝中寇相與範大人。”

就連劉娥對寇準嫉恨也不得不點頭承認。

“然而聖上雖是聖人,可依然是人。孔夫子也感嘆三月不知肉味,聖人也有七情六慾。象皇上爲了大宋百姓身體都成了這個樣子。”

“這是應當的,”真宗樂得嘴合不攏。

“所以皇上也要在批奏全國奏摺時,也有一些消遣活動,這叫勞逸結合。就象太子殿下,叫你整天面對一樣菜蔬,你吃得也起厭了,況且幾十年如一日?”

“就是,就是。”真宗大感深知朕心。

“所以。這也給了小人鑽空子地機會。他們爲了升官發財。拍聖上地馬屁。鼓勵聖上這樣做。又因爲聖上擁有無限地權利。君主就會被他們盅惑。滑下岐途。這也是武候說遠小人地意思。君子爲了使君主不向岐途滑下去。他們敢於進諫。不讓君主有一點休息地機會。但小臣剛纔也說過。君主也是人。也要休息。也要娛樂。遇到明君。還能聽進去。如唐太宗見到魏徵。將心愛地獵鷹生生在懷裡捂死。先皇太宗差點被寇相拽破衣袖。還有聖上對寇相如此優柔。因爲他們都知道這些人非是爲自己想做官。而是爲了君主地江山社稷。爲了天下地百姓。請太子也要記住。”

這一席話說得不但連這個少年。就連真宗和劉娥也在一旁深思。

石堅想到:寇準。沒幾個月你就開始遭貶。至到你死也沒有再回來地機會。連靈柩運回來地路費也沒有。我能幫你多少就幫多少吧。

趙禎想了好一會兒。說:“孤明白了。君子就是要皇帝不貪圖享樂。勤於政事。所以也容易遭到君主痛恨。比如魏徵和寇相遇到紂王就象比干一樣沒有好下場。”

石堅想到這個少年好聰明。事實仁宗比他老子是聰明多了。他點頭稱是。

“小子就是拍君主馬屁。叫君主玩樂。荒廢政事。國家也就危險了。所以要親君子。遠小人。”

“不錯,”石堅又點點頭。他轉過身來,對真宗說:“我大宋有福矣,繼聖上之後,又有英明君王出現。”

真宗更樂。那個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兒女優秀。

“但是孤不明白,你說自己不是君子,又何來是良臣?”

“良臣非一定是君子。就比如陳平上奏事關大漢興衰六策,居然無人知曉,乃詭臣也。再比如房玄齡張良一生也沒有和君主爭吵。他們想要君主聽進建議,或乘君主高興的時候或者通過君主能接受的言語,讓君主治理天下,做一個好皇帝。乃順臣也。臣願做這種人。”

“孤明白了。你說的君子又叫諍臣,可你不願做一個諍臣,而願做一個良臣。”

“殿下果然聰慧。非是小臣不願做諍臣,而是陛對小臣恩寵太重,不能而。”

石堅其實在心裡說:做諍臣多苦啊,象寇準半生都在跑路,從陝西跑到山東,從山東跑到河北,馬上還要跑到廣西、海南。真宗聽了更高興。可石堅不知道他以後跑的路遠遠超過了寇準多少倍。

“孤也明白了。良臣就是讓皇帝關心政事,奸臣叫皇帝貪圖享樂。那朝中誰是奸臣,誰是忠臣?”

“這個小臣剛來朝中,的確不知,不過聖上和殿下可依據這兩條去判斷。”石堅心想,現在朝中奸臣多着,首先最陰險的奸臣丁謂,最光明磊落的奸臣王欽若,還有林特等人,隨手一抓就抓出一大把,但他人小言微那敢說。他說道:“殿下,小人是奸臣,可奸臣不一定是小人。”

“此話怎講?”

“小人貴在有一個小字,他們只有在背地算計別人,不敢光明正大的表達出來。這樣人也不容易區分,要靠君主去判斷。還有一種人,如趙高、董卓、王莽之流,他們已公開欺瞞君主,這種人也是奸臣,但他們不叫奸臣,而叫奸雄。這兩種人都十分可怕。”

“孤明白了,做一個君主只要勤於治理國事,遠離玩樂,自然小人遠,君子近。”

“不錯。”石堅再次轉向真宗說:“臣恭喜陛下。”

“呵呵,”真宗真高興,今天這個少年說話淺顯易懂,可使自己兒子明白不少道理。他向身後探頭探腦觀看的太監說道:“拿五百兩金了,賞石學士。”

石堅跪下說:“臣已承蒙聖上厚愛,不敢再貪圖任何獎賞。況且小臣給殿下講讀,也是臣的本份。如果陛下非要獎賞,現在夏收還沒有到,大宋雖然富裕,但還有少數人家正處於飢腸轆轆壯態,聖上可撥一點錢物救助那些貪困百姓。”

聽了他的話,真宗和劉娥都相互望了一眼,劉娥道:“都說這兩個祖孫心腸好,自己艱苦樸素,卻總想着別人過一個好日子,今天哀家才知道所言非虛。陛下,就依他所言。”

說着她還在石堅頭上摸了一下,嘆息道:“好孩子。”

趙禎這才說:“孤現在知道了,石學士也是一個君子,只是一個與衆不同的君子,是一個讓君主高興的君子。”

“殿下誇獎了。”石堅才從地下爬起來。

“現在孤正式宣佈石學士有資格給孤講讀。”

石堅想道原來他剛纔還是考自己啊。他也不知道趙禎看到這一個和自己一樣大的少年,卻來當自己老師,他也不服氣,所以才刁難石堅,不過剛纔看到石堅人品,也讓他稱讚。

石堅說道:“那麼小臣就給殿下講讀算術格物。”

真宗和劉娥以及趙禎也知道這少年經術不弱,否則他也寫不出那本《資治》與《僞考》,但少年卻更拿長格物和算術,那可叫遼國那個容大學士跪下頭要拜師的,特別是那本《格物猜想》,簡直比漢魯恭王拆孔家舊宅得到那本“古文尚書”上的蝌蚪文還讓人難以看懂。

他們不知道這是石堅刻意爲之,石堅怎不能說出元素週期表吧。所以他用了猜想兩個字,字詞寫得更含糊,當然如果是有心人,去尋着這本書的蹤跡,能很快地找出化學中種種真相。

趙禎也聽說石堅就是依據這幾本格物書造出紡織機器,以及將要造出那種無帆快船。他對這幾本書很感興趣,可一點也不懂,聽到石堅肯教他這個,當然高興。可他突然冒出一句話:“石學士,孤聽你說這大地是圓的?”

石堅正準備給他上課,可差點讓他這個問題噎着。石堅說道:“這大地是不是圓的,要等到江芨回來才能知道。況且這也是小臣聽那個海客說的。”

趙禎想了一會又問:“石學士,人人都說你心腸好,連剛纔父皇和大娘娘也誇你。可是假如這大地不是圓的,那麼那幾千個海客不就永遠回不來了?還有即使他們證明了大地是圓的,可這一路路程遙遠,海浪巨大,也會有許多人犧牲。豈不是因爲你這句話使許多人送掉了性命?”

石堅差點氣死,他心想這個小毛孩怎那麼難侍候?

PS:有關仁宗少年時智力。天禧二年八月。有殿侍張迪者,春坊祗候,太子不欲其名與賓客同,改名克一。迪奏其事,帝喜,以告輔臣。(此時是李迪任賓客,趙禎才虛歲九歲,週歲七歲)四年七月。初,寇準罷,帝欲相迪,迪固辭,於是又以屬迪。有頃,皇太子出拜帝前曰:“陛下用賓客爲相,敢以謝。”帝顧謂迪曰:“尚可辭邪?”(也就是在本書現在後面三個月)

還有我都說了那麼多,還有人懷疑航海可能性,不要小瞧了我們老祖宗。且看下面數據:《諸蕃志》所載一些主要航線:

(一)由泉州港啓航,經萬里石塘(今西沙羣島),順風20餘日可達占城(今越南南方)。

(二)由泉州入海,經萬里石塘(今西沙羣島)、真臘(今柬埔寨)、凌牙門,而後至三佛齊(今印尼蘇門答臘東部)、闍婆(今印尼爪哇)。於泉州爲丙乙方,率以冬月發船,蓋借北風之便,順風晝夜行,月餘可到。渤泥在泉州之東南,去闍婆45日程,去三佛齊40日程,去占城(今越南南方)、麻逸(今菲律賓岷多洛島)各30日程。皆以順風爲利。

(三)大食(古阿拉伯帝國,都城在巴格達)在泉州之北,去泉州最遠,蕃舶難於直達。泉州發船40餘日,至蘭裡(今亞齊)博易住冬,次年再發,順風60餘日方至其國。

(四)由泉州港出航,經南海三佛齊(今印尼蘇門答臘東部)、故臨(今印尼西南部),至波斯灣,由此經阿拉伯海岸西南行,可達弼琶囉(今索馬里東部)、層拔(今伊拉克東南部)等地。單程順風需160日,往還一趟約需兩年。

(五)自泉州出發,經廣州、占城(今越南南方)、渤泥至麻逸(今菲律賓岷多洛島);或自泉州出發,經澎湖、琉球(指今臺灣),至麻逸(後一條是小石叫他們走的路線)。這是往菲律賓的兩條航線。

(六)自泉州沿東海北上,經明州至高麗(今朝鮮半島)。若再橫渡朝鮮半島南端海面,便可達日本。

建炎二年至紹興四年(1128一1134年)的七年間,泉州市舶所得稅金,總數達二百萬緡(一緡等於一千錢)。“諸蕃有黑白二種,皆居泉州號蕃人巷”(祝穆《方輿勝覽》卷一二《泉州事要》)。“蕃人巷”街區隨着蕃商“住唐”人數的遞增,溢出鎮南門,向東迤邐於近郊的法石港。沿江上下,十里繁華。在“蕃人巷”內外,伊斯蘭教、婆羅門教、摩尼教、基督教、佛教等到廟宇林立,蕃商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一旦病歿,則又可以其本國習尚舉行葬禮,建築墳墓。高宗·紹興末年,蕃商又捐資在城外東郊興建公墓。南宋·趙汝適《諸番志·大食國》載:“有番商日施那煒,大食人也,僑居泉州,輕財樂施,作叢冢於城外之東南隅,以掩胡賈之遺骸。”

這可不是小弟胡亂說的,印度洋、南海風浪比太平洋小?或者它們比西湖更風平浪靜,高興起來一葉小舟泛南海,一直泛到印度尼西亞都沒事?!呵呵。況且小弟借小石之口叫他們避開了夏天。再看看地圖,從泉州七繞八繞到索馬里有多遠?還能比到南美更遠?要知道他們找出這航線連海圖也沒有。麥哲倫,先後爲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險。從西班牙出發,繞過南美洲,發現麥哲倫海峽,然後橫渡太平洋。雖在菲律賓被殺,他的船隻繼續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他那是什麼破船?指南針早在中國春秋時就有了,當然還有更級的指南龜和羅盤,慢慢來,有小石在。

第466章 真囂張(上)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58章 僞書第602章 妥協第356章 活下去第82章 奇珍第645章 驚聞第135章 想你第264章 老驥第703章 石堅非人第88章 黑心第637章 謝謝第254章 神兵天降(上)第146章 瘸狗第296章 回家(下)第547章 三個問題第163章 烈士(上)第483章 大旗(中)第276章 那幾個箱子(上)第558章 走狗?第407章 深入第586章 火燒易州第568章 一地碎牙,滿街民乞第447章 可怕的捉姦第341章 驅第522章 釘的是誰第20章 偶像第345章 蕭小一的計策第297章 幫朕去踢不移的屁股三百六十二章 求助第408章 遊擊第310章 萬針帕第三百一七章 你們就死吧第278章 真是神仙?(上)第458章 虎穴(四)第81章 威力第92章 喋血第413章 人皮第270章 劉郎再來第648章 咱們的東西第677章 不能查第66章 進宮第370章 催眠之聖女(上)第625章 第三刀,連環刀第198章 話劇第477章 我也是俘虜第441章 廬山面目第168章 逍遙第294章 超級烏龍手第153章 豬狗第606章 殤第416章 冰火二重天(下)第275章 突圍第314章 壯士之殺(中)第一四十二章 雙簧上第178章 野狼(下)第498章 椅子第433章 扎窩第333章 讓第273章 算計(下)第704章 最後的談判與耳光第505章 殺妻第701章 憤青第457章 虎穴(三)第270章 劉郎再來第54章 拜師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368章 送你一片星空第492章 石堅的獸行(下)第337章 狠心的情郎第116章 一年第598章 對症下藥第273章 算計(下)第621章 步步生蓮第688章 剽悍的冠軍第238章 溫柔鄉第366章 大場面之始幽靈船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512章 大手術第524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跑(上)第133章 老二第252章 捨不得第191章 選擇第380章 否第4章 落定第105章 使者第165章 烈士(下)第267章 散財童子第508章 留缺第257章 用彼之道(上)第36章 口水第203章 暗戰(下)第643章 真理第617章 帝國的黃昏第303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五)第71章 良臣第476章 兩杯老酒第663章 梟雄第121章 哭音第548章 稅務改革
第466章 真囂張(上)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58章 僞書第602章 妥協第356章 活下去第82章 奇珍第645章 驚聞第135章 想你第264章 老驥第703章 石堅非人第88章 黑心第637章 謝謝第254章 神兵天降(上)第146章 瘸狗第296章 回家(下)第547章 三個問題第163章 烈士(上)第483章 大旗(中)第276章 那幾個箱子(上)第558章 走狗?第407章 深入第586章 火燒易州第568章 一地碎牙,滿街民乞第447章 可怕的捉姦第341章 驅第522章 釘的是誰第20章 偶像第345章 蕭小一的計策第297章 幫朕去踢不移的屁股三百六十二章 求助第408章 遊擊第310章 萬針帕第三百一七章 你們就死吧第278章 真是神仙?(上)第458章 虎穴(四)第81章 威力第92章 喋血第413章 人皮第270章 劉郎再來第648章 咱們的東西第677章 不能查第66章 進宮第370章 催眠之聖女(上)第625章 第三刀,連環刀第198章 話劇第477章 我也是俘虜第441章 廬山面目第168章 逍遙第294章 超級烏龍手第153章 豬狗第606章 殤第416章 冰火二重天(下)第275章 突圍第314章 壯士之殺(中)第一四十二章 雙簧上第178章 野狼(下)第498章 椅子第433章 扎窩第333章 讓第273章 算計(下)第704章 最後的談判與耳光第505章 殺妻第701章 憤青第457章 虎穴(三)第270章 劉郎再來第54章 拜師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368章 送你一片星空第492章 石堅的獸行(下)第337章 狠心的情郎第116章 一年第598章 對症下藥第273章 算計(下)第621章 步步生蓮第688章 剽悍的冠軍第238章 溫柔鄉第366章 大場面之始幽靈船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512章 大手術第524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跑(上)第133章 老二第252章 捨不得第191章 選擇第380章 否第4章 落定第105章 使者第165章 烈士(下)第267章 散財童子第508章 留缺第257章 用彼之道(上)第36章 口水第203章 暗戰(下)第643章 真理第617章 帝國的黃昏第303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五)第71章 良臣第476章 兩杯老酒第663章 梟雄第121章 哭音第548章 稅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