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三個問題

右堅懷是謊道!,“因爲大量叛軍誹入大理。我們大宋必顧叛軍剿滅,這是爲了我們大宋好,也是爲了大理好。因爲道路以山區爲主。路途遙遠,行軍困難,所以才修建馬路。但是大理如果來降,那是他們的事。

還是這句話,我們是來修馬路的,不是來打你們大理的主意。但現在馬路都修到人家地盤上,還有因爲監督,派出大量軍隊顯悠着。大理不驚慌失措纔怪。再通過一些敲敲打打的。這是在逼人家投降宋朝。

其實大理對宋朝不錯。因爲它的地形處於一種封閉的環境,許多時候必須要仰仗宋朝,因此多次派出使看來宋朝。同時宋朝也派出使者。向大理段家封王。它以是一個以釋儒治國的國家,以儒爲治,以釋爲心。因此許多皇帝都喜歡出家。象現在的皇帝段素真,幾年後就出家了,讓孫子段素興爲帝的。至於那個段正明還在五十年才做皇帝,被權臣高升泰篡個逼到寺廟裡做了和尚的。後來高升泰在皇位上呆得也不長,一年就死了,囑咐其子將皇位再次交給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

應當來說,段家對百姓總體算不錯,沒有暴斂。這也因爲它不需要承擔龐大的軍事開支。如果宋朝真出兵,想要消滅它,非常容易。而且石堅這種做法,雖然有些無賴,可也算偷機取巧。否則無法面對宋太祖的祖。

只是王曾擔心地說道:“只怕一不好管理,二太窮困,朝廷以後會有很重的負擔。”

石堅搖頭:“沒有那一個地方必須要窮困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理有無數資源,可以開發。只是管理有點難度。

對於這個地方他有一種偏愛,本來潛意識地就將它當作中國的一部份。但政策必須有所鬆動。他沉思了一會兒,纔看着趙禎,說道:

“其實不難,善待段家就行。”

因爲宋朝對異姓王表面上很好。連李煜耍自焚,也讓曹彬勸阻了。

可人家也進了京,得讓人家有一個善終吧,幾乎就沒有一個異姓王平安活到老的。如果一個兩個還可以解釋,難道那麼多異姓都是這樣?

有的還連後代都基本斷絕。

趙禎小臉兒一紅。這是他爺爺的事。雖然他出生時,他那位爺爺宋太宗就死了十幾年。對於這段歷史他也比什麼人都清楚。但不能說。過了一會兒,他嘆氣道:“如果他真要歸順,聯保他善終。

只有說到這地步,再說下去,那就是大宋不光彩的事了。

可是趙禎又來了精神,問道:“那個段家的人不是很厲害嗎?有一陽指,六脈神劍。

陽指,六脈神劍?什麼東東?王曾一起看着石堅,還以爲是一種新式武器。不過這個六脈神劍還真有的象激光槍的味道,如果它真有的話。

石堅撓撓頭,明白。這是趙董看到劉娥生病了,跑到宮裡來看望劉娥,順便爲她解個悶兒,將自己說的一些故事,講給劉娥聽,趙禎自然跟着也沾了一點光。對於這些故事,現在的人具定會有巨大的吸引力。實際上武俠小說,它本來就是一種浪漫主義小說的一種。就象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一樣。無所謂雅俗。格調就是高雅。格調不好就是高雅文學也是低下的文學。

шшш•тt kдn•¢○

“那是小說。石堅網一說完。看到王曾他們一起看着自己,不妙。一起要關注此事了。他到哪裡再抄第甫部名着來,也沒有時間抄。

他說道:“是故事。”

然後向王曾他們一攤手說道:“如果你們想看的話,過段時間就能看到,寄居在我府上的那位盧仙子。正在將它們整理。我們還是談正事吧。”

說到這裡,他忽然說道:“皇上。能不能來頓飯。”

也只有他能象皇上要飯吃了。

古時在大臣談論國事時,不準吃飯的。御宴也是指特殊的節日。

那一次石堅在喝粥,那純是劉娥聽了石堅稟報的那些事,氣大臣的。

最着名的例子,就是宋徽宗網執政時。那時候還算是英明的。一個大臣與他談論國事,從早上到晚上小徽同志餓得頭暈眼花,不耐煩了。說聯餓了,有事明兒說。這個大臣還沒有等他站起來,這個大臣一把將他袖子抓住,說你別走,我們還沒有說完小徽於是掙扎,還真餓了,他還年青。於是一拉袖子破了。他急了,你有話好好說,將聯衣服撕碎了象什麼話。這大臣說。陛下不惜衣服撕碎,做臣子的寧願粉身碎骨報答陛下。徽宗大爲感動。說有這樣的好臣子,聯無憂也。

他命令侍從把這件破衣服好好收藏起來。將來用做表彰正直有節操的大臣。不過,宋徽宗當看到蔡京寫的字後,就開始敲響了宋朝覆滅的響鐘。最少一開始,他的作爲不亞於宋真宗。其實對宋朝來說,能達到宋真宗這樣的皇帝,守成足矣。

不過現在看這架勢,都明白了。石堅還有許多事情要稟報。當然,離開京城這麼多天,作爲宰相,回來後一定會有許多事務要處理。

吃完了飯,繼續商議。石堅只做了大致的安排,如何細緻地落實下去。還有派那個使者前往這些部族。前一次那就試探,這一次是正式談判。而且還不能正大光明地前去。必須要精明能幹。否則還沒有到達人家哪裡,讓契丹逮到了,到時候雙方下不了臺。

將這些事情落實下去,趙禎才問道:“那麼第三步計劃呢?”

石堅回答道:“第三步計利就將將所有這一片地方的百姓遷移走”

他手在地圖上畫着,一直畫到雅魯藏布江,也就是現在的布拉馬普特拉河爲止。天塹他沒有動手,這不是開疆拓土,而是一邊吃一邊消化,才能真正將這些領土歸於宋朝之下。否則那是浪費國家的錢,幾仗打下來,宋朝也完了。

而且現在無論兩灣大陸,南洋各島。或者是大洋島,都急需要勞力。這一批百姓來得正是時候。

可是趙禎又部道:“但將他們全部遷移了,這地方的土地哪來的百姓耕種?”

石堅搖頭說:“不是朝廷耕種,而是賣。讓商人自己折騰,朝廷不參預,否則有可能得不到利,反而引發動盪。”

如果朝廷經營,地是不指望錢了,還要動援百姓前去開墾,也許旨意是鼓勵百姓前去,但是下邊官員不這樣想。

凹凹處包括楊炎那種意識超出了,千多年兩稅法。後來變虜淨從吼數稅的兩稅法的原因。王安石變法失敗也是這個原因,都是錯誤地估計了下邊官員的執行能力。因此讓百姓自己去做,反而更好。

還有一個原因,也是石堅遷民的主要目標。因爲這裡森林茂盛,容易躲藏,有一些地方開始有了國家意識,因此他們必然會反抗。而且剿還不好剿,往森林裡一躲,什麼也找不到。當年連老美都吃了大虧,最後停戰的原因就是這個。因此那天石堅特地與申義彬趙蓉商議了這個游擊戰的破法。

只有將百姓全部遷走了。然後變成商人的地盤,他們與這些叛軍或者叫義軍聯繫,再提供他們援助?腦子也沒有壞。這些叛軍也就是失去了當地百姓的支持,這纔是游擊戰主要根本之一。或者他們參風露宿?吃些野果子,再來個九陽神功?扯。到時候就象現在宋朝內腹的一些叛黨,很快就會被消滅。

而且朝廷稅務照收,還節省了大量的官員,同時商人也因爲低稅與少了制肘,皆大歡喜。這種模式。已經在南洋各島上出現。其實石堅這種方法,還是歐洲那種總督制的翻版,唯一不同的是,不惜成本,讓百姓流動,讓他們失去根,這樣以後不會出現民族獨立現象。還有一個,就是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管理。

也就是政權軍權在官府手中。甚至提供軍隊保護他們。商人自己有獨立的經營權,還有少量的私人武裝。

這一點石堅沒有解釋,在座的幾個人都知道。然後他說道:“還有另外的原因,這個需要一段時間,正好各斤。商人迴轉過元氣,而且礦藏也開始盈利,到時候可以籌款。”

不然這些商人還沒有消化過來,就是拍賣,他們也拿不出錢來。

其實石堅這種做法,也等於變向地刺激經濟發展。大量的投入,本來就拉動了資金。然後再大量地變出錢來。錢一直在流動,但產業卻在不斷地翻大。結果商人的資產增大,百姓也富裕起來。

當然這種模式,也適用於現在宋朝。因爲有產業來變賣。否則放在那個朝代也不適宜,朝廷想賣都賣不起來,將百姓土地賣給商人?馬上造反了。還有誰能知道這地下有什麼礦藏?

然後是帶動巨大的稅收。

其實戶部使已經統計出來,今年雖然因爲各地出現叛亂情況,可因爲大洋島的開發。

稅收不增反漲,很可能會超過三億貫。如果原來大家還很高興,可現在因爲石堅大手大腳花慣,也麻木了。

“還有至於這些地方的奴隸來源。”石堅一指日本,這個國家現在百姓就不少了,好幾百萬人,有的用。但石堅只是畫了平安京以南的地方。爲什麼?現在還得讓他們將人養着,否則往哪裡放,以後用人的地方還很多。如果一旦蒸汽火車研發成功,要許多奴隸,到時候哪裡找去。

趙禎一聽石堅解釋,喜不自禁。這玩意兒不知聽到石堅說了多少遍了。應當快成功了吧。還別說,大體上的技術已經攻克下來,但許多局部,還沒有成功。不但是蒸汽機。還有軸承的技術。別看這種火車很原始,可對於現在的宋朝不亞於非州人造航空飛船。困難重重。

但邊王曙都皺起眉頭。聖人啊。皇上是聖上,石堅是小聖人,可在他們身上一點孔夫子的影子都找不到了,滿口說利。不過這兩個主都是爲了百姓好,想諫都沒有辦法諫。

這些軍隊結束作戰後,將全部集中到北方去。不過那要很長時間。其實經過這一整,南洋也沒有幾個國家了。用石堅的話,那以後留着權當練兵吧。這些地方與天塹氣候差不多,如果想出兵天些,都是一個絕佳的練兵場所。而且經過宋朝這麼一弄,剩下的幾個小國家也沒有人再敢輕舉妄動了。

這是軍事的安排,實際上要結束這所有的戰鬥,要很長時間。以後的事也無法安排。必須靜看時機。石堅才說到國事。首先就是銀行。當時銀行的日的,一是幫助商人保管,二是將交子信譽打開,三是放貸。也就是贏利。這次除了遭到搶掠的大量銀行外。其他的銀行果真在贏利。但失去了另一個目的。就是救助貧苦百姓。

而且當時還做了補充。鄉霸村霸者不貸,這些人連某些低層官員都避讓三分,貸給他們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有嚴重不良愛好者不貸。如喜歡嫖娼、賭博,多少錢下去也是一個無底洞。非正常困難者不貸,明明家中沒有困難,卻要跑來編造一套理由,說自己有困難,將錢放了高利貸,謀取其中的差價。或者其他事例。同時爲了避免無賴不還。制訂了一條制度,就是銀行有權對貸款到期,家中有錢不還有,沒收其財產。

這些條例也大多數是呂夷簡帶着大臣制訂的。石堅看後也無話可說。人家呂夷簡也不真是一無是處,當然如果沒有本事,也不會讓石堅看中。

這種性質與王安石的青苗法有些內似。但王安石的青苗法做得更徹底,特別用常平、廣惠倉所積存的錢穀爲本,其存糧遇糧價貴,即較市價降低出售,遇價賤,即較市價增貴收購。錄奪了大量商人的利益。再向百姓放貸,使百姓不受高利貸的錄削。百姓受福,朝廷得利。

可爲什麼失敗?一時各種勢力,特別宋朝許多商人本身就是大家族,有許多人家都有官員,他們的利益受損。二是執行的是官員,能會操作出來什麼好結果,大量的貪污。結果朝廷的利益沒有得到,百姓還因爲下面官員的各種變向的操作,受損。所以司馬光說,青苗之法,人們負債,官府無得。

其實石堅當時回想這段歷史時。他就考慮過各個方面的利益。不能參預買賣,招惑太多反對,反而錢進了碩鼠的口袋。而現在有可能妨礙了一些高利貸商人。但問題不嚴重。因爲現在即使銀行也在放貸。但需要的錢缺口太大,因此還有向私人借款。當然想獲得那種利滾利。就不談了。二是這種借貸可以說十有二三歸還不了。特別是那些生了重病的家庭,如賀暖的幼年,到哪裡還去?這是一種人道行爲。

連那些商人都不好意思開這個口反對。但一旦這種思想觀念落實下去。

以後借款就會成爲主流,成爲農民瑰心潯人救急的垂要門路。也將那種殘暴的利滾利高利貸消喚上習這是一種徐而漸進的過程。

但這次天理教叛亂,爲什麼有許多百姓參加。石堅問過許多叛軍原因。有一條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家中遇到急事時,向銀行求助。可銀行的官員並沒有答應。實際上石堅也翻看了銀行的帳目,沒有看到幾家銀行有向貧民放過貸款的項目。

如果不是這些百姓遇到困難,得不到幫助,怎麼會有那麼多百姓被天理教收買。事實上朝廷是好心的。這一點就是石堅不主持朝政,也知道國家每年拿出許多錢來,安撫災民。贍養老寡。這一點歷史上很少有朝代做到。

石堅將這事情說出後,衆人的臉色都感到沉重。爲利是好的,可現在無論是趙禎還是石堅,連自命清高的王曾、薛本還有王曙都被拉下水去,但這是爲民謀利。不惜丟這個聲名。朝廷也不再乎少數不能歸還的錢,能有多少?大多數是救個急。秋後一收就還了。真正不能歸還的不會佔到二三成。這樣全國下來,最多五十萬戶,那已經是一斤小垓人的比例。一年五十萬,十年五百萬,這也不可能。宋朝總共有多少戶?那麼一戶十貫,這對於百姓,特別是那些窮苦百姓來說,簡單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也不過五百萬貫。

要知道,石堅這一次爲了將那個罰字落實下去,兩個州城百姓,加上昌夷簡的花費,都有這個數字多。這還不算後期對江南的各種安撫再看河北河東三路,那用費是以千萬貫計算,往下砸,而且不是一筆。至今都花了一億多貫。不然怎可能許多人家爲劉娥、趙禎立生祠。

這種花費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但石堅說,你們儘管花,只要不到自己口袋,我幫你們掙,於是花吧。花得一個個大臣臉上有的變色。有的放尖”有的疑慮,有的興奮,還沒有花過泌子錢其。升數毒情有。

特別是網才,又是土地又是礦的,不用說,又有幾億貫進帳到手了。還愁升麼?可爲了這一點小錢,將民心流失,得不償失。

趙禎問道:“怎麼辦?”

盛度小心地說道:“或者強行攤派?”

那就是不貸也得貸,沒有,自己兒找出。

石堅苦笑,說道:“只怕這樣更憂民。”

因爲還是有利息的,如果百姓不貸,難道逼着他們貸?不用付利息?需要的高興,不需要的就同樣有怨言。

王曾又說出一條建議,那就是不以利爲考覈銀行官員政績的標誌。這樣他們就不會爲了銀賺錢。而不象百姓發放貸款了。畢竟在不妨礙自己利益的同時,也沒有那一個願意做壞事。就是秦栓也是如此。

石堅還是搖頭。這一條也不好。如果不考覈這個,他們就會疏慢本職工作,追要貸款不會盡職,將會有大面積的壞帳死帳出現。到時候國家的錢流失得更多。

於是陳堯佐便說道,不如將帳面做成兩本,這部份不作考勤。

石堅還是搖頭,這還是不行,一旦不作考勤,天知道他們將貸款放到哪裡去了?因此利率不能降。況且現在銀行的利率本來就比高利貸人道得多。

無奈最後還是採取呂夷簡的做法,將這部份的錢單獨劃分出來,不作贏利考勤,一作的話,將會出現許多逼帳的情況,或者對支付不起的百姓根本不會放貸。同時,各里正、戶長和者長(里正、戶長負責課督賦稅。者長則專司逐捕盜賊。是鄉村最基層官員)將所有貸款百姓情況,另備擋案,上繳各知州知縣,相互監督,這樣減少帳面流失。

石堅對這種方案還是不滿意。雖然銀行的官吏不會無聊到爲這點小錢。與里正這些小官勾連,可是這些基層的官吏有時候品性更壞。但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好同意。

ωωω⊕ тт kan⊕ c ○

然後石堅說出第二件事,那就是江南各地百姓擁擠。爲了吞併土地。還有許多不法現象,特別情節嚴重的都會逼死人命。石堅直接指出一個尖銳的問題。那就是吞併是必須的。怎麼說”必須將百姓擠進城裡,這樣纔會有更多的人進入作坊。形成粗擴的資本主義原形。沒有大工業,大作坊的出現,靠在土的上發那點財,國家還是發展不起來。

對於這一點,在座的幾人都點頭同意。因爲現在的宋朝財富來自土地的比例也越來越少。

還有一點,土地集中操作,更有效更方便。象現在有些地方土地緊缺的,田地都劃成了碗大碟大。有的種水稻,有的種棉花,結果相互影響。其實石堅穿越前的農村還是這種情況。但如果集中管理,如施肥。一次性施完。灌水一次性灌完。將會節約許多不必要的時間與開支。

但這麼多人往哪裡安置?也許他前世不行,可在這些界裡,安置的地方太多了。可百姓不願意離開家園,認爲他們與那些蠻子蕃子不一樣。那是朝廷怕他們造反,纔將他們打散的。

可窩在那塊大的地方,一旦遭受不公,心裡不平衡,這也是天理教利用的另一個方面。

因此石堅就說道,必須做他們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白不一定呆在家鄉就好,其實也可能到外地去。可這還有兩個因素,那就走進城打工,房屋的問題。買不起房屋,因此也不願意進城,加入作坊。還有到新大陸,沒有路費,就走到了哪裡。也沒有本錢。其實早先有許多人發了財回來,可時間一長,也有一些不好的消息傳來。

石堅就指出。朝廷必須爲他們建造房屋,或者提供路費,和一些原始的本錢。讓他們進城,或者開發新大陸。這也有利於國家的長期發展。但這又要不少錢。幾個人聽了又是肉痛。

石堅解釋道:“無妨,一旦國家繁榮起來,同樣稅務增加,這是變向地發放貸款。只是還有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

這就是第三個問題。因爲現在的稅務還有人頭稅在裡面,進城的工人本來收入就低,加上這些人頭稅,生活還是很沉重。說到這裡,石堅掏出一個奏摺來。

但他慎重地說道:“現在只是看。可以想,但不能去做。”

第190章 火氣第380章 否第308章 三殺(中)第234章 綁起來第97章 神仙第373章 兩個學生第384章 霧第7章 技驚第441章 廬山面目第526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下)第77章 山寨第109章 奶奶第53章 百雞第1章 羞辱第655章 進入,火之朱雀神農之門第88章 黑心第484章 大旗(下)第310章 萬針帕第422章 二桃第663章 梟雄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9章 到老第659章 死士第428章 魅影第691章 都來滾雪球第594章 無中生有第337章 狠心的情郎第335章 孕第514章 道歉第680章 聖人(續)第615章 劉娥死了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第661章 線索,也許第82章 奇珍第259章 還彼之身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501章 醜東西,拽下它第214章 單挑第一八十九章 血城忠獒第293章 狐狸第108章 比賽第115章 遠行第302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四)第240章 用刑第594章 無中生有第166章 給名第591章 老天都要滅你呂夷簡第571章 與國無關第603章 入魔第16章 後樂第446章 動物兇猛第176章 羽扇第436章 識破第575章 反擊第401章 神罰(三)第426章 靠山第3章 售方第344章 問第102章 答案第459章 虎穴(五)三百六十二章 求助第213章 紅雪(下)第445章 虎穴(一)第118章 活字第590章 荒唐和約第686章 白狐第671章 斬將第31章 符號第677章 不能查第156章 拜年第28章 三旨第272章 算計(上)第64章 婉蓉第446章 青雲路第253章 死局或破繭第553章 三人轉第286章 送禮第141章 貞操第222章 鐵面將軍(中)第633章 舍利第222章 鐵面將軍(中)第417章 天網第114章 陌路第71章 良臣第365章 大婚(下)第244章 打丈人第291章 送你一個女兒(上)第412章 魚鉺第604章 覬覦第691章 都來滾雪球第411章 叢林第112章 祈禱第579章 春天來了,老虎睡醒了第501章 醜東西,拽下它第139章 鋸人第124章 信任第574章 進攻第205章 美人(下)第526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下)第389章 論道
第190章 火氣第380章 否第308章 三殺(中)第234章 綁起來第97章 神仙第373章 兩個學生第384章 霧第7章 技驚第441章 廬山面目第526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下)第77章 山寨第109章 奶奶第53章 百雞第1章 羞辱第655章 進入,火之朱雀神農之門第88章 黑心第484章 大旗(下)第310章 萬針帕第422章 二桃第663章 梟雄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9章 到老第659章 死士第428章 魅影第691章 都來滾雪球第594章 無中生有第337章 狠心的情郎第335章 孕第514章 道歉第680章 聖人(續)第615章 劉娥死了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第661章 線索,也許第82章 奇珍第259章 還彼之身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501章 醜東西,拽下它第214章 單挑第一八十九章 血城忠獒第293章 狐狸第108章 比賽第115章 遠行第302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四)第240章 用刑第594章 無中生有第166章 給名第591章 老天都要滅你呂夷簡第571章 與國無關第603章 入魔第16章 後樂第446章 動物兇猛第176章 羽扇第436章 識破第575章 反擊第401章 神罰(三)第426章 靠山第3章 售方第344章 問第102章 答案第459章 虎穴(五)三百六十二章 求助第213章 紅雪(下)第445章 虎穴(一)第118章 活字第590章 荒唐和約第686章 白狐第671章 斬將第31章 符號第677章 不能查第156章 拜年第28章 三旨第272章 算計(上)第64章 婉蓉第446章 青雲路第253章 死局或破繭第553章 三人轉第286章 送禮第141章 貞操第222章 鐵面將軍(中)第633章 舍利第222章 鐵面將軍(中)第417章 天網第114章 陌路第71章 良臣第365章 大婚(下)第244章 打丈人第291章 送你一個女兒(上)第412章 魚鉺第604章 覬覦第691章 都來滾雪球第411章 叢林第112章 祈禱第579章 春天來了,老虎睡醒了第501章 醜東西,拽下它第139章 鋸人第124章 信任第574章 進攻第205章 美人(下)第526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下)第389章 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