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

太極宮以北,過玄武門,是一片馬球場,再過重玄門,是皇家禁苑。

禁苑遼闊,北至渭水,東臨滻水,西邊是漢朝時期的未央宮。

感業寺也位於禁苑之中。

禁苑東北角,有一片木欄圍成的平地,名爲虎圈,原是皇宮養虎之所,如今卻已廢棄。

虎圈入口處,有座小院,是儲備老虎吃食的倉庫。

李治在小院內逛了一圈,院內共計十一間屋子,北面三間,東西各兩間,南邊還有兩間倒坐房。

他暗自思忖:“此處偏僻,周邊無人,正可用來研製火藥。”

朝王伏勝吩咐道:“傳旨太醫署,調運七百五十石‘消石’,一百五十石硫磺,一百石木炭,都運在這間院子裡儲着。”

王伏勝領了命,心中暗自驚異:“大家爲何要這許多藥材,莫非想要煉丹?”

李治又朝薛仁貴道:“薛卿,派一百名千牛衛,仔細看護此處,不得有絲毫明火。無朕旨意,任何人不得靠近,違令者斬!”

薛仁貴領了命。

李治又在禁苑轉了轉,臨近午時,方回甘露殿,又下了道旨意,讓將作監挑選二十名工匠,等候聽用。

本日的奏章,早已滿滿堆在御案上。

李治命幾名內侍將其分類,只對彈劾諫言、人事調動的奏章細看,別的一概掃過。

批閱沒多久,卻發現今日彈劾陳王李忠的奏章極多,說他輕賢怠士,竟鞭打了兩位文學大儒。

李治朝王伏勝道:“去查一下陳王打人是怎麼回事。”

午時過後,李治小憩了半個時辰。

醒來后王伏勝來回報,說皇后給劉充嬡送了封信,陳王當日又入了宮,離宮後,便打了兩位儒生。

李治問道:“兩人可是世家派系的人?”

王伏勝道:“雖未確定,應該差不離。”

李治默然半晌,道:“聽說元舅最近著書立說,你取幾本史書送過去給他,就說朕很期待他著的書。”

王伏勝微微一驚,領命去了。

傍晚時分,天空忽然下起細雨,不一會,雨勢越來越大,噼裡啪啦的打在廊檐上。

李治原本圍着北海池跑步鍛鍊,被這忽如其來的雨給打斷,只好在千步廊躲雨。

雨聲凌亂,淅淅瀝瀝的落下,彷彿拍打在人心坎裡,讓人生出一股空落落的不安感。

正當他冒出幾分多愁善感時,一道尖銳的聲音打斷他的愁思。

“小兔崽子,看你往哪兒跑,瞧我不打算你的腿!”

南邊廊道上奔過來一羣人,卻是幾名大內侍正在追一名小內侍。

小內侍腳一滑,被衆內侍追上。

一名三十多歲的內侍把他拎起,“啪啪啪”就是幾個耳光,把小內侍臉都扇腫了,罵道:“小賤種,你繼續跑啊!”

李治眉頭一皺,正要說話,王伏勝已先一步奔了過去,朝衆內侍厲聲道:“聖人在此,誰敢放肆!”

衆內侍全都嚇一跳,紛紛跪下叩首。

李治坐在橫廊上,朝衆人揮了揮手。

“你們都過來,發生什麼事,跟朕說說。”

衆內侍起身走了過來。

內侍監一共有六局:宮闈局、掖庭局、奚官局、內僕局、內坊局、內府局。

領頭的內侍,是內府局的掌令,正八品下階,負責宮廷器物、燈燭、湯沐等供應。

掌令內侍道:“回大家,這小東西手腳不乾淨,在倉庫偷東西,被臣發現,不束手就擒,竟想逃走!”

李治朝那小內侍道:“你偷東西了嗎?”

小內侍不過十二三歲的孩童,長的頗爲清秀,只不過小臉被扇腫了,嘴角還有鮮血。

他低垂着小腦袋,叉手道:“回大家,奴沒有偷東西。”

掌令內侍氣急道:“胡說,你沒偷東西爲什麼見我就逃,你胸前鼓鼓囊囊,又是什麼?”

王伏勝走到他跟前,甩手就是一耳光,道:“大家還未問話,誰允你開口,張少監就是這樣調教你的?”

內侍監六局,分別由兩名少監管理,內府局正在張多海管轄之下。

掌令內侍瞧出王伏勝想辦自己,趕忙跪下,叩首道:“內臣冒失,請大家恕罪。”

李治並不理他,朝小內侍問:“你叫什麼名字?”

小內侍低聲道:“奴叫小吉。”

李治道:“小吉,你既未偷東西,爲何去倉庫?”

小吉道:“奴沒有去倉庫,剛纔走在廊上,周掌令朝奴跑了過來,還大喊大叫,奴害怕才跑的。”

李治微微一愣,朝小吉招手道:“你過來些,讓朕瞧瞧你。”

小吉跪着向前挪了幾步。

李治細細打量了他一會,朝掌令內侍問:“你是在哪裡發現偷盜東西之人?”

周掌令道:“就在冷凝殿附近的內庫,臣一路追趕,好容易攆上他。”

李治道:“他並非你在內庫見到的人,你追錯人了。”

周掌令吃驚道:“大家如何知道?”

李治道:“朕來問你,今晚吹的什麼風?”

周掌令愣道:“回大家,吹的東風。”

李治道:“你瞧瞧自己左右肩膀。”

周掌令扭頭看了左右兩肩,不解道:“大家,您讓臣看什麼?”

王伏勝冷笑道:“蠢才,你右肩膀溼些,左肩卻沒多少雨水,沒發現嗎?”

周掌令依然一臉困惑,瞪着大眼睛。

李治道:“你再看看小吉肩膀。”

周掌令轉頭一看,卻見小吉左右肩都已溼透,一拍額頭,道:“臣真該死,果然追錯人了。”

天下大雨,又吹東風,人從南向北跑,右邊袖子會比左邊溼些。

小吉因從北向南走,左肩已被打溼,後遇周掌令,從南向北逃,右邊又被打溼,故而兩肩都被雨水淋溼。

李治道:“如此小事也瞧不明,如何管人?傳旨,罷去此人官職,再選一人補上。”

王伏勝細聲道:“臣領旨。”朝周掌令冷冷道:“還不退下。”

周掌令面若死灰,步履蹣跚的退下。

李治道:“小吉,起來吧。”

小吉規規矩矩的行了個叉手禮,方纔站了起來。

李治見他小小年紀就進了宮,十分憐惜,道:“小吉,你爲何這般小就入宮?你家裡人呢?”

小吉低聲道:“父親和母親都病死了,嫂子把我賣給人牙子,後來輾轉進了宮。”

李治又問:“你在哪兒當差?”

小吉道:“奴在內僕局當差。”

李治道:“以後你就跟着朕吧,伏勝,給他在甘露殿安排點差事。”

王伏勝笑道:“臣記住了。”

小吉聽了,偷偷擡頭看了李治一眼。

李治笑道:“你胸口鼓鼓囊囊,到底塞了什麼東西,能不能給朕瞧瞧?”

小吉遲疑了一下,伸手在衣服裡掏了掏,摸出一大堆廢紙。

王伏勝拿起一張瞧了眼,皺眉道:“大家,這是些宮人們用過的廢紙,上面記的都是些瑣碎事,咦,後面寫的是什麼?”

李治接過一看,很快便瞧明白了。

這小孩是將別人用剩的廢紙收集起來,利用背後一點空白,寫下些歪歪扭扭的文字。

只不過他寫的文字詞不達意,並不通暢。

王伏勝道:“小吉,你在偷偷唸書嗎?”語氣中已多了幾分嚴厲,內侍偷偷讀書,在宮廷中是忌諱。

小吉道:“奴沒有唸書,那些……是奴寫的文字譜。”

文字譜便是古代的樂譜。

李治又瞧了瞧,發現確實是文字譜,只不過記錄的非常粗糙,很多地方還記錯了。

倒似一個不懂文字譜的人,一邊自學一邊記錄下的。

李治道:“這是什麼譜子,你爲何要偷偷記下來?”

小吉咬着嘴脣,眼眶中留下兩行淚水,哽咽道:“奴、奴……在薰風殿,偷聽到貴妃娘子彈奏……慢慢記下來的……”

李治將他拉起,道:“別怕,朕不會因這個就責怪你,你覺得貴妃彈奏的好聽,所以記下嗎?”

小吉搖了搖腦袋,又擦了擦眼淚,道:“這首曲子……母親以前經常彈給奴聽,奴、奴想念母親,就偷偷學文字譜,想記下來……”

李治站起身,道:“別哭了。走,隨朕去薰風殿。”

小吉擡頭看了他一眼,用力點了點腦袋,眼淚又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李治幫他擦去眼淚,牽着他往薰風殿而去。

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四十七章 幷州狄仁傑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
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四十六章 大唐新的一年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二十三章 蘇定方成名之戰第四十五章 後宮開小會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第六十三章 貴妃胞弟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十七章 徐嬪的心思第三十九章 官員大考覈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四十七章 幷州狄仁傑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四十八章 禁苑狩獵第五十七章 求娶公主?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九章 長孫無忌第二十七章 李治的考覈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三十五章 薛仁貴的計劃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十五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六十一章 科舉改制 武后獻策第十六章 薛仁貴上奏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第三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五十四章 唐軍的榮耀第十一章 百官上殿,朝會開始第三十一章 東女女王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三十七章 禁苑試爆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四十二章 東女歸唐第七章 賢淑的徐嬪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二十一章 貴妃奏曲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二章 皇后武媚娘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二十八章 武媚孃的調查第二十九章 武后外甥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五十九章 封爵賜宅第五章 朕的後宮怎麼才這幾個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四十章 許敬宗和上官儀第十九章 定都洛陽?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五十六章 薛仁貴大敗吐蕃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第三十四章 武皇后的威儀第十四章 立儲之爭第四十三章 劉仁軌拜相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小弟第四十一章 武皇后和長孫皇后第八章 能幹的武皇后第三十八章 長孫無忌的猜測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十章 裴行儉與薛仁貴第十二章 褚遂良和許敬宗第二十六章 御駕親征?第三章 王皇后殺了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