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

你是大唐子民,大唐之外普天之下!

沒有可以關押大唐子民的牢房,也不會有打在大唐子民身上的刑具,更不會有人敢對大唐子民不利。

武曌這幾句話,驚的金曼青整個呆住了,她甚至忘記了哭泣。

霸氣!

此時,屏風後的四人有一種感覺,這位明月公主當真就象是秦王李元興的影子。這樣的一翻話,除了大唐秦王還有誰能夠說出來。

李常用牙緊緊的咬着刀柄,因爲這一句話他感覺自己的血都在燃燒着。

“想回家就回去,你自然是可以來去自如的。高句麗爲難你,就是在爲難大唐。高句麗不放人,大唐就去要人。要不到,大唐軍士會讓天下人知道,大唐子民由不得任何人欺辱,有大唐在,大唐子民行遊天下而無阻!”

武曌霸氣十足的說完這翻話,深吸一口氣:“退了吧,本宮還有事!”

金曼青不敢再留,施禮之後退了出去。

在金曼青退到門口的時候,突然又跪伏在地上:“民婦還有一問!”

“問!”

“大唐是什麼,民婦本是高句麗人。依附大唐,卻依大唐之威威壓我族人,請宮女賜教!”

金曼青這句話問的,李常已經不是咬刀柄了,而是準備去抽刀殺人了。

其心可誅呀,這就是要背叛大唐的態度工,先殺了再說。

武曌華麗的轉身,長長的裙邊張開鋪在地板上之後盤腿坐下,伸手一指金曼青:“這裡是大唐,而不是大漢。我中原民族是漢族,可大唐並不僅僅有漢族。太祖太后獨孤氏。雖爲鮮卑族,卻是大漢光武帝劉秀之後,本劉姓!”

金曼青緩緩的擡起來頭,呆呆的看着武曌。

好神奇的解釋,這樣的解釋連王及善都大吃一驚。所有人都閉住呼吸在等等着武曌接下來的解釋。

“鮮卑族,有四個起源學說,無論是那一個都脫不開軒轅大帝之後。最近的一個,《漢名臣奏》雲:“鮮卑者,秦始皇遣蒙恬築長城,徒亡塞外。鮮者。少也。卑者,陋也。言其種衆少陋也。”

“再說你們高句麗!建國之君高朱蒙原本是夫餘國之人,南下建高句麗,據今有六百五十四年,高句麗當時爲高句麗縣,爲大漢朝屬。”

好準確的時間。這些就是大唐的學者,就算是專門研究高句麗的都未必知道。

“大唐,不是大漢。所以大唐並不只有漢族人,可以有室韋人、靺鞨人、契丹人。甚至還可以有當年的死敵突厥人,突厥的阿兄那杜爾,即將迎娶我大唐公主。我大唐皇帝與大唐秦王的親妹妹,因爲他有功。他用自己的身體去爲大唐的百姓擋決堤的洪水,因爲他當自己是大唐人。”

“懂了!”

“你應該懂了,大唐,包容天下!”武曌說罷,揮了揮手。

金曼青大禮之後,雙手高舉着那份憑引退出了,滿臉都是淚水。

在金曼青離開,這裡已經完全沒有外人之後,屏風後的四個人走了出來。

看到四人,武曌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唉。還是我不行。緊張的出了一身汗,如果是李元興那壞蛋在,這會怕是幾萬奴隸都願意爲他去死,爲他去踏平高句麗。”

王及善一言不發的在武曌面前長躬到底。

“這……”武曌有些不知所措了,自己還沒有來得及站起來。崔君肅、盧承慶也緊跟着長身一禮,李常卻是行了軍禮。

“某告辭,準備回長安!”王及善直起身體之後輕聲說道。

武曌不明白,這是發生了什麼?

王及善與崔君肅對視一眼,同時點了點頭後,王及善說道:“請代爲轉告秦王殿下,秦王殿下大義,某等小民望塵莫及。只是我等小民不得不顧家中子侄同族的生計,但自今天起,秦王殿下之大義,我等全力支持。”

“大唐,包容天下!”崔君肅非常鄭重的附和了一句。

武曌起身也回了一禮:“我代表李元興謝謝你們,大唐必當富強!”

王及善與崔君肅走了,帶着他們的隨員連午餐都沒有吃,留下的官員也被告戒,不要影響耀州的正常工作,他們只需要去作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似乎是一件好事,武曌感覺到了一種誠意。

世家可能依然還會和李元興有相爭,有敵視,但是在國家大義,民族大義的時候,他們一定會讓步,有了這個承諾李元興以後的日子怕是相當好過了。

同時,武曌也深感自己的不足。

就今天這事情,換成李元興當真如武曌所說的,能把半個耀州忽悠的願意爲他去死。

離開耀州之後,王及善先是派人飛馬回長安請求入宮面聖,然後與崔君肅坐在同一輛馬車上。崔君肅先開口:“此事,正如明月公主所言,如果秦王在,必然是事半功倍,但某卻認爲,秦王選擇迴避也是極重要的。”

“沒錯,如果事必躬親,多少時間也不夠用。”

“正如那書中的諸葛武候一樣,看來秦王殿下比諸葛武候更高明!”

話說到這裡,崔君肅便沉默了。

再說什麼都沒有實際的意義,李元興的所圖遠遠超出了世家的想像,對抗必然是錯誤的。有一點真正的觸動了這兩位家主內心最深處。

王及善看到崔君肅表情嚴肅,卻一言不發,也不再說話,默默的靠在馬車的車廂上。

耀州到長安,有一條非常筆直的直道,二百里的距離,馬車快速直行。王及善與崔君肅的馬車,依照標準都是華麗的馬車,這樣的馬車比較重。可他們沒有公爵這樣的身份,所以僅僅只是三馬馬車。

三馬的馬車,在耀州至長安的直道上,最快可以跑到每個時辰一十六十里,就是每小時四十公里的速度。

但這樣的速度,僅僅只能保持一個小時。

畢竟他們的馬車比較重。

所以,他們的馬車是以每小時二十公里,就是每個時辰八十公里的速度前行。

這樣的速度不用換馬,甚至不需要長時間停下休息,二個半時辰可以輕鬆的趕回長安。

如果是雙馬輕車,耀州至長安的最快速度爲一個半時辰趕到長安。

在看到長安城牆的時候,兩位家主已經沉默了近二個時辰,崔君肅突然開口說道:“記得武德元年六月,突厥人襲擊我崔家在易州的一處莊子,那裡還是我父親作家主,族中我一個堂兄被抓走了。”

王及善沒有接話,這樣的事情他們王家也有過。

“突厥人搶了我崔家,還要讓我崔家再出一萬貫錢把人贖買回來。錢我們出了,人回來了,也算是完整的回了家,畢竟是死在家裡,身上也沒少什麼部件。我堂兄兒時對我極好,我爲他守靈七天七夜。”

聽崔君肅這麼說,王及善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安慰。

崔君肅苦澀的笑了笑:“侄兒壹葉!”

崔壹葉,王及善是見過的,被杜家收養,一直以爲是個孤兒。

“他母親的死,是亂軍所爲,但與突厥也脫不在開關係!”

王及善這時開口說道:“突厥人手上,有我王家本家子弟十六條人命。”

“誰家沒有?”崔君肅反問了一句。

王及善輕輕的搖了搖頭,他還真不知道,這些世家那一個沒有死在異邦人手中。

巴蜀的幾個世家,還有死在吐番的。

就是江浙一帶的,行商也有死在異邦的,這不是自然死亡。突厥那邊公然搶貨殺人絕對不算是新鮮事。

哈哈哈!崔君肅突然大笑:“好,當真是好。某倒是希望那高句麗女人回去出些事情。秦王對高句麗下了狠手,讓天下人知道,敢誰動大唐人就要面對大唐的軍士。某家中的子弟遠行,也安全了許多!”

王及善也點了點頭:“怕是秦王去遼東之事,會全票贊成!”

“千年的世家,但凡是腰板硬的就沒有挺下來的。可誰願意跪在仇人面前去舔痔,某不敢用清河崔家去賭,但願意用自己這條命去賭一賭。看我大唐子民能否出了大唐,可以挺直腰板!”

“面聖吧,這一次就算是秦王準備在遼東開戰,某也願意支持一次。”

李元興想打仗嗎?

答案是否定的,至少眼下李元興根本不想打仗,就算有藉口他也不想打。在王及善與崔君肅進長安城的時候,李元興正在和李淵打麻將。

而且李元興還正在刺激着李淵:“父皇,三條呀,這鍋底已經有三張三條了,你還不要嗎?再等可能就輪不到你了,最後一張三條可能永遠不出來。”

李淵冷哼一聲,側目看了一眼旁邊的小鍋,那裡已經有七十多個籌碼了。

只有邊、單、卡自摸,才能把那些籌碼收到自己的口袋裡。

再又扔掉一張摸起的廢牌,距離黃牌還有不到十張牌的時候,李淵笑着對李元興說道:“五郎,說到忍父皇還不如你。你狠不能把高句麗拆骨抽筋扒皮,可卻依然忍着,連這次準備去遼東都不打算動武,所以一張三條爲父等得起!”

聽這話,李元興皮笑肉不笑的應着:“父皇說錯了,高句麗現在求和了,就是友邦!”

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849節 戍軍(下)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207節 分糧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309節 趙州橋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605節 瓢把子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630節 遣唐使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10節 炭哥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662節 工潮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80節 樑師都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191節 文明(二)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453節 極限第465節 抗令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808節 地標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106節 火計(四)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89節 秦王威武第305節 民族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591節 回長安第103節 火計(一)第231節 茶之說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431節 武(三)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329節 工具!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733節 誘敵深入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168節 爭牛!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
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849節 戍軍(下)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207節 分糧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260節 不作孤王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309節 趙州橋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605節 瓢把子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630節 遣唐使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10節 炭哥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662節 工潮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80節 樑師都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191節 文明(二)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453節 極限第465節 抗令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808節 地標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106節 火計(四)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89節 秦王威武第305節 民族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591節 回長安第103節 火計(一)第231節 茶之說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431節 武(三)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329節 工具!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733節 誘敵深入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168節 爭牛!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