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節 長安棋賽

長安城,皇宮,皇帝書房!

李二問李元興:“五郎,一百二十人戰三千騎,你竟然沒有絲毫的反應。”

“皇兄,我能不能說。我原本想讓三十騎對三千騎的,倭人的騎兵連馬鞍都沒有,他們算什麼騎兵。事實上,倭人的三千騎比三千步兵還弱。羽林出戰,就如同猛虎對羊羣。臣弟真不知道,冷兵器時代之中,有誰可以傷到我大唐羽林!”

李元興說的是傷,不是殺。

李二沒接話,只是說道:“高句麗之戰,派出精銳極多。一戰沒打對士氣也是有影響的,在倭島那裡打打,也讓倭人見識一下什麼叫唐軍。也順便讓他們放鬆一下,正如五郎你說的,只當是給他們由國庫出錢遊山玩水了。”

“皇兄,明天圍棋賽,皇兄開棋如何?”

“好!”

打仗,最近兩年內怕大唐權勢最高的兄弟兩人都沒什麼興趣了。

倭島的戰略依然還是,讓內部亂起來,然後再讓投靠大唐的倭人去打發生內亂的倭人。

次日、貞觀三年三月初三。

這個日子自然是禮部選的,理由有一大堆,總之就是吉利了。

一塊差不多二丈高的巨大鐵板就吊在樂民園的門口,廣場之上是初賽的地點,報名參賽的有數萬人,但凡是會下棋的都會來這裡試一試,或者說重在參與吧。

大唐圍棋賽規則已經在報紙上公佈了。

以十九線棋盤爲比賽用棋盤,機械錶這種高端的東西大唐不可能製造幾萬個,所以用的是沙漏,大約就是三分鐘的沙漏,放在一個可以旋轉的架子上,棋手是百姓,小桌裁判也是百姓當中的志願者。

大裁判則是有資格直接入決賽的,公認的圍棋高手。

三分鐘的沙漏每個人下完棋就翻到對方一邊,誰的沙漏完了,在對方沒有認輸的情況下,沙漏完的一方就算是輸。

шшш ▪t tkan ▪℃O

每盤有一次請求暫停的機會。

廣場之上擺了六百多張桌子,根本就沒有抽籤,最簡單的一號對二號,三號對四號這樣。如果其中某一人勝了,就是一號對四號這樣,最簡單的方式。

一直到只留下六十四人進入決賽。

公開場中,選三十二人進入決賽。

一號桌上,坐的是一號與二號,比賽已經開始,可還沒有棋手轉動沙漏。所有的視線都放在零號桌上,那一桌分別坐着大唐皇帝與大唐秦王。

李二執黑,第一手落天元。李元興執白,第一手落星。兩人都沒有去轉沙漏,各下二十子,只是依舊着一個後世的經典開局依樣布了出來,當李元興第二十手落下。負責在巨大棋盤上的人大喊一聲。

“秦王殿下,跨!”

下到這裡就結束了,以李元興主動挑起對攻的一手棋爲停止。

棋賽正式開始,大棋盤上自然是會找出那些有名的棋士,卻又沒有直接進入決賽的對局作爲展示。

棋,君子六藝之一,棋賽,博弈之賽。

這一次武曌都沒有掙錢,因爲有許多名士捐款,爲了讓棋賽辦的更好。

在接受了捐款之後,如果再掙錢這個名聲就壞了。

棋賽總冠軍,得到名人稱號。相當於縣子的爵位,不是虛爵,是實實在在每年可以在禮部領到銀子的爵位,除了名人之外,即將推出的還有一個棋士的虛職,九段棋士可得到一個相當於縣男的爵位。

普通的棋士,也會每個月領到一份銀錢。

至於說這個評級之事,李元興就懶得再管了,成立的圍棋行會自然拿出一個合適的辦法,然後經由禮部處理,認可,就可以實施了。

各下了二十步的李二與李元興離場,來到了樂民園入口最高的建築。觀月樓的頂層包廂之中,在高處觀看棋賽。

這裡也擺了一個棋盤。

“五郎,我們繼續下完那一局!”李二依次將自己剛纔下的二十子擺上,可擺到第十步的時候,似乎是忘記怎麼擺了。敲着額頭思考的時候,李元興笑了:“咱們兩個臭棋還是別噁心那名局了,不如隨便下下!”

“也好!”李二將黑子收回。

臭棋對臭棋,兩個心思都在打仗,都在政治上的男人在棋盤上進行着黑白博弈,無數的錯招,無數的漏洞,可兩人同樣無視自己的漏洞,也看不穿對方的漏洞。完全屬於業務愛好者範圍的兩人倒是下了不宜樂呼!

“皇兄,你登基兩年半了,咱們打了兩年半的仗。報紙上幾乎除了打仗,就是新政的新聞,今年是需要換一換風格了。”

李二沒接話,思考了一步李元興的攻擊之後,依然下在一個錯誤的位置上。

然後,這才說道:“那火車通車之後,爲兄還沒有坐過呢。”

“別坐!”

明知李二下錯了,李元興也下了一步自以爲高明的棋,可反而讓優勢給丟了。

李二無視李元興既然殺掉自己一小塊地盤,事實上不是無視,而是沒有發現那一塊的危機,提掉了李元興一子之後:“五郎,爲什麼不要坐?”

殺招嗎?李元興根本就沒有發現,那一處自己可以成功的圍殺,就在角落裡與李二開始打起了爲爭幾目地盤的混戰。

“那火車開通,有些百姓提前一夜就在排隊。臣弟已經派人吩咐下去,買了票就肯定能坐上車,而且票上還有買票人的姓名,以及身份牌上的號碼,只要沒有錯過時間,是絕對不會上不了車的。”

“結果呢?”李二繼續在研究着那混亂的棋局。

“結果!”李元興笑了:“沒有人排隊上車,開始有人排隊買票了。已經把售票時間提前了十五天,結果還是夜夜排隊,現在還有租帳篷的,專門用來給排隊的。所以皇兄就別坐車了,你要坐一次,火車要停運好幾天!”

“五郎的意思是?”李二沒擡頭,繼續盯着棋盤。

“皇兄要坐,肯定要先檢察火車,再整修車廂。掛上皇室專門的車廂,然後宮人,侍女,護衛。這等於火車要爲皇家專用,至少五天時間百姓不能用。皇兄可以讓鐵道部把月報送上來,看一看人流量、貨流量。再讓戶部把商稅的報表上交之後,就知道這鐵路每天爲長安創造了一個極大的價值。”

李二點了點頭:“這個,我已經知道了。”

“皇兄看過了?”李元興心說,按大唐官方的規矩,這些報告是一季上交一次的。

“不是,是工部送來一份表章,意思說這個鐵路已經修好,由雙線變四線,比修一條雙線要容易多,而且在有了電報機之後,鐵路運行可以管理,就依現在雙線來說每個時辰發一部車,每天對開就是二十四列。”

李二這個賬也是看工部報上來的。

“工部的意見是,就算不再加鐵路,在幾處寬闊的地點上,加一些分支。供火車錯行,這樣可以再提高動力。爲兄問過明月了,明月的意見是,可以增加支線,但不要急着增加車次,現在鐵路的管理還在熟悉之中,鐵路一但出事,輕則數百人傷亡,重則影響長安到洛陽的商路。”

李二似乎還沒有說到重點上,李元興沒有發言,繼續聽着。

“工部的意見是,不要再修長安到洛陽的運河了。”

“爲什麼?”這一次,李元興有些想不明白了,要知道古代運河纔是主力。

“工部算過,按五郎你的要求。要讓運河達到那樣的程度,所花的時間、人力、錢幣。可以再修兩次長安至洛陽的鐵路了。”

李元興沒有再說話了。

按李元興的想法是,運河纔是運輸上的主力,就是在後世,河運也是不能輕視的。

李二又說道:“商人們排隊要用火車,因爲火車快,河運從洛陽到長安,至少要七天時間。而火車四個時辰就可以到長安,加上貨物搬運裝車的時間,一天也足夠了。所以商人們寧可等,也不使用運河。運河會翻船,火車不會!”

“這個,就依工部的意見吧!”

李元興想了想,既然大唐的官員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應該支持。

可何況,並不是自己想的,就肯定是對的。

“河務改爲防災,鐵路再加修一條。從長安到運城,對於河東道,這個幫助是極大的。唯一的難題工部已經解決,那橋已經設計好,今年一年就可以修好,這是爲兄的意見?”李二這是在等李元興的意見了。

“運城呀!”李元興點了上一支菸,慢吞吞的又拿起茶杯。

“如何?”李二催問着,這也是工部給出過意見的。

“不如修到幷州吧,以後再往幽州修,還是要加長到遼東去的。鐵路的運力速度是極快的,發展鐵路是臣弟支持的。但也要有個計劃,畢竟國力有限!”李元興也提出自己的意見。

李二想了想,也認爲李元興這個意見不錯。

可這麼大的事情,已經不是他們兄弟兩個人聊個天就能拿主意的。

既然有天英閣,又有六部。而且這些部門已經對於李元興現在的思路有了深入的瞭解,可行性的分析交給他們,要比李元興一個人思考更加的完善。(未完待續。)

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329節 工具!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743節 獻禮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696節 破石頭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743節 獻禮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658節 女官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168節 爭牛!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49節 天價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742節 長安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305節 民族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630節 遣唐使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143節 尋寶去!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776節 一個機密的消息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633節 春天了!第668節 慾望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259節 孤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630節 遣唐使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79節 正式出兵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861節 祿東贊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
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329節 工具!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743節 獻禮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696節 破石頭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743節 獻禮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658節 女官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168節 爭牛!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49節 天價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742節 長安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305節 民族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630節 遣唐使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143節 尋寶去!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776節 一個機密的消息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633節 春天了!第668節 慾望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259節 孤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630節 遣唐使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291節 大閱兵(上)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79節 正式出兵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861節 祿東贊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