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節 耀州紀

李元興訂下的這個數據,是經過武曌詳細計算的最大產能的一半。要知道,整個耀州只有不到十萬農戶,而且種的只有三成是糧食,更大面積種的是藥材,還有樹。

耀州除去軍隊,至少有五十萬人是幹活的,僅僅只有兩大兩小四個產業。

其中大產業,鋼鐵、水泥。李元興對生鐵要求,僅僅就是一年才兩千多噸,後世那些黑鋼廠,僱傭的員工不到一百人,一年就有一千多噸的產量。放在大唐,就算是純人力勞作,武曌給的計算方式是,每十萬人,一年五千噸鐵產量。

畢竟,管理的方式、許多器械、鍊鐵的理論都來自後世,區區二千噸,太少,太少!

另外一個大產業就是水泥,武曌給的計算是八十萬噸,也就是大唐的一千六百萬斤,李元興沒敢提,生怕嚇住了這些人。

小產量兩個,一個是藥材與中成藥,另一個就是李元興種的樹。

樹名杜仲,絲棉木的一種。落葉樹種。

杜仲本就是中藥材,但李元興讓種這個真正的目的不是爲了中藥,也不是爲了那一點點木棉,真正要的是杜仲膠,比橡膠只好不差的,後世用於航空領域的特殊橡膠。

李元興心在憧憬着。

崔敦禮真的嚇壞了,這個數量太驚人,這是要盧承慶的命呀。

“殿下,下臣給盧主薄求個情,這數量可否減一減。”崔敦禮在李元興身旁說道。

“哼!”李元興冷哼一聲:“你知道本王心中耀州鋼鐵與水泥產量的巔峰數值嗎?”

“請殿下示下!”

“鋼鐵一千萬斤、水泥二萬萬斤。貞觀五年前,每年!”李元興將每年唸的極重。

崔敦禮臉色蒼白,他可是知道大唐現在全境的年產量的。整個大唐,一年都沒有一千萬斤鋼鐵,耀州這一州之地,竟然每年就要達到大唐全年的數字。

“這是初建,許多工坊還沒有建好,礦井也沒有弄好,本王給了少了一些的數額。每年加兩成,貞觀四年達到本王說的數值,只能更高,不能低。貞觀五年至少再高兩成。”

李元興有的不是信心,而是絕對可靠的數據。

鋼鐵五千噸、水泥才十萬噸,太少,實在是太少了。李元興還作夢修鐵路呢!

說完,李元興就往工坊外走,沒走幾步又停下了:“馬原!你把碎石機搞好了。來秦王莊,本王傳你一樣神器。”

“謝殿下!”馬原大禮跪伏。

出了工坊,崔敦禮又說道:“下臣心中惶恐,實爲不安。”

“老崔!”李元興笑了,叫了一聲老崔,崔敦禮愣住了,要知道李元興一直是稱呼他爲崔長史的,這是官方的稱呼,一聲老崔倒是親近了許多。

李元興又說道:“本王問你,給你十萬畝。本王要二十萬石糧食,你能作到嗎?”

“下臣必定完成!”

“道理是一樣的,因爲你知道畝產有多少。多少田地有多少產出。換到耀州也一樣,本王清楚的知道,每天可以挖多少鐵礦石,有多少個爐子可以開工,每個爐子每天有多少鐵水出來,焦炭能夠支持多少爐子。你懂了嗎?”

“下臣懂了!”崔敦禮只是一下沒有反應過來。

讓李元興這麼一解釋,他倒是明白了,這工坊大量生產其實就是田地是一個道理的。

“再安排幾個巧匠,鐵匠爐子上的煙囪灰也是好東西,要學會收集。還有,控制煙量。本王不希望幾年之後,耀州到處都是黑了,空中全是黑煙。還有那水泥工坊,好好想一想辦法,不要在乎銀錢,本王不想看到周邊幾十裡,樹葉上都是灰。”

李元興這是在考慮環境的治理了。

“殿下英明,下臣也認爲耀州應該風景如畫纔對。前些天,有位工匠提出建議,這鐵匠工坊污水可以沉澱,裡面可以提煉出銀子來,也不用把黑水排入河中。那黑水會讓河中的魚死絕的!”

“很好,賞,給他一個官職,讓他用心。”

崔敦禮拿出隨身的小本記下了。

“還有,那石灰吸多了會死人,讓老孫想一想辦法,多層麻布口罩還不夠好!”

“殿下,孫道長已經提出過數次意見了。現在那灰塵最多幾處,用的全是死囚!”崔敦禮的想法也沒有錯,反正死囚是個死,餐餐給肉就是了。

李元興搖了搖頭:“死囚也是人,我皇兄仁心天下!”

“下臣懂了!”

崔敦禮告退,他要去檢查耀州這裡的所有的報告文書,並且挑重點報給李元興。

秦瓊這纔開口:“五郎,千萬斤鋼鐵,大唐鐵騎天下無雙。只是那水泥,那麼大的量,五郎準備如何使用。”

“叔寶兄,從這裡到長安要多久?”李元興問的完全就是廢話,他們來的時候,一路急行用了近三個小時,就是五六個小時的時間。這才二百里的距離呀。

秦瓊沒有回答反而問道:“五郎不如直接告訴某,某不擅猜!”

“真無趣,有了水泥,修成的路,一個時辰入長安。長安到洛陽,四個時辰足夠!”

長安到洛陽八百里,就是四百公里,以馬車每小時二十五公里的速度,八個小時剛剛好。當然,這是極限速度,馬在路上也要休息,但長安到洛陽,清晨出發,晚上到,一日路程,在大唐卻是極快的速度了。

“還有,水泥修的河堤,可用百年!”

“某懂了,那碎石機擺在涇河邊,是否要封路!”

“不用,就是讓世人看的。異邦那些傢伙看到又如何,他們能製作出來嗎?就算能製造出來,本王不知道誰可以一次性拿出十四萬斤鐵來。哈哈哈!”

李元興笑了,秦瓊也笑了。

十四萬斤鐵,對於周邊各邦來說,是個巨量了。

秦瓊也走了,去檢查周圍佈防情況下了,老程既然回長安了,那右武衛的檢查他只能代勞了。

李元興則回到休息的地方,準備享受一下溼香軟玉。

可武曌卻坐在房間裡怎麼也不打算走:“武曌呀,你不去看看那碎石機嗎?”

“不去,你們儘管親熱,就當我不存在!”武曌一邊擺弄着手上的魔方,頭也不擡的回答着。李元興真正是無奈呀。

崔瑩瑩更是滿臉通紅,她可以無視侍女的存在,但卻不能無視武曌。

武曌就是故意的,在李元興氣的想罵人的時候,武曌卻偷偷的給了李元興一個白眼。

“打麻將吧!”崔瑩瑩提意!

“一番一佰!”武曌搶着說道。

崔瑩瑩沒二話就答應下來了,連秋香都敢答應。崔瑩瑩年前收到家裡送來的一些年禮,光是銅錢就是一車,少說也有千貫,更何況,崔瑩瑩在那個服裝店裡又掙了些,手上活錢就有千貫巨資。

而秋香,作爲秦王府第一秘書,又是李元興身邊明打明的侍妾。獎勵不少,年紅不少,就是商人們送禮都不忘記給秋香一份。

還是奴籍的秋香,絕對是大唐最富的奴隸了。

身家四百多貫,放在小富之家也是巨資了。

武曌最近手頭近,過年前放開了採購一翻,又參與投資了那個竹葉青酒坊,所以爲了這個月還有足夠的銀子花,武曌樂意打麻將。

唯獨一臉苦澀就只有李元興了。

如果說秋香是大唐最富的奴隸了,那李元興就是大唐最窮的親王。當然,連國公這一級,加上郡公一級全算上,李元興也是最窮的一個。不算秦王莊賬戶,光說李元興的私錢,現在連十貫都不到了,還欠債七千多貫。

準備新年大慶典,給長安城的勳貴、世家、商人們回禮,花錢了李元興所有的錢,還借了秦王莊公戶一萬貫,才勉強撐住。

什麼公戶、私戶!所有人都認爲是扯蛋,包括武曌在內。

崔敦禮還私下對武曌說過,秦王莊所有的一切都是秦王殿下了,這公私之分實在沒有意義,讓武曌幫着勸一勸。

武曌當時告訴崔敦禮:“秦王殿下這是在控制自己亂花錢,所以,不用勸!”

勸不勸不重要,重要的是秦王殿下當真不去動用公戶的銀錢了。李元興不動,不代表崔敦禮、魏徵、鄭和、武曌、崔瑩瑩等人不動。

修莊子,建花園,還是用的公戶的錢。

十貫,李元興怎麼可能不苦笑,和這些丫頭們打麻將,自己就沒有贏過。

麻將桌上嘩嘩響,三女開心秦王愁,這越愁越是輸,越輸越是愁,苦呀!

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長安城中大唐大競技場兩根巨大的火炬已經點燃了。已經狂熱了一天的百姓絲毫也沒有感覺到累,數千個賭場的小夥計,還有臨時僱傭過來的小孩子們,三人一組,兩個人揹着背蔞,一個裝着小竹牌,另一個裝着銅錢,正在看臺上讓百姓們下注,一注只有一文錢,就是買了樂子。

巨大的火炬照亮着整個大競技場,這聯賽第一天最後一場比賽,即將開始。

兩邊的隊員已經入場,正在這冰冷的冬日展示着自己強壯的身體,相互示威着。

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每544節受審第743節 獻禮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178節 宣戰!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26節 縣男虛爵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336節 宣戰吧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263節 大婚第168節 爭牛!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375節 瓷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190節 文明(一)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849節 戍軍(下)第447節 招商令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623節 出雲城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304節 奴隸主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295節 箭神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696節 破石頭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347節 李治!!第797節 租界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843節 世上最高賭注的麻將第417節 長安城的新小吃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859節 深談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448節 華夏論!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319節 刺客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304節 奴隸主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860節 定策第260節 不作孤王每544節受審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295節 箭神第812節 豬仔計劃
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每544節受審第743節 獻禮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178節 宣戰!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26節 縣男虛爵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336節 宣戰吧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405節 瘋狂的中年女人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263節 大婚第168節 爭牛!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375節 瓷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190節 文明(一)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849節 戍軍(下)第447節 招商令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623節 出雲城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304節 奴隸主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295節 箭神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696節 破石頭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347節 李治!!第797節 租界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843節 世上最高賭注的麻將第417節 長安城的新小吃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859節 深談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448節 華夏論!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646節 回鄉的奴隸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319節 刺客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304節 奴隸主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860節 定策第260節 不作孤王每544節受審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295節 箭神第812節 豬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