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

是場不對稱的戰役。近兩萬人的大唐精銳。圍殲兩,突厥騎兵,合圍之下,沒有一名突厥人能逃脫,不到一刻鐘,剛剛還鮮活的兩千多名突厥人,就成爲唐軍將士的刀下鬼。

唐軍只是付出了十幾人傷亡的代價,就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突厥人的糧草和牛羊等牲畜,也都成了唐軍的補給品。

你死我活的戰爭總是殘酷的,白楊河畔,滿地都是突厥人的屍體,血流成河,流淌到白楊河中,連河中的流水也變成了血紅色。

突厥人的屍體散落在白楊河畔,成爲野獸們的食物。

完成任務的唐軍將士們,按李業詡的佈置,做好警戒的同時打掃戰場。

蘇定芳和鄭仁泰的兩個師,在戰鬥結束後,又重回第一近衛師兩側。

李業詡率着一羣親衛,站在一處稍高的山坡上,用望遠鏡看着周圍的情況。

“報告副帥,突厥人全部被殲滅”一臉喜悅的李業嗣飛跑着來報告,“共計消滅突厥人兩千一百人,俘虜了五名,正在審問”

一會審問的校尉來來報,這些突厥人是欲谷設所領的突騎施索葛莫賀部的族人,他們奉命外出探聽唐軍的行蹤,順便搶掠了一個漢人居住的村子,礙手後,準備往西南而去。

聽了此消息,李業詡皺緊了眉頭,欲谷設也料到唐軍要攻擊他們,派出大隊的人馬探聽行蹤,那欲谷設自己所領的人馬,也肯定是做好了準備,突襲的難度將更加的大。

李業詡帶着人,親自再問詢了這幾句突厥俘虜一番,仔細地問了欲谷設牙帳近的情況,還有突厥人的佈防情況,也得到了一些情報人員和特戰隊員所沒有探聽到的消息。

這幾名突厥俘虜,在招供後,也自去了他們該去的地方,行進準備偷襲的大軍是不能帶着俘虜的。李業詡傳令諸將,再次議事,根據審問所得的情況,稍稍的調整了一下攻擊的佈署,並令各近衛師加速行進,爭取早日抵達伊列河谷,攻擊欲谷設的牙帳。

高昌城外,翅文泰的葬禮已經結束。唐軍信守承諾,沒有對由軍士護衛着的高昌殯葬隊伍發動攻擊,也未曾趁機攻打高昌城。

翅文泰被安葬在離高昌城十許裡的山上,翅智盛在唐軍臨城下的情況下,還是爲他的父親舉辦了一場風光的葬禮。

事情有些令人難以置信,數萬唐軍士兵駐紮在高昌城近,高昌臣民爲他們的先王舉辦葬禮,兩不相侵,這樣的場景有些過於滑稽。

侯君集的一些手下有些沉不住氣了,他們也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發生,要求對哥昌發動攻擊,但被侯君集否決了。

葬禮完畢,唐軍又重新圍困高昌城,而此時,其他的幾座高昌城池都已經被唐軍圍用或者攻佔。

高昌地界總共也只有三郡、五縣、二十二城,大一點的城池只有三郡五縣所在地的八座城池,其他的都是小城或者村寨,每城人口也不過數千,守衛的士卒只有百來人。

大的城池如柳中、柳谷、可汗浮圖、交河、輪臺都已經被唐軍佔領,還有蒲昌和天山城也被唐軍圍住,守軍都惶惶然,看惟只要攻取了高昌城,這幾城也會放棄抵抗。

翅智盛在舉辦完葬禮後,只是給侯君集來了封信,感謝唐軍這段時間給予高昌臣民的方便,但沒提是否開城出降。

侯君集也不急,只吩件士兵們圍城,並不急於發動進攻,但同時令派出年各將率人撫守高昌與其他鄰國相近的城鎮或者關口,防止一些小國趁機來撈一把。

可汗浮圖城近,戰事正激烈地進行着,牛進達揮舞着手中的馬刀,怒吼着衝在隊伍的最前列,身後及兩側是同樣揮着馬刀的將士們。

突厥人在幾輪箭矢打擊過後,已經有近千人陣亡,受傷的人員更多,衝擊的隊形也有些零亂,還好唐軍的箭矢停止了攻擊,唐軍步兵排成列,手持長槍面對正前方,等待衝擊的突厥騎兵。

但突厥人沒有能力衝到唐軍步兵的陣前,從兩翼攻擊的唐軍騎兵已經與突厥人遭遇上。

看到兩側黑壓壓衝過來的唐軍騎兵,阿史那步真只得應令擊下有些潰不成軍的突厥騎兵,卻沒那麼容易轉向,一時間突厥人衝擊的陣型大亂。

又驚又怒的阿史那步真帶着千許名還保持着陣型的手下往衝擊而來的唐軍騎兵迎上去,試圖給予唐軍有效的殺傷,讓唐軍也出現慌亂。

出乎阿史那步真意料之外的是,自己親領的千許人,一下子就被人數佔優的唐軍騎兵衝亂了,唐軍騎兵的衝擊力和

而唐軍騎兵揮舞着的那長長的馬刀,比突厥騎兵手中短短的彎刀,殺傷力要大上許多,沒有什麼衣甲防護的突厥士兵,被馬刀劃過,非死即傷。

阿史那步真身邊的護衛也被衝擊的唐軍騎兵殺死了幾十名,其他的突厥騎兵,在與唐軍騎兵的對抗中,不堪一擊。

而這時,唐軍步兵也開始加入戰團。

看到形勢一面到,阿史那步真知道再戰下去,自己所率的這九千人,有可能全軍覆滅,當下立即命令收縮隊形,準備往可汗浮圖城回撤。

被唐軍圍攻的部隊沒這麼容易收攏,費了一番工夫,阿史那步真率部好不容易衝出唐軍的陣型,往可汗浮圖城回奔,身邊只剩下不到三千人,而唐軍騎兵除一步在絞殺來不及撤回的突厥騎兵外,還有幾部正尾隨而來。

更出乎阿史那步真意外的是,可汗浮圖城內此時也傳來廝殺聲,在城的另一側,唐軍已經攻破了城門,正往城內衝鋒。

阿史那步真被嚇得魂飛魄散,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的後方怎麼又會冒出唐軍來?

這部攻城的唐軍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又是用什麼方式攻城堅固的可汗浮圖城的?

阿史那步真還未衝到城下,從城內衝出來一支唐軍騎兵,往他們的正前方衝過來,受到前後夾擊的阿史那步真,已經是無路可逃了。

看着兩側的唐軍都已經攻到自己的陣中,阿史那步真長嘆一聲,大聲地喝令手下停止抵抗,扔了手中的武器,翻落馬下,跪地向唐軍投降。

見到突厥人放棄抵抗,指揮將士們衝殺的牛進達和程名振也令士兵們停止砍殺,接受突厥人的投降。

牛進達帶着人來到阿史那步真前,喝令其讓還與唐軍絞殺在一起的突厥人也放下武器投降。

還與唐軍步騎兵殺在一起的突厥人,見到自己的主帥都下馬投降了,再也無心戀戰,全都扔了武器,向唐軍投降。

從戰事開始到結束,也只半天時間,突厥人所居守的可汗浮圖城被攻破,三千多名突厥人被殺,餘下的六千多名繳械投降,無一人逃跑,這樣的戰果讓牛進達和程名振都很滿意。

兩近衛師的將士們正在清點戰果,正在審問阿史那步真的牛進達看到一羣人飛奔過來,領頭的人是十五近衛師的程名振,忙令手下看管好阿史那步真等人,自己帶人迎了上去。

“牛將軍”程名振大老遠就打招呼,對這樣的戰果,久經沙場的的程名振也很是得意,“你部打得好,想不到阿史那步真會出城應戰”

“程將軍,若不是你部攻破可汗浮圖城,阿史那步真也不會這各快就投降”牛進達走到已經跳下戰馬的程名振身邊抱拳說道。

牛進達與程名振還是熟人,以前也一道在軍豐呆過。

“唉,牛將軍太擡舉末將了,阿史那步真出城,可汗浮圖只是座空城,有這麼威力的武器,將其攻破只是小菜一碟!”程名振伸出手,與牛進達的手握在一起,“大帥還等着姜行本所製作的攻城武器,準備攻擊高昌斑你部要快速西進,這一帶的事就交給末將處理即可

“本將明白,姜將軍所領的人馬還正往這邊趕過來的路上,待其抵達後,我即率部西進”牛進達緊緊地握了下程名振的手。原本牛進達還沒等姜行本和他的攻城器具到達後再展開對可汗浮圖城的攻擊,沒想到阿史那步真出城應戰,受到打擊後直接投降,程名振也只是趁城中守軍人員意力都集中在前門方向,派人攻城的同時炸開木質的城門,用很小的代價攻取了可汗浮圖城。攻城的行動過於簡單,讓程名振都沒成就感。

“見過牛叔叔”。一名酷似程名振的小夥子從邊上過來,對牛進達行辛匕。

“此是犬子務挺”。程名振笑呵呵地指着這名小夥子對牛進達道。

“幾年不見,都長這麼大了,跟着你上戰場了”牛進達仔細地看了幾眼這個粗壯的小夥,對程名振說道。

“此次出征小子一定要吵着來,只得讓他到軍中”程名振對自己兒子在此戰中表現也挺滿意。

程務挺只是以程名振的親衛身份參戰,並沒有軍職,也不能領兵,但在衝鋒時,卻衝在最前面。

幾人正說着,一名親衛來報,說姜行本一行人已經到達。

牛進達大喜,姜行本帶着工匠和那些攻城的器具到達,那大軍馬上就可以往西南方向行進,早日抵達高昌城下,用這些新制的器具對高昌城發動攻擊”

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69章 佈置任務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46章 好馬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70章 攻擊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38章 壽辰(中)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9章 有後了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10章 祖孫對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2章 即將開始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46章 火藥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56章 爭功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34章 喝酒鬧事第95章 刻石記功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52章 雙河之戰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47章 大舉攻擊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7章 共餐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32章 這是迷底?第67章 遭遇伏擊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39章 壽辰(下)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96章 太子監國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268章 託孤?
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69章 佈置任務第20章 將軍,我們勝了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59章 踏上歸程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46章 好馬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70章 攻擊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38章 壽辰(中)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9章 有後了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10章 祖孫對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2章 即將開始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46章 火藥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56章 爭功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34章 喝酒鬧事第95章 刻石記功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52章 雙河之戰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47章 大舉攻擊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7章 共餐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32章 這是迷底?第67章 遭遇伏擊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39章 壽辰(下)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96章 太子監國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268章 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