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

平壤,高麗王宮內,高麗王高藏正與莫離支泉蓋蘇文在商議事情,身邊還有許多朝中的重要大臣。

“莫離支,高延壽、高惠真所領的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滅,據傳此戰後唐皇李世民親領的大軍,已經從遼東出發,往我平壤而來,我們要如何應對啊?”在泉蓋蘇文面前顯得有些不自然的高藏說道,語調中還帶着驚慌。

這位生活在泉蓋蘇文陰影下的高麗王高藏,在得到確切的消息,知道高延壽和高惠真所領的大軍被唐軍盡殲後,被嚇得不輕,到了晚上竟然發燒了,幾天過去了,身體都沒好,今日是應泉蓋蘇文的要求,勉強支撐着來主持這個可以說是御前軍事會議的軍情商議。

來參加朝議的大臣們也都知道,如何應對唐軍的攻擊,做決策的還是泉蓋蘇文這個莫離支,高藏雖然是名義上的高麗王,但大多事情上都是做不了主。

“我王不必擔心,臣已經組織大軍,準備馳援烏骨城和泊汋城,只要這兩城在我手中,並守住鴨綠水,唐軍是沒有可能攻到平壤的…即使這幾城有失,唐軍渡過鴨綠水,我大軍集重兵守住辱夷城,唐軍也很難渡過薩水…最差的結局,辱夷城有失,我大軍依薩水面守,唐軍即使能渡過薩水,抵達平壤也要很久時間,現在已經秋天了,馬上天氣就轉寒了,到了冬天,物資供應不及的唐軍無法在平壤附近呆太長時間,不可能不在天氣轉冷前班師的,就如當初隋帝楊廣一樣!其他方面的防備,臣也都做足了準備,請大王儘管放心!”泉蓋蘇文表面上恭敬地說道,並用了多個假設。

十五萬大軍被盡殲,高延壽和高惠真被俘,這讓泉蓋蘇文震驚無比,他怎麼也沒想到,唐軍戰力會這麼出衆,兩高姓將領所領的是高麗國內最精銳的野戰軍隊,十五萬人一失,泉蓋蘇文沒法在短時間內集結更多善戰的軍隊,以抗唐軍的攻擊,這讓掌握高麗國內大政的泉蓋蘇文着實惱火和惶恐。

但久經政事的泉蓋蘇文還是馬上冷靜下來,拼湊組織大軍八萬,並以自己的一名親信泉永南爲將,準備馳援鴨綠水一帶。但從遼東傳來的確切消息表明,唐軍已經往鴨綠水一帶而來,泉蓋蘇文也知道,憑烏骨城、泊汋城那點守軍,根本抵擋不住唐軍的攻擊,這兩城丟失是遲早的事,而自己在鴨綠水一帶佈置的守衛軍隊也不多,這是個戰略佈署上的致命失誤,泉蓋蘇文知道已經無法彌補這個錯誤了,只有依薩水而守纔是上策,他在令部下率軍馳援的時候,即命令自己的這名親信率軍抵達薩水一帶,撤掉浮橋,以江爲險佈防即可。

前隋時候,高麗軍隊曾在薩水一帶大敗隋軍,盡殲數十萬隋軍,泉蓋蘇文也希望自己這位善戰的親信泉永南,能是高麗的第二個乙支文德,而大唐軍隊重蹈隋時候於仲文與宇文述的覆轍,大敗而還。

戰前,泉蓋蘇文將戰略的重點放在遼東,希望憑那條將遼東諸城聯在一起的城牆抵擋唐軍攻入遼東,使得戰火不往高麗腹地延伸。只是戰事的進展卻完全出乎他的意外,動用數十萬勞力,花費數十年時間修建的那條長城,根本抵擋不住唐軍的攻擊,唐軍以極快的速度奪取了新城、玄菟城、蓋牟城、遼東城,並將馳援的十五萬大軍也盡殲,在取得這些戰果後,親征的皇帝李世民馬上揮兵南下,只留一部軍隊攻擊遼東餘下還由高麗軍隊掌握的城池,這是泉蓋蘇文完全沒有料到的。

原來高延壽所領的十五萬人是泉蓋蘇文防備唐軍平壤道大軍的攻擊的,只是平壤道大軍卻轉向攻擊遼東去了,這讓泉蓋蘇文大鬆一口氣的同時,放心地讓原本防備唐軍平壤道大軍攻擊的高延壽、高惠真部馳援遼東,這十五萬人一去,高麗腹地兵馬已空,除了平壤附近還有近十萬有戰力的軍隊外,其他地方守衛的軍隊很少。

機動力量不足,沒有可以調防的軍隊,泉蓋蘇文也不敢將守衛平壤的大軍派出去,百濟這麼快就被唐軍攻滅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擺在面前,泉蓋蘇文也擔心唐軍快速地攻擊平壤。但又必須派軍隊馳援北面,因此也只得臨時徵召軍隊,經過幾天努力,終於拼湊了六萬人馬,並從守衛平壤的大軍中擠出兩萬人,交給泉永南率領,想在薩水一帶伏擊唐軍。

泉永南已經領着大軍出發往北,現在最讓泉蓋蘇文頭疼的是,不知道唐軍行進到了何處,以他的估計,李世民親領的大軍會直逼平壤而來,而隨後百濟境內的唐軍也有可能從南側攻擊而來。只是南面多山,還有不少河流相阻,唐軍行進速度不快,平壤又位於寬闊的浿水之北,可以依浿水而守,他又派出了數以百計的斥候探聽消息,嚴令一有唐軍行進的消息馬上報告,同時令水師戰船全部在浿水入海口處集結待命,防備唐軍從海路的攻擊。

在泉蓋蘇文的心中,他還是怕北面李世民親領的大軍攻擊過來,無論如何,皇帝親領的大軍肯定是戰力最強,準備最精良的,也是最不容易打敗的。

但無論是陸路,還是海路上,都沒有唐軍的消息傳來,這讓泉蓋蘇文感覺非常的不正常,心內也有強烈不安的感覺,總感到馬上有什麼厄運會臨到自己頭上。

平壤城內已經實行戒嚴,城門也是基本不打開,守軍日夜警戒,泉蓋蘇文也是再次派人到各地募集士卒,補充軍隊,做好一切防備的準備。

聽泉蓋蘇文如此說,高藏也似鬆了口氣,喃喃道:“有莫離支在,本王可以高枕無憂矣!”

其他諸臣也是稍稍的鬆了口氣,大多人都認爲,泉蓋蘇文已經做好了一切應對的準備,唐軍即使抵達平壤城下,也沒那麼容易攻破城的,不要說還有鴨綠水、薩水等大河的阻擋,一時間殿內氣氛也稍稍的輕鬆起來,一些大臣也向高藏和泉蓋蘇文提出他們自己的建議。

正商議間,殿外傳來急促的奔跑聲和呼喊聲,幾乎所有的人剛剛放下的心都被提了起來,殿外出現這樣的情景,那肯定是有重要的軍情傳遞進來了。

一名殿中傳令的侍衛急匆匆地跑進殿來,一下撲倒在地上,用非常驚懼的聲音報告道:“大王,莫離支,唐軍水師已經抵達平壤城外的浿水,我水師被唐軍水師包圍起來,恐怕已經被全殲…”

“什麼?”泉蓋蘇文聽了猛地站起身,只覺得腦中一片空白,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唐軍會莫名其妙地出現在浿水,唐軍水師難道是飛過來的嗎,事前一點消息都沒傳來?自己佈置在浿水入海口的水師,難道就如此不堪一擊,任唐軍水師戰船來去自如,進入浿水?要知道即使水師被全殲,肯定有一些船能逃回來,或者事先派人回來報告情況的,如今唐軍水師已經抵達平壤城外,自己的水師卻沒有人回來報告情況,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大帥,我水師劉仁軌將軍部已經將高麗水師全部包圍,劉將軍發來傳報,若讓一艘高麗戰船逃出包圍圈,他就自請除職!”浿水入海口處,李業詡的旗艦上,傳令的軍士正在向李業詡報告接收到的信息。

“命令劉仁軌將軍,必須將高麗水師全部殲滅,不讓他們進入浿水,攻擊我軍,”李業詡大聲地下着命令,“立即命令劉伯英將軍,消滅一切敢於阻擊我軍的高麗人,尋找可以登陸的地方,水師配合我陸師將士登陸,搶佔馬邑山!”

從熊津城到浿水口有八百里左右海路里程,艦隊行進只用了不到四天時間就抵達了目的地,並利用夜色的掩護,在駐錨在浿水入海口附近的高麗水師沒有覺察間,由劉仁軌率領以三十艘鬥艦,兩百餘艘艨艟、走軻等小型戰船組成的水師前軍艦隊,在浿水入海口那個狹長的海灣地帶將高麗水師包圍,水師的另一名將領劉伯英率領餘下的水師戰船,趁黎明前起的霧色,進入高麗人沒有設置任何障礙物的浿水內,在天色大亮前,抵達平壤城外。

李業詡也跟隨在劉伯英的分艦隊後面進入浿水。

浿水入海口處是個非常狹長的海灣,水流平靜,非常適合戰船的駐錨,但因這處海灣或者叫河灣的入海口並不寬,戰船出海還要一段距離,不能大規模地展開隊形,集結在一塊的高麗水師戰船,不容易散開,在被我水師戰船包圍後,基本沒有逃出來的可能。

利用黎明前的夜色包圍高麗水師,併成功地進行浿水內,李業詡懸着的心才稍稍地放了下來。一路行來沒經歷過大的海浪,這是一幸,這麼成功地進入浿水,將抵平壤城外,這又是一幸,雖然說可能有冥冥中的東西在作怪,也有高麗人大意所致,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李業詡覺得還是自己機會把握的好,利用秋日裡南海最風平浪靜的一段日子出航,在不利於水師作戰的凌晨時分進入平壤外海,使得戰事的進展都是按着李業詡的設想發展。

奪馬邑山,是李業詡制定進入浿水後的又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馬邑山在平壤城東,可以俯看平壤城,若是攻佔了這個地方,平壤城內外的制高點就被我大軍搶佔,同時也截斷高麗人可能的逃跑之路,北面有李世民親領的大軍過來,西面是大海,南面是浿水,而浿水已經由我水師控制,若李世民親領的大軍抵平壤城下了,就可將平壤城合圍了。

我大軍抵平壤了,泉蓋蘇文這個狂妄的高麗權臣,還有蹦達的機會嗎?

PS:今天下午的飛機去西安旅遊,期間更新還是依舊!

不知道過去了千年,西安還殘留着多少大唐的痕跡?

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2章 即將開始第78章 禮節真多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92章 酒後亂性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55章 抵達幷州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61章 緊急事件第59章 回家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49章 有佳人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52章 過年雜事第22章 論理第72章 這是誣告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2章 論理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76章 大婚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5章 再次相遇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7章 較量第26章 決定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3章 三月三第11章 陽春白雪第56章 遭遇馬賊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8章 計策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16章 戰爭佈署第42章 善後事宜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53章 青海道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51章 元旦朝會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75章 封賞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6章 長安西市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93章 勸和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113章 吐蕃大軍壓境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
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2章 即將開始第78章 禮節真多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92章 酒後亂性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217章 高延壽所提議的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55章 抵達幷州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61章 緊急事件第59章 回家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49章 有佳人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52章 過年雜事第22章 論理第72章 這是誣告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2章 論理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76章 大婚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順利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5章 再次相遇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7章 較量第26章 決定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3章 三月三第11章 陽春白雪第56章 遭遇馬賊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8章 計策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16章 戰爭佈署第42章 善後事宜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53章 青海道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51章 元旦朝會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75章 封賞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6章 長安西市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93章 勸和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113章 吐蕃大軍壓境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