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四部臣服

安北軍有專門訓練力量的器械,而且士兵的食物很豐富,牛羊肉食基本常有,被挑選爲弓箭手的士兵,臂力方面都有優勢,大多能開傳統意義上的三石弓,兩石弓,算是留了力。

而在弓弦加上了滑輪組之後,開這種制式的兩石弓,實際上所使用的力量就更加少了,像席君買和薛禮這樣的猛人,最高可以開原始的六石弓,用四五石的滑輪組弓弦,他們可以輕鬆連射。

而有專門爭對臂力訓練的弓箭手,對於這種只需要一石多力氣就能拉開的長弓,自然是能夠輕鬆連射了。

此時,整個演武,纔算是真正的上演了肉戲,這種箭矢飛射的場面,讓圍觀的百姓驚呼,那些鐙裡藏身,利用馬盾和護盾護住馬匹和自己的身體的騎士,仍然保持高速前行,這讓許多將領們都不淡定了,這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去他們軍中當騎術教練了。而若是到了戰場,除了用像玄甲騎兵這樣的重騎兵轟他們,誰還治的了像他們這樣靈活的輕騎兵?

“標高三,連射。”

隨着騎兵越發的靠近,指揮弓箭手的校尉,也在調整弓箭手射擊的角度,然而,他們也就只能在這兩個角度射幾箭了,因爲,三百步的距離,騎兵轉瞬就要到了,這時,他們就只得快速撤離到一旁,讓出靶位了。

而此時,重新在馬上坐立起了身形的輕騎兵們,拔出了腰間的戰刀,這是一種圓弧形的兵器,刀頭別看很尖,但有一定的棱角厚度,很重,適合掄,劈砍,這種刀的造型,孫享福在後世影視劇上看到的,是以,讓工匠們摸索打造了出來,騎兵試用之後,果然更加適合馬戰近身搏鬥。

霎時間,靶位樹立的那些草人頭顱就飛起,木樁,也被砍的木屑橫飛,有些力道大的,直接將那些木樁砍的一刀兩段,而且,後面跟上來的騎兵,還能輕易的彎腰砍剩下的半截木樁,因爲他們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胡人或者半胡特徵的人,輕易的可以做到在快速奔跑的戰馬背上做很多動作,別說矮身砍木樁,俯身撿起地面的東西都可以。

“呵呵,你安北軍的輕騎兵,算是將騎術發揮到了極致。”李世民有些稱讚之色的看向孫享福道。

“陛下過獎了!咱北地鐵少,玩不起重騎,就只能在輕騎上面下功夫了,後面還有守城戰車的展示,陛下可命千牛衛在觀看席和百姓的圍欄防護線前豎盾,這些大傢伙,纔是真正保證善陽安全的利器。”

說罷,孫享福還給李世民使了個眼神,李世民順着他的眼色,看到了一邊正愣着看軍士們架設新靶物的麴智盛,莫赫弗等人,頓時明白了孫享福的意思。

上午閱兵儀式上孫享福展示的那些戰車,使用起來聲勢可能會很大,這就是打消那幾個部落首領心中最後一絲猶豫的手段。

“令,千牛衛,左右武衛,於靶場四周豎盾。”

李世民的指定下達,頓時就有穿着鎧甲的士兵拿着一水的大盾牌,在護欄前列起了一道防線,不過盾牌沒有立即將盾牌合起來,這是要讓大傢伙看到士兵架設的靶物了。

許多攻城車,防禦用的盾牌,以及盯着厚厚的防護木板的投石車等,被架設在靶位上,這些東西,是兩軍交戰時的常用裝備,一點水分都沒有摻雜。

衆人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不免有些詫異,這樣的東西,應該放在攻擊位啊!怎麼弄到靶位這邊來了。

然而,當進攻的號角吹響的時候,大家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都不需要全體出動,安北軍這邊只是出動了兩百架連弩車,一車雙馬向靶位這邊衝擊過來,高速奔跑的過程中,這些連弩車上的大連弩不斷的設計,幾乎是每個呼吸之間,就能射出一隻比大拇指還粗的箭矢,兩百架連弩齊射,只是在這三百步距離的奔跑中,就射出了過千支箭矢,整個靶位範圍內,一指厚的防禦木板對這些重箭幾乎沒有任何防禦作用,紛紛被碎裂,靶位裡剛纔擺放上去的那一些戰場裝備,看上去一片狼藉。

然而,下一刻更加恐怖的事情發生了,跟着連弩車後面的,是牀弩大車,同樣是兩百架牀弩車,同時發射。

胳膊粗的大重箭,帶起了空氣中‘嗚嗚嗚’的聲音,待得這些重箭落地的時候,什麼攻城車,什麼投石車,瞬間都被打散架了。

這麼大的牀弩車,在被雙馬拉着,高速移動的時候,還能準確的打擊到靶位,這就已經是十分難得了。

然而,這種對靶位摧枯拉朽的打擊,還不是這些戰車兵的絕招,同樣還是兩百架戰車,跟着牀弩車後面快速奔襲而來,車輛上四名重甲力士準備發動的時候,還特意朝豎盾的士兵們呼喊了一聲。

“合盾。”

“嘭,嘭,嘭······”

投石車的機擴被力士用大錘敲打下去,一個個事先製作好的石彈向靶區飛來。

千牛衛和左右武衛的士兵連忙將大盾合起舉高,成斜面,護住圍觀的人羣。

“啪嚓,啪嚓,啪嚓·····”

木頭被擊碎的聲音從靶位傳來,同時,還有碎石二次落地的發出的‘噗噗’聲。

投石車用的這些石彈可是有講究的,其實那是一個個陶罐,陶罐裡面裝的是打磨鋒利,有棱角的碎石子,一旦被高空拋射出去,陶罐在地面或者建築物上砸開,那些有鋒利棱角的碎石子會激射的到處都是。

如果是實兵對抗的話,這些石子還有可能被燒紅,或者,直接在陶罐裡面裝火油,所起到的殺傷效果,不亞於後世的炮彈。

“嗒,嗒,噠·····”

諸多碎石子迸射出來,許多都打在了護盾上,發出各種響聲,被安排在離靶位比較近的麴智盛等人嚇的面色蒼白,紛紛起身,向後撤退,雖然他們沒有看清靶位上現在是什麼情況,但,用腦補也知道,被這些石子崩到身上的滋味不好受。

短短十分鐘左右,六百架戰車射擊一輪之後,重新在各自的隊伍前列好陣,這時,千牛衛和左右武衛的士兵才撤下大盾,當所有人的目光再向靶位看去的時候,都是一臉駭然之色。

先前擺放在靶位上的那些東西,哪裡還有一樣是好的,木板全都變成了碎木片,連地面,都沒有一處好的地方。

如果,這是兩軍對壘,估計與安北軍對戰的敵軍,此刻已經是死的不能再死了,想找個全屍都難了。

很多沒有見過戰爭場面的人此刻都有些腿腳發軟,那怕是莫赫弗,阿肅郎這樣半野人出身的傢伙。此刻也心臟跳動的厲害,生出了無限恐懼。

任誰也不想和這樣強大的軍隊作戰啊!

“哈哈哈·····,朕有安北軍,北方之地可無憂也。”

李世民的大笑,將這些被破壞場面嚇到了的人們拉回了現實中。

房玄齡則是立即拱手向李世民拜道,“臣爲陛下賀,爲大唐賀。”

看到這幅場景,朝堂上一幫人精般的人物,哪裡還不知道自己現在該幹什麼,紛紛拱手彎腰拜道,“臣等,爲陛下賀,爲大唐賀。”

然之後,全體參閱的士兵也來了。

“爲陛下賀,爲大唐賀······”

十幾萬人的呼喝聲,直衝雲霄,不用說,那些受了這氣氛感染的百姓,也跟着來了,這下,可就是幾十萬人的呼喊聲了。

站在人羣中的莫赫弗和阿肅郎等人,在這種氣氛之中,非常的尷尬,不能跟着大家一起高興,就像是一個被小夥們一起拋棄了的小孩子一樣,非常的不是滋味,此刻,這種難受的感覺,讓他們內心的那一絲顧慮盡去,再也不猶豫了。

“大唐皇帝陛下,我室韋部,願意歸順大唐,永爲大唐臣邦。”

“大唐皇帝陛下,我靺鞨部,願意歸順大唐,永爲大唐臣邦。”

“大唐皇帝陛下,我霫部,願意歸順大唐,永爲大唐臣邦。”

“大唐皇帝陛下,我契丹部,願意歸順大唐,永爲大唐臣邦。”

莫赫佛,阿肅郎,安琪達戈爾,莽古爾等四個首領,爭先搶後的向李世民下拜道。

不過,李世民這個時候還是要端端架子的,只是看着他們,閉口不言。

“陛下,四夷臣服,乃我大唐中興之相,臣請納之。”

房玄齡再度開了口,孫享福以及朝堂上其餘衆人自然也是一起起鬨,因爲人精般的他們,哪裡還不知道,皇帝這是在自擡身價。

“臣等,請陛下納之。”

看到百官都爲自己說話,心裡忐忑的莫赫弗等人一陣感動,而這時,好像很不情願的李世民才道,“既然我大唐臣民都歡迎你們加入我大唐,那朕便許之,望你等歸順我大唐之後,能夠聽從教化,勤於王事,屆時,朕必不虧待你等。”

皇帝陛下點頭了。

莫赫弗四人此時好像辦成了一件天大的事一般,滿心喜悅,以後,他們可就有個大靠山了,而且,對於大唐來說,他們再也不是外國人了。

這就是氣氛烘托的好處了,而孫享福,此時也該出來辦正事了。

“陛下,臣請朝廷立即出臺管理新臣服部落土地,人口,民生的政策,以助這些地處苦寒之地的百姓早日脫貧致富。”

聽到孫享福這話,莫赫弗幾人只想連說三個對對對,脫貧致富啊!誰不想快點啊?

當然,在脫貧致富這張大餅下的隱藏的坑,卻是以他們的智慧根本發現不了的。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

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133章 種稻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415章 回荊州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737章 五年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579章 二進宮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400章 再對質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122章 治病第567章 宴會第479章 王麟隕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567章 宴會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481章 大進項第620章 九垸夜第210章 回朔州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621章 公告欄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270章 戲劇院第706章 開武舉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620章 九垸夜第761章 家事第118章 殺倭第149章 歸來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703章 送葡萄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219章 追擊戰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139章 見韋李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770章 大結局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131章 去交趾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381章 各種忙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275章 半路領旨
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133章 種稻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415章 回荊州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737章 五年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579章 二進宮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400章 再對質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122章 治病第567章 宴會第479章 王麟隕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567章 宴會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481章 大進項第620章 九垸夜第210章 回朔州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621章 公告欄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270章 戲劇院第706章 開武舉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620章 九垸夜第761章 家事第118章 殺倭第149章 歸來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703章 送葡萄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219章 追擊戰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139章 見韋李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770章 大結局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131章 去交趾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381章 各種忙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275章 半路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