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對於大唐的第一部戰爭劇,孫享福的看法其實很複雜,這玩意確實能提升一些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感,然而,卻又有可能加深民族之間的仇恨感,畢竟,現在突厥的人和地都已經在大唐的治下了。

不過,這卻是給了享福一些啓發,戲劇嘛!就跟小說一樣,用一些誇張,或者不真實的手法來表現很正常,如果,在劇情裡,着重突出突厥人南下,是因爲遭遇了白災,不得不爲,再將漢人保家衛國,悍不畏死的精神表現出來,那麼,就能告訴世人,這場戰爭,誰都沒有錯,錯的,只是這世道。

然之後,再將孫享福看到了事情的根本,力求兩族人民停戰,共同對抗天災,解決困難的想法表達出來,最後,讓大家看到成功的樣子,這不是一個對兩族人民宣揚文化融合的好處的機會麼,畢竟,善陽的成例擺在那裡啊!

所以,此刻孫享福雖然口頭上答應了王得用,心裡想的,卻是如何幫助李承乾修改劇本,賦予這出戰爭片更大的意義。

關中各地的水泥路基本修繕完畢,即便是有些雪水,堅硬平整的水泥路面也能供馬車快速的行走,百姓們首次享受到了交通發達帶來的便利,入冬之前,他們學習了幸福村的種植技術,到了臘月,往長安運送蔬菜販賣的農夫們,都掙了不少錢。

同樣享受到交通便利的好處的還有孫享福,他的人馬用了不到兩天時間,就從關中東面,趕到了關中西面,跟李靖匯合。

見到孫享福的時候李靖還有些不好意思,在他心裡,五千把連弩和十副望遠鏡的價值,是遠遠高於蘇定方帶回去的兩萬多青壯的和五萬匹戰馬的。畢竟,在人牙市場,買兩萬多青壯,也花不到十萬貫,而一副望遠鏡的價格,拿出去拍賣,絕對能賣到這個價,那可是比孫享福在善陽拍賣出去的鏡子還要神奇的東西。

敏銳的抓住了李靖這樣的心理,一上來,孫享福就沒打算跟他客氣,笑道,“李將軍,陛下刻意下旨讓我來此與您匯合,意思您懂的吧!

“呃,懂的,懂的,老夫收到陛下的命令,在此等候你,便是知道,陛下應該是要將這些俘虜的處置權交給你了。”李靖點頭道。

他以爲孫享福會拿一封李世民讓他將俘虜轉交給孫享福的聖旨出來,然而,孫享福卻沒有,故作莫名道,“這裡那裡有什麼突厥俘虜?這些分明就是我安北大都護府治下之民嘛!他們只是被頡利擄去戰場而已,現在,他們的家人還在善陽,等待他們迴轉呢!不信,你問頡利。”

“問頡利?”

李靖聞言,眼珠子亂轉,很快就懂了孫享福的意思,這小子,別看年紀輕,手段可真是高啊!很快,他就做出決斷,道,“對,問頡利。”

不一會,被捆住了手腕的頡利,便被推到了李靖帳中。

“頡利,你屬下的那些牧民和大部分兵將,是不是強擄了我安北大都護府治下之民而來?”

聞言,頡利愣住了,心道,本汗起兵的時候,那有什麼安北都護府,你丫的失心瘋了吧!

冷哼了一聲,頡利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了一眼孫享福,便將腦袋仰的老高,不再理他。

“哼,本人就是安北大都督孫正明,我剛纔說的話,就是我想聽到的答案,你如果服從我,我可以保你不死,而且,讓你錦衣玉食的在大唐生活一輩子,反之,你的妻妾,子女,馬上就會人頭落地,而你,到了長安之後,可能是一杯毒酒,可能是一條白陵,亦或者,五馬分屍······”

孫享福越往下面說,頡利的臉色越蒼白,他現在,終於懂孫享福的意思了,別看這人不過是個小年輕,他代表的,可能是皇帝李世民,而李世民,現在需要他這麼說。

“你,你真的能保我不死,子嗣繁衍?”頡利有些結巴,忐忑的看向孫享福道。

“當然,不然爲什麼在你身上費那麼多口舌。”

孫享福淡定的答了一句,頡利一想也是,連突利李世民都沒有殺,還封了爵位,要是自己聽從李世民的吩咐,他又有什麼理由殺自己呢?活着的自己,可比死去的自己有價值。

“那好,本汗答應你,希望你能履行自己的諾言。”

李靖有些意外,頡利會這麼容易就上道,孫享福卻是一點都不意外,歷史上他被李世民抓了之後,也沒有顯得很有骨氣,李世民讓他跳舞娛樂羣臣,他就跳了,爲的,只是多活幾天而已。

當然,李世民讓他起舞,讓馮智戴詠詩,最後說出“胡越一家,古未有也”,也是爲了促進民族融合,並不是要殺他,或者羞辱他,貞觀盛世,可以說是打出來的,也可以說是融出來的,有了周邊各民族打心裡的支持,大唐想不強大都難。

待頡利被押下去之後,孫享福纔打了個響指,招呼帳外的薛禮進來。

“有大任務交給你,帶領咱們的人,將這裡所有的突厥人押到善陽去,告訴他們,到了善陽,就能有糧,有草,有暖房過冬。沿途不管有任何人想要爲難你,就打他丫的,知道沒?”

“末將領命。”

“等等,正明,你要把所有的人都弄到善陽去?”李靖看不過去了,叫停道。

俘虜兵將加上牧民,可是有二十萬多人口,而孫享福帶來的人,不過三千騎而已。首先,能不能押送都是一個問題,再加上,全部弄走,一點都不留,這合適嗎?陛下可是要搞盛大的獻俘儀式的。

“呃,那就把那些突厥將領和他們的家眷留下吧!”

孫享福也是想到了一些問題,改口道。

“依老夫只見,還是留下一半的好。”李靖有些擔憂的道。

“反正弄多弄少他們都要噴,何必給他們留,除了那些將領和他們的家眷,都帶走吧!”

孫享福其實連那些將領和他們的家眷都不想留的,畢竟,在突厥部落,一個有身份的人,身後往往都跟着很大一個族羣,他們就是以繁衍能力,來判斷一個部族的大小的,所以,留下的,很可能是幾千過萬人,這些人口,到了善陽,足夠支持孫享福開多一個產業,畢竟,來自後世的孫享福,腦子裡裝的東西太多,都需要人手去實現。

不過,將他們留下也是有好處的,那些突厥百姓沒有了自己的頭人,管理起來就輕鬆了,畢竟,他們的普遍智商,跟漢民都差的老遠。

“如此,來自朝堂的壓力恐怕會很大。”李靖很快就想到了下一步問題道。

“沒事,朝中若是有事,便由我一力承擔就好。”孫享福打包票道。

他不像李靖,五六十歲的人,還是一個郡公,像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等後輩,爵位官職都在他之上,有時候在朝堂上站班的時候,會有些尷尬,所以,滅頡利這一戰的功勞對他來說還是有些重要的,因爲這次不能進爵國公的話,往後,可沒有那麼多打仗的機會了。

畢竟,現在歷史已經改變,以此時李世民的軍力之強,原本可能發生的內部叛亂和邊患,很可能不會發生,這不,就在頡利被滅之後,東邊最強的鄰國高句麗都不敢在河北道邊境蹦達了麼。

而孫享福,年不過二十,已經是郡公的爵位了,再加上此次說服夷男臣服大唐的功勞,難道讓他二十歲不到就封國公?那以後還這麼封?

所以,李世民讓孫享福來處理這些俘虜的問題,很有可能就是存了讓孫享福犯錯的心思,以過抵功,佔一些實際利益的同時,避免他年少居高位,今後升無可升的尷尬局面。

孫享福猜透了李世民的心思,所以,當然是要好好的配合他,別說國公,即便是他現在的這個郡公爵位和安北大都督的職位,他都嫌有些太高了,要不是管理北地確實需要這樣的身份,他早就找機會犯錯,降自己的爵位了。

看看貞觀朝的大臣們,只要想幹事的,那一個不是起起落落好幾次,以蕭瑀爲最,之後就是長孫無忌,排在他們一線的所有同層次大員,幾乎都有升降起伏的經歷。沒有理由的時候,天上出現一個日食,都是理由,新唐書上,貞觀初期幾年,一出現有日食的記錄,馬上就會伴隨着一條宰相被貶的記錄,可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聽孫享福說的信誓旦旦,李靖最終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正明就請自行其事吧!老夫就當沒看見,這就起行前往長安。”

大軍駐地到長安可沒多遠了,騎馬的話,一天就能到了,不過,孫享福可沒有讓李靖回去的意思,阻攔道,“反正離獻俘儀式的日子還有一段時間,將軍還是和我一起這這裡住幾天的好。”

“爲何?”

“當然是讓我屬下的人押着人馬先走幾天啊!這大隊人馬走的慢,萬一到時候陛下頂不住壓力,讓人追回怎麼辦?”

聞言,李靖失笑的指了指孫享福,心道,這傢伙也太雞賊了,行事端的是密不透風。

於是,孫享福和李靖在渭河旁邊硬是悠哉悠哉的住了六七天,才啓程前往長安,而這時,整個隊伍押解的人數,只有一萬餘了,至於帶着帶着三千人,押解着近二十萬人口往善陽趕的薛禮,已經走出去了七八百里地,等他們到了幷州地界,收到孫享福急信,率了一萬人馬來接應的阿布突思,已經順利的和他匯合了。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556章 抓捕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415章 回荊州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273章 酒宴第180章 行軍難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734章 宣撫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693章 去雲南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381章 各種忙第282章 談心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九章 送魚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693章 去雲南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260章 抓生產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561章 錯失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667章 動畫片第620章 九垸夜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621章 公告欄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382章 滿月酒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666章 書畫第365章 戰報來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519章 安排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760章 治理難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533章 巡視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132章 進了寶地
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556章 抓捕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415章 回荊州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273章 酒宴第180章 行軍難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734章 宣撫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693章 去雲南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381章 各種忙第282章 談心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九章 送魚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693章 去雲南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260章 抓生產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561章 錯失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667章 動畫片第620章 九垸夜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621章 公告欄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382章 滿月酒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666章 書畫第365章 戰報來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519章 安排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760章 治理難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533章 巡視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132章 進了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