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分田到戶

“兩個壯丁才四十畝地?”王旭聞言有些失望的道。

他王家的兩個青壯農奴,每年至少得給王家種植兩百畝地,一年到頭基本不會消停,怎麼到了孫享福這裡,才四十畝,這差距可是太大了。

“怎麼,王公子可是覺得少了?”

“少呀,太少了。怎麼可能才四十畝呢!”

“呵呵,公子可算過,這四十畝地種出來的東西,價值幾何?”

王旭可不知道孫享福要種的是香料,他還只當是普通農田,所以,當孫享福這麼說的時候,他有些詫異的看向了孫享福。

“王公子,請菜。”

孫享福含笑的做了個請的手勢,而他指向的餐盤,正是孜然烤羊肉,這道菜作爲被北方人的王旭當然是經常吃,而且,他所吃的烤羊肉通常也都會放很多的香料。

起初他還沒明白孫享福喊他吃菜的意思,不過孫府的菜品確實美味,就拿這道平時他常吃的烤羊肉來說,就鮮香的多。

“這道烤羊肉所用的香料,王公子知道多少錢一斤嗎?”

“香料?”

“沒錯,本官想在草原上種植的農作物就是香料。”

孫享福爲什麼要種香料?這裡面有很深層次的原因,香料對於肉食的輔助作用非常大,不僅是調味,還能減緩肉質的腐壞速度,對於草原上以肉爲主食的遊牧民族來說,有着巨大的誘惑力,可偏偏,這個東西它又吃不飽肚子。

如果草原上的當權者們習慣了吃添加過香料的牛羊肉,那麼他們會越吃越窮,因爲這東西貴啊!

而且,就算種植在草原上的香料被他們搶去了,損失的是王家啊!

再說了,他們把香料搶過去又吃不飽肚子,只會讓他們更加的離不開香料。

這是一筆怎麼算孫享福都不會虧的買賣,至少他借了王家的手,將自己的地盤向外延伸了,當然,如果王家能夠擺平關外的幾個遊牧民族鄰居,那麼,整個朔州將會成爲被王氏田地包圍的內線,將會更加安穩。

“香料好,香料好啊!”

不僅是王旭,和他一起來的幾個王氏子弟得知孫享福竟然會種香料,也是附和了起來,雖然他們十指不沾陽春水,但還是知道香料這個東西在大唐賣的還是比較貴的。

“呵呵,一畝香料田至少可以產出一石多香料,那可是價值一百多貫,不知王公子家的田地,多少畝才能產出一百多貫啊!”

大唐今年的糧食價格大跳水,一畝地的產出五百錢都賣不到,孫享福要是真能種出香料來的話,那麼一畝地產出的價值就相當於王氏二百多畝糧食田地的產出了,而如果兩個壯丁就能打理四十畝香料田的話,那簡直就是太划算了。

“好,四十畝就四十畝了,我王家開春之後,至少能給你提供四萬青壯,屆時,你就看人頭劃地吧!”王旭一拍案几笑道。

聽到‘四萬’這個數字,孫享福在心裡猛抽了一口氣,朔州之地,整個還不到五萬人口,王旭一張嘴就給他弄四萬青壯過來,這估計還是保證了他王家在關內土地的耕種之後能派出的人數,這份實力,也是沒誰了,整個幷州幾郡,起碼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他們王家控制之下。

四萬人,那可是能夠開荒八十萬畝土地,八十萬畝土地按照大唐的田畝面積來算,那可就真是方圓百里之地了。

“可不能等到開春,到那個時候,就什麼都遲了,因爲種香料的地對於整田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公子家的人,現在就得往這邊派,先修築堡壘,把佃戶們的住處安置下來,以本官之見,方圓五里築一堡最爲妥當,每兩千人分住一個堡壘,正好分築二十個堡壘······”

講起這個,孫享福就開始滔滔不絕起來,他並不去管王家如何在冬季讓四萬民衆遷到關外雪地裡的難度,因爲王家的家大業大,物質儲備充足,耗的起,孫享福樂於見到他們消耗。

所以,他只告訴王旭,自己對那些地方的規劃,將來的產出幾何,想要獲得那麼巨大的利益,他王家就得投資。

如果王旭這裡有一個算學高手的話,一定會告訴他,大冬天的讓四萬民夫到關外的雪地築堡壘,蓋房子,要花費的錢糧可能達到數十萬貫,但此刻,王旭早已沉浸在八十萬畝香料田的美夢中不得醒,那可是年產出八十萬石以上的香料,即便種多了價格會賤些,但至少也能賣出幾百萬貫吧!

想比於幾百萬貫的收入,幾十萬貫的投資算什麼?

在王旭看來,這個生意做得,而且一旦做成,王麟和王浩就再也沒有和自己競爭家主之位的資格。

“那本公子吃完這頓酒,就立刻回去安排動員人手。”王旭說罷,端起了自己案前的酒杯,一飲而盡,孫府的酒烈,倒是讓他面色一紅。

孫享福聞言一笑道,“不急,不急,也不差這一天兩天的,幾萬人的動員可不是小事情,本官以爲,必須要通報朝廷,另外,這些人既然在我朔州周邊開荒種地,最好把戶口遷移到朔州來,沒有戶口的,本官這裡可以給他們補辦,王公子要的是土地,是財富,那本官就要點政績,這一點,王公子不會不同意吧!”

“怎麼會,你我合作,本就互惠互利,不僅如此,本公子在馬邑城周邊還有十幾萬畝田地,僱傭的佃戶裡,有許多都沒有戶籍,就一併送給孫長史做政績了。”

王旭也算是個大方人,知道這個合作想要長久穩固的保持下去,就必須跟孫享福互惠互利,好處他一個人佔的話,孫享福這種人是不會甘心情願跟他合作的,之前他大哥王麟不就是招攬失敗了麼。左右不過是給官府交些人頭稅的事情,花不了幾個錢。

有了王旭的許諾,他屬下帶過來的幾個人也知道該怎麼辦事了,目前孫享福跟他們的主子是合作關係,他們自然的要賣力,還別說,自他們在各處縣衙上任之後,短短几天,衙門的運轉就開始慢慢走上了正軌,這也是爲什麼李世民即痛恨世家,又不得不用他們治理國家的原因。

整個朔州地在孫享福見過王旭之後就變成了一個大工地,連隨同李績大軍一起到來的民夫孫享福都沒有放過,先是給團結營將城內營房改造了一番,一水的磚瓦房,火炕大通鋪。

由於這裡原先是樑師都過萬兵馬的駐地,規整了之後,地方很空曠,孫享福除了給團結營建造了足夠大的室內和室外訓練場之外,還將好多地方改成了庫房,和一些可以養殖的農舍。

現在他可是有管軍的權利的,當然,如何訓練軍士,帶兵打仗他不會管,但士兵的日常生活他是要管的,畢竟,雖然只有三千人馬,但這卻是朔州財政最大的一筆消耗。

朔州現在一窮二白,根本沒有錢糧拿出來供養他們。所以,孫享福就想到了一個明朝時期纔會實行的制度,軍屯制,在未來,團結營的軍士將會常年服役,在服役期間,除了早晚出操之外,他們還要負責耕種孫享福劃給他們的五萬畝田地,平均分攤下來,每人也就十多畝,比這個時期普通農夫的耕種量少了好幾倍,這是因爲孫享福認爲,五萬畝田,精耕細種的話足以滿足他們的口糧消耗,畢竟,他劃給團結營的是熟田,用自己教授的種植方法耕種的話,五萬畝地一年至少可以產出二十幾萬石以上的小麥。

一石小麥差不多就夠一個士兵吃一個月的了,三千人一年的口糧消耗不會超過五萬石,多出來的十幾萬石,可以換豆料餵馬,可以當做軍餉福利發放,還能飼養一些雞鴨豬等,來增加肉食,只要不出現將官貪污腐敗的問題,軍屯田地的產出,足夠供應他們消耗。

對於這個所謂的軍屯,郭破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軍隊有了自己的產業,吃喝有了保障,當兵的誰不高興,要知道,大唐的府兵很多時候是需要自己帶糧食用度的,一般是由戶籍所在地幾戶共同供養一個府兵,孫享福將府兵服役常態化,那麼就大大的增加了府兵的訓練強度,讓府兵在訓練之餘,能夠種植田地,自負消耗,這就減少了這個府兵家裡,以及供養這個府兵的幾戶人家的稅收,是大好事。

都等不到冰雪融化,郭破就求着孫享福給他劃軍田,於是,整個朔州地的分田事業,就在這個冬季展開。

孫享福首先出榜宣佈了叛逆樑師都對朔州的統治朝廷是不承認的,所有地契,房產等,必須經過大唐官府的重新勘驗,發放文書,而發放這些文書,首先你就得到官府重新登記戶籍,所有的田產,房產,將會登記在你的新戶籍冊上,那些不能出示原有田地地契文書的,不好意思,這田就不是你的了,官府要收回,重新分配。

在戶籍登記完畢之後,每戶按照大唐規定,劃永業田八十畝,不管你是牧民還是農民,都有八十畝,農民以戶籍所在地的熟田優先,牧民則是以戶籍所在地的荒草地優先,如果你要在這八十畝以外的草場放牧,也可以,朝廷給每個縣的牧民指定的放牧區域,但去那邊放牧,你每年需要繳納一定的稅賦,這不計算在免稅期內。

基本上整個臘月孫享福都忙碌在勘驗發放戶籍,分田到戶。好在朔州地的人口不多,就一萬多戶,一個來月,基本全部搞定,統計完之後,孫享福得到了一個更加全面詳盡的數據。

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340章 談條件第743章 到船廠第621章 公告欄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124章 試藥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770章 大結局第570章 走場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420章 送別第127章 海戰第282章 談心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760章 治理難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十二章 告狀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125章 審訊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454章 軍議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165章 忽悠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533章 巡視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235章 胡商到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770章 大結局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147章 豐收樂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300章 大動作第562章 利益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733章 到吐蕃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288章 密室
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340章 談條件第743章 到船廠第621章 公告欄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124章 試藥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770章 大結局第570章 走場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420章 送別第127章 海戰第282章 談心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760章 治理難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十二章 告狀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125章 審訊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454章 軍議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165章 忽悠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533章 巡視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235章 胡商到第495章 虞府拜訪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770章 大結局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147章 豐收樂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300章 大動作第562章 利益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733章 到吐蕃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288章 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