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沒有難度

當淵蓋蘇文屬下的士兵列陣舉火推進的時候,他們看到了的,是鐵甲重盾,整齊排列的唐軍,而他們的面前,是堆了好幾層高的高句麗士兵的屍體。

由於有樹林的掩護,淵蓋蘇文根本不知道這林子裡究竟有多少唐軍,反正不可能只有三四千人,這倒讓他不然貿然進兵了。

“停止前進,嚴陣以待。”

距離天亮,不過是半個時辰而已,淵蓋蘇文就不信,到時候這些唐軍能夠面對自己數十萬大軍的圍剿。

可惜,此時林中深處的張公瑾早已料到了他的心態,其實,排在後列的大部份唐軍已經開始卸甲,往先前在林子裡早就探測好的道路撤退,那些戰馬,正好用來馱他們的重盾,重甲,在樹林裡穿行,別說半個時辰,就是一刻鐘,他們能讓高句麗人連他們的背影都看不到。

而且,淵蓋蘇文要是敢追擊的話,負責斷後的嶺南軍會讓他們懂得‘逢林莫入’的道理的。在不能形成陣型的崎嶇山地裡,他們只需要少量人,手持連弩,就能沿途邊打邊退,而不能大規模衝鋒的高句麗士兵,只有留下一地屍體的下場。

這場夜襲的戰果非常好,殺敵應該有四萬餘,大部份都是精銳主力,最關的是,這讓淵蓋蘇文大軍無法得到歇息恢復,天亮之後,他們的戰鬥力必然會有所下降。

而且,唐軍也不是打一傢伙,就這麼遁走了,他們稍作歇息之後,會向昨日押送糧草輜重先行撤離的十五萬大軍發起進攻,任你主力大軍再多,再強,沒有了糧草,全軍將士的士氣,只怕也會降到冰點。

兩萬五千人不到,對陣十五萬,雖然不是高句麗的王牌主力部隊,但也是一場硬仗,已經戰過一場的張公瑾部,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再次行動,這時,唐軍的裝備補給優勢就起到了作用,每個人一個睡袋,找一塊平地就能睡,根本不需要生火做飯,各種肉罐頭,水果罐頭,以及各種烤制好的餅乾,吃喝完一抹嘴就行。

任誰也想不到,他們能在半個小時的時間內,吃喝完畢,並且安心的睡下。

反觀高句麗大軍,光是全軍生火做飯,就得大半個時辰,吃的也是沒有營養價值的粗糧,等他們收拾完炊具去歇息的時候,一個時辰早就過去了。

當天剛矇矇亮,淵蓋蘇文發現林子裡面已經沒有人的時候,他放棄了追擊的想法,開始命令大軍生火造反,準備吃飽喝足之後,與唐軍主力決戰。

而唐軍這邊,早早的就吃完了早飯,在大營前的空地上,將已經搬空的糧車用鐵釦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堵一丈多高的鐵皮包木的城牆,各種戰車,也已經在相應的距離調整好了位置,仰角,擺開,坐着各種戰前準備。

“陛下,分出去兩萬兵馬之後,我軍戰車操控那邊的人手就有些不足,恐怕,傷兵也要參戰了。”

做了完整的排陣調度之後,李靖向李世民彙報道。

唐軍大營現在沒有受傷的戰兵人數,加上程處默帶來的五千人,也不到三萬人,這些人中的一大部分,可是要排布在車陣後面的,甚至,很多原本操控投石車和弩車的力士,也要抽調到車陣這邊來幫忙。

那麼,操控數千架投石車,弩車,就會有大量的人員缺口,因爲,在以少對多的情況下,這些戰爭利器的使用率肯定會很高,除了主要負責操控的控制手以外,光是裝石彈,調運箭支補給的人,都需要一萬多人才能保持這麼多戰車的持續運轉。

比如牀弩箭,一個人最多就拿兩支箭,一箱箭,兩個人都很難擡的動,不是力士的話,通常需要四個普通民夫才行。

“皇帝陛下,讓我們幫忙吧!是淵蓋蘇文那個天殺的害了我們,我要要報仇”

李靖在找李世民彙報工作的時候,李世民正在查看那些高句麗百姓的用餐情況,秋日的夜晚已經很冷了,如果有什麼凍傷,不能及時的填飽肚子,他們中的很多人,就可能生病,他不不想更多的人成爲唐軍的負擔。

但卻想不到,自己與李靖的對話,會被其中一些懂得漢語的高句麗百姓聽進去,而且,用一些地方方言,翻譯給了大家聽。

聽到高句麗口音的這聲‘皇帝陛下’,李世民莫名的有些感動,這讓他突然想到了今天早飯的時候看到的孫享福發過來的那封信,他再度提醒李世民,謹慎應對戰事,小心處理好與高句麗民衆之間的關係,如今看來,高句麗人,也不都是食古不化的。

“陛下,高句麗民心可用,臣可以安排他們其中的青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此,就有勞李相調配安排了。”

很快,飽餐了一頓的高句麗百姓們,就被李靖調度了起來,由於受到了唐軍的保護,他們其中很多人都沒有受傷,做做搬搬擡擡,遞送的工作,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趁着高句麗大軍沒來,李靖給他們每個人分配了位置,演練了兩三遍,他們只需要負責機械的傳遞,就能協助四千多操控手,將四千多戰車運轉起來,現在,是陣地攻防戰,這些戰車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

太陽高照之後,延津城舊地燃燒了整整一夜的大火漸漸開始熄滅,古代的建築並不複雜,大多是一些一層的矮房,建材也是普通的木料而已,燒完了就,就成一堆黑灰了,到了下午,連還在冒着濃煙的地方都不多了,而這時,淵蓋蘇文的大軍,也列陣而來了。

吃煙灰的感覺很不好受,當他的軍隊沓過了那一片焦土,看到了一具具白骨的時候,士氣明顯是呈階梯式下降的。

這一場大火,只是燒死了四千多唐軍,卻燒死了高句麗近十萬生靈,其中有多少是他們的戰友,同宗兄弟,已經無法計算的清楚,然而,他們卻知道,這些人,本可以不用死的。

見到了如城牆一樣排列起來的車陣,不光是那些士兵們,就是淵蓋蘇文,也呆立當場,唐軍給了他太多的意外了,完全不是當初的隋朝可以比擬的。

還沒有打,淵蓋蘇文,就已經心怯了,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心怯了,當初在海上遇到被趙龍和嶺南水軍的船隊的時候,就出現過一次,後來,他堅持打了,結果就是他成爲了唐軍的俘虜。

這一次,他帶着差不多是唐軍人數五倍的軍隊,站在唐軍面前的時候,他居然再度心怯了,不過,他還是決定,硬着頭皮打下去,因爲,他總是對於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畢竟,他的二十幾萬大軍中,有好幾萬是騎兵,不顧損傷的衝擊起來的話,一定會重創唐軍。

“高句麗的將士們,打贏了這一場,我們將是整個東方的霸主,再也不會受到來自外部的威脅,用你們身體裡最強的力量,揮動戰刀,殺光他們,迎接高句麗輝煌的時刻”

在淵蓋蘇文鼓舞屬下將士士氣的時候,唐軍陣營這邊沉默以對,他們的士氣根本不需要鼓舞,負責操控戰車的人,只需要盯準了打擊位,負責在車廂裡準備抵抗高句麗士兵衝擊的長槍手,只需要將槍桿調整到一個最稱手的位置,等高句麗的大軍靠近了,發射,或者刺出去就好。

他們根本不用擔心車廂的牢固程度,鋼鐵築造的車轅下,他們早以打下了釘樁,就是最高大的戰馬,全力的衝撞到車壁上,也只會產生一些輕微的晃動而已,據說,這種晃動,是故意用來減震的。

當然,除了這些裝備上的優勢,他們之所以有這麼強的自信,是因爲他們過往的戰績,自從大軍東征以來,就沒有他們攻不破的城寨,打不敗的敵軍。

所以,淵蓋蘇文在他們看來,也不過是一隻跳樑小醜,他的作用,頂多是能夠在大家的軍功薄上添加一筆色彩而已。

轟隆隆的馬蹄聲響起,二十五對五萬的大戰,即將展開,與此同時,三十里外的一處山道上,另一場戰爭,剛剛結束。

打完夜襲,趕了一陣路,又休息了兩三個小時的張公瑾軍,輕易的就正午時分,追上了淵蓋蘇文的糧草輜重大隊,在他們看來,吃個飯就要浪費一個多時辰的高句麗大軍,簡直就遜爆了,睡醒之後的他們,只是來了十公里越野,就輕鬆的追上了他們。

要知道,這可是唐軍平時訓練的日常科目,十公里越野之後,纔是搏殺,器械訓練,當然,張公瑾也沒有急着襲擊他們,而是山林小路,直接繞到了他們隊伍的前面,又走了近三公里,才讓大家吃飯歇腳,等待敵軍到來。

他已經估算好了時間,以高句麗大軍緩慢的行軍速度,起碼得半個多時辰以後纔會到這裡,而且,那個時候他們下午的飯點,也差不多快要到了,等他們解決下午飯的時候,正好對他們發動突然襲擊,這事,對於八百人就敢直接衝到他們大隊裡搶人的唐軍來說,沒有一點難度。

而且,沒有難度的事情,還不止在他這一處地方發生,數百里外的遼東城下,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唐軍似乎完全掌握了守城將領的防守套路一般,輕鬆的就攻上了這座看似牢不可破的城池,而且,迅速的城頭站穩腳跟,讓源源不斷的唐軍鐵甲士登城,半個時辰後,一面城門被打開,唐軍數萬大部隊進城,與十幾萬守軍展開白刃戰,沒過多久,戰事結束,遼東城被唐軍佔領,高句麗近十萬衆被俘。

要說侯君集爲什麼會這麼輕鬆的攻下遼東城,這就只能說他運氣好了,剛好在這邊收羅到了一個會讀高句麗脣語的民間藝人了,而偏偏負責守城的高句麗將領,把自己的將臺設置在了遼東城高大的城牆上,

這位民間藝人,直接用望遠鏡,讀他的脣語,就讓侯君集完全知道了遼東城的防守策略,在那麼強大的裝備差距下,又掌握了一手情報,打不下來纔怪。

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467章 鏖戰第八章 加夜餐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560章 審問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770章 大結局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463章 困惑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211章 戰略第282章 談心第323章 又出招第336章 再起程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419章 回長安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180章 行軍難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456章 戰局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193章 殺心第九章 送魚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175章 唐奉義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265章 會夷男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577章 追擊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666章 書畫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509章 大招工第584章 九垸縣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285章 上朝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269章 私聊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317章 逛夜市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
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467章 鏖戰第八章 加夜餐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560章 審問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770章 大結局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463章 困惑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211章 戰略第282章 談心第323章 又出招第336章 再起程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419章 回長安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180章 行軍難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456章 戰局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193章 殺心第九章 送魚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175章 唐奉義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265章 會夷男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577章 追擊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666章 書畫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509章 大招工第584章 九垸縣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285章 上朝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269章 私聊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317章 逛夜市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