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

黃昏時分,武士彠回到了府中,有孫享福在,他自然是要招待一番的,吃飯的同時,也正好談談公事。 ̄︶︺

“正明以爲,那些傢伙會答應你提出來的條件麼?”

對於這些地方豪強,武士彠是沒有絲毫好感的,他們瞧不起商賈出生的武士彠,武士彠更加看不慣這些以巧取豪奪的手段坑害百姓的世家。

所以,自武士彠上任之後,很少與他們有交集,在聽過孫享福給他講解的一些情報數據之後,他心裡並沒有什麼意外,不止是在山南道,除關中和安北大都護府外,大唐任何有地方豪強勢力的地區,都存在着這種較大的出入,地方主官,大部份都是這些有世家背景的人在擔任,通常都會相互聯合,共同謀取利益,只是山南道這邊的情況,稍微嚴重一些而已。

“他們要是敢阻礙朝廷的大政策,陛下開春之後,就敢提大軍來滅了他們,不過,他們並不傻,謀求的也只是利益而已,所以,同意的可能很大。”

武士彠點了點頭接話道,“那麼,老夫要做的,就是等他們同意了條件之後,將那些勞力想辦法控制在朝廷手中?”

孫享福搖了搖頭道,“不是控制在朝廷手中,那些百姓們,目前並不太相信朝廷,他們就是在朝廷的管理之下,才落到今天這步田地的,您只需要維護好他們的權益就行,相信,看到了利益,他們的膽子自然會大起來,只有他們的膽子大起來了,再加上有政策的保護,纔敢勇於掙脫這些豪強對他們的控制。”

“你的意思,是分步驟,慢慢來?”武士彠的智商不低,只是片刻之間,便領會到了孫享福的意思。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是的,地方豪強勢力根深蒂固,若是行殺伐之道,或高壓政策,難免引起天下各處的反彈,您在地方爲官已久,應當知道他們的秉性。

現在朝廷即將對外開啓戰爭,內部要是亂了起來,就容易釀成大禍。

所以,陛下雖然是派我來解決山南道的問題,但其實,全天下的地方豪強勢力,都在看着這裡,這是朝廷新政邁向全國的第一步,咱們必須溫和些。”

地方豪強想要地,沒關係,朝廷給你地,並且低價的給你,甚至白送給你,朝廷要的是治民權,你把百姓的管理權,交給朝廷,那麼,朝廷並不介意你在地方上發財。

但如果你要是跟朝廷爭奪治民權,那性質就不一樣了,這是造反,朝廷無法容忍。

就眼下的情況來看,孫享福很精準的把握住了地方豪強的需求,按照他們以往的發展路線,這些地方豪強對於土地是一直有需求的,國家現在的戰亂少了,他們族內的人口在快速增加,想要這些族人的生活都過的好,就需要更多可以產出經濟價值的田地。

沒辦法,在農耕社會,田地就是產出經濟價值的根本。

而這些地方豪強看重的,通常也是本族人的發展繁衍,至於那些農奴,都是外姓人,他們的生死貧富,於本族的發展來說,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朝廷賦予他們公民權益又怎麼樣呢?沒飯吃的時候,他們還是需要到自己門下來做奴才,因爲過往的經歷讓他們知道,沒有飯吃的時候,這些小老百姓是多麼的沒有底線,所以,並不會擔心他們脫離控制。

孫享福用給他們土地作爲交換條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從五姓七家手上置換出來的土地太多了,很多原本在中原種植這些土地的百姓,都被五姓七家遷到了北地,這些空餘出來的田地,朝廷根本就種不過來,因爲沒有人手。

與其讓其荒廢退耕,不如利用一下,用來對付這些仍然紮根在中原地區的中小世家,以中小世家的土地佔有量擴大爲代價,換取新政的實施,百姓的自由。

緊接着,就是推動工商業了,只要讓百姓的勞動力值錢起來,土地就會變成雞肋。

當百姓的生存不是隻能靠靠種田的時候,情況就大不一樣了,而如果去從事工商業,會讓他們更加富裕的時候,那麼,整個社會結構就會重新洗牌。

種田的世家,地方豪強,會越來越窮,從事工商業的百姓,會越來越富。

孫享福布的這個局很大,幾乎是要顛覆整個社會結構,然而,表面上看上去,它卻又是相當溫和的,因爲整個演變過程,需要至少兩三年的發展,才能成爲趨勢。朝廷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做了一件最基本的事情,那就是保障公民的權益。

朝廷並不會將這些獲得了權益的百姓遷走,他們除了基本權益得到了保障之外,實際上,還是需要靠給地方豪強工作來謀生,因爲,朝廷並沒有給這些重新上戶籍的百姓分發土地的政策,甚至,直接把空餘出來的地都低價處理給了他們這些世家豪強,讓百姓沒有了做回自耕農的通道。

孫享福的這個做法,會給其它地區起到一個表率作用,這對於那些豪強來說,可是大好事,他們說不定都會主動來爭取這樣的好處,如此一來,各路改制巡察小組的工作就好做了,那些地方豪強不僅不會刁難他們,還是將他們當成座上賓,刻意討好他們,誰會不想要地啊!沒有了土地的老百姓,那就是任他們剝削的奴隸啊!

但是,當很快他們就會發現,工商業逐漸發展起來之後,他們根本就留不住這些百姓,田地,只能留給他們自己種。

“那老夫,具體從何處着手呢?”

武士彠也十分認同孫享福說的,這也是爲什麼,他在自己明明可以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向李世民奏報問計的另一個原因,他擔心自己的步調與中樞的步調不一致,整出什麼亂子來。

“首先,是對公民權益的宣講,朝廷的改制巡察小組一邊改制,您一邊要督促地方衙門下屬的官吏,最大範圍的告訴這些百姓,他們今後有哪些權益,然後,專心發展咱們的水路轉運公司,以及我給您設計的一些產業就好。”

孫享福說着,將自己這段時間在船上寫的一些東西拿了出來,推給了案幾對面的武士彠。

江漢平原的最大產出,便是魚米,如今,把田地給了世家豪強,那麼,米的方面,除了築垸而成的新田,大頭基本而算是讓出去了,剩下的,就是魚,當然,可以延伸了來看,就是水產品,或者說溼地產品。

來自於後世的孫享福知道,這裡,在後世可以產出供十幾億人民食用的鴨脖子,鹹鴨蛋,皮蛋等食品,而且,還是全國水產養殖業最發達的地區。

所以,這些產業,是必須是要上馬的。

另外,就是蓮藕,蓮子,菱角等水生植物種植,魚罐頭,臘魚乾規模化產出等。

當然,這些產業,只能對於對當地的發展起到一些輔助作用,能夠解決的,最多也就是幾萬人的就業問題。

真正的大頭,卻是在水路轉運公司上,建立碼頭,倉儲,操持船務,保證運營,這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人手那裡來?

除了那些被招降的水匪之外,就從這些獲得了新戶籍,卻沒有土地的百姓中招募了。

而且,一旦水路轉運公司成立,那麼,需要的商販數量就會大大的增加,有了與外部的溝通,就會有更多的勞動力輸出,當累死累活幫那些世家豪強種地,卻只能勉強得到兩餐的百姓,知道搭船去關中,一天只需要勞作四個時辰,就能吃兩頓飽飯,還能拿一貫錢的工錢的時候,他們會不想去?

況且,那些世家豪強,之後並不能限制他們的自由,因爲新的公民戶籍制度,讓他們有權利自由的外出。

武士彠談起正事起來,也是個比較認真的主,所以,直到孫享福吃飽了飯,準備離開的時候,他才擡起頭。

“正明的生髮之能,老夫今日纔算得以親眼見識,如若按照你這冊子上面的實行,不出兩三年,整個山南道之地,便再無貧苦饑民也。”

“應公謬讚了,有想法容易,執行起來難,光是這些最初的築垸成田,規劃溼地,修建碼頭,就非常考驗人的組織能力,做到其實比想到要難的多。”

“不難,不難,媚兒會幫爹爹的。”

不知什麼時候,端着一壺熱茶的武媚娘也出現在了客廳,想來,她是得知了父親回來了,想提前討個好,以免接下來被責罰的太狠。

“哼,你這丫頭,端的是無法無天,你知道偷跑出去,害得爲父和你孃親有多擔心嗎?在外面定然是給你孫叔叔添了不少麻煩,還不給你孫叔叔斟茶賠禮。”

武士彠故意板起來的臉,根本沒有多少威嚴可言,武媚娘亦是故作歉意的點了點頭,將小小的茶壺提起,小心翼翼的給孫享福的茶杯裡添了些茶,在臉背過武士彠的時候,還俏皮的朝孫享福吐了吐舌頭,看來,跟自己在船上呆了幾天之後,這丫頭是一點也不怕他了。

故作享受的喝了一口武媚娘給自己倒的茶,孫享福笑道,“令千金聰慧過人,說不得過幾年,真的能成爲應公的一大助臂呢!”

聞言,武士彠臉上卻有些暗淡,語態略帶哀傷道,“只可惜是個女娃,老夫那兩個混賬兒子,嗨,不提也罷!”

龍生九子還各有不同,在武士彠糟糕的教育下,武媚娘都能完全靠天賦,成長爲一代女帝,可見她的不凡之處,孫享福目前還不能理解武士彠心中的痛,在他看來,等武媚娘長大成人的時候,或許,大唐的政治舞臺,已經能容許女人介入了。

“小媚娘,你若是真的要幫你的爹爹,可是要更加認真學習,不能貪玩哦!”

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543章 採紅菱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543章 採紅菱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113章 溪村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711章 誣告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124章 試藥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365章 戰報來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116章 李香蝶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340章 談條件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703章 送葡萄第711章 誣告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479章 王麟隕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579章 二進宮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180章 行軍難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454章 軍議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382章 滿月酒第150章 滿船寶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
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543章 採紅菱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543章 採紅菱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113章 溪村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711章 誣告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124章 試藥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365章 戰報來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116章 李香蝶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340章 談條件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703章 送葡萄第711章 誣告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479章 王麟隕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579章 二進宮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180章 行軍難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454章 軍議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382章 滿月酒第150章 滿船寶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