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

場面很尷尬,孫享福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跟李世民答話,稍微冷靜了片刻,孫享福想到了人羣中的秦瓊,如果自己拿這些地出來種別的東西會影響李世民的佈局的話,秦瓊不可能不提醒自己,還任由自己把他家全部的地都種上。

所以,李世民這貨又在他面前演戲。

想清楚了這一點,孫享福便安心不少,找了個過的去的理由道,“啓稟陛下,微臣記得,大臣封地或職田的產出,是算在大臣的俸祿裡面的,並不需要交稅,所以,不管微臣這十萬畝地種出來的是什麼,貌似也短少不到朝廷頭上啊!”

李世民聞言一愣,卻是繼續不悅道,“每年的糧產和消耗都是有定數的,你少種了十萬畝,大唐的糧食就少了二三十萬石,市面上少了這麼多糧食,朝廷到時候勢必要花費更大的代價才能買的到可供用度的糧食,這你怎麼解釋?”

“呃,陛下忘了漁業司加大後宮的魚貨供給之後,後宮的其它糧食蔬果的用度便減少了麼?微臣種的西瓜,胡瓜,香瓜,畝產或可達萬斤,十萬畝的產出,何止百萬石,到時候這麼多的瓜果流向市面,百姓們去吃瓜,吃的糧自然就少了,而且,瓜藤在收割之後還能作爲牲畜飼料,可比那些桔梗要好的多。”孫享福解釋道。

“如此,後宮中的蔬果用度,以後便由你提供,朕倒是要看看,能省下多少糧食。”李世民一副不信邪的語氣道。

孫享福卻是知道,這貨繞這麼大個彎子,就是想免費吃自己的瓜,當真無恥。

“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孫享福哀嘆道。

“這詩是好詩,被你嘴裡念出來,卻是失了韻味。對了,你這是在向朕抱怨嗎?”李世民先是在詩句的意境裡面陶醉了一陣,又想起了孫享福念這詩時的樣子,頓時瞪眼看向孫享福道。

“呃,沒有的事,沒有的事,陛下,扶正了,別跑偏······”

孫享福指着犁把手喊了句,總算分散掉了李世民的注意力。

四個頭的曲轅犁簡直是耕地神器,幾畝地,被李世民幾個來回就犁完了,這時,滿靴子泥的李承乾和李恪等皇子便拿着個糧袋子在田地裡撒起來,李世民自然要親自去教導,給大臣們做表率的。

“你們可覺得這農耕之事辛苦?”李世民一邊撒着糧種一邊向幾位皇子問道。

“嗯,泥巴沾在靴子上,走都走不動,還有,這糧種袋子好重,兒臣提着吃力,要是這麼大一塊地全部由兒臣一個人種完的話,兒臣只怕要累死。”李承乾老實的道。

旁邊,幾個比他年紀還小的皇子也是一臉贊同之色的看向李世民。

“呵呵,這才幾畝地而已,你等可知,我大唐百姓每戶人家光永業田就有八十畝,似這般辛苦的勞作,他們通常一做就要持續好多天,日後你等當政,應該體恤百姓辛苦,珍惜一飲一食的來之不易。”

說到這裡,李世民想起了剛纔孫享福唸的詩,目光看向了犁完田,在一旁無所事事的孫享福。

“你小子,怎敢在一旁偷閒?”李世民朝孫享福惱道。

“呃,微臣就是覺得,地不應該這麼種,所以,想等陛下忙活完之後,微臣會將這塊地再種一遍。”孫享福鬱悶道。

剛耕完的地,泥巴還是一大塊一大塊的呢!就開始往裡面撒種子,也難怪這個時代的田地產出那麼低,孫享福覺得,本應該收三石糧食的田地,只收兩石,就是一種浪費,尤其是李世民剛纔耕的這一塊,還是百裡挑一的良田。

“哼,你是說朕不懂耕種?朕操持農耕可有十幾年之久了,豈會不知這耕地播種之法。”李世民面色繼續不悅道。

“那個,陛下,您的耕種之法是之前一直流傳下來的,自然是不會錯的,只是,這麼耕種的話,產量最高也不過是跟以往相當而已,微臣覺得,如果將這些剛耕起來的大泥塊用耙釘耙碎,再施上糞水之後再下種,產量或許能更高。”

且不說讓碎土大面積接觸空氣會使得農作物的養分更加充足,植根更深,光是後面會被大泥塊深埋無法出芽的種子,就起碼會多出一兩成,再有提前施肥,幫助幼苗快速提苗的效應,這樣,一畝良田種出三石多麥子,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哼,這些《齊民要術》上有寫,朕豈會不知,若是每一畝地都似你這般複雜的耕種,民力也要成倍的消耗在田地裡,整個天下那麼多田地,農夫何時才能耕種的完?”李世民雖然不知道耙幾遍田,再提前施肥的具體好處,卻知道能提高些產量,不過,在他看來,些許產量,與整個耕種事業來說,是得不償失的,於是哼道。

“那陛下爲何非要大家把所有的田地都耕種上呢?微臣來給陛下您算一筆帳,一萬畝良田,畝產兩石,是兩萬石,七千畝良田,畝產三石,卻能收穫兩萬一千石,這其中還能省下三千畝良田的種子,大約也就是一千石,也就是說,陛下實際只需要精耕六千畝地左右,就能與粗耕一萬畝地的產出相當。另外省下的三四千畝地,大可以種樹,挖魚塘,或者讓土地輪流修養,使其囤積肥力······”

“哼,紙上談兵不足爲據,你若是能將這幾畝地的產量提高到三石以上,朕便考慮你所說的精耕之法。”

孫享福聞言拱手道,“那便請陛下暫且停止播種,並且,讓人將這一塊田做好標記,等秋收之時,看了產量,再考慮要不要在全國推行精耕之法。”

說罷,孫享福讓人將耙釘套好,趕着牛在田地裡走了幾遍,沒一個時辰,田壟裡被耕起來的大土塊便全部碎成了雞蛋大小的泥疙瘩,這時,孫享福叫人將事先準備好的糞桶挑了上來,先灑了糞水,再將糧種稀疏的灑在了地裡。

“你撒這麼少的糧種,如何能收穫到糧食?”看着孫享福只用了準備好的一小半糧種,在一旁歇息觀看的李世民問道。

“有時候,不是種的越密越好的,田地裡本就肥力不足,種的太多,只會讓作物之間相互競爭,長勢反而不好,稀一些種,不僅能讓作物的肥力更足,日照也能更足,風吹的時候擺動會更大,授粉亦足,有這三足在,增產是必然的。”

看孫享福說的頭頭是道,李世民不明覺厲,當下便讓侍衛給這塊田做的標註,秋收的時候,他要親自來這塊田裡看產量。

wωw◆ttka n◆co

孫享福卻是不以爲意,今天的麥種全部是他提前挑選好的個大飽滿的,再加上肥力以及科學的種植方法,只要今年不是大旱,這塊田的產出雖然還是不能和後世一塊普通田地的產出比,但出個四五百斤麥子還是小意思的,那可就是四石左右,比大唐現在兩石多的產量能夠高出一大截。

返程的路上,孫享福毫無例外的被李承乾喊到了自己車上,一路上跟他聊了聊音樂方面的東西,並教會了他一首新歌,這孩子才肯罷休,回到長安城後,孫享福沒有馬上回家,先跟幾大股東在望江樓的辦公室開了個小會。

洛陽,揚州,益州的農莊已經買好,好幾萬畝地,就算動用了不少關係,也花費了十幾萬貫纔拿下,現在需要派人過去抓建設和管理,孫享福只得從幸福村的原居民中挑選一些人出來,另外,還有各家的佃戶,也要按股份比例抽人,畢竟這些農莊是幾家的聯合產業。

再有就是幾個世家子的動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很老實,但是秦瓊查到了他們同樣在洛陽,揚州,cd等地大量購置田產,並且同時在三座大城內興建起了大酒樓,看來,他們是想避開長安,提前在大唐的另外三大城複製望江樓模式,將山寨進行到底。

孫享福聞言卻是一笑,望江樓可不是那麼好複製的,因爲,它是一個不斷創新的企業,而在這個時代比創新,誰能玩的過後世來的孫享福,既然這些世家子還想玩,那麼孫享福不介意讓他們在長安之外也栽一個大跟頭。

“翼公,我聽陛下今日口氣,似乎有什麼不順之事憋在心裡?”講完了產業規劃方面的事情,孫享福問了句題外話道。

“嗯,廬江王造反,似與太上皇有關。”秦瓊點了點頭道。

“藩王造反?”

孫享福不知道太宗朝有多少人造反,但知道,沒有人造反成功,像李世民這種善於計謀的人,不被他惦記就算是幸運了,還想謀算他?這位所謂的廬江王,應該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

“不過,他剛剛起事,就被幽州大都督王君廓給平定了。”秦瓊又道。

“嗯,意料之中。”孫享福放鬆下來笑道。

“可現在陛下又收到密衛消息,這王君廓可能要造反。”秦瓊又道。

“呃,難怪陛下適才說什麼朝廷若是要動兵,沒有糧草之類的話。”孫享福鬱悶道,這個時代的人也是太無聊了,沒事就愛玩造反的戲碼,很容易死人的好不好。

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175章 唐奉義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112章 到洛陽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382章 滿月酒第118章 殺倭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509章 大招工第146章 制海鹽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235章 胡商到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725章 嚇尿了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150章 滿船寶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760章 治理難第116章 李香蝶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534章 出手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125章 審訊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288章 密室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282章 談心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305章 對策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618章 九垸行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219章 追擊戰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547章 進展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470章 夜襲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193章 殺心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149章 歸來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561章 錯失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七十六章 盤賬
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175章 唐奉義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112章 到洛陽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382章 滿月酒第118章 殺倭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509章 大招工第146章 制海鹽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235章 胡商到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725章 嚇尿了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150章 滿船寶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760章 治理難第116章 李香蝶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534章 出手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125章 審訊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288章 密室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282章 談心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305章 對策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618章 九垸行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219章 追擊戰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547章 進展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470章 夜襲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193章 殺心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149章 歸來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561章 錯失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七十六章 盤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