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張盛業一路跟孫享福講了很久,這才讓他知道了牧監署這個系統的大概,說白了,牧監署的終極boss其實是皇后,皇后統管皇家所有的宮苑,監,署,局,對於有司的行政長官有直接任免權,無需經過吏部,所以,這一系列官員不屬於朝臣。

而且,皇后會根據整個後宮用度,對有所產出的各衙分每年,甚至,細到每月,每日,需要的糧米,肉食,牲畜,以及牲畜飼料,還有花草木料等用度,進行分攤徵辟,能夠按照要求完成皇后的徵發令的主官,就算合格,至於產出有多餘的部分,名義上可以由各衙主官自由分配,用來給屬下吏員,僕役,莊戶等發福利,但實際上,各衙都需要留些儲備,以備宮中臨時調度。

當今皇后長孫無憂榮登後位之後,很快就把控了各衙的權利,所以,朝廷設置的專門幫助她管理這些事務的光祿寺卿就算是個擺設,甚至直接讓光祿寺卿之位空缺,這就導致了皇家產業,長孫皇后一言堂的局面。

比如這一次皇帝辦大酒席,需要過多的魚貨,宮裡的採購單子就直接由皇后下達,皇后解決不了,當然會去找自己的老公訴苦,這就有了李世民在秦瓊哪裡發牢騷的局面,不然,這些事都會歸屬於朝臣序列的光祿寺卿解決。

各衙署的官員能力有強有弱,皇后的臨時徵發令下來了,你能提供,就是功勞,不能提供,雖然不是過失,但卻很失分,不想立功,你只要按照成例交貨就行,想立功,你則多抓生產,多儲備,超額完成任務,產出就是皇家內部評定官員能力的重要條件之一。

而且,這個時代,尤其是在農牧行業,官員有很大的自主權,比如孫享福,他就能任意的招募的,甚至解聘屬下的吏員,只要在規定人數範圍之內就行,吏並非官,沒有品級,他們只是識字,有個士人身份而已。

僕役則更是不用說,一個縣令批一張條子,都能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徵發徭役,不用給錢,而且百姓還不能不去。

孫享福現在當了官,也有這個權利,他能夠徵用一百二十個他所轄範圍內的壯丁爲本部服務,只要被他徵辟,則這家人家裡的稅收會根據這個人的服役量減少,幸福村的村民現在還在免稅期,所以,徵發幸福村的村民,需要給工資。

當然了,除了衙上現有的公派僕役,孫享福目前也只能在幸福村徵辟僕役,因爲大唐現在只有農戶,沒有漁戶,除了新納入的幸福村屬於孫享福的職田範圍,其它漁業司所管轄的地方,人口戶籍其實都是別的牧監管着。

得知長孫皇后並沒有取消幸福村的免稅期,孫享福心裡總算好過一點,至少到明年底之前,幸福村的所有產出是屬於村民的,給宮裡送東西,那是孝敬,不送,也沒有什麼所謂。

牧監署的所有官員都是沒有俸祿的,但是給的職田特別多,像孫享福這樣正七品下的官員都有兩千畝,林,牧,漁無算,可以說,幸福村的所有產出,他能夠名正言順的拿一半,而幸福村的村民,從今天起也自動升格爲了皇家莊戶,以後完成牧監署的繳納任務之後,他們就能安安心心的吃大鍋飯了,反正皇家不會餓死自己的莊戶的。

在四人統計的戶籍冊子上籤了字,孫享福又立即召集了村民來公舍開會,幸福村被納入皇莊的事情大家已經都知道了,孫享福當官的事情,更是讓所有村民振奮,村子變成皇莊了,還有一個當官的做主,以後就不怕被欺負了,不過大家對今後的生產生活是否有變動還不知道,於是,紛紛向孫享福發表疑問。

“首先,我要恭喜大家成爲皇莊的莊戶,以後,你們也算是吃皇糧的人了,再也不擔心被餓死,另外,就村裡現有的產出,和以後的產出將如何分配,我給大家交個底。

皇后娘娘並沒有撤銷我們村的免稅期,也就是說,明年年底之前,本村是無需響應宮中徵發條令的,在此之後呢,完成了宮中的徵發任務,結餘的,就是我們自己的了,大家只需要跟以前一樣,安心生產,保準能吃飽喝足,還能按人頭分錢。”孫享福帶着微笑的表情跟大家講解道。

“這怎麼能行,這位張書吏昨天就說了,以後咱們村子有一半的土地都是你的職田,你當官了,用度肯定大,應該拿大頭,至於我們,當了皇家莊戶,有吃有喝就夠了。”王富此話一出,好多感激孫享福活命之恩的村民就開始附和,連在村子整個發展過程中出過大力的孫大力也是這麼認爲。

看到大家紛紛如此表態,孫享福心裡有些感動,這個時期的民風就是如此淳樸,你對他好,他就對你好,於是,孫享福揚了揚手,示意大家安靜。

“大家說的有道理,但是,別忘了我們幸福村是怎麼從兩個月前人人都吃不飽的狀態,發展到現在這個狀態的,是因爲大家團結,齊心,一起付出了自己的勞動力,我們是一個集體,如果形成壓迫和被壓迫的兩個階級,那麼日子長了,這個集體就不存在了,這會讓村子的發展勢頭停滯不前,甚至倒退,我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但你們說的也有道理,幸福村現在有一半的土地是我的職田,它的產出就是我當官的俸祿,沒有俸祿,我就沒有收入,無法生活,所以,我決定將職田的產出和幸福村的產出捆綁在一起,等免稅期過去之後,和大家共同完成宮中的徵發任務,結餘的,我再拿一半,剩餘的由大家均分,你們看怎麼樣?”

聽到孫享福這麼說,大家雖然還是覺得他吃了虧,但也都接受了,畢竟,被劃掉一半之後的幸福村能否應對宮中的徵發還是個問題。

之後孫享福又就今後的發展跟村民們講了很多,叮囑大家生產的時候注意安全,嚴格按照自己制定的方案實行,秋衣冬衣也要儘快做好,回頭他還將有改變村子的大計劃等等,將村民的情緒都安撫好之後,纔算完。

“監丞大人,卑職建議,您立即從村民中徵發僕役補充進漁業司。”

孫享福正要準備散會,四個書吏其中一個叫做熊庭中的人在孫享福一側拱手道。

“爲何?”

“幸福村原有編制是五十戶,剛好劃了四千畝永業田,如今一半的田地劃給了您做職田,莊戶們的田地就會不足,這樣農業司就會攤牌新的田地給他們種,據卑職所知,農業司所屬莊戶,每戶差不多要耕種一百二十畝地,要是他們再給這些村民們攤派四千畝的任務,那村民們就沒有餘力經營幸福村現有的產業了。”

熊庭中這麼一說,孫享福恍然大悟,而且,孫享福估計牧監署內部也會有搶奪人力,搶奪資源的情況出現,畢竟,誰都想讓自己的政績好看點,就幸福村現有的勞力,孫享福自己用都覺得不夠用,更何況還要增派,看來皇家農莊的莊戶雖然吃的飽,但平時的勞動量應該很大,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好,一百二十畝地,以現在一戶人家最多兩三個勞力算,不整天爬在田地裡,基本不可能完成任務。

“如此,我徵發他們爲我漁業司的僕役,其它司就無法增派,也無法徵發了是吧!”孫享福想通了關節之後道。

“正是如此。每戶一人即可。”熊庭中答道。

“如此,你就草擬文書吧!把村裡所有的男丁都算上,反正我不差他們那點工資錢。”孫享福有些欣賞的看向熊庭中道。

“監丞大人厚道。”

熊庭中帶頭,四名書吏同時向孫享福拍了一記馬屁道。他們以後可得靠孫享福發工資吃飯,孫享福的收入高了,他們的收入纔會高。

安排妥了幸福村的事,孫享福又帶上了弟弟妹妹以及四大書吏和幾個隨行的僕役一起乘船回長安,臨行前他將幸福村的臨時管理權交給了孫大力,並讓他每三天到秦府彙報一次自己倒弄的那些農作物的情況,這些日子那些作物怎麼擺弄,孫享福其實大部分都教過他。

翼國公府很大,秦瓊專門讓福伯分了一套獨立的院子給孫享福一家暫住,按說孫享福手上的餘錢足夠自己在城內買一套宅院了,但他還是決定先寄住在秦府,只因這裡更安全,順便,也能跟着秦瓊學習一些這個時期的爲官之道。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733章 到吐蕃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382章 滿月酒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420章 送別第567章 宴會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125章 審訊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533章 巡視第714章 航海人第711章 誣告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714章 航海人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372 人才缺乏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733章 到吐蕃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421章 又上朝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175章 唐奉義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277章 玩脫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387章 開考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133章 種稻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三十章 面聖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449章 閱兵出征
第733章 到吐蕃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382章 滿月酒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420章 送別第567章 宴會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125章 審訊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533章 巡視第714章 航海人第711章 誣告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714章 航海人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372 人才缺乏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733章 到吐蕃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421章 又上朝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175章 唐奉義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277章 玩脫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387章 開考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133章 種稻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三十章 面聖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449章 閱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