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

過往的世家之所以強大,是因爲他們壟斷了各方面知識,掌握了龐大的土地資源,外加擁有一個人數龐大的宗族體系,相互之間,還抱團取暖,使得他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有較強的競爭力,所以,累積的財富和資源比較多,一直過着人上人的生活。

而現在,他們壟斷知識的局面,已經被打破。

掌握的土地資源,更是因爲國家的擴張,百姓生產力的提高,剝削弱小百姓羣體的勞動力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已經不能再給他們帶來多少財富了。

而隨着工商業的發達,商品逐漸的豐富,百姓的消費也增加,他們族內龐大的人口數量,如果不走出去開闢產業,就會不斷的分攤他們族內精英人羣爭取回來的利益,不說那些精英人羣會有多麼的不願意,至少,以往那種人上人的生活,他們肯定是沒有了,普通族人,在族內的地位,會因爲他們的產出貢獻不高,而越發的低下,這樣,內部矛盾的爆發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此前,山南道的各家就因爲孫享福的打壓,將矛盾引發,在今年初,成爲了大唐第一批分家的家族。

當一個宗族的所有人,通過抱團取暖,能夠變的強大,能夠享受到比較優越的生活的時候,他們自然願意依靠這種模式生存下去,而當這種模式不能再讓他們過上好生活,而且,還會出現地位越發低下,生活水平也越發的比不上那些單幹的百姓的時候,你就別指望他們再那麼傻傻的聽招呼,忍氣吞聲的在宗族裡混日子,這就是人性,誰都願意追求更好。

像九垸縣這樣的新政發佈之後,只有分家立戶,才能享有分配田地和宅基地的權力,這就會加速這些地中宗族的崩散,因爲,對於大多數的普通族人來說,選擇單幹,他們得到的更多,也更加自由。

原先郢州幾大家族的族人,就有許多脫離宗族,跑到紀南縣,鍾祥縣的築垸工地幹活,分配到了屬於自己的垸田和房屋,要不了兩年,他們就會像現在的九垸縣的百姓一樣,擁有幾百貫的存款,有牛,有車,有船,過上比繼續留在宗族內,行爲不能自主,大部分財物受族內支配,好很多的新生活,畢竟,宗族也有其一些硬性弊端,就是非嫡系子弟,很難出人頭地,直系或者旁系子弟,即便是你再有才,也只是將自己創造的利益,貢獻給了家族,貢獻給了嫡系,如果你的子孫庸碌的話,兩三代之後,只能過最普通的生活。

世家底層族人脫離宗族,已經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正逐漸成爲普遍現場,因爲,現在整個社會模式,開始變了,朝廷能給他們的,或者說,他們自己能爭取到的,已經逐漸比宗族能給他們的更多了。

在孫享福看來,消滅世家,從來都不是把世家的掌權者弄出來殺掉,畢竟,他們也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而且,他們纔是漢家正統。

而是要通過模式的轉變,將他們變的無害,甚至,對於這個國家有益。

以制度管事爲主的政治模式,能夠避免世家在朝堂獨權,像以往那樣,用權力來剝削別人。這種情況逐漸佔據主流,就導致了世家子現在並不熱衷朝堂的情況,因爲,越是往後,做官越像是在給人民做公僕了,與他們追求名利的初衷不符。

而在這種新趨勢下,就會讓掌握了知識的寒門百姓,逐漸的進入朝堂,久而久之,世家宗族霸佔一切的局面,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

“山南道幾家的現狀,相信你們已經看到了,如果,你們不能讓族內的族人,在不消耗家族的財富的情況下,過上比九垸,紀南,鍾祥幾縣的百姓更加富裕的生活,那麼,他們脫離你們各宗族,就是必然的。”

孫享福只是簡單的說了一句,各家的代表,就像當初山南道幾家的族長聽到孫享福提出讓他們分家的建議的時候一樣,胸口受到了重錘。

在場這麼多的世家代表,都是族內管理層一級的存在,若說沒有注意到家族內部存在的這種情況,那是不可能的,他們甚至很多人都研究過山南道幾家陸續分家的原因,到最後,他們發現,這種現象,除非是他們造反,打破李唐的統治,否則,就是無解的。

也正是因爲之前已經感受到了這樣的危機,他們纔會那麼容易被王浩和王旭忽悠,想要抱團,阻止這樣的局面繼續發展下去。

“那正明兄有什麼好的建議呢?”孫享福現在扯到的話題,顯然有些超出王旭的預計,不過,他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

“我的建議說不上有多好,但是,如果你們真的照做了,可能比現在這種抱團搞事,到最後分崩離析要好一些。”

孫享福把話說的這麼直接,倒是讓在場的更多人,露出了尷尬的表情,他們此次前來,除了問計之外,可不是來給李世民心裡添堵的麼。

“正明兄還請細說。”王旭繼續道。

“首先就是你們各家將自家壓箱底的東西拿出來,儘快的做成產業,我知道,光是一個藥材領域,你們其中就有好多家,擁有獨門的種植,泡製秘方。

現在,你們將這些秘方拿出來,與一些適合種植這些藥材的地區的百姓和官府合作,將其做大,做成別人無法在這一領域與你們競爭的產業,總比之後它被別人研究出來,變的一文不值要好。

其次,用集中族人生產力的方式,來增加宗族在社會上的競爭力的方式,已經不那麼可取,因爲,在舊有的宗族管理制度模式下,一個族人種一畝田,跟種一百畝田,田地畝產一石,或者畝產十石,他們得到的,都沒有多大區別。這種模式,會讓你們的族人的生產力,遠遠趕不上單幹普通百姓,這個道理,我之前也跟山南道的幾家講過,已經得到了證實。

當然,我也不是建議你們放棄這種集中力量加強競爭力的模式,而是,用一種更新,更符合大家利益的模式,來更好的發展壯大。

畢竟,世家,也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朝廷同樣希望你們的宗族子弟,在國家的大發展中,變的更好。”

“什麼新的模式?”衆人聽到了重點,紛紛出聲追問道。

“很簡單,就像海外探索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一樣,成立股份式家族企業,當你們的每一個族人,都持有家族一定量的股份,他們幫家族賺取的利益越多,自己也能分的更多一些的時候,這就會避免那種如論做多少,都分一樣多,導致生成惰性的情況,也能讓那些不作爲的族人,自動被家族淘汰······”

家族企業,在後世科技時代,它依然大面積存在,孫享福說了很大一通如何管理經營這種家族企業的模式,說到底,就是幫他們做了一個花式分家的方案。

在孫享福的建議中,所有家族,都可以將家族的資產進行清算,換算成股份,給每一個嫡系,直系,旁系,支系的族人,分一定量的股份,給所有負責管理家族產業的人,或者普通工作的族人,制定薪酬,或者經營分成等薪資制度。

這一整套體系形成,可能會對現在能夠決定一切的家主的權威造成一些威脅,但是,他們只要獲得家族資產五成以上的股份,他們還是能獲得這個家族企業的絕對話語權,只是,股份一旦定型,之後就只能靠單個的家庭傳承了,也就是說,只拿了五成股份的家主,可能會把自己的股份分給自己的多個嫡子,造成絕對話語權不確定的情況,拿少量股份的族人,也可以將自己的股份分成很多份,給自己的子女,而且,股份,還能夠相互出售,甚至是對外出售,這就要看他們今後自己的選擇了。

不用說,孫享福的這個思路,大家雖然都在認真聽取,但不到萬不得已,應該不會考慮,他們不知道,孫享福當初給山南道的幾家說出分家的建議之後,只是過了一年多,好多家就到了不得不分的地步。

會談繼續,孫享福他們從自身的發展模式,到對未來的產業經營模式,都給出了一些建議,他能爲世家做的,也就是這麼多了,再之後,他們提出想要和孫享福合作開發新產業,孫享福也沒有拒絕。

比如農門,就有很多種植產業,可以分包給他們做,很多經濟作物,還有藥物的種植,必須在特定的地區種植,才能長的好,讓組織力較強的他們去弄,不僅能幫助這些不同地方的百姓致富,還能更快的推動行業發展,他可是真的做到了自己所說的,對於所有能夠幫助百姓致富的事情,都持支持的態度。

一整天的會談過後,孫享福在晚飯時分,被李世民請了過去。

李世民給他準備的晚飯很簡單,三菜一湯,都是一號垸本地特產的魚肉蔬菜,餐前水果是金鈴子,也就是當地人俗稱的癩瓜,或者叫癩葡萄。

“正明今日辛苦了,先吃飽了肚子,咱們再聊。”李世民指了指廳中空置的一個席位道。

“那我就不客氣了。”私下場合裡,孫享福已經能在李世民面前做到很隨意了,這是李世民要求的,孫享福自己,也覺得這樣更舒服。

李世民點了點頭,便轉過臉與同在席位的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兩人聊了起來,他們此前已經吃過一陣了,現在是慢慢喝着小酒,慢慢聊正事,其中便有房玄齡小聲道,“魏玄成建議,將地方與世家合作的體制立法,商部馬周侍郎也建議,給像九垸商會和一些類似的股份制的產業,立一整套完整的法規來管理,太子已經批覆,不過這些律法究竟該怎麼設立,他們卻只是有一個大概方向,具體怎麼設會更好,有些拿不準。臣建議,讓他們效仿九垸縣制定規章制度的模式,召集社會各界人士開一個聽證會,收集民意的同時,也收集民間百姓提出來的一些建議,或許能儘快敲定細則。”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房卿此言有理,朕意,將九垸縣吏治,作爲天下州縣的一個標杆,組織所有的官員,實習生,到這裡來學習,你們以爲如何?”

“臣以爲可行。”

“臣亦認爲可行。”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紛紛點頭贊同,又將目光看向了正在大快朵頤的孫享福。

“那個,我就一草民,雖然是奉旨種田,但對這種國家大事,還是不要發表意見的好。”嘴裡大嚼着食物的孫享福,被三雙眼睛盯着,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此刻,他心裡卻在吐槽着,不是說好的讓我先吃飽再聊的嗎?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三十章 面聖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340章 談條件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235章 胡商到第604章 擺鐘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717章 到遼東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760章 治理難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454章 軍議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147章 豐收樂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116章 李香蝶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414章 談妥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269章 私聊第561章 錯失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470章 夜襲第562章 利益第267章 受邀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133章 種稻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414章 談妥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560章 審問第336章 再起程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176章 風雪路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714章 航海人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533章 巡視第367章 起塘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277章 玩脫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三十章 面聖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288章 密室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470章 夜襲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456章 戰局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
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三十章 面聖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340章 談條件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235章 胡商到第604章 擺鐘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717章 到遼東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760章 治理難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454章 軍議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147章 豐收樂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116章 李香蝶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414章 談妥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269章 私聊第561章 錯失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470章 夜襲第562章 利益第267章 受邀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133章 種稻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414章 談妥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560章 審問第336章 再起程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176章 風雪路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714章 航海人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533章 巡視第367章 起塘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277章 玩脫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三十章 面聖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288章 密室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470章 夜襲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456章 戰局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