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

和一個張嘴能說出有用的道理的人聊天,對於李世民這樣愛學習的人來說,自然是非常愉悅的。

其實不是孫享福的說教水平有多高,而是李世民的理解能力,實在太強了,他總是能舉一反三的悟出一些道理,化爲己用。

所以,他給各地官府下達了新的命令,讓他們加大力度推廣新式農具,有條件的話,甚至可以動用朝廷財政公款,購買一些新式農具,借給百姓使用,如果農具廠是像後世的市公司的話,恐怕會在李世民的這條政令出臺之後,漲很多個停板。

其實孫享福並不建議李世民用這種想到什麼做什麼的方式來治國,社會是需要逐漸變化的,一下子改變的太大,造成的,很可能是混亂。

如之前跑來請願的百姓,他們說過,糧食價格太賤,其它一些商品的價格又太高,他們過的較艱難的問題。而在這種時候,再用政策推動全國的農業產出放大,導致的結果可能是,一些以種田爲生的窮苦百姓,會變的更加窮困了。

山南道垸田的第一季稻穀又豐收了,試驗田的畝產達到了十石一,而且還是幹稻穀,其它各垸的普通農夫家的田地的產出,平均也達到了九石二幹稻穀,隨着這個消息在全國各地傳開,大唐所有糧食類商品價格應聲下跌,在產糧較多的江南地區,大米直接跌破了每石五十錢的價格,差不多達到了歷史貞觀朝糧食價格最低的時候的水平,鬥米才賣三四錢。

如果是在早前幾年,糧食價格大幅下跌,朝堂的諸公,一定會彈冠相慶的,然而,現在,朝廷諸公表現出來的,卻是着急。

谷賤則傷農,產出的東西,能夠換到的錢越來越少了,只會讓百姓的日子越發艱難,因爲他們越發的買不起其它的生活必須品了,幸福指數開始直線下降。

所以,李承乾跟蕭瑀一合計,直接頒佈了一項政令,朝廷各地的常平倉,將以每石米六十的保護價,不限量向民間收取糧食,這個價格,差不多是與去年除了關之外,其他各州道的糧食均價了,現在的市價高了三成多。

而且,爲了避免百姓賣糧食遭受損失,李承乾是先下達了執行的命令,才向李世民奏報的,而看過他的奏報之後,李世民非常欣慰,直接將內政權,全部授予了李承乾,也免得他去嶺南之後,因爲距離太遠的原因,往返奏報的時間太長,而耽誤了國事。

至此,李承乾在長安,除了沒有軍權,在政治方面能使用的權力,基本跟皇帝一樣。而且,他並沒有讓農部全部將收來的糧食囤積在倉庫,畢竟,糧食接連豐收,常平倉裡的存糧本來不少,將新糧食入庫的時候,他們直接將陳糧送到了各地的釀酒廠,以渭南的大廠居多,未來大唐的酒水產量,肯定會出現一輪大幅的增長,它走入平民的家庭,已成了必然之勢。

對於新糧,李承乾也沒有全部將它放在倉庫裡的意思,他聯繫了渭南食品廠和九垸商會,因爲這兩個企業,能夠製作很多好的吃米麪產品,他們的品牌已經打開了,口味得到了廣大百姓的認同,只要將產品賣向更多的地方鋪開,都會有穩定的銷量。

把米麪原材料製作成各種零食商品再出售,朝廷不僅不會因爲高於市價三成多收夠糧食,而遭受損失,還有可能獲得一點點小小的盈利。

所以,九垸商會即將在關,河南道,河北道,安都大都護府,開設規模不小的食品分廠,至於長江流域,尤其是下游地區,則是直接用山南道本地出產的糧食生產負責銷售,因爲這邊的貨物做出來之後,可以很快的沿江散貨。

擴大產業,首先要面臨的問題,是管理人才不夠,對九垸商會的即時信息瞭如指掌的李世民通過這件事,頓時理解了孫享福之前說的那番話,國家想要變的更加富強,開啓民智果然是必須的。

五月旬,李世民都還沒有啓程前往嶺南,王旭帶着一大撥人馬趕到了一號垸這邊。

其實,忙於雙搶的孫享福,是沒空接待他們的,但架不住他們這麼大一羣人圍堵在一號垸這邊太礙事,影響百姓們幹活不說,還讓李世民的心情很不爽,這次,來的可不是王旭這一個勢力團體,全國所有排的號的世家和地方豪強都派了人過來,足有千人,因爲這次他們碰到的難題,都是一樣的。

“對於能幫助朝廷發展民生,富裕百姓的事情,我是樂於幫忙的,但天時不等人,我只有一天的時間可以用在幫你們解答問題,所以,最好把你們碰到的一些問題都彙總好,分難易和輕重緩急程度,一次過給我講清楚,那些可以緩一緩的問題,你們等我下一季稻種播下去之後,再來問。”

“正明兄高義,我等先行謝過了,此番,陛下處事有些不公,要不要我等發動朝堂的力量,爲你討要一個說法?提升水稻產量這樣大的功勞,不說恢復官爵,至少也應該還你一個自由之身吧!”王旭在孫享福簡短的開場白之後接話道。

“不必了,我待在九垸縣也挺好的,咱們還是不要浪費時間,說正事吧!回頭陛下啓程趕往嶺南了,你們現在這副架勢,不是白折騰了麼?”

聞言,王旭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將臉轉到一邊。到了目前這個階段,他們早已明白了對方心裡的打算,根本不需要藏着掖着了。

轉過頭之後,王旭順勢給他下方位置的陳慎打了個眼神,陳慎讀懂之後,便開口道,“孫老師,不知道我等各家能不能到九垸商會去學習整套的經營管理技術?”

孫享福聞言,不假思索便點頭道,“這個當然可以,我在九垸縣開民學,不也沒有阻止任何外地前來學習的百姓聽課麼,不過,我建議,你們不光只是自己學經營的這一套,還要發動你們所合作的項目的所在地的官員,百姓,都來九垸縣學習。

九垸商會,九垸縣衙的經營和管理制度,全部都是對外公開的,你們只有在各個方面都學全了,才能把這一套經營管理的理念,搬到其它地方去,從而在實際的生產經營,獲得整體的進步,達到盈利賺錢的目標,讓當地的百姓真正過好日子。

當然了,讓你們去學習,不是叫你們全都照着九垸縣的產業去做複製,你們各家有生意的人都知道,所有人全部做一樣的生意,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大家都沒有錢賺,經營不下去,而且,你們算複製九垸縣的這些產業,也絕對沒有九垸縣這麼有競爭力,會被擠壓到無法盈利,最終破產。

所以,你們應該把心思放在開闢更多新型的產業之,這樣纔能有更好的盈利能力。”

“可是,我們又沒有孫老師您的能力,哪裡能夠開闢出那麼多的新產業。”陳慎攤了攤手道。

“這,其實也沒有什麼難的,開動你們的腦筋,多考察市場,先搞清楚你們有什麼,然後看看咱們大唐缺什麼,這樣,你們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了,相信,以你們的信息量,不難知道現下市面什麼東西較緊俏高價吧!”

孫享福這番話好像說了很多信息量,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因爲這得靠大家去悟,倒是他並不阻止,甚至是鼓勵大家向九垸商會學習的事,讓到場的許多對山南道和九垸縣的現狀並不熟悉的人覺得很受用。

孫享福這番話說完,人羣頓時便有一人道,“目前看來,市場較緊俏高價,且不愁賣的,是藥物,去年定襄運動大會的時候,各國代表團的人先是將定襄市面所有的成藥丸全部掃光了,又跑到善陽,恨不得將整個製藥廠買下來,可是製藥廠的藥材有限,能夠生產出來的藥丸種類和數量也非常有限,是以,價格被他們整個都擡高了。只可惜,我們有心弄這方面的商品,也是無力啊!”

“你們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沒有出力,我可是聽說,這次朝廷准許民間自發組成團體,經營地方之後,向朝廷申請組成與地方合作的商會組織有近千個,這其,又有三百多個團體,申請的項目是發展地方煤炭或金銀銅鐵礦等資源,這裡面,有一大半的資源,都是朝廷此前不知道的,也是說,這其一大半的資源信息,之前都是被你們隱瞞了起來的。”

聽孫享福這麼說,很多此前隱藏了這些信息的世家的代表,臉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了。

目光從這些人臉掃過,孫享福又再度開口道,“我這麼說,並不是想要你們將自己隱藏的東西貢獻出來,畢竟,那些東西,都是你們先輩付出了代價得到的,朝廷和任何人,都不應該白白享受這些信息帶來的利益。

我只是想告訴你們,這麼藏下去,沒有意義了,以大唐現今的發展速度,你們隱藏的那些東西,很快會變的沒有價值,金銀銅鐵礦那麼值錢麼?未必,越是往後,你們開發這些礦產的人工成本將會越發高,而你們也未必能得到它的開發權,而要是再不快速進行大變革的話,分崩離析,近在眼前了。”

“分崩離析?正明兄有些危言聳聽了吧!”王旭故意接話道。

孫享福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他故意這麼說的用意,道,“我可以大膽的在這裡預言,三年之內,在座的各家之,會有家族崩散的情況出現,五年之內這種崩散會成爲趨勢,十年之後,只有在這一輪變革成功了的世家,才能夠保存下來。”

聽到孫享福信誓旦旦的話,衆多世家代表的臉色都變的凝重起來了。

百度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說站!

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420章 送別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27章 海戰第467章 鏖戰第八章 加夜餐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165章 忽悠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124章 試藥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273章 酒宴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419章 回長安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193章 殺心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368章 定計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210章 回朔州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543章 採紅菱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479章 王麟隕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124章 試藥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703章 送葡萄第147章 豐收樂第755章 過黑海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577章 追擊第163章 雙簧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280章 餐桌議事
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420章 送別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27章 海戰第467章 鏖戰第八章 加夜餐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165章 忽悠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124章 試藥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352章 高句麗寇邊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273章 酒宴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419章 回長安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193章 殺心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368章 定計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210章 回朔州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543章 採紅菱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479章 王麟隕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124章 試藥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703章 送葡萄第147章 豐收樂第755章 過黑海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577章 追擊第163章 雙簧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236章 給李靖的裝備第280章 餐桌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