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全面佈局

孫享福有時候不得不對這個時期的人才說一聲‘佩服’,比如馬周,他硬是能靠腦力,記住西域上百個西方國家的名稱,甚至其國王,主要成員的,國家環境,政治背景等基礎信息都記了個大概。

要知道,這其中有很多,其實並不算是一個國家,只的一些個規模較大的部落而已,語種,更是繁雜不堪,他在當地,與這些國家的溝通,長的不過六七天,短的,可能只有一兩天時間而已,也就是說,自從到了西域之後,他隨時隨地都將心思放在了收集信息上面。

御書房內,既然開啓了對西域的諫言模式,自然是繼續以從西域歸來,對當地情況瞭解最清楚的馬周爲主了。

“陛下,此番考察,我使團共與西域諸國中的七十三國,達成了國家層面的貿易協議,這些國家,人口俱都是十萬以上的規模,其中有好幾個是人口過百萬的規模,其中,有三十二國,同意了我們在當地開設工廠,招募當地百姓做工的請求,不過有一些利潤分成協議需要達成,咱們只要簽訂了協議,就可以在當地製造一些不方便運輸,且技術含量不太高的商品。”

所謂的不方便運輸,和技術含量不高,可不代表不值錢。

整個西域的商業市場,比大唐本土高至少要大五倍以上,這是根據人口規模來計算的,這麼多國家,人口,所需要的商品,也不都是香水,絲綢,玻璃等高端貨物,比如農具方面的,犁耙,水車之類的,從大唐製造好,販賣過去,顯然是得不償失,因爲運費太貴了。

但派幾個人,在當地開設一個農具工廠,用他們的人力,材料,直接在當地生產,做起來之後,也是能夠賺大錢的。

想當初,孫享福弄出新式曲轅犁的時候,李世民可是將其稱之爲國之利器,而在那些耕種技術比大唐還落後的國家,曲轅犁那就是比國之利器還國之利器的東西。

馬周所說的這三十多個同意讓大唐商賈在當地開設工廠的國家,可不是簡單的給了大唐一個許可證,他們國內的政治相對穩定,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其國土面積,至少有相當於大唐一郡之地那麼大,並且承諾,只要大唐官方和他們合作開工廠,他們將用軍隊,保障大唐商賈的和工廠的安全。

西域的國主不傻,他們知道這樣做,對於雙方都是有利的,因爲他們需要這些東西,來提升他們的生產力,而西方諸國之所以打生打死,王朝更替頻繁,除了宗教信仰之外,主要還是因爲生產力跟不上,大多數人容易餓肚子。

在這個時期,糧食,鹽鐵,對於任何國家都是至關重要的,即便現在大唐的糧食,鹽鐵的產量,已經是世界之冠,但目前也是嚴禁出口的,同樣,大唐也有奇缺的東西,比如有色金屬,金銀銅。

人家波斯可是在幾百年前就開始用金銀幣了,而拜占庭帝國,也是以金銀幣爲主流,原因無它,人家產的多。

馬周建議朝廷對於比較弱小的國家,通過官方,供應一些管制物品,這對於商部主導的國企來說,這就是一項重大利好,因爲,出售管制物品,價格肯定高昂,還能爲國家達到一定的政治目的。

比如向奧古茲國出口一定量的糧食,他們的國主就答應開放國內的金銀銅礦給大唐的商賈開採,反正那些東西他們自己也沒有能力開採,給大唐的商賈開採,他們還能坐等收錢。

還有給處於裡海和黑海之間的可薩汗國出售一定量的武器裝備,船舶。這不僅能夠在他們手中得到大量的金銀,還能使其對拜占庭帝黑海經濟圈造成衝擊,至少能讓拜占庭帝國的國防成本增大,認識到大唐隨便一個動作,對其造成的影響力,從而更加正視大唐的國際地位。

諸多事務,馬周直接在御書房內講了兩個時辰,才讓大傢伙對於西域那邊的情況有了個大致的瞭解,然之後,李世民讓閻立本按照他的記憶,大致繪製出西方國家的勢力分佈圖。

今天的公事,肯定是連着飲宴一起進行的,因爲要談的事情太多了。

大唐雖然只是舉辦的一場國際性質的運動會,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完成各項政治目的,在整個西方布好局。

孫享福在席間,先是跟李世民稟報了熱氣球的事情,得到了李世民的完全同意之後,又就大唐在此次運動大會的一些具體程序,與大家商量,敲定最後的細節。

其實,只要確立了大唐面向全世界的姿態,其核心目的就達到了。

這裡是一個和諧,富裕的國度,這裡的君主開明,願意幫助各個還處於落後狀態的國家共同謀發展。

這裡的百姓自由,稅收極低,經濟發展快速,歡迎各界人士,以及生存困難鄰邦國家的整體加入。

康,石,安,吐火羅,火尋等安西大都護府地界的十幾國,在歸入大唐治下之後,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當地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了很多。

因爲,成爲大唐子民後,不僅是將他們農牧業方面的稅收降到了一個極低的標準,商業貿易方面的稅收,則是低到了幾乎忽略不計。

原本,他們走一趟中原,要經過很多個國家,每個國家,都需要繳納過路稅,入城稅等,通常,繳納的稅收,比其貨物本身的價值,還要高的多,致使他們不得不以更高的價格出手產出的貨物,導致每年向外銷售的量非常小。

現在,則完全不同了,往中原地區,他們不需要繳納任何通關,過城的費用,只需要在交易的時候,交一道交易稅即可。

同時,也不需要花大量的錢財來供養軍隊,這方面全部由大唐朝廷負擔,當地青壯被選中,去當兵的話,不僅吃喝不愁,每個月,還有較高的軍餉拿。

而且在大唐的各項技術支持下,當地百姓的生產力,也在快速提高,原先一些他們並不知道可以賣錢的東西,在朝廷派駐的官員在當地上任之後,也能賣出高價了,而且,這些官員是真好,去到當地,就會幫助他們發展產業,盤活經濟,引進更先進的農牧業工具,技術,等等等等。

這些東西,都能給西域諸國的人當作實例來看。

宴會一開始,通常會吃到黃昏才結束,大多數事情,也都在這個吃吃喝喝的過程中敲定了。

由於虞世南的年齡太大,不適宜操勞,李世民讓孫享福暫時替代他完成禮部尚書的職能,接待外國來賓,同時,也將天下第一運動大會的一應事務,全部交給孫享福總覽,馬周副之。

安防方面,則由李靖爲總調度,杜如晦,侯君集,牛進達等人副之,算上安北軍,此次在定襄用以維持次序的兵力高達二十多萬,人雖然龐大,但任務也十分艱鉅,因爲算上大唐本土的看客,定襄城可能會匯聚超過三百五十萬人。

至於李世民本人與房玄齡,則是會在開賽前的一段時間內,針對馬周提供的一些信息,制定好對西域的全盤佈局,按照孫享福說的,整個西方世界,有大於大唐本土五倍以上的商業市場,將其深度開發出來,大唐每年在西方的盈利,就不是現在了一千多萬貫了,至少能再番個兩三倍。

而且,爲了達到朝廷的政治目的,李世民還需要約見本土的很多勢力,調動相應物資。

比如上齊城的五家,他們所開闢出來的一千多萬畝田地的產出,就需要貢獻出來,因爲,他們所在的位置,距離奧古茲國不到四千裡,距離佩威涅格,烏古斯和可薩汗國的距離,也不到七千裡,比中原直接向這一地區供應,近了八千里以上的距離。

這就是他們當初去邊地開發田地的好處了,同樣是種糧食,他們的糧食,可能會賣出中原地區的兩到三倍的價格,因爲,外國佬都缺糧食。

再有如許敬宗這邊管理的,已經將高昌,龜茲,于闐舊地全部輻射到的泰安城,也需要與麴文泰等當地的大地主談。

這一地區在以工業爲主的泰安城建設好之後,生產力提升了不止兩個檔次,耕地面積,也突破了千萬畝,他們的產出,走疏勒,過蔥嶺,到達吐火羅郡,不過是三四千裡,而到了吐火羅,就可以往波斯輸出了。

同樣是因爲近,他們比中原地區向那邊輸出糧食貨物的成本低很多,而這種能夠解決波斯的存亡問題的戰略物資,價格方面,肯定也是隨他們喊。

在李世民與各國的領導人會面之前,大唐內部,就需要先達成統一戰線,這可是大家都得利的好事情,沒有誰會反對,所以,整個大唐的所有階級,對於運動大會,都是樂見其成的,因爲大家都會得利。

然而,也還有一個異類存在,那便是王浩。

兩日之後,當孫享福打馬入定襄的時候,人羣中,一個纏着頭,滿臉大鬍子,看上去就像箇中亞地區人的王浩,用比較複雜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即便是自負如王浩,他也不得不承認,孫享福比他強太多。

張誠那個蠢貨被程處默盯上了,若不是他發現的及時,現在,恐怕早就被程處默抓到了,他只好順勢將張誠這條線,轉換成一條迷惑程處默的假線。

然而,這麼做,就讓他的人手十分的不夠用了,因爲,每次給張誠下命令,他都需要轉很多道彎,而且,使用過了的人,他不敢再使用第二次。

孫享福屬下的情報人員太厲害了,若不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知道了這些情報人員手中的望遠鏡的性能,他至今還不知道爲什麼唐軍每次戰爭,都能夠輕鬆獲勝。

他現在,甚至都不能確定自己的計劃能夠成功了,因爲,他已經無人可用了。

定襄城的外來人口太多了,孫享福不可能關注一個普通的外族人,他都還沒有去到張純一早就在這邊爲他修建的別院入住,就收到了長孫衝的彙報,夷男帶領着薛延陀代表隊到了,需要他出城去接待,因爲他攜帶的人數,牛馬牲畜比較多的原因,只能在城外安營紮寨。

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560章 審問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573章 開賽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464章 驚變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584章 九垸縣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450章 效果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734章 宣撫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667章 動畫片第九章 送魚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285章 上朝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466章 大戰起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210章 回朔州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464章 驚變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415章 回荊州第561章 錯失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
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560章 審問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573章 開賽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464章 驚變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584章 九垸縣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450章 效果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734章 宣撫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667章 動畫片第九章 送魚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285章 上朝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466章 大戰起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210章 回朔州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464章 驚變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415章 回荊州第561章 錯失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