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私聊

身體比較僵硬的夷男從小在苦寒之地吃苦長大的,雖然貴爲一部首領,又哪裡享受過如此妙趣,當他渾身的泥被搓下來之後,只感覺身體都輕便了好多,再被按摩的技師將他的羅圈腿拉伸,後背脊椎繃直之後,整個人走路的時候都覺得輕飄飄的。

漢人的衣服就是柔軟舒適,棉布內衣,不算太厚的夾棉襖,由釦子在胸前和肚皮上扣緊,全身的熱氣就被封在了衣衫內,如果再穿上一件皮大氅,那麼,即便是在風雪裡,走多幾步路也容易發汗。

油油的頭髮被洗的柔順無比,此刻還冒着香味,被侍女編成辮子,盤在頭頂,然後再帶一個貂皮帽子,他整個人的氣度就完全不一樣了。

午後,夷男就是這一身裝扮啓程去戲劇院的,同樣差不多打扮的,還有他屬下十多個將領,不洗漱打扮一番不行啊!只是在軍營裡待了小半天,他們就發現,大家都用嫌棄的目光看着他們,因爲他們身上又髒又臭,即便是隻比他們早兩天到軍營的突厥降兵也是如此,安北大都護府負責管理內務的軍官,居然連他們洗澡的事情都管,而大街上的平民百姓,身上的衣物似乎也都很乾淨,不像在他們部落裡,個個穿着一身油殼子般的羊皮襖子。

“呵呵,大哥穿了這一身,才更加顯得英武不凡。”馬車上,東珠很貼心的幫夷男理順了身上的衣服道。

“我草原上最美麗的花,現在成了漢人城池裡的花了,是不是忘記了你親手接生的小羊羔了?它們可還等着你去餵養呢!”

夷男用本族語言跟東珠交流起來,情感便更豐富了些,對於這個妹妹,夷男是比較寵愛的,然而,十三歲的她,已經進入叛逆期了,不再像小時候那麼聽他的話了。

“大哥,小羊羔就應該在善陽這樣的城池裡餵養,你還沒有去過善陽城外的牲畜市場吧!哪裡現在餵養的數萬頭牛羊,長的可好了,整座小城除了幾條過道,全部都是暖棚,據說,入冬以來,一頭牛羊都沒有凍死過。”

夷男提到了東珠餵養過的那些牛羊,已然是勾起了她一些對故鄉的思念,然而,在善陽待了兩個多月的她,已經接觸到了更高級的文明,再去看以往她們落後的生存環境,就會感覺格格不入。

這就像一個後世接觸過網絡世界和智能手機的年輕人一樣,讓他丟掉這些東西,再回到枯燥,無聊的生活中,是很難的。

“大哥會去看的,不過,能夠餵養幾萬頭牛羊不算什麼本事,我薛延陀部漠北之後,光人口就有五六十萬,牛羊至少數百萬,孫正明要是能夠幫我部解決這數百萬頭牛羊過冬的問題,即便是向大唐稱臣,哥哥也心甘情願。”

“那看來哥哥向大唐稱臣是必然的了,善陽城外的牲畜市場餵養的數萬頭,只是往來善陽的商販交易的在此的,被他從草原上收攏過來的牧民都有數萬戶了,牛羊早就超過了數十萬頭了,他都分散養殖在城外的一些被風的地洞裡,那些有矮牆,蓋了牧草頂的菜地旁,都會有一個巨大的地洞,裡面或幾百,或數千只牛羊,有專門的人看守餵養。”

“養了數十萬頭?他哪裡來這麼多牧草?”夷男聞言驚訝了,他一路從定襄城走過來,確實看到過很多東珠所形容的泥土矮牆,用牧草做的頂棚,下面長着各色青菜,卻沒想過,修建這些菜地的泥土,是從地底下掏出來的。

“他們有非常多鋒利的鐮刀,據說還有一種割草車,只要人搖動上面的一個裝置,趕着一頭牛或者馬往茂密的牧草較多的原野上走動,後面兩三個人就可以不停的捆紮被那個車子割倒的牧草。而且,他招募了數千人的割草隊,七八月的時候就開始割草了。每天都要數百車捆紮的嚴實的草料送到城中來。據說,已經儲備了可以供過百萬頭牛羊吃一個冬天的草料。”

一頭牛羊一天也就使用幾斤乾草,而一個人平均每天至少可以割上千斤乾草,兩個多月下來,善陽的草料倉庫囤積的草料,已經達到了一個極爲恐怖的數據,即便那些牛羊敞開了吃一個冬天,也吃不完,當然,目前善陽已經不只是喂牛羊乾草料了,還會將其鍘碎,發酵,讓那些牛羊吃了更長膘。

是以,東珠看到的善陽城圈養的牛羊,都特別肥,所以,她覺得,牛羊,就應該在善陽這樣的城池裡養。

東珠說的數據,讓夷男很是驚訝,只用幾千人,就能夠解決過百萬頭牛羊過冬的草料問題,那些原本和他們一樣在草原上放牧的人有這麼高的工作效率?

答案是肯定的,效率只會比夷男想象的高,他根本無法計算,三個人一天可以捆多少草料,因爲一輛割草車不停的向前轉動割草,割出來的草,往往是好幾十車。

草原人都是喜歡騎着馬趕路的,但是在善陽城,坐馬車似乎更舒服,因爲基本沒有感受到什麼顛簸,而且,馬車裡有燒暖的炭爐,習慣了草原寒風的東珠並不怕冷風吹,所以,車子纔剛走出孫府沒多久,東珠就將馬車的門簾掀開了一條縫。

“大哥,快看,那就是善陽的商業街,整條街有上千家鋪面,幾乎可以買到全天下所有能買到的東西,而且,東西賣的非常便宜,只是買的少的話,店鋪的掌櫃不願意跟你談。”

“是嗎?有多便宜?”夷男來了興趣,問道。

“一隻羊,就能換好幾個鐵鍋,可比那些去咱們部落兜售商品的人的售價便宜了幾倍。”

聽到這個價格,即便是夷男心裡早有準備,也不由的嘴裡碎了一句。

難怪他的部落以往那麼窮呢!原來在跟那些世家子的交易中,被佔了這麼大的便宜,從一個鐵鍋就可以看的出,過去的很多年裡,世家子在他們部落獲取的利益,絕對超過十倍。

在夷男和東珠在這些問題上不斷的聊着天的時候,跟在他們馬車後面的馬車上,孫享福夫婦也在聊着天。

“夫君,怎麼你想到了幫孫道長修建醫學院,卻沒想過爲自己的農學,也修建一座農學院呢?”

“呵呵,爲夫又如何不想呢!只是,這農學院現在要是修建起來,誰來任教呢?”

“自然是······”

說到這裡,虞秀兒卡殼了,普通的農耕事宜,百姓們都會,而高深的農耕技術,卻只有孫享福一個人會,幸福村的孩子們還太小,目前的水平,也不能夠爲人師,難道一座學院建起來,讓孫享福一個人來教?

他現在可是安北大都督,朝廷的封疆大吏,專職搞農耕教育有些不合適,所以,農學院成立的基礎不成立,至少得等幾年以後,孫享福教出來的第一批弟子成人再說。

“爲夫現在就已經夠忙了,再有多的事情,可分不過身來,所以,農學院的事情,還是過幾年再說吧!不過這次回長安,倒是可以把那些孩子們接來善陽了,一旦薛延陀向我大唐稱臣,這北地,也算安全了。他們時常跟在我身邊,也能多學些東西。”

“妾身,妾身此次並不想回長安。”聞言,虞秀兒有些結巴道。

“怎麼,到善陽都一年多了,你就不想岳父和岳母?”

“想是想,只是,只是,又怕他們問到孩子的事情。”

“呵呵,咱們這段時間多努努力,明年一準讓他們抱上外孫。”孫享福將虞秀兒往懷裡一擁,撫摸着她的秀髮道。

過完年,孫享福這具身體就足二十歲了,虞秀兒也年滿十八,雖然還是顯得年輕,但也適合造人了,只要孫享福不刻意控制,兩人身體又沒毛病,懷孩子的事情,自然就輕而易舉,他只希望這兩年不要出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讓自己四處奔波,不能陪伴家人。

還別說,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從張軻在淵蓋蘇文屬下哪裡審訊出來的口供來看,高句麗近兩年內肯定會有大變,可別小看這個時期的高句麗,雖然經過了和前隋的幾次大戰,但高句麗這個國家的人口還是過百萬的,其中還有近十萬的騎兵部隊,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而從種種跡象來看,王浩似乎在挑動一股讓高句麗內部政權分裂的計劃,這,或許就能誘使李世民出兵高句麗,畢竟,這種機會,千載難逢,李世民這樣的兵法大家,一定很想抓住的。

而高句麗的領土,與河北道和他的安北都大護府的東面相鄰,一旦跟高句麗開戰,他安北大都護府肯定是出兵的主力之一,所以,作爲安北大都督,他有可能被李世民再度派往前線,這可是孫享福不願意乾的事情。

要說利用後世的一些前瞻性目光搞民生髮展,他還有那麼兩把刷子,戰爭方面,他是能不參與就絕不願意參與的。不管是打贏還是打輸,那些血肉翻飛的畫面,總是會在他的腦海裡面停留很久,這些畫面會在潛意識了改變他這個人的行事風格。

除此之外,孫享福從趙強的嘴裡知道了南詔諸部的一些消息,在有心人的挑動下,那邊同樣也亂了起來,可別小看了南詔諸部,他們實際控制的區域,差不多是後世的幾個省那麼大,如果亂起了是可以威脅到益州和荊湖地區的。【本章節首發.愛.有.聲.,請記住網址(.aiyousheng)】

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150章 滿船寶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556章 抓捕第九章 送魚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147章 豐收樂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177章 王旭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179章 互坑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415章 回荊州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474章 房謀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122章 治病第414章 談妥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277章 玩脫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456章 戰局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18章 殺倭第544章 偷跑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122章 治病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163章 雙簧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150章 滿船寶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16章 李香蝶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146章 制海鹽第583章 回程
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150章 滿船寶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556章 抓捕第九章 送魚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147章 豐收樂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177章 王旭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179章 互坑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415章 回荊州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474章 房謀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122章 治病第414章 談妥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277章 玩脫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456章 戰局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118章 殺倭第544章 偷跑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122章 治病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163章 雙簧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150章 滿船寶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16章 李香蝶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146章 制海鹽第583章 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