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

孫府現在除了李淳風送來的那些鑽石,其實根本沒有多少值錢的東西,自從產業被沒收之後,孫府的家底,就全部是靠別人送禮送過來的,除開一些花銷之後,目前,也就一百萬來貫吧!就算全給出去,對於高門大戶來說,也不算什麼了不得的嫁妝。x23us.com

當初孫得壽和李孟姜定親的時候,虞秀兒可是直接送過去一個琉璃廠,現在,它的市值,可早就超過兩千萬貫了。

所以,不能厚此薄彼的孫享福,今天晚上有事情做了,怎麼給妹妹置辦嫁妝。

書房之中,孫享福將早前一些年,趁着記憶還熱乎的時候,默寫下來的一些筆記,整理了一下,關於農業學術方面的,總共差不多有五百多頁紙,幾十萬字。

自從被李世民霸佔過一次書房之後,孫享福害怕這些東西遺失,儘量的將後世的一些文風因素改換,寫成了在這個時期的人能認得字,卻無法理解意思的農業技術理論。

這差不多是後世一個農學研究生,在學校裡能夠學到的一大半理論知識,與孫享福將近十年實際工作研究,所得到的一些心得。

裡面關於種子基因學的一些論述,即便是孫得壽和孫小妹現在,也是不可能看的懂的,今天,他決定,將其傳給孫小妹一份,這些農業技術知識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想要在當下的這個科技水平下,去搞懂它,更多的,是需要腦補。

當然,三五十年後,也未必不能實現,孫小妹只要不斷的研習理解裡面的知識,那麼,她在大唐的價值,就會無比崇高,不用擔心嫁入皇家之後,地位的問題,或許,掌握了一部分這些知識的她,還能成爲李恪的保命符。

這,纔是孫小妹最需要的嫁妝,所以,挑燈抄寫的孫享福,直接忙活了半夜,手都寫到痠麻了,纔回房休息。

而且,半夜的時間,他也就抄了一兩萬字,這還是他用硬鋼筆抄寫的原因,這讓孫享福無比懷念後世,文本直接複製粘貼,放u盤的時代。

“夫君準備的東西,妥當了麼?”牀榻之上,替孫享福脫衣服的虞秀兒問道。

“只怕整個正月,我都得這麼忙活。”孫享福說着,將酸酸的手放了被窩裡一個最舒服的地方,頓時惹得虞秀兒一陣白眼。

“是什麼寶貝?”

“爲夫我的畢生絕學。”

聽孫享福這話,虞秀兒頓時不幹了,將他放在自己胸前作怪的手給抽了開,嘟着嘴道,“夫君是覺得妾身生的孩子笨,無法繼承你的絕學麼?”

“這就是你的思想有問題了,他們爲什麼要繼承我的絕學呢?我的絕學,也不是從我爹孃哪裡繼承來的啊!他們那麼有靈性,完全可以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創造自己的絕學嘛!你看人家孟子,雖然是孔子的弟子,但是,寫出了與孔子所教內容不同的經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這纔是一種最好的繼承。

而且,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爲夫的絕學,太絕了,一般人,根本學不了,事實上,要是有別的人能夠學,爲夫也會將其傳給他一份的。”孫享福有些無奈的解釋道。

即便是能夠把精力專心放在種植研究上的孫小妹,又何嘗不是一輩子,也未必能學的懂他默寫出來的那些知識呢!等待工業進步的過程,可是十分漫長的。

“夫君就是嫌棄妾身生的孩子笨。”

好吧!孫享福又忘記了一個事情,不能跟女人講道理,於是,他只要用一個不講道理的辦法了,翻身騎到虞秀兒身上道,“秀兒若是覺得孩子們不夠聰明,那咱們就再接再力,生幾個聰明的出來唄。”

折騰從他這句霸氣的臺詞之後開啓,當然,事實就是,男人在這個方面,是遠不如女人的,過於頻繁,甚至可能活不長,所以,孫享福大致是知道自己會比年齡本就小於自己的虞秀兒走的早的,更加別說小自己將近十歲的孫小妹了。

次日一早,孫享福就將孫小妹叫到了自己的書房,將一大摞手稿遞給她道,“大哥最寶貴的,就是這些東西了,在你出嫁的時候,它就是大哥送給的你嫁妝,你現在可能還有很多地方看不懂,或許,需要用大半生來研究搞懂它。

但是沒關係,咱們大唐現在對它的需求,也不急迫,別怪哥哥懶,實在是抄的手疼,所以,麻煩你自己動手了。”

折騰了半夜,精神狀態不佳的孫享福,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偷懶的辦法,那就是讓孫小妹自己抄。

孫小妹只是稍微瀏覽了一下那些手稿的前幾頁,就寶貝一般的將其抱入了懷裡道,“謝謝大哥,這,纔是我想要的。”

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什麼東西比物質還珍貴的話,那就是知識,孫享福這些手稿,就是當代最頂尖的農業科學知識。

所以,學霸型的孫小妹心情激動的抄手稿去了,教育孫靖和孫婉瑜兩個小傢伙數學的事情,則是落到了孫享福自己頭上,小學一年級數學而已,孫享福表示輕輕鬆鬆,於是,家裡的孩子們又有新的歌謠了,因爲,孫享福編了數字歌,給幾個沒上學的孩子唱。

“一像毛筆會寫字,二像鴨子水上游,三像耳朵會聽話”

與孫家的和諧氛圍不同,江陵城的總管府衙門內,此刻正是一片哀嚎,長孫無忌對那國子監的教學博士和學生的處理結果出來了,官降一級,全部調往吐蕃高原宣教地方,監國的太子李承乾,基本不會對他這樣的判罰有什麼意見,畢竟,事情是出在他主管的山南道,而惹到的,是他的老師孫享福。

對於這樣的判罰結果,孔穎達一句話也沒有說,一宿未睡的他,渾濁的老眼裡,佈滿了血絲,最後,他決定,將自己著成的《五經正義》丟入火盆。

當然,這不是說,他就放棄了儒學,而是,他覺得,自己編寫的這一版,不夠完美,甚至是錯漏百出。

他要重新編一版所有人都看的懂,並且,只有正確解讀的《五經正義》,即便是今後註定不會成爲主要教育科目,但是,也必定能成爲這個民族的一種道德標尺,只要後世的人類還需要道德來約束行爲,就不可能脫開它的影子,讓儒家的思想,永遠的流傳下去。

然之後,他的這一行爲,在禮部的授意下,被報紙大篇幅的報道了,這也是孔穎達自己要求的。

他自己,還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消息,坦蕩的承認了這一本書中所寫的諸多不正確的解讀,要求所有購買了他編撰的這本《五經正義》的學子,將這本書退還給他,購書花費的錢財,他會如數退回,可以說,真正的做了一回君子。

當然,朝廷也不會真要他自己把這些錢掏出來,在消息刊登了之後,由官府代爲收回,一應錢財,官府幫着退了,就是九垸縣被那幾個被誤傷的孩子家裡,也沒有真的找他的要醫療賠償,九垸縣的免費醫療,直接給他報效了。

這整個事件,被大衆們解讀爲新學興起,舊學退出舞臺的起點,然之後,李承乾在上元節之後,朝廷恢復辦公的第一天,就宣佈了大唐教育體系改革的事情。

全國州縣,將在三年之內,全部落實新式教學方案,設,小學,中學,大學三個層級。

將長安的國子監,設立爲文科大學。

軍事學院,設立爲軍事大學。

還有善陽農學院,設立爲農科大學。醫學院,設立爲醫科大學。

弘農的工學院,設立爲工科大學。

揚州的商學院,設立爲商科大學。

蘇州的航海學院,設立爲航海大學。

江陵學府下屬的物理學院,設立爲理科大學。

除了小學,中學,是教固定的基礎知識之外,大學全部是教最頂尖的專業學科知識,並且,有負責研究更高新的知識,爲國家的發展提供動力的政治任務。

當然,就目前來說,除了長安的文科大學,是實實在在的有東西教以外,其它的大學,都還是個空殼子,需要好多年的時間,來將其豐滿。

而且,目前在升學方面,也沒有做什麼限制,學生們讀完小學,就有資格報考農工商醫四門專科的大學,還可以報考像藍田職業技術學院這樣,並非是以學術研究爲主,只是以教職業技術教學爲主的學院。

至於文科大學,軍事大學,航海大學,和理科大學,由於涉及的知識比較多,則需要中學畢業之後,纔有資格考入。

當然,等未來整個體系更加成熟了,國家對於知識,技術的需求,更加精湛,高難度了,可能就會改革成所有的大學,都需要中學畢業了之後,纔有資格考。

目前的情況就是,九垸縣學的初中學畢業生,就已經是大唐的寶貝疙瘩,讓這些人再去其它大學學習,不是屈才,就是啥都學不到。

各領域的研究人才了,各種技術知識的升級,可能需要一兩代人來填充的,之後,說不定還會像後世一樣,將中學,分爲初中和高中也說不定。

一個國家,只有對教育有了規劃,在後面的道路上,纔會走的更加順暢。

就比如現在的希拉剋略,他非常想要模仿大唐的這套發展模式,可他真正要做起來的時候,卻發現困難重重。

他們拜占庭帝國有四千多萬人口,比大唐還多五六百萬,而且,地盤相對要小的多,人員相對集中,在他的一紙詔令之後,輕易可以徵發幾十上百萬青壯起來,投入基礎建設中。

可是,等他把這些人召集起來之後,他才知道,自己什麼都做不了。

這些人,就像傻瓜一樣,根本無法有效的聽從他的指揮,在技術上,更加無法達到大唐那個層級。

比如,李世民要修路,隨時都可以調集幾萬個識字,工藝嫺熟的工人,幫他下到基層,帶領隊伍,因爲人家的工學院,每年有幾千,上萬個掌握了文化知識和和專業技能的學生畢業,這麼多年累積下來,早就達到了好幾萬人,還別說那些在工作中學習進步的普通工人。

他們一個人,只需要每人帶領一個十幾二十人的小組,就能把數百萬人組織起來,上頭有什麼命令,一紙文書過來,他們馬上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該怎麼幹。

而希拉剋略把人一召集起來,詔令都不能順利的通傳下來,全靠他屬下軍士的嗓子吼,鞭子抽,幾十上百萬人一散開,連吃喝拉撒的問題都解決不好,更加別說幹出什麼事情來了。

所以,即便是他的人力資源比大唐豐富,並且有大唐這個模板可以學習模仿,但一時半刻,他也模仿不來。

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398章 論法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193章 殺心第714章 航海人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139章 見韋李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336章 再起程第584章 九垸縣第549章 北上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543章 採紅菱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116章 李香蝶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75章 唐奉義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584章 九垸縣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197章 獻策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211章 戰略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273章 酒宴
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398章 論法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193章 殺心第714章 航海人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139章 見韋李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336章 再起程第584章 九垸縣第549章 北上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543章 採紅菱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116章 李香蝶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75章 唐奉義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584章 九垸縣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197章 獻策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211章 戰略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273章 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