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

“老大,咱們要不要合圍他們?咱們四千人四面合圍每一面一千人足夠讓他們那些馬伕喪失攻擊方向,從而被徹底擊潰。”李三兒身邊,一名長相猥瑣的飛鷹旅戰士湊到李三兒身邊盯着前方已經交火的雙方笑道:“你看沙陀人還是當年這一套,根本沒有絲毫的改變,要不咱們幫幫他們?”

李三兒瞪了一眼這個傢伙,不過對於他的提議還是點了點頭,雖然對方有兩萬人,但是以飛鷹旅這羣兵王來說,還真不是人數可以對付的。所以李三兒幾乎是一瞬間右手一揮,身後原本在躍躍欲試準備上上前的飛鷹旅第三大隊全體成員猶如飛散的麻雀一般飛速而去,這一下全速前進展示了飛鷹旅那令所有人恐怖的行進速度,這種短距離突擊的速度比起第三營來說都不遑多讓,甚至還略勝一籌。可以說在野戰這方面,飛鷹旅的戰力幾乎是天策軍一二三營所有的優勢集中在一起,第一營的全能,第二營的攻擊加上第三營的極速前進。所以李三兒的這個命令從開始下達到落實到位幾乎是在讓史建瑭目不暇接的情況下完成。飛鷹旅只有四千人但是卻硬生生的分兵爲包圍史建瑭的兩萬沙陀騎兵。而且最要命的是這些飛鷹旅戰士幾乎不需要李三兒發出什麼指令,各自在進入指定位置之後迅速轉入進攻,步槍的射擊聲並沒有出現像野戰部隊那樣的整齊,而是轉而爲零散但是不間斷,這種射擊方式卻讓初次遭遇本來想利用騎兵優勢發起四面出擊的沙陀騎兵受到致命的打擊。飛鷹旅的戰士在開槍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的落空,絕大部分子彈出膛之後不是帶走馬背上騎兵的生命就是讓那些奔馳當中的戰馬翻倒在地。

其實飛鷹旅的戰法纔是最貼合李玄清從後世帶來的野戰戰術,所有的戰術在開槍阻擊的時候排列成散兵線,各自選擇目標攻擊,將之前的戰術全部推翻,散兵攻擊戰術實際上就是後世共和國步兵戰術的改良版,這種後世付出了百萬生命總結出來的步兵戰術支撐起了共和國陸軍第一的聲明,而在李玄清帶到這一世之後由兵王施展出來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散兵戰術脫胎於三三戰術,所以各自攻擊單位雖然看似散漫好無規律,但是卻秉承了三三戰術最基本的精髓,一個個單兵依靠左右同伴,組成一個個微小的三三陣型然後在開槍的時候能夠做到配合默契,將衝鋒最前沿的對手擊潰之後,各部自行選擇對於己方威脅最大而距離最近的目標進行攻擊,而且與此同時腳下不斷移動,不斷之字形向前向後運動,中正式步槍五發裝彈的射擊可以讓飛鷹旅很輕鬆的能夠在運動中開槍射擊,配合起飛鷹旅戰士本身的精湛的槍法,沙陀騎兵幾乎在一開始就被打蒙了,四面八方都被擊潰,所有的派出去進攻的騎兵除了被打死的,剩下的全部退了回來。這還是騎兵衝鋒的速度沒有上去,否則的話這些騎兵可能連撤退都無法做到。

不過對於騎兵而言,速度沒有跟上被打敗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史建瑭雖然對於飛鷹旅分兵的舉動很詫異,而且對於對方手中的武器很頭疼,但是依然沒有放棄過進攻,沙陀人本身就是馬背上的民族,進攻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是侵入骨髓的一個基本戰術動作,而且對於史建瑭而言,自己的騎兵如果不能夠衝上去,那麼唯一的反擊手段——騎射也無法施展,那麼對於自己這支騎兵而言也無疑宣告了死亡和失敗而已。所以在潰退的騎兵退回來之後史建瑭幾乎是不假思索的立即組織第二波進攻。這一次史建瑭顯然有了更多的準備,沒有和對方爭鋒相對四面出擊,而是將主要進攻方向放在了前後,也就是李三兒的正面和西面。這樣的做法其實也是很有技巧的,西面是撤退的道路,如果進攻不順那麼向西進攻就是回家的道路,這一點關乎着所有人的生死,而李三兒的正面是因爲在史建瑭的眼裡,對方主將所在的位置肯定就是對方的主力所在,精華所在,只要拿下對方的主將那麼這場戰役還有的大。

史建瑭的這種做法雖然很正確,但是有一點他沒有料到的是,李玄清這個後世來客已經深深的影響着天策軍的作戰方式和作戰思想的轉變。飛鷹旅作爲天策軍最精銳的部隊,承載着李玄清新式軍事思想和戰術試驗的平臺。在最新式的軍事思想的指導下,飛鷹旅已經能夠做到弱化軍事主官對於具體戰役的干預,所以別說李三兒此刻沒有指揮部隊,就算是正在指揮調整,只要剩餘的飛鷹旅能夠按照基本的作戰方針進行部署,那麼李三兒就是被擊殺飛鷹旅的戰法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自從步槍問世之後前線的戰爭就處於時刻變化之中,軍事主官所在的指揮部發生意外這種狀況在平時飛鷹旅的訓練當中就出現了無數次,所以李三兒見到史建瑭親自率軍朝自己衝了上來,忍不住翻了翻白眼,這都什麼年代了,指揮將領還能夠起到那麼大的作用嗎?

所以在史建瑭率軍衝了上來的時候李三兒冷冷一笑,帶着自己身邊的這一千名飛鷹旅戰士立即執行後撤攻擊戰術,幾乎所有的東面的飛鷹旅戰士都開始邊往後飛速撤退邊回頭開槍射擊,而且他們奔跑的陣形也開始快速變化,一個鬆散的倒三角快速出現,每一個角都集中了差不多三百名的飛鷹旅戰士他們在開槍的同時掩護迫擊炮迅速炮擊,騰空而起的爆炸在遮蔽沙陀人視線的同時也掩護李三兒他們飛速開槍射擊,中正式步槍在飛鷹旅手上發揮出了最強橫的戰力,史建瑭的部隊就像是被海灘上的潮水推上岸的沙石一般,不斷的被侵蝕,雖然他們在前進,但是實際上他們的負責第一線的兵力卻在不斷的往後延深。

而與此同時,南北兩面的飛鷹旅攻擊大隊也在一瞬間將速度提升到極致,全力以赴朝着沙陀人的中心突擊,三三戰術也在這一刻被飛鷹旅嫺熟的施展出來,不斷超前突擊的飛鷹旅甚至在攻擊的時候不斷髮射迫擊炮彈,藉此在沙陀人的人羣之中製造更大的殺戮和混亂。而相對於東面需要面對龐大的騎兵集團衝擊,西面雖然也集中了數千人的騎兵,但是飛鷹旅卻彷彿心靈福至一般和李三兒的東面執行了同樣的戰術,在不斷撤退拉散對方的攻擊陣型的同時,以不斷的殺傷來飛速減少對方的有生力量,爲南北兩面的兄弟部隊製造更多的機會,切斷對方的整個大隊陣形。如果飛鷹旅的戰術能夠達成那麼史建瑭的部隊就會在第一時間被切斷從而面臨各自爲戰的境遇,所以不管是李三兒本身的正面戰場還是西面的第二戰場,天策軍的大踏步撤退加速倒三角的不斷反擊,再依仗飛鷹旅短距離行進的速度幾乎可以和其兵速度相媲美,史建瑭的戰術意圖並沒有達到什麼效果,反而在不斷前進之中被對方大量殺傷,無數的的騎兵和戰馬倒在了衝鋒的途中,而此時他們的騎射弓箭的射程還尚未夠着飛鷹旅。

“該死的,這沙陀人的戰術不錯啊,在這一下去只怕我們的速度要降下來。”李三兒的臉色卻在不斷的推卻當中逐漸凝重,沙陀人的騎兵承受死亡的耐力和衝鋒時候騎兵本身對於步槍的閃避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他們在馬背上緊緊的貼着馬脖子,幾乎是附在了馬背上,藉以減少自己的彈着面,這一點從很多騎兵到底之後戰馬死亡或者受傷,但是騎兵本身卻只是摔得七葷八素就可以看出。而且飛鷹旅要維持和騎兵相差不遠的速度短時間還可以做到,但是如果時間持續拖延,飛鷹旅戰士的體力必然消耗巨大,一旦自己的速度降下來那麼被對方衝到身邊,就算是兵王面對對方的騎兵也絕對佔不到優勢。

說起來李三兒也無奈,之前爲了日夜不間斷的作戰偷襲,他們在出城的時候並沒有攜帶戰馬,因爲在夜襲的時候戰馬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一旦被對方提前防線,飛鷹旅的騷擾就起不到作用,所以此時李三兒的飛鷹旅雖然幾乎沒有多大的傷亡但是對於飛鷹旅而言自己的考驗也迅速到來。而爲了維持後續的戰力和體力,李三兒不得不命令部隊開始減速,雖然三三戰術可以讓沙陀騎兵無論衝擊哪一個角都需要面對另外兩個角的全力攻擊,但是史建瑭還是第一時間捕捉到了這個戰場之上對手的細微變化,然後充分利用了這一點,集中起手中的中軍主力不顧一切朝着李三兒所在的中間所在衝了上去。

而此時隨着沙陀騎兵朝着相反的方向攻擊,南北兩方的飛鷹旅攻擊大隊的壓力驟然減弱,他們這兩千人得以迅速衝入沙陀騎兵的中心點,在迫擊炮來自南北兩個方向的持續打擊之後雙方迅速會師,將此時已經變成後軍的沙陀騎兵原本中心的少數兵力全部擊倒。而南北兩部飛鷹旅攻擊大隊回師之後立即轉向朝着東面而去,合力攻擊史建瑭的後路,兩千人的集火射擊而且還是從背後而來迅速打亂了史建瑭後軍的所有佈置,密集的子彈猶如暴雨一般衝入沙陀騎兵的陣營,並且隨着飛鷹旅的快速抵近,他們和李三兒之間的距離也開始迅速接近。

而此時李三兒也已經下達了最後一個命令,他要以自身作爲誘餌,擊殺史建瑭。和飛鷹旅不同,沙陀這邊主將對於戰局的控制或者說重要性非常重要,李三兒不懂什麼太複雜的戰術,他所有的想法都是從一次次戰鬥中總結出來的。所以在見到史建瑭朝着自己衝了上來之後立即開始命令飛鷹旅開始改變部署,自己的這三百人在一瞬間排開鬆散的陣形就地轉入阻擊,而此時倒三角的另外兩個角的六百多飛鷹旅戰士中迅速飛奔出三四十人的兩支小隊,他們沒有去支援李三兒,而是各自尋找附近的稍高點的地形然後開始伏地。這些人就是飛鷹旅當中專職的狙擊手,在關鍵時刻執行狙殺任務。而李三兒他們在無數次彼此配合作戰當中早就磨合出一種心心相念的默契,所以在李三兒他們停下腳步轉入阻擊的同時這些狙擊手也第一時間越出集體陣形開始尋找角度準備擊殺史建瑭。

此時的史建瑭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同時被近乎五六十名狙擊手套在了步槍的準星當中,此時的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後路被抄,而且飛鷹旅南北兩部合併之後兩千人幾乎是不在意沙陀騎兵的就近反擊開始極速前進,就是要在自己擊殺李三兒之前衝破沙陀騎兵的整個陣形從而達到斬首的目的,一擊必殺。

不過就算是知道了天策軍這邊的打算史建瑭也不想放過這個機會,所以在稍微一猶豫之後史建瑭還是執行了自己之前的計劃,命令全軍不惜一切代價突擊李三兒所在的區域。

而也就在這一刻,一直瞄準史建瑭的狙擊手此時也幾乎在同一時間開火,五六十支步槍同時開火在如今這槍炮齊鳴萬馬奔騰的戰場上並不顯得突出,但是一直身先士卒一馬當先的史建瑭此時的身形忽然頓了一下,連帶着他身下的戰馬也在這一瞬間嘶鳴一聲一頭栽倒在地。

“分散掩護,避開正面。”李三兒在史建瑭倒地的一瞬間起身命令身邊的飛鷹旅戰士瘋了一般朝着己方倒三角的另外兩角飛奔而去,而此時的迫擊炮也幾乎是不要錢一般朝前方拋射炮彈,準備掩護着三百飛鷹旅戰士在千軍萬馬之中逃出生天,在他們接觸之前幫助自己的兄弟向自己這邊靠攏。

而此時的身處後方的飛鷹旅兩千人馬也正式和沙陀騎兵短兵相接,只不過沒有對準他們衝鋒的沙陀騎兵將自己的後背交給了這羣兵王,迎來的是瘋狂的屠殺,這一世最終沙陀騎兵崩潰的主要原因。不過此時李三兒本人卻身陷囹圄,已經有沙陀騎兵衝到了他身後不足十丈的距離,嗖嗖的箭矢在李三兒身邊不斷出現。

“不好,老大中箭了。”奔跑之中的李三兒被一箭從肩膀處射中,但是隨即就被身邊的戰友強行扛了起來然後繼續死命逃走。

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
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