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

“薛洋前面就是石塔了,玄影衛那邊來的消息,說石塔是在悟心的心腹控制之下,所以對於我們的到來沒有多少敵意,可以放心進駐。”徐英匆匆從後面趕上來遞給薛洋一份最新的情報笑道:“咱們是不是進城好好休整一下?”

“不用了,通知玄影衛讓他們準備好糧草然後朝着護密而去,我們要爭取不讓其他人知道的情況下拿下護密,咱們的乾糧儲量支撐到護密應該是夠的,所以就不要在路上耽擱了。”薛洋搖了搖頭,顯然對於于闐人的保密措施很懷疑,而且說實在的兩萬人的大軍要想掩人耳目難度實在是太大,還不如直奔護密而去呢。按照從石塔到護密的路途來計算的話,以第三營和山地營的行軍速度,全速前進五天之內就能夠抵達,所以薛洋不想再這個時候節外生枝,自己的計劃本來就是一錘子買賣,不允許出任何差錯,否則的話第三兵團這三萬兵馬搞不好就全報銷在這裡了。

“也好,那咱們儘快加速吧,估計運氣好的打完護密回來還能夠碰到他們,到時候石塔那邊自然可以一涌而下。”徐英點了點頭讓身後跟隨的親衛長招呼部隊再次加速。

薛洋搖了搖頭,對於徐英的話不置可否,依他對於李陽的瞭解,這傢伙很顯然不會在於闐城坐守,只怕此刻已經想到了解決于闐的辦法了。

不過說實在的薛洋確實是瞭解李陽,在薛洋從石塔城外匆匆一晃而過的時候李陽那邊已經開始下達攻擊于闐城的命令了,這場讓于闐國主李啓明莫名其妙的戰爭就這樣在不宣而戰之中展開了,以至於李陽這邊已經下達了攻城的命令,那邊李啓明還沒有鬧明白城外的敵人到底是從哪而來的。不過好歹有一點讓他已經瞭解,天策軍到于闐了,爲此他這兩天一連十幾批使者派往北方通知回鶻,同時緊急派人準備通知已經抵達伊州那邊的于闐軍隊返回國內,支援國都。不過很顯然的是這十幾批信使很顯然是出不了于闐邊境了,現如今的于闐已經被飛鷹旅切斷了所有的對外通道,只不過此時的李啓明還沒有得到消息而已。

“我說李陽,咱們是不是該下個戰書或者表明一下我們的來意,萬一這個于闐國主想通了臨時投誠呢?”一旁的彪子沒有和秦空他們在一起,所有有點百無聊賴的向已經安排好炮兵的攻擊序列的李陽沒話找話道。

“他投誠?他投誠不是給你們玄影衛出了個大難題嗎?而且李啓明投誠了那個悟心和尚怎麼辦?他們現在已經撕破臉了,難不成還能夠在你一番勸導之下和好如初?”李陽白了眼這個無聊的傢伙,不過卻還是點了點頭一本正經的回道:“所以我打算給李啓明來一個悶葫蘆隨便打,讓他糊里糊塗的將於闐城輸給我,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擊殺在於闐。”

“你放心好了,城內龍組的人已經盯着了,只要他脫離大隊人馬立即實施狙殺,這一點你放心吧。”彪子對於秦空這兩天在城內的佈置瞭如指掌,只不過他不太清楚秦空到底有沒有通知西征軍指揮部那邊于闐這邊提前行動的事情。畢竟時間太短了,玄影衛在於闐的人手此刻已經全部調動起來了,但是還是遠遠不夠。

“命令迫擊炮分隊立即炮擊城防,掩護爆破手抵近城門。”李陽看了看城樓上被自己的陣勢嚇得嚴陣以待的于闐軍,讓身後的親衛開始快速傳達命令,與此同時位於最前沿陣地的祁山所在的前鋒一個都的兵力也全部準備完畢,會和迫擊炮分隊一起壓制那些趁機攻擊爆破手的于闐弓箭手。

“嚯嚯嚯”迫擊炮的炮擊和以往的山炮野炮聲音截然不同,這種炮彈出膛速度非常快,而且射速快頻率高,幾乎在第一輪炮彈出膛之後不到十息的時間第二枚炮彈就被塞入斜指前方的炮筒中,然後迅速被擊發發射出去。只聽得一瞬間城樓上猛然間爆發出此起彼伏的爆炸聲,騰空而起的火球將周圍的一切全部撕碎,部分越過城牆落入城中的炮彈也開始陸續爆炸掀起巨大的波瀾,無數的人影被爆炸產生的衝擊波震得飛出了城牆。

“爆破手立即上。”李陽右手一揮,身後就傳來了急促的跑步聲,十幾人開始紛紛越出戰壕,朝着遠處的城牆衝了上去,而與此同時祁山的前鋒也開始舉槍射擊,無數的子彈密密麻麻的朝着剛剛經歷了爆炸一片狼藉的城牆而去,將原本就被爆炸炸的沒緩過神來的于闐軍士兵擊殺在原地。

“這于闐好歹也應該收到過回鶻和曹仁貴給他們的戰情通報啊,關於咱們手中的武器怎麼說也應該有點應對措施,我怎麼看怎麼覺得他們是從來不知道咱們的攻擊手段啊,毫無應對之法,亂哄哄的。”彪子趁着迫擊炮分隊炮擊間隔的空看了看城樓上的狀況忍不住搖搖頭道:“這哪是什麼打仗啊,我看就是你們軍隊在進行新式武器的演練,照這樣打下去,你們軍隊根本就沒有多大傷亡好不好,了不起就是彈藥消耗……”彪子說到這裡猛然間停住了,道:“該死的,這件事如果讓回鶻人知道了哪怕用人海戰也會拼命消耗你們的彈藥的。”

“所以你看,迫擊炮已經停了啊。”李陽指了指已經偃旗息鼓的迫擊炮分隊笑道:“不過還好,至少掩護爆破手抵近了,剩下的就看祁山他們能不能壓制住對付的弓箭了。說實在的依仗着城牆居高臨下弓箭的威力其實也不小。”李陽指着已經越來越靠近於闐城的爆破手道。

“你行了吧,弓箭手的威力再大估計也就是五六十丈的距離,而且我剛剛明明看到第一輪炮擊對付的那些牀弩和大型弩箭設備全部被你們摧毀了,這會子就算是再搬出新的來也來不及了,就憑現在倖存下來的那些嚇了魂都沒有的弓箭手我估計你就算是站着不動也射不準的。他們雖然也是常年征戰的戰士,但是沒有見過我們的火藥武器就是沒見過,這種近距離爆炸的場面就算是換做是我們自己的戰士沒有適應過也是沒辦法迅速穩定心神的。”彪子撇了撇嘴,對於李陽的擔心不屑一顧。不過對於他的話李陽倒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靜靜的凝望着前方激烈的戰場。

祁山此時已經命令自己的一個都全體起身開始全體朝前攻擊前進。在新式的中正式步槍發放至部隊之後第十五營就開始已經開始適應三三制進攻戰法了,所以祁山幾乎是瞬間就開始率領部隊朝前滾筒一般衝鋒,而且三三制戰法進攻之後其實子彈投射的密集度並沒有減少,反而在不斷行進當中變得越來越犀利。

“命令全軍十息之後立即投入全線攻擊。”李陽讓親衛隊長快速發佈命令之後朝彪子道:“趕緊的和我們一起吧,然後去王宮看看,說不定還能夠看到你們龍組最後動手的場面。”

兩人說話的時候只聽得前方“轟隆”一聲巨響整棟城樓都在徹底炸塌,一個泛着黑紅色火球騰空而起,無數的土石崩塌下來,于闐城的城牆被炸出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那些原本在城樓防守的于闐軍士兵猶如四散飛舞的花瓣隨風飄散。

“全體衝鋒吹衝鋒號。”李陽一聲怒吼第十五營立即開始排山倒海一般衝了上去,之前停了下來的迫擊炮分隊也開始猛然間發威,大批量的炮彈騰空而起越過坍塌的城牆朝着城內甕城所在的方位而去。

“立即出發。”李陽帶着親衛隊衝上去的時候第十五營大部分部隊已經入城了,城內持續的激烈的槍聲也讓李陽微微蹙眉,于闐軍在近戰的時候確實還有點韌性,至少在城破之後沒有失去章法,巷戰打起來其實對於他們來說還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天策軍武器的優勢,所以第十五營的攻擊進度也慢了下來,不過李陽對此倒是沒有過多關注,天策軍對於巷戰有着一整套成熟切實可行的戰法,小規模的近戰基本上都是從飛鷹旅那裡流傳出來轉授給正規部隊的。所以李陽並不擔心自己的部隊以少打多在巷戰中打不出好成績。

“將軍,悟心的部隊已經上來了,咱們要不要按計劃攔截他們?”親衛隊長此時從後方接到一個消息之後匆匆來到李陽身邊道。

“看樣子是不能夠去送李啓明最後一程了,彪子咱們去和那個悟心好好談談,于闐城從今天開始屬於大唐帝國安西那邊的一個城池。”李陽冷然一笑道:“想着摘桃子也要看看什麼時候。”說完之後轉身帶着親衛隊快速從城中撤出,在城門口的時候看到了悟心的大部隊開始朝着這邊而來。

“命令親衛隊開槍射擊警告,不允許他們躍進到我們一百丈以內。”李陽的話剛剛落下身後的親衛隊開始快速上前,槍鳴聲迅速響起,不過親衛隊並沒有將目標對準悟心他們,而是朝天射擊。悟心的部隊驟然聽到槍聲頓時出現了騷亂。

“就這樣的部隊還想來搶于闐?”李陽搖了搖頭,朝身邊的彪子看了一眼,對方對於李陽的這種冷笑無所謂的晃了晃腦袋自動接過了和悟心交涉的機會,不過還沒等他上前,悟心的部隊外圍原本得到命令持槍警戒的第十五營士兵卻忽然之間全體端槍對準悟心爲首的衆位高層。

悟心原本見到彪子獨自一人上前頓時覺得天策軍這邊應該是和自己談判的,但是天策軍隨即出現的反應卻讓所有人都悚然一驚。這種黑漆漆的槍口所能夠噴發的火焰和子彈已經在剛剛的于闐城驗證了它的威力。

“悟心大師,于闐城已被我天策軍接管,諸位還請在成爲暫住,等我軍肅清城內再請諸位大師入城一見。”彪子上前之後對於第十五營的反應視而不見,不過卻暗自對於李陽的手段讚歎不已。此時城內尚在激戰,第十五營的主力都在城內戰鬥,如果不能夠震懾住悟心一行,那麼搞不好天策軍真的要上演前後兩頭作戰的尷尬境地。

“于闐乃是我于闐的國都,感謝貴軍替我等收復都城,接下來的事情屬於我于闐內部事務,不知貴軍可否行個方便?”悟心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雖然彪子的臉色依然洋溢着笑容,但是無端的出現了絲絲莫名其妙的寒意滲透進自己的靈魂深處。

“于闐的內部事務?”彪子似笑非笑的看了悟心一眼,聲音忽然變得異常高遠道:“悟心大師是否覺得自己說的是笑話?我天策軍跋涉萬里而來可不是無償替大師解決個人恩怨的,而是來收復大唐舊土的。大師不信請看看你身邊的這些天策軍將士,他們放棄了中土的繁華安定生活來到西域,爲的是什麼,如果大師覺得你可以走進于闐的話,在下不會阻攔,閣下自行其便。”說完之後彪子自動讓到了一邊。不過隨着他的這個動作,之前留在城外的迫擊炮分隊卻在一瞬間調整好了射距和方位,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面而至。要知道此時悟心的大軍距離迫擊炮分隊的陣地可是不足一百丈的距離,所以幾乎所有的迫擊炮的炮口都調整到極致,身邊的炮手甚至都已經從炮彈箱內取出炮彈隨時待命發射。

“天策軍奉大唐皇帝之命收復西北,天策軍腳踏之地皆是我大唐國土。”李陽走上前來眼神凌厲,聲音之中透着一絲絲的寒意,而伴隨着他的動作,親衛隊一百多人齊刷刷的端槍對準了悟心,所有人的眼神都盯着李陽,只要李陽的右手有所動作那麼接下來的必然是一場血戰。

李陽的強勢和彪子的冷然也讓悟心爲首的于闐內部的反政府勢力此時站在了風口浪尖上,原本這羣人就是依靠着玄影衛的引導才走到今天的,所需要謀求的也就是從李啓明那裡奪取政權,至於和大唐的關係他們其實有自己的考慮之前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于闐就存在,最多作爲附庸,取消國王稱號,于闐境內駐紮唐軍,至於地方政務其實大部分還是把持在當地人手中,尉遲氏也由此依靠着這種辦法歷經千年而不倒。但是悟心他們還是低估了或者說估計錯了此時大唐帝國上下的決心和目的,這一次安西必須統一完整的納入大唐的統治之中,變成切切實實的國土,建省立制。

于闐城外的局勢變得一觸即發,而雙方所有人的眼光和焦點都瞬間集中在了悟心身上,這一剎那悟心忽然覺得自己好像估計錯了一件事,或者說隨着天策軍進入于闐,自己和李啓明之間的攻守易行之後,自己的心思就錯得離譜了。當初秦空對於自己說的話自己應該不折不扣的遵循的。

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
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