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

公元889年八月,天策軍中央兵團在徐天翔和楊天成等將領的指揮下一戰打敗李克用親自率領的二十餘萬晉軍鐵騎,從此沙陀人在河中地區的勢力幾句衰退,在兩年前李克用遣符存審等人打敗王重榮奪取河東之後,天策府終於將這個長安出關咽喉之地拿下。

長安大本營的岑天時等人接到徐天翔的戰情通報之後馬不停蹄帶着接收人員和後勤部的輜重部隊趕到河中府和徐天翔等人匯合。

“天成,你們的損失報告統計出來了沒有?”徐天翔將岑天時接到城中之後和楊天成等人碰面,見到他正在做戰情彙總,頓時問道。

楊天成點點頭苦笑道:“做是做出來了,但是我怕主公看到報告會掐死咱們,這一仗雖然我們大營了,但是損失也太大了。騎兵損失了近一萬人,步兵大隊損失兩萬人左右,重騎營損失最大,一半戰馬被廢,人員除戰死五千多人外,重傷一萬多,輕傷一萬多。五萬多人幾乎被打廢了一半。短期內重騎營難以再戰。”

楊天成的話讓在場的其他人倒吸一口涼氣,這一仗就損失了將近五萬多人,幾乎佔到了此次戰役參戰人數的三分之一了。岑天時等人雖然是文官,但是也能從這沉甸甸的數字中感受到這場戰役的慘烈和晉軍強橫的戰力。

幾人長嘆一口氣對視一眼,徐天翔道:“讓後勤部將重傷人員帶回長安療養,輕傷員留在河中府,兩地要派遣足夠的大夫,務必儘可能的保住這些兄弟們的性命,他們是我們天策軍不斷勝利的見證者。”頓了一下道:“讓新兵處立即給各戰損部隊補充新兵,調整戰力,我們要趁着這段時間將河中剩餘的絳州等地徹底拿下,鞏固已有戰果。”

楊天成點點頭道:“放心吧,我已經給張成發過命令了,長安等地五個新兵訓練基地的兵員第一時間抽調過來,補充主力部隊。”

見到楊天成已經事先做好準備了,徐天翔也不想再提這些事情,沙場征戰,傷亡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因爲害怕犧牲那麼天策軍也走不到今天。所以換了個話題道:“我聽說天成和教育廳準備聯合組建一個醫學院,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成果?主公說的戰地醫院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配備上。”

岑天時哪還不知道他什麼意思,笑道:“第一批學員已經快要出師了,聽說成果還不錯,到時候八成都會送到你們後勤部,剩下的纔會加入我們民政部下屬的各醫院醫館,這總可以了吧。”

岑天時的話讓其他人哈哈大笑,都在暗笑這參謀長和民政長兩位打起嘴仗來其實也挺好玩的。好不容易等到大家平息下來,幾人找了個桌子圍坐下來,岑天時道:“河中地域不大,歷經數次大戰,民生凋敝,人口稀缺,而且不少還是沙陀人,治理起來難度有點大啊。”

徐天翔等人在河中已經兩月有餘,對於河中的現狀比岑天時瞭解的更深,聞言嘆息道:“這個天下經歷這場百年大亂,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死於罹難。咱們的步伐已經夠快了,但是我還是覺得對於百姓來說我們做的還不夠。”

“天翔你也不要想太多了,要不是主公憑空崛起,大唐估計還要經歷百年大亂呢。”岑天時微微一笑道:“主公說了河東等地拿下之後會根據各地的土地種植情況篩分人口,做到人因地而居。人口少點就少點吧,民政部已經出臺鼓勵生育的政策了。”

“那我們軍部也再接再厲一把,天一,剩餘的絳州等地就交給你了,組建從其他各軍團抽調部隊組建新的軍團,由你統一指揮,限期攻佔絳州等地,其餘各部隊配合民政部接收官員進駐各地,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河中。騎兵軍團作爲機動兵團,駐紮河中府,隨時支援主公和北線戰場。”徐天翔見到岑天時的表情笑道。

不過他的話倒是讓衆人問道:“主公現在人在何處?”

“玄影衛傳來最新的消息,主公率親衛營已經從太原府北上了。咱們在河中大戰的時候主公在太原府可是不得了,區區幾萬人居然調動了整個河東地區晉軍,將他們內部攪得一團糟。在太行山地區還和李存進打了一仗,差點將李存進打崩潰了。現在估計已經到了代州地區了。”楊天成笑道:“咱們不要擔心主公了,他估計是想早日解決掉安休休等人,給沙陀人重新豎立一個新的核心,這樣方便咱們戰後管理沙陀百姓。”

岑天時點點頭笑道:“主公想的深遠,我等不及。天翔,河中府是河中最大的城市,也是將來河中發展的中心,你安排人隨我去接收,結束軍管吧。”

這邊河中打完大戰,一邊接收一邊繼續攻略絳州的時候,李玄清的人馬也在太原府城外打敗李存進之後北上開始朝着代州出發。

“主公,咱們北上代州勢必要從忻州經過,這個忻州可不好過。”胡小四一邊讓戰馬跟隨大部隊往前走一邊對着地圖研究半天皺着眉頭道:“忻州是連接太原和北方各鎮的一個支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咱們兩三萬人就這麼過去搞不好真沒辦法。玄影衛前期在忻州沒能打開局面,所以我們硬闖難度太大。”

李玄清聞言皺着眉頭沉吟半晌道:“那就繞過忻州,咱們不去代州,從這裡直接去勝州,通知陳凡準備北線出兵佔領東受降城,這樣就可以就有了前出幽北的前進基地,咱們在戰略上就佔據了主動。”

“主公的意思是收拾掉振武軍?”胡小四指着東受降城的地理位置點點頭道:“也是,這樣咱們在北線就可以進可攻退可守的穩固基地了。”

“通知飛雪加快速度,咱們改變方向,去東受降城。”李玄清虛晃一鞭,加快速度。

這邊在李玄清改變方向朝着河套而去的時候,北線陳凡也收到了河中大戰的戰情通報,當即召集將領準備研究北線的戰略。

“大帥,天成他們打得不錯啊,這幾乎是一戰打掉了李克用的主力了,咱們是不是有點動靜啊?”拓跋思繼看了看傳過來的戰情通報,躍躍欲試道:“咱們北線大軍可是絲毫不遜色南線,不能被比下去了。”

他的話讓周圍的劉寶亮等人哈哈一笑,說實在的,這麼多人集中在北線長達兩個月沒什麼動靜,早就急了,此時見到南線的戰果如何坐得住?

陳凡也不答話,而是走到地圖邊指了指自己東邊的前套地區笑道:“誰說咱們沒有動靜?拿下東受降城,就可以直接和代州連線,以安休休的想法,咱們幾乎是不動分毫就可以直接將前線深入幽州腹地,這樣的戰績難道你們沒想過?”

從西線歸建的侯勇點點頭道:“大帥說的不錯,咱們北線現在集中了兩個完整的騎兵軍團,一個混成軍團,一個步兵軍團,加上草原騎兵營還有炮兵營等部隊,可以說是攻防兼備,只要戰線突入幽並,就可以讓騎兵沿幽州北線攔截契丹人南下,步兵匯合南線合力拿下整個幽並地區。可以說北線咱們的兵力還是不夠的,至少步兵不夠。”

侯勇的話一說完,其他人頓時笑起來了,劉寶亮笑道:“侯勇,這在西線走了一趟之後見識大漲啊,說的是頭頭是道,我看要不到時候北線就交給你統率騎兵去攔截契丹人算了。”

“玄影衛傳來緊急軍情。”幾人說說笑笑之間,門外傳來親衛的稟報聲,緊接着匆匆走進來一人遞給陳凡一份情報道:“主公從幷州傳來的軍令。”

“主公現在何處?”陳凡豁然站起身來道:“現在情況如何?”

“稟報將軍,主公已經從幷州北上,命令北線集團軍務必在五天內出兵,和主公在東受降城匯合,徹底拿下前套地區。”玄影衛傳令兵說完這些之後躬身一禮之後退了出去。

陳凡快速瀏覽了一下手中的情報道:“主公已經將幽並內地攪得天翻地覆,現在已經整軍前往東受降城,咱們也馬上準備準備吧。拓跋將軍,你的軍團三天後作爲我集團軍先鋒東出前套,後續侯勇率軍爲側翼隨行拱衛大軍兩翼,其他人馬隨本帥行動。北線不比南線,現在已經九月份了,咱們最多隻有一個多月到兩個月時間,到時候大雪一到,就沒有時間去攻城略地了。我們務必在大雪到來之前穩住前套地區,爲來年的計劃做好準備。”顯然陳凡已經意識到李玄清的戰略意圖,開始從容佈置道。

被點到名的幾位將領躬身接令然後出去準備,而跟隨大軍行動的後勤部等輔助部隊一早就開始了準備,接到軍令之後馬上開始準備。一行幾乎是絲毫不加以掩飾準備行軍。

北線大軍出動,一路上迤邐而行,沿途的振武軍根本沒有辦法阻攔,中受降城的振武軍在周德威等宿將被調離之後剩下的將領根本無法應對十幾萬大軍的鋒芒,炮兵營一路攻城拔寨,以強橫的炸藥包開路,順利拿下中受降城等北方城鎮,抵達東受降城。

大軍一到,隱蔽在東受降城外準備單幹的李飛雪滿臉鬱悶的等着拓跋思繼和侯勇道:“你們的速度也太快了吧?我還想着今晚抹黑進入城中呢?現在好了,什麼功勞都是你們的了,我們親衛營跋涉千里,從李克用的地盤橫穿了過來容易嗎?”

李飛雪話中的怨念讓侯勇和拓跋思繼哈哈大笑,後者道:“主公人呢?”

“和小四在後面嘀嘀咕咕好像在研究東受降城的城防呢,小四打算把城牆給炸了,被主公罵了,說這個城牆有什麼歷史文物價值,要留着。你說這土牆有什麼價值?”李飛雪撇了撇嘴道:“我已經讓人去通知了,不過主公好像說這一代礦產資源不少,準備派人去通知工商廳的慕容廳長來開礦建廠的。”他話還未說完,身後的士兵忽然齊齊的行禮,卻是李玄清來了。

“你們到了?速度很快啊。你們再不來小四和飛雪真要派人去扛着炸藥包把城牆炸了。”李玄清微微一笑道:“拓跋將軍的步兵營來了沒有?”

“啓稟主公,已經到了,隨時聽候主公調遣。”拓跋思繼躬身道。

“好了,今天就不動作了,等明天再說,飛雪,傳來大軍合兵一處,安營紮寨,待會咱們也來一次宴席,犒賞大家。”李玄清笑道。

吩咐完這些之後,兩支軍隊會師算是完成了。北線戰略也算是正式展開了。李克用此時根本無力想前套地區派遣援軍,東受降城雖然集中了振武軍的主力部隊,但是這支晉軍的附庸部隊所有人都沒有放在眼裡。

而此時南線的楊天成等人也已經掃蕩完河中的所有地方,絳州等地被李天一順利拿下,民政部在岑天時和隨後趕到的拓跋思諫的合力下,逐漸恢復正常,由於河中比關中基礎還要差,所以岑天時想也不想直接開始分田分地,將那些常年飽受苦難的百姓深山老林裡接出來,按戶分田,並且發放救濟物資,隨後的工商廳和農業廳已經水利廳也開始修建大型工程,以工代賑,幫助百姓生活。

公元889年九月十五,徐天翔和岑天時聯合撰寫公文送達東受降城李玄清處,內容很簡單,但是卻讓李玄清放開了對於南線的顧忌——河中底定。

不過凡事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絲絲的意外,此時的玄影衛中原分部卻將一份緊急情報一式三份急速送往大本營。這份情報也給了天策軍以及李克用等北方爭霸的諸侯一個意外。

朱全忠出動了,在李克用和李玄清爭奪快進入下半場的時候他悄然出現在戰場之外,並且一出手就打了李克用和李玄清措手不及。

這份情報在長安停留一夜之後飛鴿傳書抵達東受降城,李玄清看了看這份情報微微一笑,不過相對於徐天翔等人的反應,李玄清要平淡許多,對於歷史上記載過的老對手,他比其他人好多瞭解不少。在沉吟半晌之後開始和胡小四商議後續事宜。當天晚上東受降城外傳令兵開始飛速奔馳而出,朝着河中府方向而去。

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
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