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

衆所周知,古往今來,打仗,除了硬實力外,士氣佔據了主要因素。

什麼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以及二戰時期,日本打國黨,一個大隊攆一個師,亦或者,數萬意大利人向數百英國人投降,順便還幫自己修個俘虜營。

咱們對啊三的反擊戰,四人擊潰數百人,甚至發出,敵人非但不肯投降,竟然向我反擊的名言。

這些無不自是在說明,古代,與現代軍隊,士氣尤其重要。

這也解釋了,爲啥百萬頭豬三天三夜也抓不完,而百萬大軍一天就能了結的道理,沒了士氣,兵卒就只想投降,發給他武器,他都不會用。

而在如今這個十世紀,糧食不夠,主將苛待兵卒等,都會影響士氣,但,戰爭折損,纔是主要原因。

火炮的鐵球,即使是在地面上蹦跳,也殺傷不來多少人,但,就是這種恐懼的,無法抵擋的傷害,讓宋軍士氣大跌。

這是從未遇見的武器,也是隨機性太大的武器,即使你小心翼翼,它也可能砸死你,或者灼傷你。

防不勝防啊——

頭上有火炮,前面有唐軍拼殺,宋軍到了這個地步,自然戰心皆無,士氣大跌,惶恐散佈在所有的心頭。

到了這時,投降反而成爲了最好的方法。

不對,這叫歸正,撥亂反正。

趙匡胤站立在牆頭,看着潰散的兵卒,不由得臉色漲紅:“讓後軍有序入城,前軍與中軍掩護。”

他當然知曉,此時一旦開啓城門,亂哄哄的步兵,定然會蜂擁而來,擁擠和踩踏,將會導致大量的人員傷亡,這場戰爭算是真敗了。

但,保存有生力量,就代表着希望和捲土重來,哪怕犧牲再多,也是值得的。

而李嘉一見之,就明白其心思,他連忙對劉光義,曹彬說道:“讓騎兵們,以及步兵,用官話喊,歸降不殺,這些宋兵,如今,已經改姓李了。”

“諾——”諸多將領轟然應諾,隨着神武大將軍的出現,戰爭局勢逆轉,一場酣暢淋漓的戰爭即將結束,衆人極爲歡喜。

於是,一個個騎馬彎弓,奔入戰場,不斷地招呼着,吶喊着。

隨着唐軍的威逼,以及投降不殺的言語,宋軍的士氣加快瓦解,這個時候忠誠已經飄散,唯獨活命保留在大腦裡。

許多人跪下投降,一排又一排,隨着騎兵的全面勝利,步兵們也同樣走向了勝利,巔峰。

而這時,戰場已經過去一個多時辰,來自於西門的一萬援軍,也迫不及待地出現在戰場上,讓宋軍士氣達到冰點。

再無一絲抵抗。

“怎會如此之快?”援軍詫異不已,不是說東門有詐,宋軍主力在東門嗎?怎麼看上去那麼容易就擊潰了?

趙匡胤此時,也只收攏了三四千殘兵,然後灰溜溜地關上城門,嚴守狀態。

這時,城外的宋軍完全被拋棄了,認命的選擇歸降,眨眼間,硝煙瀰漫的場景,就消失不見了。

李嘉頗爲歡喜,也不再管洛陽城內的趙匡胤了,他帶領騎兵,以及一萬多步兵,奔赴南門。

張維卿打的很辛苦。

果然,這邊的宋軍還不知曉東門情況,只是耳聞一聲又一聲的轟鳴,如今看到唐軍援軍的到來,哪裡不曉得是戰事的失敗。

“不可能,絕不可能!”曹翰一臉的難以置信:“官家怎麼會敗呢?怎麼會敗呢!”

但,現實卻讓他不得不清醒。

本來處於優勢的宋軍,突然遭受唐軍的襲擊,瞬間被打懵了。

然後,就被圍攻而打,南門的唐軍,規模達到了八萬,而宋軍只有三萬,而且援軍還是士氣高昂的生力軍,這還怎麼打?

不消兩刻鐘,宋軍大敗,被八萬人合圍而堵在城牆下,但城門就是不敢開。

這要是一開,唐軍肯定會一齊進城。

陷入到這般困境中,乃是曹翰萬萬沒想到的。

再不投降,他毫不懷疑,那些人會將他綁了去歸降,還不如主動些,待遇興許會更好。

官家都敗了,實在怪不得我啊!

暗自感嘆一聲,他心力交瘁,無奈地暈了過去。

顯然是失血過多昏迷了。

於是,一個時辰的僵持後,主將曹翰昏迷不醒,手下將校無奈地率領剩餘的兵卒投降歸唐。

而這時,日已從天中移過,時間來到了未時。

這時候,充任中馬的潘崇徹,也帶領俘虜的宋軍,姍姍來遲。

三路兵馬,皆大勝之。

清點俘虜,一直持續到了深夜。

而李嘉則一直精神飽滿,亢奮不已,洛陽城,已經成了囊中之物了。

“陛下,此戰,從辰時,一直持續到未時三刻,約莫三個時辰,我軍傷亡近四萬人,其中,一萬餘騎兵,其他的,泰半損失的是關中兵馬。”

潘崇徹也極爲興奮,雖然自己貢獻不多,但好歹也拿下了西門,他連忙彙報道:“其中,西門俘虜宋軍九千餘人,斬殺六千人左右。”

“而南門,也俘虜宋軍兩萬五千人,斬殺五千來人。”

“東門,俘虜近三萬,其中騎兵九千餘人,步卒兩萬人,斬殺共計一萬兩千人,逃竄的兵馬無算。”

“也就是說,咱們俘虜了六萬五千人,斬殺了兩萬三,還有一兩萬人在洛陽城據守咯?”

皇帝九九乘法表背得極溜,一瞬間就總結出來,不由得搶話道。

“正是這般。”潘崇徹激動道:“經此一役,宋軍從開封帶來的主力部隊,精銳已經全軍覆沒,而且,基本覆沒在東門,陛下指揮得當,乃此戰首功。”

“就算如此,不過三個時辰,咱們也折損了四萬人,尤其是御營騎兵,折損過半,教訓還是太大。”

皇帝收斂起笑容,語重心長地說道:“此戰勝之易,咱們應當引以爲戒纔是。”

張維卿點點頭,看了一眼潘崇徹,再次低下了頭。

潘崇徹則有些尷尬地笑了笑。

“潘都督,一應的俘虜,由你照看,一定要處置好,莫要出了差錯。”

“諾——”潘崇徹興奮地應下。

“張都督,你則去照顧傷員,無論是唐軍還是宋軍,一律妥善安置。”

“是!”張維卿應下。

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八章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七百七十章謀算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1333章收買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1218章涼州詞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九百八十五章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1203章羣議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1110章信念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四百九十章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1408章孝順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1236章僧人第五百三十七章人心第1122章于闐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1216章忌憚第1216章忌憚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七百一十章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六百九十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1248章暫住證第1330章支援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1315章水師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六百七十章敘職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九百五十八章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六百三十二章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1316章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1232章喜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1231章開藥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
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八章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七百七十章謀算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1333章收買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1218章涼州詞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九百八十五章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1203章羣議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1110章信念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四百九十章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1408章孝順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1236章僧人第五百三十七章人心第1122章于闐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1216章忌憚第1216章忌憚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七百一十章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六百九十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1248章暫住證第1330章支援第九百六十一章騎對騎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1315章水師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六百七十章敘職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九百五十八章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六百三十二章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1316章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1232章喜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1231章開藥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