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羣議

尊號這東西就是從唐朝開始流行起來的,並非是諡號。

如果說,非要與諡號的區別,那就是尊號是皇帝生前,自我誇耀的,而諡號是死後,帶有鍼砭的。

而像皇帝這個詞,本來就是尊號,如,歷史上宋太祖趙匡胤,在乾德元年(963年)受尊號爲“應天大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

所以面對“神武弘文廣孝皇帝”這個尊號,李嘉思量片刻,感慨道:“朕德行淺薄,實在是不合適!”

趙誠等人哪裡敢退縮,三次三讓纔是美德,所以再三進行懇求,宰相們也一起跟從。

被逼無奈,李嘉只能含淚應下:我實在是太厲害了。

皆大歡喜後,所有人的心情都不錯,話題自然也比較輕鬆:

“錢糧的話,還是要預撥一部與北面的,楊業傳來消息,豐州河套地區,已經被拿下,契丹人的西南路招討司,成了咱們的了。”

一封報捷書信,被傳揚開來,所有人都拱手賀喜,

有了河套平原,漠南在手,邊境就再難騷擾了

“在前唐時,河套地區爲天德軍,最後一任節度使宋瑤被俘,遂滅,如今失而復得,對於朝廷來說,乃是萬幸。”

趙誠輕聲笑道,又是六州之地,戰略位置驚人,這對於朝廷來說,可是一份驚喜。

“天德軍比鄰黃河,南下與定難軍,永安軍(折氏)勾連,西去,可直去甘州回鶻,與瓜州相聯繫,西域近在眼前啊!”

孫釗也不由得出聲道:“草原絲綢之路,河套乃是關鍵所在,就連歸義軍,也是藉由此地而下,商賈更是不可勝數,契丹因之,獲利頗豐。”

說着,他不由得激動起來,認真道:“假使其地修繕,那麼陝西、山西之或許,可週轉北上,而入西域,關稅大增,獲利不可勝數。”

“沒錯!”

李嘉也頗爲高興,他言語道:“關中貧瘠,也正好通西域之商,來複興陝西之地,無論山西陝西,也能借此機會,再度興盛。”

山西幾十年來戰亂不定,又被掠奪人口,比關中更爲疲弊,關中不用說,荒廢了上百年了。

屯田,移民什麼的,見效太慢,還不如自發性的商業行爲,光是收關稅,坐稅,就能吃個圓潤。

商隊的到來,還能將當地低廉的物產進行出售,獲得額外的收入。

這真是意外之喜。

“昔日,天德軍,乃是北庭都護府所在,如今一經光復,威震陰山南北,甚至威嚇定難軍,鞏固西北之地。”

鄧斌也不由得出列,拱手道:“微臣請奏,可復北庭都護府,震懾草原!”

“准奏!”

李嘉笑道,這話的確是說到他心坎幾去了,他不由得站起,雙手後抄,說道:“你們也曾聽聞過,我在幽州,再復天可汗的名號,又納入牧民,設置王庭,趙普,你說說,我這是何意?”

趙普在政事堂中,名列後位,突聽皇帝詢問,心頭一驚,不由走出,深鞠一躬,又看了看衆人的臉色,拱手道:

“微臣略有耳聞。”

“朝堂議論紛紛,不一而足,而在微臣看來,陛下設王庭之招,可謂是妙手,極妙——”

聽聞此言,幾位宰相臉色不變,但一些微小的動作還是暴露了他們心中的不滿。

拍馬屁也太明目張膽了,一點文人的節操都沒有。

胡賓王微微一笑,對於趙普,他倒是瞭解一些,地位上相差不離。

王溥則微微搖頭,啞然失笑。

朝野上下對於皇帝的舉措,基本上是五五分,許多人認爲,漢人乃是天底下最尊貴文明的族羣,皇帝統治這個族羣就相當於擁有了世界。

所以,像那些遊牧部落的胡人,根本就沒資格被統治。

好好的皇帝不去當,去當什麼可汗,真是令人羞恥啊!

宰相們身份高,自然不敢輕易表態,底層的叫囂不滿,卻是放任的。

所以趙普以宰相之尊,與政事堂相違背,着實令他們氣惱。

“哦?說說!”李嘉饒有興致地說道。

多年來的戰亂,心胸寬廣的大唐早就不見了蹤影,朝廷內外,內斂佔據了大部分,尤其是李嘉發現,幽雲十六州收回後,甚至有許多人主張和平相處,不再戰爭。

這可與他的心思相違背。

所以對於趙普這次逆流,他還是持鼓勵態度的。

賭對了——

趙普心中一喜,一臉認真地說道:“自古以來,中原王朝,都以漢制夷,亦或者以夷制夷,粗獷野蠻而無章法可言。”

“對於那些胡人來說,只知其頭領,而不知皇帝,與朝廷始終隔了一層。”

“而,如今,陛下以中國之君,兼任胡人之可汗,掠過那些酋長,頭人之類,使得底層胡人可以沐浴皇恩,知君臣之義,不亞於郡縣替換分封之舉——”

“郡縣,分封——”

李嘉唸叨了一句,隨即哈哈大笑,指着趙普,對着諸位宰相們說道:“這纔是真知見灼,有遠見卓識的,你們真應該多學習一番!”

走近趙普,李嘉面對其緊張的身軀,不由得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又落座,說道:

“朕的這番行動,也是借鑑了契丹人。”

宰相們微笑着,但笑容卻頗爲難解。

“其南北兩面官制,可以說意義非凡,胡人用胡制,漢人用搞制,各不干擾,相安無事,這裡面,都是智慧啊!”

“所以,我就想,胡人就用胡人的辦法,我就建制王庭,寄予錢糧,地位,武器,凌駕於其他諸部之上,讓他們監視諸部,如同一隻錢膘肥體壯的獵犬,看守獵物。”

“許多人禁錮於胡漢之分,矇蔽了雙眼,所以不管不顧地反對,這是不可取的。”

皇帝這般旗幟鮮明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宰相們也只能服從,至少不能反對了。

“趙普——”

“微臣在!”

趙普連忙出列。

“胡漢分治,如王庭一類的法度制定,就由你來主持,一定要拿出確實可行的東西來。”

“是!微臣必定不辜負陛下期望。”

李嘉滿意地點點頭,說道:“至於豐州等地,就設立北庭都護府吧,以楊業爲都護,正四品。”

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1279章城下之盟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七百零九章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四百六十章皮影戲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352章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七百八十六章第1350章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九百三十六章番外2——觸目驚心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1152章心思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番外3世系變更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七章赫赫李府第1292章事件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1366章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1306章驚——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1188章空獄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八百一十三章第1208章第九百章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1188章空獄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1293章自己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
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1279章城下之盟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七百零九章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四百六十章皮影戲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352章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七百八十六章第1350章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九百三十六章番外2——觸目驚心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1152章心思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番外3世系變更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七章赫赫李府第1292章事件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1366章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1306章驚——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八百三十八章玩鬧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1188章空獄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八百一十三章第1208章第九百章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1188章空獄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1293章自己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