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支援

一場大火,讓籌建數十年的開京,付之一炬。

作爲高麗的國都,開京城模仿了不少洛陽,汴梁的格局,但又有屬於高麗自己的特色。

街道狹窄,房屋多用石頭拼接,茅草屋盛行,溝渠很少,而且還是明渠,一下雨就稀拉拉的流着,浸溼了街道。

但是再怎麼說,開京也是高麗的王都。

而且還是王氏的大本營。

世代經營的領地,土地富饒,開發良久,百姓擁護,可謂是精華之地。

而,這樣的地方,就燃成了灰燼。

滾滾濃煙,直上青雲。

待在江華島上,王昭都能看到遠處那一團團的黑煙,他的心在滴血。

“該死——”

王昭咬着牙說道:“契丹人果真蠻夷也,如此的心狠手辣!”

一旁的文武大臣,則默默無語。

一國之都被焚燬,他們也感到萬分的羞辱

但是卻沒得辦法,契丹人實在是過於強大,他們根本就沒有直面進攻對戰的想法,唯一的希望只能寄託給唐人了。

“快,一定要唐人快寫,若是再繼續下去,高麗毀矣!”

王昭急了,忙道。

以開京數百里的,都是王氏經營已久的領地,可以說是統治根基,若是真的全部被毀了,對於王氏來說,是極大的傷害。

……

由於高麗的急切,以及半島的特殊形勢,不到一日功夫,信件就來到了萊州。

隨即,通過飛鴿,快速的飛往了洛陽。

開京被破的三日後,洛陽的朝廷,也獲知了情況,政事堂的意見不一。

以孫釗爲首的穩健派,秉承的計劃行事,強烈要求不干涉。

“陛下,按照朝廷的計劃,明年纔是出兵之時!”

王譜此時與孫釗站同一條線,他沉聲道:“無論是糧草,器械,都沒有完全準備充分,此時若是出兵高麗,就會打斷計劃,前期的努力,付諸流水。”

“況且,在戰略中,高麗國不過是吸引部隊的替死鬼罷了,不至於爲了高麗,而讓軍隊去拼命!”

打斷計劃,高麗人不值得。

這兩個理由,極具說服力,就連李嘉也不得不點頭,確實說的比較對。

不過,趙普、鄧斌二人,卻也有自己的意見。

鄧斌直言道:“開京之盟簽定後,舉世皆知,大唐已是高麗的宗主國,若是不及時救援,怕是會寒了列國之心,甚至會傳出大唐畏懼契丹人的流言。”

“無論是名聲,還是體面,都是不利的。”

說着,鄧斌指的地圖高麗的位置,鄭重其事的說道:“高麗與其他不同,這裡有大量的農田,以及數以百萬的農夫,其雖然不及遼東,但也不差多少。”

“若是坐視契丹人佔據高麗,咱們不僅會失去一個臂膀,還會助長契丹人的實力。”

皇帝微微點頭。

王溥急了,忙不迭道:“陛下,朝廷準備不充分,若是匆忙調兵,勝則罷了,一旦顯露敗績,後果不堪設想。”

“不需要那麼多兵馬!”

趙普出聲道:“只需要數萬人,收復開京,那麼契丹人就如無根之萍,輕易的就能被打敗。”

“而打敗契丹人的,就是冬天。”

“再過一個多月,寒風漸起,戰馬削瘦,騎兵沒有了用處,讓契丹人做步兵嗎?”

“好了!”

眼見氣氛越來越尖銳,皇帝不由得打破了他們的對峙。

“高麗人,是一定要救的!”

說着,皇帝同樣指着開京的位置,說道:“這裡,有數以萬計的漁夫,也就是說,契丹人可以組建水師。”

“朝廷在水師上所擁有的優勢將會被打破,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契丹人必然要被趕走。”

“再者說,契丹人長驅直入,必然是騎兵日夜兼程所致,沒有步兵的看守,其能作何?”

“抓緊時間,集結軍隊,我要讓時日內,恢復開京城。”

皇帝一聲令下,哪個敢不遵從?

不一會兒,御營使司衙門就下發詔令,調遣軍隊去往高麗。

五軍都督府也不甘示弱,連忙召令海龍軍運輸軍隊,橫渡大海,登陸高麗,輸送大唐的援軍。

戶部調遣糧食,兵部調遣器械,政事堂簽發詔令,翰林草擬文書,呵斥契丹人。

皇帝發號施令,所有的朝廷部門,有條不紊的運轉着,大唐這個機器,依舊運行良好。

事實上,對於援救高麗,在聽到他們呼救的一瞬間,李嘉就下定了決心,必須要救。

援朝嘛,他熟的很。

無論是明朝的萬曆年驅逐倭寇,清朝的甲午,還是抗美援朝,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這塊地盤至關重要。

絕不能,也不可能讓他國獲得。

草原霸主契丹人,好不容易被打落一些聲勢,豈能讓它再起來?而且還不斷地吸取高麗的血。

“那麼,就從我這一次開始吧!”

李嘉握緊拳頭,看着龐然大物的契丹地圖,不由的說道。

雖然打破了計劃,但提前一些也好。

隨即,李嘉召見了少府寺卿李安國,直截了當的問道:“少府寺還囤積了多少的棉花?”

對於棉花的推廣,其實是磕磕絆絆的。

目前的棉花與後世不同,又小又黃,而不是白又大。

所以少府寺按照皇帝的要求,就像培育戰馬一樣,優中選優,經過數年的栽培,終於有了後世的雛形。

至少,白了一些,也大了一些,約有後世七成大小了。

如此,少府寺纔敢大規模栽種,種植了數萬畝。

其就是爲了北伐,做棉衣。

一聽到皇帝的問話,李安國立馬就知曉了其中的意思,他忙不迭的說道:“原先已準備了五萬套棉衣,若是要用,可以先取來。”

“原本按照計劃,到了明年,棉花擴充數倍,可以製作三十萬棉衣……”

“繼續做,不要停!”

皇帝揮揮手,說道:“先拿出兩萬套,送到御營去,這個冬天,高麗難熬,契丹人也休想好過。”

“諾——”

“射聲司?”

“微臣在!”吳青立馬回道。

“我要求你派遣一些細作,去往高麗,我要契丹人的兵馬數字,以及其他的消息,記住,一定要快,大軍去往高麗時,就要做到。”

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1356章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四百八十章城內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1123章胡姬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1317章島嶼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1246章主考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1331章威逼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1161章勝之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1210章夏王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1294章印刷第1304章成婚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1155章改變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1388章黃龍府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1274章伴當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1173章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1118章親臨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1112章老君山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九百二十章白重贊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1378章和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1376章無名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1214章遺民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1143章柔情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1330章支援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1348章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1110章信念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
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1356章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四百八十章城內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1123章胡姬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1317章島嶼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1246章主考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1331章威逼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1161章勝之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1210章夏王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1294章印刷第1304章成婚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1155章改變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1388章黃龍府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1274章伴當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內應第1173章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1118章親臨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1112章老君山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九百二十章白重贊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1378章和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1376章無名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1214章遺民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1143章柔情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1330章支援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1348章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七百八十四章秋糧已到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1110章信念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