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就藩

神武十八年的夏,比以往更有些炎熱。

即使在遼東府,也是顯得極爲燥熱。

呂端慌忙地從海州衙門出列,坐着馬車,匆忙地趕往遼陽而去。

“快,再快些!”

“使君,你想必又是耽誤時間了,早就提醒你了!”

馬伕一臉無奈道:“從海州到遼陽百來裡,再怎麼,也得兩個時辰,遼東的官道並不好走!”

呂端苦惱地揉了揉腦袋,說道:“還是得儘快吧,一不小心查看陳年舊料,忘了時間了。”

索性一路上並無多少行人,兩個時辰後,馬車將將來到遼陽。

遼陽府衙上下,知府、巡檢、通判、轉運使、總兵,已經到位,即使是剛佔據契丹上京不久的張維卿,也來此接迎。

遼陽城頭還帶有新補的痕跡,護城河也是新泥,似乎還在訴說着戰爭的殘酷。

“你怎麼纔來?”一旁的辰州刺史忙將其拉住,一臉責備道:“再過一會兒,王架就到了遼陽,你要是誤了有你好果子吃!”

呂端苦笑連連,擺手道:“知了,知了,下次必然不會如此了。”

“哎!”同僚嘆了口氣,對於呂端這種糊塗的性格,也是着實難受。

不一會兒,就有騎兵彙報,儀仗距離不過十里。

呂端聞言,心中頗有些僥倖。

很快,就有大隊傘蓋旗儀仗浩浩蕩蕩而來,護衛的馬兵盔甲閃亮,一個個的高頭大馬,鎧甲犀利,雙目有神,火紅的肩巾隨風而飄,十分醒目。

一望之,就知曉是精銳。

如此排場陣仗,一看就是大人物出行。

城中的百姓,也聚攏在街道去附近,踮着腳,仰頭觀望着,市井間的百姓也喜愛熱鬧。

馬隊後,就是數百精銳步兵,身披利甲,不亞於騎兵分毫,昂首挺胸,極有氣勢。

數輛四駕馬車,黃綢披蓋,寬敞奢華,每輛車都有六匹馬拉拽,極有氣勢,宮人和武將環繞在其四周,不斷地警惕着。

而此時,遇到了出城相迎的隊伍,馬車也緩緩停下。

“一,二,三!”張維卿默默地數着,心中一沉。

看來,三位親王,決定一起來了,這儀仗果真不小。

他微微彎腰,拱手道:“微臣恭迎大王儀駕!”

隨即,三輛馬車掀開了車簾,中間一個挺立的身影下了馬車,笑道:“不用多禮,張叔叔如今身體康健啊!”

“多謝齊王殿下關心,老臣身體還算妥當!”

張維卿笑了笑,四十八歲的他,老當益壯。

一旁的韓王李復睢,以及吳王李復湸,則微微一笑,拱手還禮,態度也是頗爲可以。

隨即,一行人入了遼陽城,一路談笑風生,顯得聊的很不錯。

呂端不由道:“聽聞不是五個藩國嗎?怎麼纔來了齊王、韓王和吳王?”

“可能分兩批吧!”

同僚笑道:“你瞅瞅,隨行的隊伍有多大?”

“幾百個護衛,奴婢,官宦,乃至於大量的錢糧物資等等,將官道擠的滿滿當當。”

“畢竟是親兒子,陛下是格外的大方。”

呂端聞言,笑了:“也只有親兒子才能來到咱們東北啊!”

此話一出,兩人皆笑之。

東北苦寒,此誠不假。

呂端來此後,才覺察,遼東之地,每年的冬日,竟然有三四個月,而且,還有一兩個月的春寒。

何謂春秋?怕不是隻有冬春二日罷了。

遼東都如此了,更遑論黑水都護府?以及相似的高麗?

“對了!”

呂端不由得奇道:“渤海國也類似與高麗,怎麼不分之?反而要罷黜黑水都護府?”

“這誰知道?”同僚隨口道:“可能是朝廷不想吃相那麼難看吧。”

“這道理,其實很簡單的。”

呂端笑着搖頭道:“總是有人要去的,分了渤海,反而是難了,宜早不宜遲啊。”

三位親王進入了遼陽城,就連知府都只能敬陪末座,其他的刺史更是圍觀都難,只能等着消息。

張維卿親自陪同,與三位年歲漸長的皇子們,聊的還算熱切。

作爲目前遼陽府的最高官,無論是資歷還是功勳,皇子們都不敢輕慢。

“幾位殿下來遼陽,可謂是蓬蓽生輝!”

“哪裡的話,張叔叔,我們幾個來此,也是有所求之的!”

李復歆看了一眼兩個弟弟,這才輕聲苦笑道。

“只要在我權限中,自然能答應。”

張維卿微微一笑,說道:“錢糧什麼的,遼東暫且還有一些,可以與你們,最起碼,能度過今年冬日。”

掌管對陣契丹的大軍,各府錢糧可謂是儘量支應,遼東府更是其手掌中,輕易地拿捏。

“多謝張叔叔!”幾人忙謝道。

只是,齊王的臉色,還是有些不好意思,他思量再三,這才咬着牙說道:“實話也不瞞你,張叔叔,我就任的齊國,在高麗的開城,復睢的韓國都公州,復湸在金州。”

“高麗的情況您也是瞭解的,無論什麼都很缺乏,尤其是工匠,更是少有。”

聽到這,張維卿猶豫了,他才道:“也不是我不想給你們,實在是官奴幾近沒有,都是民戶,我總不能強擄民戶吧?”

“我們要的也不多!”李復歆忙道:“一人百來戶的各式工匠就成。”

“您一聲令下,各州縣何敢不盡力?”

韓王忙道:“張叔叔,我們也不強要,我們花錢招募,必然有應允的,到時候請您放行就成。”

幾人求到這,張維卿咬着牙,說道:“一百戶太多,每人只有有二十戶,再多也拿不出了,而且,鐵匠每人只能要兩戶——”

“好!”李復歆看了看弟弟,這才跺着腳,艱難地應下:“多謝張叔叔大恩!”

張維卿擺擺手道:“這是我應該做的。”

“錢糧上,我與你們每人五千石糧食,牛羊各千頭,應該能讓你們救救急了。”

“您這是雪中送炭啊!”

李復歆感懷道:“時至今日,我們才覺察,當年姜太公千里赴任齊國的艱辛,若無您,怕是幾年才能立足。”

“對了,幾位殿下,不知是哪位殿下有這榮幸,去了黑水?”

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1157章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七百二十三章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1237章第1189章拿人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1410章危機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1229章戰略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398章喜憂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九百二十三章第1246章主考第六百三十八章彭城公主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七十章白沙港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七百一十六章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1369章騎兵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1304章成婚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1309章就藩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1292章事件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四百八十章城內第1161章勝之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267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1377章使臣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1150章安北
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1157章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七百二十三章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1237章第1189章拿人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三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1410章危機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1229章戰略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398章喜憂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九百二十三章第1246章主考第六百三十八章彭城公主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七十章白沙港第五百八十七章保守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七百一十六章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1369章騎兵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1304章成婚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五百五十四章打探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1309章就藩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1292章事件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四百八十章城內第1161章勝之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1267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1377章使臣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1150章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