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

秋雨後,廣州城充滿了一種清新的味道,當然,不是糞香味,而是一種煙火氣,雖天寒,但大街上行人依舊來往匆匆,裹着衣襟,爲生活而奔走。

自從巡捕司建立後,各種行會,如夜香會等,都服從巡捕司的領導,整個城市瞬間井井有條,掃地的,掏糞的,通下水道的,都規規矩矩,不敢有絲毫的逾矩。

集警察,消防,城管,衛生局等爲一體的巡捕司,乃是城市治理的最佳保障,權勢也一躍而起,居於縣之六房之上。

廣州城,國都,承天府府城,廣州州城,嶺東府府城,四座衙門居其中,壓力最大的,就是南海縣與番禹縣,頭上四個太爺,簡直是忙的暈頭轉向。

所以,巡捕司的壓力,也是最大的,指手畫腳的人太多,讓他們不堪其擾,稍微出點事,就得麻煩。

番禹、南海兩縣,以及承天府衙、廣州衙,不止一次地上奏摺,要求嶺東府另設府城,廣州實在是承受不住。

“巡捕司,還是可以的!”拉開窗布,李嘉坐在馬車上,看着挎刀巡邏的捕快們,不由得說道。

“陛下,廣州城戶口超過二十萬,加上行商,來客,更是添上幾萬,訴訟極多,那些偷盜之事也是防不勝防,巡邏自然須得密切!”

代理承天府尹方璞,跪坐在皇帝面前,輕聲解釋道。

他是由王寧王相公推薦,於是李嘉就讓其代理一下承天府,畢竟承天府地位特殊,沒點能力駕馭不了。

“有多少人?”皇帝隨口問道。

“約八百人!”方璞說道。

廣州城施行保甲制,那麼保長、甲長,可以說是朝廷的觸手,維護治安,也有他們幫忙,巡捕司主要是看顧市集,來來往往的商賈們,最容易發生事故。

“差不多!”李嘉點點頭,隨即說道:“承天府來往商賈極多,而且還有許多外商,巡捕司需要一視同仁,不能欺凌他們,畢竟是送錢過來的,孔子不是有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送錢的,都是朋友!”

“陛下聖明!”方璞笑着奉承道:“廣州城因外商而起,朝廷因此獲益良多,供給用度,自當一視同仁,如此商賈愈多,府庫自當錢財廣進!”

“這種思維,是十分要得的!”李嘉誇讚道:“廣州城因外商而有活計的,不可勝數,前唐時,黃巢之亂,無論好壞,不管不顧地將外商屠戮殆盡,致使廣州數十年年才緩過氣,不能馬虎。”

“當然,違法必究,外商若是不顧大唐律,依法行事即可,莫要縱容,其中的分寸,你要好好把持!”

“謹遵陛下教誨!”

方璞認真聽着,似乎有所領域,沉聲應下,李嘉就喜歡這樣聰明伶俐的,重商而不縱商,這纔是一個城市治理者的準則。

馬車平穩的行駛着,沒有顛簸,可以看出,廣州城的市政倒是不錯,李嘉掀開車簾,望着市井街道,感嘆着。

忽然,一座規模龐大,且十分高大的道宮印入眼簾,巨大的門匾上書三個字:天齊宮。

李嘉瞬間想起,這是廣州城最大的道觀,也是嶺南最大的,佔地數十畝,岱宗派的主要信仰,天齊王,泰山神的道場。

想到這裡,他又想起,自己曾幼稚的改編信仰,將天齊王變成掌管靈界,死亡的神靈。

“停下!”皇帝說道。代府尹方璞不明所以。

很快,馬車就停下,李嘉攙扶地下了馬車,帶着些許侍衛,靜悄悄地入了道宮,虔誠地上了一炷香,許下統一天下的願望後,準備施捨香火錢。

“小道士,不知錢票收不收!”剛準備掏出銀豆,李嘉見者巨大的錢箱,忽然又改變了主意,問道。

“回施主,錢票亦是心意,誠心,也是可以收下的!”小道童守着錢箱,看着眼前這位錦衣華服的郎君,一本正經地說道。

“如此,倒也是妙哉!”李嘉從身旁的侍衛手中接過一疊錢票,在道童驚訝的目光下,一張張數着,皆是最高十貫的,粗略的估計,約有數百貫。

“再見——”將一張十貫的錢票送入其手中,李嘉灑然一笑,悄然走出了道宮。

又悄悄地回到馬車。

中間,沒有驚起一絲波瀾,也沒有人知曉,皇帝曾經來過,並且上香,並且捐贈了十貫香火錢。

不曾想,錢票的普及,倒是如此的迅速,也才一年多,看來可以用錢票給百官們發俸祿了。

皇帝坐上馬車,心中想着,一旁的代府尹則一臉正色,猶豫了片刻,勸誡道:“陛下,鬼神之道,不可輕信,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

“你在教我做事?”皇帝神色一冷。

“臣不敢!”方璞連忙低下頭,心臟快速地跳躍着,建國之君,恐怖攝人,那雙眼眸,感覺老虎食人一般的震怖。

“那就別亂說,朕不是無道昏君,自有分寸!”李嘉語氣緩了緩,隨口道:

“武魂殿耗費了多少錢糧?”

“若是加上木材,石料,以及其他木匠勞工,共耗費一萬三千一百六十七貫錢,耗時十六個月才成!”

聊到正事,方璞這才緩過來,認真地說道。

一萬多貫,倒是不少。

很快,馬車就到了城東,仍舊處於任囂城附近,一座不亞於天齊王道宮的宮殿屹立在此,階梯上百,與太廟差不多,只是高度,禮制等,低了許多,但氣勢卻依舊驚人。

百姓們只要一仰頭,就能看到這處建築,青瓦灰磚,甚是醒目。

一步步地登上階梯,走了一刻鐘,纔到達大殿,密密麻麻,懸掛着一幅幅的畫像,牌位也在大殿,基本上屬於都頭以上的人才有資格。

其餘的普通兵卒,只能位居偏殿,一個個牌位樹立着,猶如一排排海浪,令人目不暇接,極爲震撼。

這些人,都是爲李嘉的江山拼搏的普通士卒,一個個都犧牲了,但大唐沒有忘卻他們,建立了武魂殿,專門祭奠他們。

香火不斷。

也可以稱作褒忠祠,這是爲文人準備的。

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五百八十二章第1162章戰之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1336章鼓動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1409章崩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1309章就藩第七十章白沙港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七百九十四章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1164章無條件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1336章鼓動番外3——震雷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七百二十三章第1282章羈糜?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1229章戰略第一千零七十章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七百零七章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1180章豐州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九百二十三章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
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五百八十二章第1162章戰之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1336章鼓動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1409章崩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1309章就藩第七十章白沙港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七百九十四章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1164章無條件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1336章鼓動番外3——震雷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八百六十六章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七百二十三章第1282章羈糜?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1229章戰略第一千零七十章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七百零七章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1180章豐州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九百二十三章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