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北漢

“爲今之計,僞國已然成了大患!”

趙普曾作爲趙匡胤的掌書記,一起攻打過淮南,對於南唐還是挺了解的。

南唐的皇甫暉,壽州的劉仁瞻,都不是易與之輩,而且,南唐的兵馬雖然不及禁軍強悍,但卻極有韌性,遇到名將,反而會反敗爲勝。

所以,消滅南唐禁軍後,郭榮就停止南下的步伐,江南之地,並非那麼容易攻下的。

而僅僅憑藉着數萬兵馬就攻下了金陵城,僞國的軍勢之強,甚於南唐,這對於朝廷而言,並非是好事。

“微臣聽聞,僞國攻克金陵城時,用的並非是之前在揚州城的投石機,反而是一種新型的武器,威力更加巨大,射程也更遠!”

趙普不無擔心地說道:“吳越國久不經戰事,而且聽聞水師已經覆滅大半,恐怕也難逃滅國之憂!”

“若不是顧及水師,某早就南下了!”趙匡胤臉如黑碳,心有不甘地說道:

“僞國就是憑藉着軍械之力,才偷襲金陵城的,若是真刀真槍的幹一場,說不定還打不過江南。”

“看來李嘉此人倒是醉心於軍械,前不久有投石車,如今又有了新的軍械,真是不可小覷!”

趙匡胤口中雖然輕鬆,但內心深處已經將唐國當做這一生的大敵,位居契丹之上。

“讓慕容延釗密切監視江陵一帶,漢陽軍、無爲軍,也要日夜監視,不得馬虎!”

趙匡胤此時心中頗爲急切,按照之前的謀劃,先南後北,先易後難,但如今,南方將近一統,諾大的北方又殘破不堪,腹背受敵,真是太難受了。

原本準備用巴蜀的財力來補充中原的困境,誰知道偷雞不成蝕把米,四萬大軍又陷入難回。

這個皇帝位置,真是太難了。

要是郭榮在,恐怕他會遊刃有餘吧,畢竟征戰多年,威名早已經名震天下,契丹人根本就不敢犯邊。

東漢這幾年也蠢蠢欲動,噁心的不行。

尷尬的是,朝廷的府庫空虛,用兵都需要遲疑觀望。

“聽聞僞國已經派人去了夔州,支援孟昶,亂民不可怕,但卻僞兵卻很不容小覷,禁軍危險了!”趙普嘆了口氣,沉聲道:

“光是咱們動未必見效,陛下讓吳越國務必動兵,消耗僞國精力,避免禁軍覆沒。”

“目前而言,也只能如此了!”趙匡胤頗感覺束手束腳,沒有錢財的滋味真難受,而且今後也沒了江南的上供,朝廷和內庫那麼大缺口,又該怎麼填呢?

……

山西晉陽,北漢朝廷內。

由於北漢位於河東地,所以又被稱作東漢。

這陣子上書議論要進攻中原的人很多。

人們拿出各種的證明,述說中原的無能,以及目前的困窘場面,所有人都很興奮,似乎過了幾個月,中原已經窮兵黷武,不堪一擊了。

儼然忘了去年被揍一頓的事。

爲什麼北漢熱衷於南下,哪怕年年捱打,也不長記性?

一個字,窮。

兩個字,仇恨。

按道理來說,自從唐朝滅亡之後,天底下最窮最爛的地方就是中原了,其他的一些小國,比如說吳越南唐,南漢甚至南平,都是極爲富庶的國家,但北漢就例外,它太窮了。

沙陀人李克用封晉王,依託河東對抗朱溫,然後李存勖因此統一北中國,建立後唐。

再之後,後晉,後漢,都是因此而佔據中原,以一隅之地而席捲天下,對於河東來說太辛苦了。

再以後,後周建立以後,天天北上騷擾,不時地掠奪民衆,到了北漢滅國時,人口不過五十萬,比不上南平。

北漢,可以說要地沒地,要人沒錢,要錢還沒錢。北漢的宰相,每月工資只有100貫銅錢,日子過得緊巴巴。節度使更慘,只有30貫銅錢,夠幹什麼的呢?所以,北漢吏治非常黑暗,從上往下,很多人都在撈,百姓苦不堪言。

所以,北漢南下,主要是是爲了掠奪百姓和財富,太窮了。

其次,河東和中原的積怨實在太深;北漢國和周國也積怨太深。

周太祖郭威起兵造反,滅掉了(後)漢朝;而北漢國開國皇帝又是(後)漢高祖的弟弟,北漢主一向認爲是郭家謀奪了他們劉家的江山,完全是世仇。

北漢國向大遼自稱“侄皇帝”,向遼國尋求庇護,站的陣營也是完全敵對的。加上還有更多的舊恨:郭榮登基時的高平之戰,北漢國一向支持蜀、南唐等的敵對行動……以及多年來雙方廝殺的仇恨。

北宋建立,自然就繼承了這種仇恨。

“如此說來,中原如今動彈不得,正式用兵的大好機會了?”劉鈞笑着說道。

“正是如此!”這時,一個膀大腰圓的男子挺身而出。

“事到如今正是咱們用兵的大好時候!”

劉鈞入目一瞧,看到楊業的身影,心中頓時有了些許信心,眼神示意他繼續說。

得到鼓勵,楊業心中激動,繼續說道:“如今,宋國南邊,聽說有個唐國,如今已經滅了楚國,江南,正是雄踞江南,大展宏圖,咱們可以聯合一起,南北夾擊宋國再平分中原。”

“平分中原?那唐國既然能滅了幾國,自然不可小覷,到時候反客爲主怎麼辦?”有人反駁道。

“哈哈哈,南地無馬,到時候取得中原,南人怎麼可能是咱們的對手!”

楊業挺起胸膛,驕傲地說道:

“就算咱們兵少,到時候可以邀契丹人一起南下,到時候南人何懼之有?河東,形勝之地,發兵南下,萬夫難擋,就算唐國有數十萬步兵,但在咱們北地騎兵面前,也不過是一羣土崩瓦狗罷了,再多也無用。”

“契丹人騎兵甲於天下,南地又少馬,到時候與其一起拿下,諾大的中原,沒有南人可據之地。”

“而且,契丹人不耐夏熱,只求錢財,捨去些許錢財,換來諾大的中原,這是非標划算的買賣。”

“請陛下三思!”

說着楊業拜下,一臉的誠懇。

劉鈞猶豫了。

ps:全勤沒有了,感覺索然無味,心痛到無法呼吸……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1223章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1153章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九章(重發)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1305章談話第五百八十二章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1274章伴當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1139北行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207章獻土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1248章暫住證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四百九十八章無題第八百九十四章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1344章封王?第1158章仇恨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1348章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1122章于闐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1235章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第1355章山民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1359章後勤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七百二十九章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九百四十六章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1302章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七百四十章第九百四十四章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1352章第1307章愛憐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1223章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1153章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九章(重發)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1305章談話第五百八十二章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三十九章名義之下第1274章伴當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1139北行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第1207章獻土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1248章暫住證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四百九十八章無題第八百九十四章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四百六十八章書信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1344章封王?第1158章仇恨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1348章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1122章于闐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1235章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第1355章山民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1359章後勤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七百二十九章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九百四十六章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1302章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七百四十章第九百四十四章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1352章第1307章愛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