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

少府寺是哪個衙門,他並不清楚,紡織場,倒是聽說過,心頭瞬間一熱。

得到了生計的活,張大牛連忙跪謝,然後又去張老爺家領了一斗米,又是一陣跪恩,十來斤的粗米,背在身上,他一點也不覺得有重量,心裡頭總算是緩了口氣。

走到了一處茅草屋,門窗雖然破舊,但卻是齊整,籬笆勉強圍成了一個小院,原先的雞籠,也是空蕩蕩的,已然賣去,與他兒子與母親治病去了。

門口,他的婆娘穿着破舊的襦裙,帶着木釵,正有氣無力地煎藥,大兒子則不見了蹤影,想必是去了山裡砍柴,準備往城裡變賣,能換一些錢來買藥。

“當家的,你哪來的糧食?”瞧着丈夫揹着一小袋糧食回來,妻子瞬間眼眸一亮,難以置信地說道。

“咱去找張老爺借的!”張大牛說道:“他是個愛面子的人,所以在他喝茶時,咱就去求他,就舍了一斗米與咱家,能過些日子了!”

“對了,老孃和小崽子好點了嗎?”

“吃了藥,昏睡過去了,看着好了一些,爲了怕他們着涼,我又弄些稻草,把窗子縫塞住了,夜裡無風了!”

婆娘有些喜色,連忙將糧食拿下來,讓丈夫熬藥:“我得燒點粥去,娘和小崽子肚子空了兩天了,喝點熱粥,興許好的快些!”

“那是!”張大牛熬着藥,看着婆娘在煮粥,一邊是藥味,一邊是粥味,心裡頭五味雜陳,他思量了片刻,這才說道:

“我從張老爺那,聽到一個活計,興許能讓咱們扛過這陣子!”

“什麼活?只能能吃飽肚子,再苦再累又算個甚?”婆娘一邊煮粥,一邊說道。

“這,這,這是你們女子乾的,咱幫不上忙哩!”張大牛不好意思地說道:“啥少府寺的,在城北準備弄個紡織場,裡面好多女子都去了,你的手藝也不差,若是去了,咱家就不愁吃了!”

“這有啥,我也聽說了,這紡織場是皇帝家的,好多女子去紡紗紡布,雖然累,但卻定能吃飽哩!以前顧及着你的面子,就沒想去!”

“皇帝家的?不是選妃子入宮吧?婆娘,要不就……”張大牛一時間扭捏着,心中複雜的很。

“呸,淨想些甚?”打開鍋蓋,看了一眼鍋裡的粥,婆娘叉着腰,說道:

“老孃都三十多了,成黃臉婆了,皇帝還能看上咱?你也別難爲情,知曉你心中不想讓咱出去幹活,女子養家名聲不好聽!但到如今這日子了,老孃和小崽子都沒得藥吃,哪裡顧及面子!”

“啪,明日咱倆去看看!”一碗熱粥放在了張大牛面前,看了一眼婆娘忙碌的身影,這個漢子瞬間眼眶發紅。

第二天一大早,夫妻二人肚子裡喝了一碗粥,就趕着七八里路,來到了城北,果然在城門口,見到了一批排着隊的女子,隊伍兩旁都是漢子,或低着頭,或羞愧,都不言語。

一看到這,張大牛自覺地準備站在那望妻的隊伍裡,但卻剛動,便被婆娘拉着,來到了隊伍前邊,對着招募的女子問道:

“這位娘子,這是皇帝的紡織場招人嗎?”

“自然是的!”招募的女子凶神惡煞,虎背熊腰,頗令人畏懼,哪怕張大牛看了,心中也害怕,這哪裡女子,不是禁軍的將軍嗎!

“那有甚條件?薪酬多少?小女不識得字!”

“只要能紡能織即可,年歲須得十三以上,薪酬的話,銅錢少,基本上發糧的,一個月一石,若是乾的好,還有賞錢!”女子雖然凶神惡煞,但說話卻是溫和。

“多謝娘子!”

於是,婆娘就在後頭排隊,而張大牛則只能在一旁等候了。

他心中卻想着剛纔的話,一直不平靜,一個月一石糧食,卻是去市集買,卻要兩三百錢呢!

鉛錢不收,市面上也越來越少,交易都用銅錢,沒了鉛錢,銅錢也貴了,一石糧食,足夠他們一家老小吃一個多月了,換成粗糧,更能吃兩三個月,比耕田好多了,旱澇保收……

不行,種田是本行,哪裡種出來了的糧食吃的踏實,等日子好過了,就讓婆娘回來,靠女人養活,這話着實傷人。

等待了約大半個時辰,張大牛就見婆娘興沖沖地跑回來了,笑着說道:

“咱通過了,等過了年,就去!”

“七八里路,有點遠,你又是個女子……”張大牛頗爲猶豫地說道。

“不礙事的,在城裡呢,每天城門口都有人去接咱們,咱們是東門走,也只兩三里路,每個月可有一石糧食呢!”妻子看出丈夫的猶豫,發出了致命一擊。

“那就這樣吧……”

“我剛纔打聽了,禁軍準備招人哩,咱們老大也十六了,去了禁軍,每個月就有五百錢!”張大牛輕聲說道。

“不行,只有青皮無賴纔去當兵,而且還上戰場,是要死人的——”妻子拒絕道。

“如今不一樣了!”

“怎麼不一樣了?”

張大牛一時間嘴笨,說不出話。

由於新設了幾個紡織場,動用了上萬貫的資金,照例,少府寺的少卿邵海需要稟明皇帝,進行解釋的。

在這冬日,他匆匆來到皇宮,還有兩日就是正旦了,宮裡頭雖然因爲太上皇的逝去有些冷清,但到底還是有些喜慶的氛圍。

皇帝身着麻衣,按照慣例,是需要披麻戴孝二十七日的,在御書房中,燃起了數個火盆,皇帝坐在桌子上,正看着奏摺。

“陛下——”被宦官牽引,邵海跪下。

“起來吧!”皇帝眼皮也不眨,直接問道:

“這次設了幾個場子?招了多少人?”

“回稟陛下,這次設了五個場子,弄個上萬個腳踏紡車,招募的女子也有一兩萬人了,年後就開始紡織,僅這五個場子,每年能帶來數萬貫錢!”

“怎麼那麼多?”皇帝有些驚奇。

“幸賴陛下鴻福,湖南、南平被下,尤其是南平,貫通數地,需要大量的絲布,而且,倭國那裡也渴求甚多……”

第1188章空獄第1351章折騰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1257章安南府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七百八十六章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九百三十六章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1221章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1276章實踐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1336章鼓動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1104章幽州營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1149章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1292章事件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1189章拿人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1317章島嶼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九百一十一章牙癢癢第1151章野望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1343章第1180章豐州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1384章呂端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1356章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1148章御前第1402章宗藩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1152章心思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1228章子嗣第1142章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1308章諸王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1156章民心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1321章皇事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
第1188章空獄第1351章折騰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1257章安南府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七百八十六章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九百三十六章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1221章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1276章實踐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1336章鼓動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1104章幽州營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兩百八十三章亡國之人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三百六十五章小雨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1149章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1292章事件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1189章拿人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1317章島嶼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九百一十一章牙癢癢第1151章野望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1343章第1180章豐州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1384章呂端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1356章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1148章御前第1402章宗藩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1152章心思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勝第1228章子嗣第1142章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1308章諸王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1156章民心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1321章皇事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