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消失

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不管是《儀禮》、《周禮》、《禮記》三禮,還是吉、兇、軍、賓、嘉五禮之中,相見禮,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禮儀。

見面之前,雙方之間,先有一個溝通,這樣既顯得不唐突,也顯得對主人的重視。

之前的一次訪問,因爲是事關地震,情況比較緊急,倉促之下,這才空手前往的。

現在,一切都走上了正軌,朝中的滿朝文武,都眼巴巴的盯着藍田,李世民身爲皇上,自然不能失禮。

因此,早早的就派人前往藍田,和帝君府溝通了。

而帝君府,也同旁遣人迴應,說是會在灞橋驛站,派人迎接。

可雙方誰也沒有料到,竟然會是這麼一個見面的形式。

李世民看着岐暉走來。

這個樓觀道的掌門人,滿頭的銀髮,早就消失不見,現在一頭烏黑,精神矍鑠,紅光滿面,臉上一點皺紋都不見,猶如年輕人一般,完全不像是一個古稀老人。

若是平常的話,李世民無論如何,也會驚奇一番。

可見了灞橋驛附近的人流之後,他再也顧不上寒暄,連忙鬆開了牽着青雀的手,有些慌張的上前,一把抓住了岐暉的胳膊,急忙問道。

“岐道長,這灞橋的人,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聚集在這裡?”

“到底是什麼樣的神蹟,才吸引了這麼多的人?”

如同連珠炮的一般的發問,問的岐暉頓時有些發懵。

李世民問的這麼問題,他當然知道。

但是要詳細解釋的話,若是沒有見過的話,一時半會兒,還真解釋不清楚。

當初他自己親眼見了,也都是瞠目結舌,好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更何況向無關之人解釋。

當下,岐暉心中沉吟了片刻之後,搖了搖頭,苦笑一聲,說道。

“若光是說說的話,老道我還真是說不清楚。”

“不過已經快九點了,時間也差多到了。”

“還是皇上親眼看一看,到時候再有什麼疑問,老道我給皇上一一解釋。”

說着,擡手,做出了一個請的姿勢,讓李世民出發,沿着馳道前進。

九點是什麼時候,李世民不清楚。

但時間差不多了,這句話,他當然聽的明明白白。

這說明,神蹟已經快要出現了。

李世民壓下心中的疑惑,搖了搖頭,示意一下之後,重新牽上了青雀的手,大步的向着灞河岸邊走去。

一邊走,一邊苦笑着嘟囔到。

“我倒是要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神蹟。”

“竟然能引的半個長安的人來觀……”

“看”字還沒有說完,李世民頓時停下了腳步。

“咕咚”一聲,重重的嚥了一口口水,扭過頭來,難以置信的看着岐暉,怪叫着問道。

“橋呢?”

“我那麼大一座灞橋呢?”

眼前的灞河,波濤滾滾向北,匯入了渭河之中。

河上,大大小小的行船之上,裝着一個大碩的鐵盒子一樣的東西,通行南北,川流不息,一片繁忙不休的盛景。

可再怎麼盛景,也掩飾不了,這座大河之上,屹立千年的灞橋,消失不見了。

李世民瞠目結舌。

他不敢相信的使勁揉了揉眼睛,再從原來的地方,仔細的尋找好半天,可絲毫沒有看到灞橋存在的身影。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就連身後的秦瓊和尉遲恭也是目瞪口呆。

天險爲什麼叫天險?

就是因爲這些地方天然存在阻礙,阻止他人大規模通行。

一條黃河,分割分割關中,只有三個渡口的存在,才能大規模行船,東西兩個方向運兵。

這就是龍門渡,風陵渡,蒲津渡。

只要守住這三個渡口,其他地方,別人想要運兵進來,不是不行,而是太過危險。光是風高水急,造成的翻船事故,就能徹底打消這些人的念頭。

而灞橋,則是長安東去的唯一一條要道。

若是沒有這座大橋,山東地方,萬一出現什麼兵災,需要大軍征討的話,倉促之下,極難成行。

這對朝中大將來說,是不可饒恕的。

當下,尉遲恭強忍着一把抓住岐暉的焦躁,粗聲粗氣的問道。

“橋呢?”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沒有橋,這些人又過不了河,爲什麼會圍在這裡?”

“你讓皇上和我們,站在這裡,又是要看些什麼?”

“你到底在賣什麼關子?”

說話之間,江上的行船已經漸漸減少,經由消失不見的趨勢。

而站在一側的關中黔首,竟然高聲歡呼了起來。

如此近距離之下,他們口中話語,李世民聽的一清二楚。

說的分明就是:

“都準備好了,要過河了。”

“河伯大人快要過來了。”

說着,那些可能見識過神蹟的人,正眉飛色舞的,對着身邊將信將疑之人,不斷的賣弄。

不過片刻,河畔,馳道一旁,人羣一片嘈雜。

這些人一邊說的口沫四濺,一邊全都伸長了脖子,向着灞河的上游望去,語氣興奮,神色虔誠,完全就是一副狂信徒的樣子。

“河伯?”

這些人口中說的,竟然是河伯?

河伯乃是黃河之神,統管大河水域。《莊子》之中,就曾經有過“望洋興嘆”的記載。

祂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難道這天下間,又出現了一位神明不成?

李世民狐疑的看着岐暉,這麼重大的消息,我怎麼一點都沒有聽說過?

難道有人敢欺瞞朕不成?

這樣想着,李世民的神色,漸漸的冷了下來。他收斂了臉上的一切表情,淡淡的問道。

“這河伯,是哪路的神仙?”

“岐道長,不給朕說說嗎?”

岐暉是在權貴的人堆了廝混過的,怎麼會聽不出皇上的意思來?

當下,他沉思片刻,將心中的想法捋了捋,這才點了點頭,說道。

“皇上不要多慮,這世間還沒有第二個神仙。”

“至於這灞河的變故,當然是師尊出手,才導致的。”

說着,他一指腳下的灞河,岐暉笑着問道。

“皇上沒有發現,這河水,變大了嗎?”

第七十二章 廷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另外一種方法第四十三章 死士第二百六十一章碼頭第一百八十五章決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刺客第二百零六章百騎暗探第一百六十六章一人即可第五十五章 時間長河第二十一章 不一樣的甘蔗第六十九章 跑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惶恐第一百五十六章 佈局第八十二章 簡單第四十五章 論耕第一百七十四章試射第一百七十章暴雷第一百二十六章雜質第一百四十章誕生第四十五章 論耕第一百八十七章屈突通第七十九章 實驗第二十章 產量第二百八十五章 帝君一怒,又該如何!第二十三章 不遇第二十九章 能做的事第二百六十五章便利第一百七十七章試射第一百七十六章瘋狂第一百三十三章小瞧第一百六十三章宣告第一百五十七章 狡辯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六章 爭鬥第四十三章 死士第三十一章 優勢第二百零二章生命之泉第一百一十九章賺大錢第三章 絕世美味的炸蝗蟲第二百三十三章詢問第一百八十二章尋找第九十二章 蛻變第二百五十八章跑的飛快第二百零四章承諾第八十三章 文字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手第一百零二章 開山和麻煩第二百二十五章消失第三十六章 贈與第二百四十七章什麼油第一百六十八章爲大唐賀第一百八十六章宴飲第五章 名爲土豆的仙種第八十三章 文字第一百九十章安排第二百四十九章行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君一怒,又該如何!第二百四十三章上岸第一百七十七章試射第五十八章 組裝第二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四十九章 方法第一百七十三章鉛子兒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世界的大門第一百六十二章突變第二百三十一張雩之矛第九十二章 蛻變第六十章 迫不及待第九十六章 困難第二百五十二章緣由第一百四十八章 抗體第二百六十四章時間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衙門第八十三章 文字第七十九章 實驗第一百九十六章好消息第五十章 拌嘴第一百一十章 驚嚇第七十一章 機關與弓弩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手第二百二十五章消失第二百五十章理由第二十九章 能做的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敗突厥!第一百八十一張一些考慮第二百四十一章新廠第一百六十八章爲大唐賀第二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七十三章鉛子兒第一百五十七章 狡辯第三十三章 世界的真實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崖第二百二十章抱怨第一百八十二章尋找第二百一十八章出手和質疑第二百一十五章堅定第二百四十九章行動第三十四章 承諾第二百八十三章 回長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原理
第七十二章 廷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另外一種方法第四十三章 死士第二百六十一章碼頭第一百八十五章決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刺客第二百零六章百騎暗探第一百六十六章一人即可第五十五章 時間長河第二十一章 不一樣的甘蔗第六十九章 跑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惶恐第一百五十六章 佈局第八十二章 簡單第四十五章 論耕第一百七十四章試射第一百七十章暴雷第一百二十六章雜質第一百四十章誕生第四十五章 論耕第一百八十七章屈突通第七十九章 實驗第二十章 產量第二百八十五章 帝君一怒,又該如何!第二十三章 不遇第二十九章 能做的事第二百六十五章便利第一百七十七章試射第一百七十六章瘋狂第一百三十三章小瞧第一百六十三章宣告第一百五十七章 狡辯第二百七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六章 爭鬥第四十三章 死士第三十一章 優勢第二百零二章生命之泉第一百一十九章賺大錢第三章 絕世美味的炸蝗蟲第二百三十三章詢問第一百八十二章尋找第九十二章 蛻變第二百五十八章跑的飛快第二百零四章承諾第八十三章 文字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手第一百零二章 開山和麻煩第二百二十五章消失第三十六章 贈與第二百四十七章什麼油第一百六十八章爲大唐賀第一百八十六章宴飲第五章 名爲土豆的仙種第八十三章 文字第一百九十章安排第二百四十九章行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君一怒,又該如何!第二百四十三章上岸第一百七十七章試射第五十八章 組裝第二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四十九章 方法第一百七十三章鉛子兒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世界的大門第一百六十二章突變第二百三十一張雩之矛第九十二章 蛻變第六十章 迫不及待第九十六章 困難第二百五十二章緣由第一百四十八章 抗體第二百六十四章時間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衙門第八十三章 文字第七十九章 實驗第一百九十六章好消息第五十章 拌嘴第一百一十章 驚嚇第七十一章 機關與弓弩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手第二百二十五章消失第二百五十章理由第二十九章 能做的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敗突厥!第一百八十一張一些考慮第二百四十一章新廠第一百六十八章爲大唐賀第二十六章 求見第一百七十三章鉛子兒第一百五十七章 狡辯第三十三章 世界的真實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崖第二百二十章抱怨第一百八十二章尋找第二百一十八章出手和質疑第二百一十五章堅定第二百四十九章行動第三十四章 承諾第二百八十三章 回長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