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南有秦嶺,北有黃土高原,西有隴山,東有崤山,中條山。
中間則是八百里秦川。其地勢險要,被稱爲是四塞之國。
處在這樣的戰略要地中,能讓關中之民,少受戰亂之苦。但隨之而來的,則是環境的封閉。
讓山東山西,嶺南嶺北的交通變得非常的困難。
過山東只有太行八陘,入洛陽必走百二秦關。進巴蜀須行漢中棧道,走南陽一條道只有武關。
因此,如果關中自身的資源不足,想要通過其他地方轉運,必定十分困難。
現在,既然在商州發現了鐵礦,還是大礦,陸然當然不會錯過。
在休息了一夜之後,藍田三縣的百姓,還沉溺在有耕牛和曲轅犁的美好日子中,陸然,已經帶着一羣人,開始向秦嶺的山中進發。
商州,之所以能成爲大縣,就是因爲他處於武關道之上。
經藍田,過牧戶關,商州,一直向東南,到達武關,再經丹水,進入南陽。
是交通南北的重要通道。
這條路的大多數地方,都是河谷,地勢平緩,勉強能通過大車,是拱衛長安的戰略要道。
但此次陸然一行,並不是沿着武關道走東南方向,而是一路徑直向南,
藍田距離豐陽的直線距離,不過四十來里路。但是要從商州繞行的話,差不多要走兩倍多路程。
他當然不會這樣選擇。
若不是要在秦嶺的山上探礦,考察道路,他早就駕着雲,直接飛過去了。
陸然不在意,但是其他的人卻叫苦不迭。
山路險峻,長居於此的山民倒是不在乎。
可對跟着一起來的李淳風,和軍器監的大匠齊元來說,幾乎就要了老命了。
李淳風是室內派,日常蹲在太史局,不大出門,什麼時候爬過這麼險峻的山勢?
一路行來,恨不得將身上的所有東西都拋下。
連懷裡的金銀,都塞給了楊十七叔侄,全靠他們架着,才能跟上衆人。
而軍器監的大匠,就更慘了。
到了他們這種水平,早就不親自動手了,光是從旁指導,都能收到數不清的孝敬。
又什麼時候,受過這種辛勞?就算是徒弟架着,也是一步也不想走了。
聽旁邊的山民說,這才入山不過五里,還有一大半的路要走,這人頓時就不想活了。
在這種地方,就算是找到礦又能怎麼樣?連猴子都爬不上去的地方,誰還能給礦背下來不成?
“轟!”
前方一道山崖崩塌,散落的土石,四處亂飛。巨大的石塊,將一處深深的溝壑填平,這才讓前方的山路,勉強能通行。
礦不是這樣找的。
“嗖!”
破空之聲飛過。
齊元摸了一把石子兒擦過的臉,微微的血絲,沾到了手上,讓他一陣心驚肉跳。
這石子兒要是敲腦袋上,自己怕是要直接埋到土裡了。
攢下那麼多的銀子還沒有花光,就這樣死了,豈不是虧到姥姥家了?
自家想要巴結仙人,也不能把命送上啊!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掩着胸口一陣的後怕,顫抖着說道。
“帝君老爺啊!”
“您要是想要鐵礦,沒必要自己找。直接讓皇上,給你能從長安運過來一批吧!”
“在這山溝溝裡,就算是找到鐵礦,誰也沒本事運出去啊!”
“總不能您親自去搬吧!”
這話一出,瞬間,身後的幾個小腦袋,開始齊齊點頭。
這種爛地,進山都要仙人親自開路,更何況是搬運礦石?
總不能訓練猴子來做工吧!
陸然對於長安的事情,並不是十分的清楚。他覺察到身後的隊伍,十分疲憊,士氣狂降。也不能真讓這些技術人員累死在這邊。
當下,喊停隊伍,讓衆人休息,然後找到齊元,有些好奇的問道。
“長安有鐵礦?”
聽到仙人發問,齊元喜出望外。莫不是仙人準備放棄了?
他連忙搖了搖頭,笑容滿面的說道。
“回稟帝君,長安並無鐵礦,但是隴州,寧州,邢州,幽州,都設有鐵官。”
“這些地方產的生鐵,熟鐵,大多都會運到長安。”
“若是帝君需要用鐵,只要說上一聲,皇上一定會同意的。”
“就算是要用鐵礦石,一樣也能吩咐人運進來!”
齊元的這話,頓時讓給陸然氣結。沒有鐵礦,你說了個寂寞?
指望從外面運,那我還不如直接找個露天鐵礦蹲點呢。
陸然有些哭笑不得的看着齊元,再次問道。
“現如今的大唐,每年生鐵和熟鐵的產量,估計能有多少?”
這話彷彿問道了齊元的心坎兒裡。
他捋了捋頜下的鬍鬚,滿臉堆笑,眉飛色舞的說道。
“具體的數字,小的不知道。”
“但根據軍器監的估算,每年一百萬斤,總是有的。”
“這產量要遠遠超過前朝,根本就不是前隋能比的。”
一百萬斤?一噸兩千斤。這算下來,才五百噸!
還沒有一個收破爛的產量高,你這有什麼自豪的?
陸然頓時不想跟他說話,鄙視的看了一眼,徑直轉身離開。
李淳風看見師傅臉色不對,連忙跟了上去,輕聲問道。
“師尊!”
“這產量可有不對?”
“一百萬斤已經不少了。突厥人,本來就是匈奴人的鍛鐵奴隸,可儘管這樣,他們每年的產出也少的可憐。”
“走私的商人,要是每次帶上一兩百斤的鐵料,都會成爲突厥貴人的座上賓。”
“以我大唐如今鐵料的產量,完全能夠威震四夷!”
“師傅可莫要小瞧了如今的大唐!”
小瞧?不不不!
我小瞧的不是大唐,而是你。
你身爲我的弟子,怎麼能有如此低的眼界?
陸然心中尋思,隨後在商會兌換頁面中,掏出了一張紙來,這才語重心長說道。
“淳風啊!”
“你看。”
“一千五百年後,我華夏鋼鐵的產量,就算是打個折扣,也有十億噸,是如今大唐的兩百萬倍還綽綽有餘。”
“你身爲我的弟子,只有這麼點志氣怎麼夠?”
“建個鐵廠,趕不上一千五百年後,超過如今大唐的產量,一倍兩倍,總是能行的吧!”
李淳風張大了嘴,還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旁邊的齊元,已經怪叫着喊道。
“兩百萬倍!你家的華夏,是包鐵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