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承熹睡得正沉,察覺有人輕輕拍了拍肩膀,以爲是紅素喊她起身。睜眼見是江儼便是一驚,這才恍然自己仍在圍場。
昨日伸手不見五指還不覺得羞澀,今日天光大亮這才發現衣裳髒兮兮的,摸了摸髮髻也亂得不成樣子。承熹不由一陣赧然,連忙背轉過身把頭髮解開,用五指作梳理順,高高盤了個簡單的髮髻,總算利落了些。
江儼坐在洞外,也不避開視線,於晨光中微笑看着她,他發上溼漉漉的還有水汽,似乎剛剛洗過臉了。邊上有兩竹筒清水,還有烤好的河魚和野兔,摘了幾個顏色飽滿的果子,都用洗淨的樹葉裹好。
“一炷香前聽到東面有人呼喊公主,間或有刀劍相向之聲,想來是太子殿下派救兵來找公主,與那些賊人迎面遇上了。”
承昭既派人來尋她,那必然是脫險了。承熹連忙用竹筒中的清水漱口洗臉,恨不得立馬回去營地。
扭身見洞中那小兵還未醒,承熹小聲問江儼:“昨晚你給他餵了毒♂藥?”昨晚上她聽那小兵問過江儼“給他餵了什麼藥?”當時也是一怔。
宮裡頭呆久了,甫一聽到能用來要挾人的藥丸子,除了毒♂藥還能是什麼?怕自己和江儼兩人走了,這毒♂藥無解,這纔有此一問。
江儼默默看她一眼,竟還有點窘,視線錯開了一些,“……治腹痛的藥。”昨晚他見這小兵太滑頭,便說那是毒♂藥只爲讓他老實點。
承熹微怔,看他扭過臉這副羞澀的樣子,一霎間福至心靈,脫口而出:“你便秘?”
江儼眉心一跳,面無表情盯了她好半晌,終是心中無奈,揉揉眉心深深嘆了口氣:“公主的月事就是這兩天了,那是你平時吃的藥丸子,補氣血。”
承熹唰得紅了臉,耳朵根也薄粉一片,惱怒地瞪了他一眼,扭了頭假裝沒聽到這話。這些私密的事從來她只與紅素幾個丫頭說,連兩位年紀大些的嬤嬤偶爾問起時她都覺得羞,又怎麼會與江儼提?
只是江儼常常能從她氣色上頭看出門道來,比如哪日她穿得衣裳厚了些,哪日步子比以往更小,哪日嘴脣發白,哪日上了薄薄一層妝粉,哪日公主沒去書房看書,在牀上窩了一天懶得不想動……雖公主氣血兩虛,日子時有不準,看這些總是錯不了的。
來圍場前江儼就把那藥帶上了,以備不時之需。
沒有平時用慣的香胰子,承熹總覺得手臉洗不乾淨,待用完了兩根竹筒裡的水也是如此,只好將就。
烤魚和野兔的味道寡淡,又沒有佐料一切從簡,着實不怎麼好吃。即便江儼把火候控得極佳,卻頂多算得上肉質鮮嫩,鮮香誘人是談不上的。
承熹卻丁點沒嫌棄,頭一次席地而坐用這般簡陋的早餐,也覺得頗有樂趣。
躺在牆角的小兵餓了一宿,意識早就清醒了。江儼點穴的手法太老練,這小兵又內力淺薄衝不開穴道,只能直挺挺躺了一晚上,連話也說不出來。
此時聞到這烤肉的香味更是喚起了飢餓感,肚子咕嚕咕嚕叫的聲音連承熹都聽到了。
江儼擲出一塊石子過去給他解了穴,冷眼看着他齜牙咧嘴活動筋骨。承熹扯扯他的袖子使了個眼色,江儼這才丟了一隻烤魚扔給他。
小兵受寵若驚,大口咬了一口魚肉,笑得一口白牙十分真誠,“大哥你人真好。”
江儼扯扯嘴角,沒接他這話。承熹笑彎了眼,江儼跟她多年,身邊幾個丫頭提起江儼時總說他冷得像木頭,說江儼“人好”這說法還是她頭一回聽到,也是新奇得很。
那小兵狼吞虎嚥把烤魚啃完,盯着倆人吃不掉的果子嚥了咽口水,明顯沒吃飽的樣子。這一眼瞧去卻看到了席地而坐的承熹,脫口而出讚道:“嫂子你真好看。”
昨晚上天色暗,他都不知道兩人長什麼模樣。這時候天光大亮,又把江儼打量一遍,笑眯眯道:“哥你也好看。”
本就是個滑頭小子,這嘴甜的本事自不在話下。承熹微微一笑也不在意,江儼卻是眸色一深,身爲近身侍衛,察言觀色的本事自然是一等一的,他能看得出這小兵誇公主好看時眼裡有光,誇自己時卻有一絲敷衍。
又見他連着瞅了好幾眼公主,江儼眸色一深,心中不高興:庶民焉能直視天顏?何況是個男子,真是一點規矩都不懂。
見那小兵轉了身去尋先前那裝了乾糧的包裹,又隔空拍出一掌點了他的穴。
“哎哎大哥你咋又點俺?”小兵一動不能動,氣鼓鼓道:“你欺負俺功夫不如你是不?你把俺解開,俺還沒吃飽呢!”
江儼任他扯着嗓子嚎,太子的人已經越來越近了,他這麼大喊大叫更能把侍衛早點喊過來。
臨走前與他說:“再過兩個時辰穴道便可自行解開,你別亂跑,等着官兵送你們回家。碰到山上的兄弟,你就這麼說給他們聽。”
小兵連忙喊道:“大哥大哥!你別走啊!俺又不能動,萬一有什麼野狼野豹把俺叼走了可咋整?”
江儼置若罔聞,大白天的哪有什麼野狼野豹?承熹卻猶豫一下,扯了扯他的衣袖,江儼明白她的意思,隔空飛起一道勁力給他解了穴。
小兵拿着劍屁顛屁顛追出來,臨走還不忘撿起那一小包袱乾糧。見江儼和公主已經走出一截路了,連忙大聲喊:“大哥你們等等俺!”
跑了兩步也就追上了,走在江儼另一側,咧着嘴笑得傻兮兮的,掏出一個窩窩頭狼吞虎嚥,像是從沒吃過飯似的。
還是長身體的年紀,當初被騙上山就是因爲一天三頓管飽。如今想回家了,對呆了四年的營地唯一的留戀還是一天三頓管飽。這樣的好吃,被餓了一天一夜當真是種煎熬。
“大哥你人真好!”小兵見江儼冷着臉,又拍了一回馬屁,臉上笑開了花,“俺不想回山上了,哥你帶俺一起走唄。俺想家了,又不曉得該往哪兒走。”
承熹在一旁聽着,只顧抿着嘴笑,明明江儼昨晚上對他那麼兇,這少年還偏偏就賴上江儼了,連昨晚上被江儼餵了一顆藥丸都不擔心,也着實有意思。
江儼擰着眉瞪他一眼,小兵以爲他嫌自己麻煩,連忙道:“俺不要你錢,你把俺帶出林子給俺指個方向就成,俺自己走回許州去!”
“帶他一起走吧。”承熹踮起腳附在江儼耳邊小聲說:“還挺實誠的……何況山上那營寨中全是苦孩子,是一定要拔了的。”
江儼本是想着圍場此時怕是人手不夠。待過兩日官兵大舉進入深山去搜那營寨,遲早能搜到,等到查明幕後黑手,再送他們回家最合適不過。
此時倒覺得這小兵應該知道山上那營寨的道路,能省不少功夫,便任他跟上了。
被十幾個黑騎衛護送回了圍場,紅素幾個丫鬟見公主回來了,淚眼婆娑地撲上前來,眼一錯不錯地把公主從頭髮絲到腳後跟打量一遍,見她分毫沒受傷這才放得下心。
公主一向喜潔,何曾見她這麼狼狽過?連忙把人送進了帳篷洗漱換衣。把昨晚上的事都交待了一遍:太子從不離身的二十四侍衛死傷過半,承昭也掛了彩。萬幸只是皮肉傷,養上半月便能好。
只是跟着世家公子一道下場射獵的重潤郡主受傷頗重,長劍刺入腹部一寸,正巧相府三公子聞聲趕來,出手擊退了刺客,這才救下了她。
重潤失血過多,昨天傍晚遇襲受傷,連夜從宮中帶出來的太醫忙活了一晚上才把她從閻王手裡救回來。她昏迷了整整一夜,今晨才醒了一回,勉強用了些粥水,便又沉沉睡去了。
入了承昭的帳內,見他倚在榻上,裸着的右臂被繃帶纏得嚴嚴實實,面色發白十分虛弱的模樣,擰着眉似在思量什麼,怕是一夜未睡。
他見皇姐安全無恙地歸來,當下就要起身,承熹連忙阻了他動作,好在兩人都安好,也便放了心。又喚了個太醫來給江儼的肩傷上了藥,包紮好了傷口。
女眷擔驚受怕,昨晚上就哭鬧着要離開,太子帶着傷安撫了大半夜,實在心神俱疲。又從宮內急調來五百黑騎衛,深夜舉着火把搜尋便把林子翻了底兒朝天。
只是那時刺客從林子外圍來襲,江儼無奈之下,只好帶着公主往林子深處跑,早早跑出了圍場的邊界,搜了一夜如今才找到。
今晨黎明時分太子便安排侍衛軍護送一衆女眷回城,世家公子紛紛表示要與太子殿下共進退。太子婉拒兩句,把他們也都送走了。
如今只有深夜調來的五百黑騎衛還分散在林中各地,陸續有十幾個亂黨被綁得結結實實送了回來,昨夜僥倖逃脫的蒙面刺客也盡數落網。公主已回了營地,黑騎衛抓完林中亂黨也就能撤回了。
“皇姐你先行回宮,虎槍營裡的幾個官還未審完。”承昭揉揉眉心,臉上倦意深深,“順便把娘娘也送回宮去。”
“娘娘?”承熹驚疑,哪兒來的娘娘?
在他帳中有個丫鬟一直坐在矮案前溫茶,承熹剛入內時略略掃了一眼便沒在意,此時那丫鬟擡起頭來訕訕一笑,“承熹,是我。”
承熹大驚,“您怎麼在這兒?”原來這做丫鬟打扮的竟是淑妃娘娘!
“我想來圍場玩呀,可你母妃不準。我又實在想來玩,只能逃出宮來。”
承熹眼中滿是驚異,“您怎麼出的宮?”
“嗐,正巧前日我家中幾位侄女進宮探望,她們也要跟着來圍場玩,我就與一個丫鬟換了衣裳,一路出了宮呀。”
見承熹還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淑妃多解釋兩句:“靈犀宮裡頭都是我的人,沒人敢攔我。出宮時候我和幾個侄女走的順貞門,一路上雖然有三道宮禁,卻只有第一道宮禁是侍女守門。”
“她們數數入門時七個人,出來是也是七個,搜一遍身,未夾帶東西便放我們出去了,誰會認真看我長什麼模樣?我又是畫過妝的,一眼晃過去誰能看出端倪?第二道宮禁是太監守門,都躬着身子行禮,也無人敢搜女眷的身;至於那第三道門禁是侍衛守門,更是好過了。”
宮中門禁的查的最要緊的,是是否夾帶私物和武器,誰能猜得到竟有娘娘扮了丫鬟往宮外頭跑?她這才能如此輕鬆出得三道門禁。
竟連這出宮的門路都如此清楚?承熹輕易不生氣,此時卻也氣怒得厲害:“真是胡鬧!怎麼您也如此不知輕重?”若是被父皇和母后知道了,罰她禁足抄宮訓還是小事,降位分也極有可能。
淑妃笑得無奈:“這不是想出宮來玩嗎?我都四年沒來過這圍場啦!”見承熹還要再訓,連忙討饒道:“承昭已經訓過一遍啦,回去我親自向你父皇母后請罪還不成?”她扮丫鬟扮得好好的,若不是昨夜的刺客鬧得人心惶惶,她自己去找了儀衛求庇護,哪能被人認出來?
見公主和太子有話要說的模樣,淑妃便出了帳。承熹顰着眉,只覺心中疲憊:“承昭,你們到底瞞了我何事?”
承昭凝視她好一會兒,嘆了口氣:“皇姐,幾年前我便承諾過爲淑妃保守這個秘密,此時破誓實在不好。若將來有合適的機會,你自會知道的。”
承熹見他不想說,似另有隱情,想起方纔淑妃臉色也是懨懨,只好打住話頭,便先行帶着淑妃回宮。
重潤郡主受傷頗重,至今未能脫險,不敢輕易搬動,現在還未清醒。只是此時儲君安危事大,留身受重傷的重潤在此更是不妥。
本想小心把重潤郡主搬上馬車,一路慢行回京城。相府三公子許清鑑卻主動留了下來,說是要留下來照顧,待重潤清醒後再回京。
太子深深看他一眼,見他面上堅定,不再是來時一副茫然頹喪的模樣,似乎想通透了什麼,便點頭應允了。
圍場此行本就是重潤提議,此事嫌疑最大的就是她,即便她受傷最重,也脫不去苦肉計的嫌疑。
許清鑑出身相府不會不明白這一道理。承昭雖不敢妄斷這幕後之人是誰,卻把相府記入了最大的懷疑對象裡。
作者有話要說: 淑妃扮作丫鬟大費周章跟着出宮了,但她不是壞人,跟刺客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