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

卡埃塔諾先生說得對,夏斯特里先生說得好!

艾倫威爾遜也拿不出來什麼建設性意見,他比較習慣於出賣、或者說通盤考慮之後拿出來成熟方案,進行私下一對一的交流。

出現在溝通場合也只能和稀泥,會議結束之後纔是他的主場。

他決定和夏斯特里談一談,至少這個人算是一個溫和派的國大黨領導人,要是德賽那種喝尿的狠人,他只能從實力地位出發了,而不是這麼好說話。

既然面對這個一個印度領導人,英帝還不用極盡昇華來應對。畢竟極盡昇華並非沒有代價,英國當前還是比較適合自成禁區,保存實力看着兩個當世大帝血拼。

在取得了兩個內閣大臣的認可之後,艾倫威爾遜便找到了夏斯特里,進行一對一的摸底,多年前他在波茨坦的時候,就是這麼出賣波蘭的。

夏斯特里是一個素食者,這從對方乾癟的身軀就能看出來,艾倫威爾遜都懷疑,這位印度國大黨領導人,會不會被一陣風帶起來。。

這不耽誤他準備了乾淨又衛生的威士忌,故作輕鬆和對方談談,首先進行了自我介紹,受命於兩個內閣大臣,以在印度工作過的經歷進行溝通,“夏斯特里對馬來亞感覺怎麼樣?”

“很好,發展的程度令人耳目一新。”夏斯特里由衷感嘆,他並非是出身良好的鉅富家庭,對印度的情況很瞭解,知道印度廣大地區的真實情況。

雖然說獨立之後,印度比起當初的英屬印度來說,可以說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夏斯特里先生的務實精神,是很多國家所不具備的。”艾倫威爾遜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威士忌,初步接觸不錯,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其實從硬件設施上來說,馬來亞已經和英國本土差不多了。當然在積累方面,沒有個三十年還差得遠。我也不是謙虛,這裡面也有我兩個任期的功勞。”艾倫威爾遜沒有自誇的意思,事實如此的反問,“夏斯特里先生覺得,發展的基礎是什麼。”

“優秀的領導者,政府的全力支持?”夏斯特里的年齡本不會有所遲疑,但他有些摸不準艾倫威爾遜的目的, 只能用試探的口吻回答。

“最重要的是和平的環境。只有和平纔不會讓發展受到干擾。”

艾倫威爾遜伸出手一副擁抱和平、讚美和平的樣子, 然後目光重新落在夏斯特里的身上, “一個國家陷入戰爭,就不會有任何發展,沒有兩次世界大戰, 英國有足夠的餘力壓住美國和蘇聯。說不定今天英屬印度還存在,可能處在印度的角度不太能接受, 但事實如此。”

艾倫威爾遜無意從印度人的傷口上撒鹽, 他只是實話實說, 而且就算是有這個意思,印度人也拿他沒辦法, 這麼說話只是展現誠懇的態度而已,別無他意。

什麼常務次長熱切盼望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絕對的謊言, 沒人比艾倫威爾遜更加珍惜和平, 什麼希望只有英國自己有核彈, 然後炸了全世界都是喝多了的醉話而已, 他怎麼可能是那種人,紅鬍子戰術核彈放在馬來亞只是逼不得已的自保。

火神轟炸機只是一個純粹的防禦性武器, 而且他也從沒制定過顛覆蘇加諾政權的計劃,現在大談和平發展纔是他的本來面目。

而且在語氣上前所未有的真摯,艾倫威爾遜可是和衆多影后配戲的人, 任何人都無法戳穿他本來的和平內涵,“英國全是爲了印度考慮, 一旦也用武力解決果阿問題,可能會有連鎖反應, 比如單獨就英國瞭解的消息,果阿和卡拉奇方面一直保持這良好的關係。”

“這?”聽到艾倫威爾遜說巴基斯坦, 夏斯特里未免有些猶豫,巴基斯坦的兩塊領土分別在印度的兩側,將印度包裹在中間。

這種地理環境,說印度是在中心開花也可以,說面對兩面夾擊也可以。

總之全看是什麼立場來解釋,必須要說的是,印度確實不能對這種包圍漠視。

“葡萄牙是歐共體成員!我相信印度也是需要投資的, 一旦戰爭打響,印度就會被視爲不安全的地方。”艾倫威爾遜設身處地的分析,“當然了,印度是可以自給自足的, 就是發展的慢了一點而已。”

這話說的艾倫威爾遜自己都有些虧心,那是慢了一點而已麼?印度長期和黑非洲的水平類似,現在英國還在建設各大殖民地的首府,印度說不定都趕不上非洲。

不過如果說印度是粗放性的發展,英屬非洲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破壞性發展,從數字上來說是很漂亮沒錯,都是建立在竭澤而漁的基礎上。

誰讓現在殖民地少了呢,想要達到原來甚至比原來更快的速度,就必須提升效率。趁着殖民地還沒獨立,把所有能夠榨出來油的地方全部榨乾。

艾倫威爾遜強調和平,以及說明了葡萄牙好巴基斯坦的良好關係,當然這種良好關係是他牽頭推行的這件事,夏斯特里沒有必要知道。

現在的事實就是,果阿和在印度兩邊的巴基斯坦,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威脅。

哪怕印度身負喜馬拉雅、需一隻手拖巴基斯坦,一樣無敵於世間這種事?在目前的地理環境上是不存在的。

“英國希望葡萄牙和印度可以心平氣和的談一談,葡屬果阿的歷史遠比英屬印度要早,我們英國完全可以不過問,只是出於印度國內越發高漲的民族主義,阻止因爲一塊領地爆發戰爭,這樣可能會破壞歐洲和印度關係,是我們不樂於見到的,畢竟葡萄牙和英國的關係也還好。”

“當前還有葡屬非洲的存在的,葡萄牙不能被完全視爲一個小國。萬一造成了歐洲國家和印度的摩擦,英國就很難做。”

我大英爲何要加入歐共體呢?艾倫威爾遜不諱言的說,就是爲了面對這種場合。左手歐共體右手英聯邦,這樣才能和其他國家討價還價。

常務次長沒有給出哪怕一句承諾,哪怕他確實是從頭到尾暗示,英國是想要幫助印度和平拿回果阿,但暗示就是暗示,和承諾是兩碼事。

“如果印度願意以開放性的態度,找一個機會明確彼此的利益,看看能不能減少誤解,這一次的溝通就不算沒有成果。英國也願意繼續發揮有益的作用,讓兩國都有一個體面的結局。”

說完這些話,艾倫威爾遜喝了一口威士忌補充一下唾沫,等着夏斯特里的回答。

“我們願意採取開放的態度,只要能夠拿回果阿,願意在一定程度上給葡萄牙保證。”夏斯特里表達了願意溝通的態度,至於承諾自然也是沒有的。

這其實就已經足夠了,艾倫威爾遜就是在拖時間,他根本不在乎最後的結果是什麼,頂過今年就行,至於以後的事情,兩國願意從實力地位出發,就和英國沒關係了。

三百年來英國可能這麼容易說話的時候少見,這一次被夏斯特里見到了。

得到了印度的態度,艾倫威爾遜就結束了暗箱操作,向兩位大臣和兩位總理,告知印度方面的底線。

“印度人還是對果阿念念不忘。”普羅富莫面帶譏諷的說道,“獨立之後就是不一樣。”

“普羅富莫,話不能這麼說。”拉博·巴特勒笑着搖頭,“能夠談就是好結果,一場談判的時間是沒有上限的,談一年也行,談十年也可以。”

“大臣說得對!”自己的大臣,艾倫威爾遜自然是要站在本部門宣傳員的一邊。

這個結果就很好,然後艾倫威爾遜就把夏斯特里的態度,告知了卡埃塔諾,至於在說辭上和拉博·巴特勒口徑保持一致,能談就好,結果不重要。

wWW ◆тTkan ◆co

“處理戰敗國的巴黎和會都吵了幾個月,談爭議領土,我看談上十年最終遺憾失敗,也屬於正常。”艾倫威爾遜以客觀中立的態度點評道,絕無慫恿其中任何一個國家的意思。

如果卡埃塔諾要是聽錯了意思,那隻能是他的個人行爲,和英國以及艾倫威爾遜本人絕無關係。

“那麼第一輪會談的時間?我會稍後告知倫敦。”卡埃塔諾點了點頭,還不忘記補充道,“其實亞洲和非洲的事務,葡萄牙和英國還有共同利益。”

“這是當然的!”艾倫威爾遜這一次回答的很乾脆,這可不是印度的瑣事了,承諾道,“英國絕無逼迫犧牲葡萄牙利益的想法,這一點可以放心。談上個十輪八輪的,半年談一次,反正外交部也要有工作的。”

隔了一天,有賴於英國竭力維護和平的誠意,卡埃塔諾和夏斯特里在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見證下,心平氣和的交流了起來。

艾倫威爾遜也沒閒着,直接聯繫了當初撤離埋下的暗雷,把消息透漏了出去,就說葡萄牙人願意談,只要放出這個消息,至少正式談判之前,就不會有武力解決問題的可能了。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1562章 下半場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1631章 塔曼師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1562章 下半場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1631章 塔曼師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