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

對於英屬印度的問題,其實態度無非是兩個,是堅決保留還是暫時收縮期待捲土重來,在一九四五年英國政治家的腦袋裡,還不存在什麼完全縮回到英倫三島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

不論是保守黨還是工黨,都認爲目前的困難是暫時的,一旦英屬印度獨立發展的不好,就是大英帝國捲土重來的機會。可艾倫威爾遜知道,這種想法都太過於理想化。

在土地的事情上很多歷史都已經證明,一旦失去了,幾乎就是永遠失去了。捲土重來的機會微乎其微,很多智庫所說的,印度獨立就會分成七八塊個小國,求着英國回去未來並沒有出現。

在愛德華·布里奇斯這裡做了一番語言的艾倫威爾遜,很快就遭到了艾德禮首相的召見。艾德禮首相自然是不會對一個小蝦米,談及他本人是怎麼和斯大林和伊朗的事情解決的。

如同內閣秘書的預料,正好波茨坦會議上有一個有英屬印度工作經歷的外交官,首相就想要問一下英屬印度,這個大英帝國殖民地的具體情況。

英屬印度的獨立根本不是一個新問題,可以說是已經困擾了倫敦多年。

一戰結束,英國在當時規劃了由印度教徒較多的地區的印度斯坦、和平教徒較多的地區的巴基斯坦、同時保留各土邦王國,由這三者組建獨立的“印度聯邦”的獨立方案,但未能獲得共識。

在二戰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掌璽大臣、下院領袖克里普斯前往印度,許諾戰後給予印度自治領的地位。克里普斯到達印度後,提出了英國對印提案,也就是“克里普斯提案”。

英國與印度高層磋商後,決定發表使印度在最短時期內成立自治政府的提案,提案的內容是建立新印度聯邦,使之成爲自治領,其地位與英國本國及其他自治領各國相等,不論在內政和外交上,均不隸屬他國。

但方案中又提出,英屬印度的土邦有權不加入新建立的印度聯邦,這就使得有可能在印度原有土地上建立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政治實體,從而爲印度的分裂打開方便之門。

在艾倫威爾遜來看,其實克里普斯提案就挺好,不以宗教區分,而是以英屬印度的直屬行省和土邦作爲區分,這樣有助於英屬印度的碎片化。

不過壞處也是存在的,在統一的機構當中,真納率領的穆盟,無論如何都鬥不過尼赫魯率領的國大黨,阿里真納預見到整個南亞和平教徒的人數劣勢,表示寧可內戰也絕不和印度教徒在一個國家當中。

在面對艾德禮首相提問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就表示穆盟和國大黨的緊張關係,阿里真納和尼赫魯完全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早有準備的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奇斯,則不着痕跡的說道,“其實首相想要放棄印度,無非是因爲印度投入大於收穫,節省資金讓本土更快的恢復繁榮。”

“當然了,愛德華。國內的公民不能餓着肚子,勒緊褲腰帶維護大英帝國的尊嚴。”艾德禮嘆了一口氣,如果有選擇的話,他也不想讓印度獨立。可是他心有餘而力不足,馬上撤離歐洲的軍隊前往印度鎮壓,錢哪裡來?

“尊敬的首相,從更大的範圍上來講,其實殖民地獨立並不是我們大英帝國自己要面對的問題,還有很多歐洲國家面對同樣的問題,也許可以讓紳士們坐下來,以全無私心的態度好好談談。”說到這,愛德華·布里奇斯給了艾倫威爾遜一個眼色。

艾倫威爾遜會意,表示要找一部分資料,退出了首相的房間。內閣秘書接下來要談的事情,就是之前所說的,在殖民地問題上,還有法國、荷蘭、葡萄牙、比利時,甚至還有西班牙,問問其他國家的態度。

一個幽靈,一個殖民主義的幽靈在歐洲上空遊蕩,大英帝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比利時全都團結起來了,首相和獨裁者、總統和女王、英國的工黨和法國的將軍們,全都聯合起來了。

關於英國如何迅速恢復的問題,愛德華·布里奇斯則把艾倫威爾遜的想法說出來,還不忘記補充道,“實際上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手段更像是蘇聯人纔會做的。但是我個人對蘇聯毫無偏見,善於學習其他國家的優點,本來就是大英帝國的優良傳統。”

同樣在塞琪琳霍夫宮以英國顧問名義出現的丘吉爾,沒來由的打了一個噴嚏,“溫斯頓,你怎麼了?”美國總統杜魯門發出大笑,對丘吉爾剛剛滑稽的一幕進行嬉笑。

一名助理國務卿快步走到杜魯門的身邊,遞過來了一封電報,電報的內容十分簡單,“男孩順利降生,哭聲傳出很遠……”

四天前的七月十六日上午五時二十四分,美國進行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核試驗。約有一千名科學家、政府官員等被邀請參觀。

吊離地面三十米高的鐵塔上就是曼哈頓計劃的成品,這枚核彈鈈裝藥重六點一千克,梯恩梯當量二點二萬噸。核爆炸產生了上千萬度的高溫和數百億個大氣壓,致使安裝鐵塔被熔化爲氣體,並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巨大的彈坑。

核爆炸騰起的煙塵似沖天之雲,極爲恐怖。半徑四百米範圍內沙石被熔化成了黃綠色的玻璃狀物質,半徑一千六百米範圍內所有的動物全部死亡。這顆原子彈的威力,要比科學家們原來估計的大出了近二十倍。一團巨大的火球升上八千米高空,比一千個太陽還亮。

“溫斯頓,我昨天做夢夢到了統治世界。”作爲總統的杜魯門當然知道電報上的內容代表着什麼,迫不及待的對着丘吉爾分享着勝利的喜悅。

核試驗的喜悅讓杜魯門滿是喜悅,心中出現豪情萬丈的感覺,但是波茨坦會議的主要議題都已經談完了,想到這心中也未免有些失落。

“我們應該讓蘇聯的領導人,明白世界已經變了。”丘吉爾馬上提議杜魯門,應該把這個消息告知斯大林。

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四百三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權大於主權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
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總督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四百三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權大於主權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1652章 中導條約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