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

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

不干涉,這個態度就是自由世界想要的,這是幾十年來自由世界的夢想,這一回終於是在地圖頭的任內實現了。

美國國防部部長切尼正在倫敦訪問,爲馬上召開的首腦峰會和英國進行溝通,此時聽到這個消息不由得手舞足蹈,“他可真是一個偉大的人。”

“我看,可以和瑞典方面說一下,把諾貝爾和平獎給他。”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建議道,“他的功績完全可以和薩哈羅夫,索爾仁尼琴相提並論,甚至超出,這也是他贏得的獎勵,不是麼?”

索爾仁尼琴是一九七零年諾貝爾文學家的得主,薩哈羅夫則是一九七五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兩人得獎的原因當然是他們都是反蘇人士。

艾倫威爾遜用這兩個人和地圖頭相比,當然是已經爲地圖頭的舉動蓋章了。

“尊敬的爵士,再好不過的想法。”切尼拍着手掌,這位堪稱是戰爭販子,然後家族勢力被懂王連根拔起的現任國防部長,此時滿臉的認可,“也許我們能夠親眼看到,長久以來的敵人認輸的一刻。”

如果說從前,美國對地圖頭的種種政策還有所懷疑,這一次蘇聯的表態,至少可以把這種懷疑打消大半,匈牙利的議會制的意義重大到了,幾乎無法形容的地步,爲了國家體制,蘇聯曾經親手在波蘭進行過軍事行動,現在終於鬆口了。

這纔是讓切尼感覺到勝利在望的一刻,“不知道未來的人會怎麼看,蘇聯這幾十年來和我們的對抗。”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艾倫威爾遜也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不過讓他來說的,那就是耗費巨大時間和精力的武裝力量沒起到作用,是一個引以爲戒的事情,後來者吸取的教訓是,千萬不要懼怕和美軍面對面的打一仗。

美國作爲現任霸主,手中有無數可以用來犧牲的所謂盟友,完全可以犧牲他們爲美國自己爭取時間,如果挑戰者建立的軍事力量是以擊敗美國爲目標,最好是真正的在戰場上用過一次,不然建設這種軍事力量有什麼用呢?

切尼沒多想還在繼續道,“關於歐洲安全問題,美國還是一直尊重英國的看法,當然了,同樣也尊重其他盟友。”

“和美國的關係是英國外交政策核心。”艾倫威爾遜帶着堅定不移的口吻,其實心中不以爲然,甚至還在盤算,當前冷戰勝利在望,英國和法國兩個國家,都不存在美國駐軍,實力也仍然不可小視,能夠搶奪多少利益。

不得不說,艾倫威爾遜總是想當然的認爲,法國的利益和英國是一致的,生活本就艱難,還不能想一些美好的事情麼?他前世也是一個屌絲,有這個心理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和切尼對話完了,艾倫威爾遜就去唐寧街十號安慰撒切爾夫人去了,大英帝國的現任首相其實對切尼的來訪是很重視的。

不過顯然切尼並沒有在英美特殊關係上,給鐵娘子想要的答案,事已至此,撒切爾夫人也應該知道,在里根時期偶然非常熱乎的英美特殊關係,事實上已經結束了。

哪怕是里根爲之站臺的老布什,對這個前任倡導的特殊關係也不熱乎,看着撒切爾夫人不甘的表情,艾倫威爾遜就知道,切尼的表態還是沒有讓鐵娘子死心,馬上要舉行的北約首腦峰會上,估計撒切爾夫人還會爭取爭取。

對這種不甘,艾倫威爾遜故作不知,也沒有提及,轉達了北約首腦峰會的重要性,還主動提及道,“瑪格麗特,我到時候和你一起去。”

此時的無上權威,話語是輕柔的,目光是深情款款的,似乎在鐵娘子心情不佳的現在,並不準備再給一棒子。

對於撒切爾夫人的爭取,艾倫威爾遜心中門清,無非是想要藉着布魯塞爾的首腦峰會上,和老布什進行最後的爭取。

布魯塞爾,艾倫威爾遜也去過很多次了,再去一次陪着撒切爾夫人蔘加首腦峰會完全沒有問題,這個態度讓撒切爾夫人極爲驚奇,“我還以爲你是過來嘲笑我的。”

“我們之間的問題只是看待國家利益的角度不同。”艾倫威爾遜走到撒切爾夫人背後,直接把鐵娘子抱住了繼續道,“現在這個時候,我怎麼還能夠和你吵呢,國際局勢需要英國上下團結一心。”

撒切爾夫人一個蜷縮,結婚後沒有被其他人觸碰過的地方被一隻手掌覆蓋過了,受驚的鐵娘子直接蜷縮起來,“夠了,不要太過分。”

“抱歉。”艾倫威爾遜一副一時衝動的懊悔模樣,這當然只不過是演一演,有多少誠意就看他本人的演技了,“不管怎麼說,我也希望我是判斷錯誤,不然的話,可能英國將要爲美國的外交政策調整付出巨大的代價。”

艾倫威爾遜心中絕對不希望是自己判斷錯誤,德國統一對美國並不是大問題,但對英國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在阻止德國統一這件事上,英國理所應當的竭盡全力,這是毫無疑問的。

幾天後,艾倫威爾遜已經陪着撒切爾夫人到達了布魯塞爾,這一次的北約首腦峰會,撒切爾夫人可謂是做足了功課,希望能夠和老布什建立起來不次於和里根的私交,以此來穩固英美特殊關係。

但是出席的美國總統布什,給了撒切爾夫人一個明確的迴應,不僅改變了以前同英國在短導問題上的相同立場,對聯邦德國作出了讓步,而且提出了一個全面、大幅度地削減歐洲常規軍備的方案;放棄不與蘇聯談判削減短導的立場;甚至不再堅持立即作出短導現代化的決定,他同意德國總理科爾的建議,將短導現代化推遲以後再議,等等。

撒切爾夫人大感意外,開始有了一種被出賣了的感覺,這幾乎是推翻了撒切爾夫人和里根原來的一切堅持,新總統毫無疑問的告訴了撒切爾夫人,這一輪的英美特殊關係,已經結束了,本屆政府認爲德國的態度,更加有助於維護歐洲安全。

在老布什表態之後,撒切爾夫人的據理力爭,也就變成了無理取鬧,用在國內政治上的強硬,在這種國際會議上就顯得不合時宜。

“還的是美國啊。”聽着會場裡面出來彙報的外交官轉達,艾倫威爾遜神情放鬆,對布什總統的硬氣感慨,像是這種讓撒切爾夫人難堪的事情,還是美國人做最爲適合,看吧,這就是倡導英美特殊關係的下場。

此時的首腦會議會場,老布什的講話還沒有結束,興致勃勃的將德國總理科爾,稱之爲美國在歐洲的領導夥伴,這讓撒切爾夫人如遭雷擊,久久的說不出口來話,這是把美國和德國的關係,放在了英美特殊關係之上。

這種講話,已經讓展現強硬的撒切爾夫人極爲難堪,鐵娘子似乎在感覺,各國首腦此時看向自己的目光都不懷好意,而且,要是同樣在布魯塞爾的內閣秘書長知道,肯定又要罵她了。

堂堂大英帝國的首相,此時在面對艾倫威爾遜之前,已經心裡發生了恐懼,現在老布什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艾倫威爾遜一直以來對英美特殊關係調子起的高,實際上卻不熱心是有道理的,相比較撒切爾夫人頻繁出訪美國倒是彷彿成了一個笑話。

“伱認爲問題僅僅在這裡麼?”見面之後,艾倫威爾遜又換上了冷暴力的臉色,隨後拿出來了一份情報道,“我聽說有不少民主德國的公民,已經出現在了匈牙利境內,而匈牙利剛剛宣佈要開放和德國的邊界,你覺得這些民主德國的公民,是要往哪走?別提聯邦德國的生活水平本就比民主德國高不少,出現這種事情,就算聯邦德國並不富裕,憑藉數倍於民主德國的人口,波恩方面也可以調集龐大的物資來展開誘惑。”

“這纔是真正嚴重的問題,要是民主德國也挺不住,擬認爲德國統一還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麼?”

撒切爾夫人一怔,馬上回答道,“美國看不到兩次世界大戰的危險麼?還有蘇聯,蘇聯在民主德國是有駐軍的。由於德意志的統一是在俾斯麥的領導下實現的,德意志一直在難以預料的侵略和自我懷疑之間來回搖擺。德國的近鄰,如法國人和波蘭人,遠比英國更深刻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只是美國人不一樣;而相同的關心則經常使德國的近鄰忍不住從看似麻木的言論中解脫出來。蘇聯實際上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儘管由於他們需要波恩方面的信貸和投資而一直保持沉默。他們之中的大多數堅持德意志不應成爲能夠以犧牲別人換取自己利益的大國。德國人焦慮不安的真正原因是自我意識的極端痛苦。”

“就我們兩個,不要用這種修飾的詞語了。蘇聯在東歐的駐軍已經開始撤軍了,而美國隔了一個大西洋,現在美國有了兩億多人口,不是隻有六千萬人口的英國和差不多的法國。”

艾倫威爾遜直接反駁道,“你不是一直認爲地圖頭很蠢麼,他就不能在德國統一的問題上在蠢一次?”

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
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1758章 家庭和睦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