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

看起來和蘇聯站在一起力挺印度,這不太像是英美特殊關係能做得出來的,但這麼幹自然有道理。

因爲巴基斯坦的後盾是美國,英國可以和美國一起力挺巴基斯坦麼?如果做出這種抉擇,英國的影響力只會被美國慢慢代替。

其實很簡單,美國算是一個加強版的英國,不管是政策導向,軍力佈置還是方方面面都是如此。英國擅長的美國都擅長甚至可以的更好。

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已經獨立的前提下,英國又不能像是在中東不撤駐軍,頂住美國壓倒性的經濟實力,就必然不能和美國人站在一起。

支持巴基斯坦會得罪印度,美國得罪印度可能不在乎,英國可沒有美國這麼大的盤子來抵消損失。

將斯德哥爾摩會議的態度告知華盛頓,也是表明英國並非是和蘇聯達成了什麼秘密協議,而是完全出於國家利益做出選擇。

巴基斯坦雖然可以用來作爲制衡印度的棋子,但也要清楚巴基斯坦是沒有正面戰勝印度的實力,在美國應對越南戰爭的當下,佔據幾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導致印度一直懷恨在心,一樣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如若戰端再起,美國還能幫助巴基斯坦麼?就算是還能,也只會消耗在越南問題上的精力。

勸說美國放棄巴基斯坦,截斷巴基斯坦的後盾一旦成功,艾倫威爾遜就有理由相信,達成撤軍協議就爲期不遠了。

拉博·巴特勒馬上便去找印度代表,談論這一次英國堅定站在印度立場的事實,期待保持和這個大英帝國的明珠保持傳統關係。

“母親,這幾天在社交麼?”格斯塔夫一回家就見到葛麗泰·嘉寶照鏡子便有此一問,“很少見一直在外面,連頭髮都染了。”

“好好學習,別關心你不能解決的事情。”葛麗泰·嘉寶回頭看了一眼兒子,臉上帶着我勸你少管閒事的表情,隨後拿出來了貂皮大衣穿上,“你比起你父親煩人多了,明明都是男的,你怎麼就不能多思考一下。”

這和都是男的有什麼關係?格斯塔夫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閉口不言,要不是母親斬釘截鐵的說過他是親生的,他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抱養的。

但就算是如此,他也從母親這裡聽不到親生父親的半點消息,只知道有,但是不能見面。

“母親,注意安全。”看着葛麗泰·嘉寶的背影,格斯塔夫有氣無力的說道。

“自己做飯,都這麼大了,學會自己管理生活。”葛麗泰·嘉寶頭也不回,衝着好大兒隨便應付了兩句,然後就是一聲沉重的關門聲。

“不過話說回來,你不準備讓兒子知道我的存在麼。”艾倫威爾遜沉思片刻,用徵詢意見的口吻問一下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如果他想的話,我可以開具一張介紹信,去牛津大學學習學習,以後的路也好走的多。”

“暫時不用,我還照顧的過來。”葛麗泰·嘉寶平和的拒絕道,“皇家理工大學,對洛維薩來說沒有難度。我可以通過埃蘭德做到這一點。”

“哦,瑞典首相,他好像做了二十年首相了。在選舉制國家算是一個奇蹟。”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話鋒一轉,“你和他沒什麼吧,你們倆纔是同齡人,沒準這個混蛋對你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我要查查他。”

話沒說完,一隻手輕車熟路的摟住了無上權威的脖頸,然後毫不猶豫的按了下去。

不知道爲何,艾倫威爾遜總覺得跟在蘇聯外交部長旁邊的年輕人他好像見過,久久回憶了半天,超強的記憶力讓無上權威恍然大悟,這不是在盧比揚卡廣場見過的克格勃軍官麼,外交部都是合法的間諜,這倒也不值得意外。

“他認出我了。”阿列克謝耶夫沒有直接看對面的英國人,但能夠感覺到對面被簇擁的男人偷偷看了自己好幾次。無上權威記憶力不差,沙皇之子的記性也不是假的,他更加年輕,總共也沒見過幾個英國人,當然對對面的熟悉面孔記憶猶新。

“我們也得到了華盛頓方面的態度,他們也認爲,兩國撤離佔領的土地恢復原樣,是最好的結果。因爲暫時佔據的幾百平方公里土地,處在長久的敵對當中,不符合兩國的利益。”

拉博·巴特勒轉達美國方面的看法,含含糊糊的用兩國的利益來概括了這一次會談的本質。它既可以是印巴的利益,也可以是英蘇兩國的利益。

毫無疑問的是,在支持印度這一點上英國和蘇聯還有着共同利益,葛羅米柯點頭表達了一樣的意思,“世界現在處在動盪當中,我們不能再讓另外一個地方動搖和平的主流了。”

“世界處在動盪當中,不還有蘇聯一份功勞麼?”迪克遜小聲的對艾倫威爾遜嘀咕,“越南戰爭就沒有蘇聯的影子?”

“那是美國和蘇聯的事,和我們沒關係。”艾倫威爾遜壓低聲音回答,“在南亞問題上,我們還是不能躲避英國的責任。”

別說印度現在還沒正式投蘇,就算是真的投了,英國也不能放棄印度,想到這艾倫威爾遜囑咐道,“約翰來消息了,阿拉伯世界暫時不會解除石油禁運,在這一次的談判結束之後,等到印度在困難困難,你安排外交部的人和印度談一談,南蘇丹的石油印度應該是是需要的,價格當然是貴一點,但比起從美國或者蘇聯的運輸費用,還是合算的。”

處在英國的角度,管什麼越南戰爭,美國頂不住那天,馬來亞有被南北夾擊的風險,在考慮越南戰爭的影響也不遲。

英國只能在南亞問題上,儘量拉住印度不要投蘇,如果投蘇不可避免的話,也要儘量保全英國的利益。

事實上這不容易,要想想蘇聯本身存在的價值,阿富汗王國長期親蘇,現在達烏德雖然已經不是首相了,但政治勢力並沒有消散。

也就是說蘇聯看起來和印度很遠,實際上沒有這麼遠,處於牽制巴基斯坦的考慮,印度嘗試多多和蘇聯接觸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英國能阻止麼,這種地緣上的考量爲基礎做出的決策,英國其實辦法也不多,現在只能選擇儘量拉住印度,英國畢竟是和蘇聯完全不同制度的國家,有些蘇聯不擅長的英國擅長,還可以試一試在印度河蘇聯人鬥一鬥。

就怕碰上美國那種,英國擅長的事情美國都擅長的國家,那就完全沒得鬥了,所以英國必須支持印度。這一點首相和外交大臣也都同意。

萬一蘇聯要是採取支持阿富汗王國推翻杜蘭線的辦法,和印度一起把巴基斯坦給分區佔領了呢?雖然這在歷史上並沒有發生,但也應該防着一手才行,英國拉住印度,也有破壞這種企圖的意思。

巴基斯坦申請加入聯合國時,阿富汗投了惟一的一張反對票,既然這種風險存在,自然在這一次逼迫巴基斯坦妥協的會議上,也被英國用來說服美國,美國顯然是被說動了,一旦印度河阿富汗王國真的有共同敵對巴基斯坦的企圖,蘇聯就真的達成了把歐亞大陸從中間截斷的戰略,這種對抗就沒法繼續下去。

接下來的一個月,斯德哥爾摩會議,主要圍繞着克什米爾全民公投決定未來走向的問題談判,英國和蘇聯還是同樣的態度。模糊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不支持巴基斯坦方面的主張,採取包庇印度主張的態度。

和蘇聯儘快取得共識的過程中,艾倫威爾遜不得不把某大國拿出來擋子彈,表示蘇聯的所謂盟友有反心,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支持巴基斯坦。

相反蘇聯應該和英國一樣,站在印度這邊。只有這樣才符合英國和蘇聯的共同利益。

在對待巴基斯坦方面,英國則採取暗中恐嚇的態度,巴基斯坦不要認爲這一次石油禁運能幫助巴基斯坦取得多少優勢。英國皇家海軍完全有能力,同樣採取禁運的手段,讓巴基斯坦嘗一嘗印度的待遇。

之前美國就已經對巴基斯坦進行了武器禁運,促成停戰,要是巴基斯坦不聽話的話,美國同樣會站在英國一邊,因爲英國是在爲和平而奔走。

對於美國來說,南亞的不穩定趕緊平息纔是華盛頓的追求,至於和平協議怎麼達成,那倒是無所謂。事已至此,巴基斯坦已經明白什麼都得不到。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斡旋、恐嚇、和權衡利弊,印度總理夏斯特里和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都表示願意見一面,搭乘專機來到斯德哥爾摩。

這個時候斯德哥爾摩會議才進入到了真正的重頭戲,在一天時間中,英國首相艾登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接連宣佈,訪問斯德哥爾摩。

這樣一來,斯德哥爾摩會議就成了英國、蘇聯、印度、巴基斯坦四國首腦齊聚的會議,東道主埃蘭德自然不願意放棄這個露臉的機會,雖然他已經做了二十年的首相,但誰會嫌長呢,能連任的話,他還是要爭取爭取,這麼重大的會議本身就是政治資產。

第1631章 塔曼師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1631章 塔曼師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
第1631章 塔曼師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1631章 塔曼師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國賺大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