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

艾倫威爾遜還沒有接到來自美國的電報,並不知道他在思考的事情和德里克的想法異曲同工,只不過兩個人的考慮側重有所不同,一個是爲了企業,當然最終美國會受益。

而他考慮的是如何讓大英帝國受益,那就是讓英印上層結成關係,這本來也是歷史發展規律,印度高層本來就和英國有關係。

艾倫威爾遜不知道歷史上是誰做的這件事,但是現在這件事是他在做。

其實大英帝國把所有殖民地都丟了之後,就完全失去了影響力也並不確實。

在原來的英屬殖民地當中,很多礦企都是選擇倫敦上市的,二十一世紀還有超過兩百家非洲礦產企業在倫敦交易所上市,總價值一萬億英鎊。

這件事連很多非洲人都一清二楚,至於印度的上流社會,一直深受英國影響。

這就和法國拽着非洲的殖民地不鬆手一樣,英國和法國只不過是在手段上有不同的側重,從金融領域當中,英國肯定比法國更加成功,後世倫敦仍然是除了美國之外的第二大金融中心。

不然英國本土的工業經過鐵娘子一劫,幾乎啥都沒剩的情況下,是怎麼還能和法國面面俱到的工業國平起平坐的?依靠的就是對前殖民地的金融掌控,而且比法國更加的聰明。

負面影響也不是沒有,就和法國國內出現越來越多的非洲人一樣,英國街頭的南亞面孔也越來越多了。

蘇聯解體之後,像是英法這樣的次強國,針對不同的國家採取不同的政策。

對前殖民地是拉攏少數的天賦異稟的人才和當地勢力強大的精英家庭,但對大規模引進勞動力,是沒有鬆手的。

引進勞動力都是從東歐下手,給予東歐國家的公民工作簽證。

東歐羣體的人數其實比來自前殖民地的人數多得多,之所以感覺英法黑人多,那是因爲黑人的膚色一眼就能看出來,一般人是分不出來東歐和英法本國公民在表面上有什麼區別的。

但英法本國公民,至少英國人是能夠分辨東歐人和本國公民有什麼不同之處,波蘭球雖然不是英國原創,但在英國的網民當中非常有熱度,原因就是用波蘭人代指東歐涌入本國境內的人。

分發英國居留權的身份,就是艾倫威爾遜現在的工作,他希望英國能夠從英屬印度完成有序撤離,而不是和歷史上一樣,蒙巴頓帶着不滿上任,利用全權處理的權利獨斷專行,等到英屬印度獨立了,倫敦才後知後覺。

既然是有序撤退,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怎麼帶走英屬印度最有價值的一部分。

首先土邦大君是都要考慮的,小土邦就算了,物以稀爲貴,像是前十五的強大土邦家庭不能落下,剩下的則需要鑑別一番,不比地主強多少的土邦,就老老實實留在印度做貢獻吧。

還有就是目前英屬印度的實業家,畢竟是一個龐大的殖民地,英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總是需要印度本土精英幫忙的,比如現在就已經聲名鵲起的塔塔家族。

很長一段時間,塔塔家族就是印度首富的代名詞,雖說像是阿里汗那樣的大君羣體,不少成員都比塔塔家族更有財富,可是在商人階層當中,塔塔家族具有絕對的影響力的。

像是塔塔家族這樣的家族,不管對方心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艾倫威爾遜都會給予英國的公民身份,而且塔塔家族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塔塔家族的信仰是瑣羅亞斯德教,是古波斯帝國的國教,在阿拉伯帝國拳打東羅馬、腳踢薩珊波斯的時候,和平教也隨之擴張,塔塔家族祖先就是逃到印度的波斯人。

這羣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後來被稱爲帕西人,他們主要住在孟買市以及市北一帶的幾個城鎮和村莊裡,孟買爲東印度公司所控制後,不久即頒佈對各種宗教的完全容忍。

於是帕西人開始遷往孟買。殖民時期孟買的擴展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他們的工業以及商業上的能力。到了十九世紀,帕西人已成爲一個富有的社團。

塔塔家族就出身於帕西人,這個英屬印度最爲富裕的族羣。

艾倫威爾遜已經派人去和塔塔家族接觸了,一旦印巴分治引起仇殺,相信本身就是因爲宗教戰爭逃到次大陸的帕西人,會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的。

關於英屬印度的商人階層,艾倫威爾遜會在接下來的時間當中,制定一個總數爲一百個家庭的名單,給予隨時前往英國的居留權。

正在這個時候,總督府專員秘書埃德爾推門而入,艾倫威爾遜擡頭道,“埃德爾請坐,又有什麼消息了。”

“是各行高官官發過來的統計數據。”埃德爾一邊說一邊拿出來念道,“聯合省的報告數字是,有三千五百三十人死於饑荒以及炎熱天氣,孟加拉省的數字是一千五百四十八人,西北……”

艾倫威爾遜面色嚴肅,聽完了目前爲止的報告數字,這都是一場場人倫悲劇,值得嚴肅相待,然後道,“把饑荒和炎熱天氣的詞彙倒過來,變成死於炎熱天氣以及饑荒,數字沒有問題,也不用去求證了,列入統計數據當中。關於將安達曼羣島的所有漁業收穫,全部調集到次大陸應對旱災的事情要馬上辦,哦,我們的巴倫爵士是怎麼想的。”

不用看也知道,現在各行省上報的死亡數字一定是假的,這想都不用想。弄出來的數字還有零有整的,也是辛苦各省的行政長官了。

不過艾倫威爾遜不能正義感爆棚的拆穿,這非常符合次大陸的傳統,既然感染數字高,就吹治癒率,等到人們都相信了治癒率,再慢慢把數字降下來。

這本來就是世界絕大多數的平均水平,沒什麼可指責的。關於英屬印度饑荒這件事,印度又不是蘇聯,哪有被關心的資格。

“巴倫爵士的意思是,這些事情你處理就行了。年輕官員應該得到鍛鍊的機會。”埃德爾的口氣中流露出一絲羨慕,好像自從新總督即將上任的消息傳來之後,艾倫專員助理更加受到重用了。

“事情還是要讓巴倫爵士認可的,我只能做具體的工作,還有很多地方要學習。”艾倫威爾遜面帶謙虛之色,並沒有因爲新總督是蒙巴頓將軍的消息,就出現絲毫的變化。

如果有變化的話,那就是他的工作更加賣力了,至少不用進行時間管理工作,多出來的時間全部放在了爲印度服務上面。

“對了,愛麗莎從海得拉巴發來了一份私人電報,艾倫你自己看吧。”埃德爾把電報交給艾倫威爾遜,甚至惡意的想,可能愛麗莎就是艾倫威爾遜的情婦,不然爲什麼總是發私人電報,每次發過來,艾倫威爾遜還親自做譯電員,不讓別人知道點報上的內容是什麼。

“哦,謝謝。”蒙受不白之冤的艾倫威爾遜伸手把電報接了過來,並不知道專員秘書的惡意猜想。這件事他是理直氣壯的,愛麗莎和他至少目前爲止,就是單純的上下級關係。

很快艾倫威爾遜就去了電報室,親自做譯電工作,瞭然的嘟噥道,“薇薇安的消息。”

和費雯麗的聯繫方式,是讓費雯麗把電報發到海得拉巴,然後經過愛麗莎轉發給艾倫威爾遜,雖然有些繁瑣了一些,但勝在安全。

他總不能在總督府,這個蒙巴頓將軍即將降臨的地方,明目張膽的謀取私利。

要是這麼幹的話有些過於危險了,而和愛麗莎存在工作關係,就是一個說得過去的藉口。

不一會兒,艾倫威爾遜已經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費雯麗的美國之行大獲成功,被各方輿論所讚譽,同時也知道了,他當時推測可能有惦記親爹遺產的逆子出現這件事,也沒有淪落成無用功,真的有人惦記……

“這些無利不起早的美國人。”事情真發生的時候,艾倫威爾遜還是忍不住痛斥美國人的無恥,爲了錢什麼都能幹出來,不知道現在英屬印度爆發饑荒?就迫不期待的要上門了?

“美國鋼鐵公司,摩根體系的產業。這魚還不小呢……”艾倫威爾遜嘟噥着,他知道這件事完全是因爲,以前看過一本寫奴隸主的,裡面正好提到過。

但不管怎麼說,費雯麗在美國引起的英倫旋風,在推波助瀾之下確實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費雯麗善良、美麗、知性的形象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至於這一份電報要的東西,身爲國際影后的好弟弟,艾倫威爾遜迅速就從總督府找到了,關於英屬印度煤炭鋼鐵的分佈和預估儲量資料,提取精華重新發到了海得拉巴。

換一個時間,這就是出賣祖國之舉,不過英屬印度不是要獨立了麼,那就不是出賣祖國,而是通過合法手段,交流珍貴情報,五眼聯盟的血濃於水,並不算出賣。

艾倫威爾遜如此上道,也爲費雯麗在美國的活動打開了局面。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1599章 賣絞索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1585章 硬蹭熱點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了自由世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麼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1599章 賣絞索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1585章 硬蹭熱點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了自由世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