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

“現在巴黎和莫斯科打得火熱,自然是贊成了,實際上法國並不缺乏石油。阿爾及利亞也是產油的。”艾倫威爾遜不鹹不淡的評價道,“都快成了支撐法郎的關鍵產業,真正缺乏石油的是德國。法國提升德國的話語權,我們當然是不喜歡,但美國也在做同樣的事情,這就很麻煩。”

想要用德日平衡英法嘛,艾倫威爾遜早就明白這個趨勢,才用馬來亞去和日本對衝,趁着英國遺產尚在的時候,加碼壓在澳大利亞身上。

艾登也認可這個觀點,如果只是法國那沒說的,關鍵是美國現在也很倚重德國,希望德國承受抵擋蘇聯地面力量的任務,這種責任是不可能沒有交換條件的,德國也希望改變國家的地位。

“首相的考慮很對,確實是很艱難。”艾倫威爾遜表達了贊同,德國一直都比日本地位高。日本有不能超過百分之一比例的軍費潛規則,德國可沒有,日本的武裝力量只能叫自衛隊,德國那是實打實的軍隊。

造成這種差異除了人種之外,還和蘇聯的主攻方向是歐洲有關,蘇聯的主攻方向從來都是歐洲,一直到解體都沒轉移過。

相反在亞洲方向,某大國是不可能對日本施加什麼壓力的,過海峽都不可能,還想威脅日本?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在一個方面進行了調整,就不可避免的聯動到了其他方面,艾倫威爾遜本意是藉着石油禁運印度的事,提醒一下歐洲早做準備,別事到臨頭措手不及。卻忘了蘇聯的輸油管道纔剛剛完工,已經到了民主德國境內,聯邦德國一下子想起來了可以從東歐獲得能源。

這倒也不能說奇怪,畢竟元首的生存空間理論,本質上就是對着東歐去的。蘇聯解體德國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但重新統一,還把東歐的經濟利益抓在手中,一舉擺脫了和日本同時期簽署的廣場協議負面影響。

德國也是簽署了廣場協議,但通過吞噬民主德國幾十年的發展,廣場協議的負面影響抵消,廣大的東歐市場更是助力德國騰飛。更別提擺脫了強勢的德國馬克,用一體化的歐元對東歐傾銷,用俄羅斯的能源穩固歐元價值等等。

期間南斯拉夫內戰,德國人手腳也不乾淨,是第一個介入其中,如此種種德國自然活動空間大大增加,和日本意大利兩個戰敗國甩開差距,在歐洲經濟上的影響力都凌駕於英法兩國之上。

現在戴高樂政府和莫斯科眉來眼去,戴高樂卻積極發展同蘇聯的友好關係,並曾經邀請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及其家人訪問巴黎。在此蘇法蘇雙方領導人會談中,戴高樂向赫魯曉夫大談“緩和、諒解、合作。以建立“從大西洋到烏拉爾山大歐洲”體系。

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石油充其量能夠支撐一下本身,多說再加上一個西班牙,利比亞能服務一下意大利、希臘,北海石油周邊國家一分,能留給德國寥寥無幾,當然德國現在和伊朗的關係好,可伊朗也是中東國家,也在這一次對印度的石油禁運國家當中,再者說伊朗也太遠了。

現在艾倫威爾遜很糾結,一想到蘇聯供應歐洲能源,他就能想起來北溪二號,雖然那是一條天然氣管道,要是在天然氣這個領域,英國的處境更加尷尬,面對的問題比石油管道還要麻煩。

如果英國反對石油天然氣管道從蘇聯那邊接過來,那麼面臨的結果很可能是法國主導歐洲能源市場,石油可能還無法滿足,但再加上天然氣對讓法國對歐共體的影響力增加,這樣英國制衡法國就沒這麼容易了。

阿爾及利亞就是後世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商,供應歐洲能源的總量要超過挪威,但在俄羅斯之下。

歐洲這貧瘠的能源分佈,一下子把艾倫威爾遜難住了,如果英國反對蘇聯,可能導致法國做大。而法國這個可疑的盟友還和蘇聯眉來眼去。

“我們要麼看到法國主導歐洲能源市場,要麼就要看到東歐的油氣進入歐洲,我想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冥思苦想之後,艾倫威爾遜一臉便秘的苦笑道,“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首相。”

要麼選擇法國要麼選擇蘇聯,這不是一個愉快的選擇,艾登也不願意面臨這種選擇,但卻不得不選,“我們不反對德國使用蘇聯的能源。德國想要和東歐國家搞好關係,也需要幾年時間。也許到時候我們能夠想出來更好的應對辦法。”

相信後人的智慧是吧?艾倫威爾遜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但職責在身便建議道,“我們不明着反對,但必須是一條專門供應德國的新管道。中途不能途徑任何國家的土地,直達德國。如果德國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同意。”

其實這就是北溪二號運輸線,只要北溪二號啓用,俄羅斯就可以把烏克蘭的管道停掉。省的這個國家天天從俄羅斯身上薅羊毛。

“這不是把德國的能源安全交到蘇聯人手上麼?”馬金斯來內閣辦公室的時候,聽到艾倫威爾遜這個建議狐疑的反問,“挪威不能供應德國人的能源需求麼?”

“產能不夠,做不到。處在英國的角度我們只能在法國的跨地中海和蘇聯的波羅的海管道當中選擇一個。你選法國,戴高樂政府現在都這麼難以接觸,真讓法國人佔據了歐洲能源市場,更有資格和我們叫板了。”艾倫威爾遜長出一口氣,“理論上我們都不想選,可這不是我們主動提出要重視能源安全的麼?”

“法國掌控歐洲能源市場?那我們還是選蘇聯吧。估計蘇聯人也不會這麼快同意,陸上管道才建好,又要建立一條海上管道?而且德國和東歐國家的和解也是一個問題,沒幾年時間斡旋是不行的。”馬金斯點了點頭贊同道,“但一旦法國開始修建,可就沒這麼困難了。這個威脅近在眼前,蘇聯的威脅遠在天邊。”

艾倫威爾遜點頭,“真出了事,我們可以像是一戰截斷大西洋電纜那樣,派出海軍破壞掉那條海洋管道。但我們要這麼對待法國的話,就找不到藉口這麼做了,美國也不會看着我們和法國人內訌的。”

此時此刻,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的定律,照耀在了內閣辦公廳,蘇聯不一定會把英國怎麼樣,但法國會。既然倫敦已經討論完畢,在布魯塞爾的拉博·巴特勒就把這個態度告知波恩方面。

艾倫威爾遜則讓馬金斯召集國防部的人拿出來一張設計圖,必須從原來的英佔區,現在駐德英軍基地附近的地點登陸,聯邦德國的沿海都屬於原來的英佔區,這麼做可以把德國的能源的閥門控制在英國駐軍的手中,說不定還會增加英國對德國的影響力。

“難道除了被蘇聯就是被法國卡着喉嚨麼?”帕梅拉蒙巴頓滿臉的質問,“不就是貴了一點麼,德國的經濟也不錯。”

“親愛的,德國可不是殖民地。石油好辦,天然氣就難了。”艾倫威爾遜苦笑着回答,“除非我們把世紀初被淘汰的電動汽車拿出來,可是成本上估計會年年虧損。”

電動汽車並非是新鮮事物,都別說電動汽車了,二十世紀初英國都存在蒸汽汽車,那個時候誰都不知道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但結果現在已經看到了油車淘汰了電車,如若不是後世石油價格居高不下,電動汽車也是沒辦法復活的。

兩人討論的時候,拉博·巴特勒還在布魯塞爾大放厥詞,表現着英國的居安思危,具備長遠目光的自我吹噓。藉着印度面臨的困境,來提醒歐洲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同時也在歐共體會議上合縱連橫,和法國針對德國地位的問題進行友好交流。

而處在被石油禁運的印度,此時正在咬着牙準備從戰場上改變當前的孤立局勢,希望戰爭的勝利,破解當前的困境。

印度人不知道當前的困境和曾經的英屬印度專員助理有關,印度確實是一個貧油國,石油禁運已經讓印度不得不馬上着手應對,禁止國內的機動車大量加油,並且打擊哄擡油價的行爲。

本次針對印度的石油危機,其實也很少破解,印度不行但英國可以,因爲馬來亞也是產油的,而且肯尼亞的石油管道也可以解決印度的燃眉之急,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要是對印度的石油禁運持續個一年半載,英國就可以在能源問題上割一割這個前殖民地的韭菜了。

“你的聰明才智都放在印度身上了。”帕梅拉蒙巴頓有些好笑,不知道對丈夫是發出了是誇還是貶的評價。

“只能說殖民遺產還算豐厚,對付印度還是不成問題的。”艾倫威爾遜驕傲的挺起胸膛,“我們怎麼能看到大英帝國的明珠隕落呢?當然我不否認,必須在他們最爲艱難的時候,才拉他們一把。”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百六十章 霧都倫敦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一百六十章 霧都倫敦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