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

歷史的細微差別是正常的,就如同歷史上鐵托的反對派被清洗乾淨,現在卻活的好好地一樣,目前的誤差屬於正常範圍之內。

在艾倫威爾遜回到波茨坦之前,代表大英帝國參加波茨坦會議的英國首相已經換人了。

丘吉爾被新首相艾德禮所取代,丘吉爾被隨即任命爲顧問,取得了繼續留在波茨坦會議旁聽的權利。

同樣和新首相艾德禮前來的,還有新任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新任外交大臣是工會領袖出身,曾經組織和領導了一九二六年全國大罷工。

和這個年代很多工人支持的黨派一樣,歐內斯特·貝文在希特勒崛起的時候,主張英國應該先下手爲強,對抗德國和意大利威脅。

很長一段時間內,和工人密切的黨派,按照後世的劃分都是一水的戰爭黨派。

比如肯尼迪之前的美國民主黨,純粹一個白人黨派。

澳大利亞工黨,首先實行白澳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歐洲各國社會黨,堅定不移的支持開戰。

和工人關係密切的黨派,往往是加入戰爭的決定性力量,這在後世白左瀰漫的歐洲,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新首相艾德禮和新任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到達波茨坦之後,讓杜魯門有些不開心起來,相反斯大林的心情倒是非常不錯。

因爲不論是新首相還是新任外交大臣,在不少人眼中都是在明顯不過的親蘇份子。在英國參加干涉蘇俄革命時,歐內斯特·貝文曾鼓動倫敦碼頭工人帶頭行動,宣稱如不把“傻喬治”號輪船上運往波蘭的軍用品搬走,就拒絕爲該船裝貨,對政府造成很大壓力。

英國新政府的一號和二號人物,帶着這麼明顯的親蘇成分來到波茨坦,杜魯門是什麼心情可想而知。這就是艾倫威爾遜回到波茨坦的時候,塞琪琳霍夫宮的情況。

首先是對外交部秘書和內閣秘書彙報工作,對着愛德華·布里奇斯問道,“愛德華爵士,我的工作是不是要首相有所隱瞞?”

愛德華·布里奇斯沉吟了一下,緩緩搖頭道,“不行,這不是在國內,國際會議還在進行當中,我們私下和蘇聯人的交易,不能對新首相隱瞞。因爲會議還沒有結束,同時暗箱操作還要繼續,在這種時候要對新首相表達誠實。”

“可是前任首相還在。”艾倫威爾遜有些撓頭,有些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

“公務員對政黨交替採取友善中立態度。”一旁的亞歷山大卡多根插言道,“至於丘吉爾先生和首相的交接,那是他們的事情。”

“很好!”愛德華·布里奇斯口中吐出一個單詞,意思已經在明顯不過。

啊……丘吉爾先生!艾倫威爾遜心中瞭然,現在還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就是愚蠢了,隨後請示道,“不知道首相和外交大臣,對這一次的會議是什麼態度。”

“實話實說呢,比丘吉爾先生對蘇聯的態度要緩和得多。我們的外交大臣和莫洛托夫關係非常好,彼此之間的敵意消減了許多。”愛德華·布里奇斯話鋒一轉道,“其實我們和蘇聯越完全沒有衝突,只是某些政治人物對蘇聯有着莫名其妙的敵意。”

“對,沒有衝突。”亞歷山大卡多根也連忙撇清關係,“我們只是執行丘吉爾先生的政策,不代表我們就同意他們的主張。”

這就他們了?艾倫威爾遜心裡雖然這麼想,卻也表現出來向組織靠攏的樣子,“其實,如果要是首相大人蔘與談判,而不是丘吉爾先生在這,說不定已經談完了。”

“很有這種可能。”亞歷山大卡多根開口表示贊同,絲毫不顧及我反對我自己的尷尬。

艾倫威爾遜準備去彙報關於和蘇聯私下交易事情的時候,亞歷山大卡多根跟了出來,叫住了艾倫威爾遜。

“常務次長,什麼事情?”艾倫威爾遜迷惑不解,回想了一下剛剛的過程,沒什麼不對的地方。

“愛德華爵士,對首相的某些認識並不贊同。你有英屬印度的公務員經歷,如果首相和外交大臣詢問英屬印度的情況,你要告訴我們。”亞歷山大卡多根怕艾倫威爾遜聽不明白,壓低聲音道,“蘇聯的事情歸根究底和我們無關,可英屬印度關係到了十萬公務員和他們家庭的生活,你明白吧?”

“明白了!”艾倫威爾遜臉色一肅,看來是內閣秘書和新首相在英屬印度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作爲內閣秘書的愛德華·布里奇斯,蘇聯問題在他這個公務員首領的眼中,遠不如英屬印度的問題來的重要。

公務員首領關心的無非就是規模和預算,英屬印度的十萬公務員是大英帝國公務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規模接近本土公務員的一半。要是新首相不準備在英屬印度耗下去了,這些公務員怎麼辦?

問題是已經知道了,可艾倫威爾遜也沒想到辦法,只能祈禱自己一個小人物,首相和外交大臣不會想起來問自己這麼一個無足輕重角色的意見。

“真是保守黨的作風,又是暗箱操作。”剛成爲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聽了艾倫威爾遜的報告之後,冷嘲熱諷的評價道,“我說莫洛托夫怎麼這麼和善呢,把注意力都放到這種事情上了,真正的難題一個沒有解決,奧地利的歸屬呢?蘇聯已經封鎖了奧地利和南斯拉夫的邊境,並且表示短時間內不適合改變現狀,怎麼辦?”

“尊敬的外交大臣,這其實是美國和蘇聯人的問題。”艾倫威爾遜維持着原來的說法,南斯拉夫人是跑到美佔區的,和大英帝國沒有關係。

他必須要在這個時候開口,省的兩位新來的大佬,沒有話題,一會真的想起來了詢問英屬印度的事情。

“外交大臣,蘇聯人正式通知我們,要對日宣戰了。”正在如履薄冰之際,外交部秘書亞歷山大卡多根推門而入,:“是剛剛蘇聯代表團通知我們的,蘇聯已經和日本進入戰爭狀態。”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